第三十章 方以智的哲学思想
明清之际由于王学盛极而衰,一批倡导由虚返实,注重自然科学、博物等实证知识的思想家脱颖而出。他们同时研究哲学,但屏去心性及道德问题,专意于宇宙根本原理和事物的存在及运动法则的研究。但因身感明亡的苦痛,他们大多有存续、总结中国思想学术的壮心和强烈的统合儒释道三教的意图。但他们的哲学中又往往有一种捉摸不定、不知身家何处的悲凉感。方以智就是这些思想家中最突出的一个。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明亡后变姓名为吴石公,出家后名无可,号五老、药地、墨历、极丸等,安徽桐城人。青年时游学江浙,结交当时名士,为复社领袖之一,参加了驱逐阉党阮大铖的活动。三十岁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李自成军入北京,欲留用,他以死相拒,相机逃出,投奔南明弘光朝。为阮大铖所不容,于是南奔广州,卖药市中。后投奔肇庆桂王永历政权,擢为左中允,东阁大学士。为王坤所劾,挂冠隐居梧州,在仙回为清兵所捉,胁迫为官,威逼利诱皆不能屈,于是听凭他去悟州云盖寺出家。三年后在南京高座寺正式受戒,并在此闭关三年。回故乡服父丧,服阕后云游江西,入青原山净居寺。后为清兵所获,在押解赴岭南途中,病死于舟中。
方以智有深厚的家学渊源,曾祖、祖父、父亲及三个儿子都是著名学者。他幼年聪慧,“年十五,群经史子略能背诵”。喜博物之学,“凡天人、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下逮琴剑、技勇,无不究其旨趣,著书数十万言”。有《通雅》、《物理小识》等著作。晚年潜心哲学,著有《东西均》、《药地炮庄》、《易余》、《性故》、《一贯问答》、《愚者禅师语录》等,学识为黄宗羲、王夫之所敬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