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迈抵宁海,循循化马钰
大定七年(1167)七月,王重阳从陕西直抵宁海。在宁海,王重阳招揽的第一个贤才是马丹阳(1167—1184)。马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马丹阳家世代业儒,是京兆(今陕西西安)扶风(今陕西宝鸡东)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裔。五代兵乱,举家东迁宁海。马丹阳兄弟五人,以仁、义、礼、智、信命名,故号“五常马氏”。马丹阳是次子,年幼时,常诵乘云驾鹤之语,长大后,善文学,却不喜进取。当时,适逢李无梦在昆嵛山炼大丹。一日,马丹阳闲游其侧,无梦见其而惊奇地说:“你额上有三山,手垂过膝,真是大仙之才。”继而又对他称赞了一番,并希望他“同步蓬庄”[38]。当地名门孙忠显见马丹阳有才德,便将其女儿富春嫁给了他。之后,他们养育了三个孩子,名为庭珍、庭瑞与庭珪。
大定七年(1167)七月,马丹阳与辽阳高巨才、乡人战师在范明叔之怡老亭共同饮酒。酒酣之际,马丹阳赋诗曰:“抱元守一是工夫,懒汉如今一也无。终日衔杯畅神思,醉中却有那人扶。”大家都不解其意。中元后的一天,王重阳从终南来,径直进入怡老亭。战师问:“你穿着布袍,戴着竹笠,冒暑而来,为何如此勤快?”王重阳回答道:“宿缘仙契,径来访谒。”人们给他瓜吃,他就从蒂开始吃,人们问其原因,王重阳回答道:“甘向苦中来。”人们又问:“你从哪里来?”他说道:“终南不远三千里,特来扶醉人。”听到这里,马丹阳心里琢磨道:“前所作有‘醉中人扶’之语,此人是如何得知的?”于是,马丹阳就试着问:“什么是道?”王重阳答道:“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席间谈道,二人趣味相投。于是,马丹阳便邀王重阳到其住处居住。马丹阳出示所述《罗汉颂》16首,王重阳随即赓和,宛若宿成,这令马丹阳心生佩服之意,且以“师”之名义礼待王重阳,并在南园为王重阳结庵,取名曰“全真”。可以说全真庵的建立,是全真教团组织的历史开端。此后,王重阳以诗词教化马丹阳,锁庵百日,分梨十化都发生在这里。
王重阳欲要马丹阳从其西游,而马丹阳每以“家事所累,不易猛然放弃”为由予以推辞。每当此时,王重阳便力陈“离乡远游之乐,不离乡之累”来开导马丹阳。金大定七年(1167)十月,王重阳令马丹阳将自己锁在庵中,斋居百日,日止一餐。北方隆冬之季,非常寒冷,王重阳只穿布衣草屦,却形神和畅,若寒谷回春之人。从锁庵之一日开始,王重阳赐马丹阳一枚梨,让其吃掉。每六日,赐芋栗各六。至此月十一日,分梨为二,令马丹阳夫妇共吃。后六日之芋栗、十日之梨为常期。其芋栗如初之赐,梨则每十天例增其一。至十旬,而积数为五十五,应天地生成之数。每送一分,王重阳必以诗词寓其微意,马丹阳也每次给以酬答。有人解释说:芋者,遇之意,梨者,离之意。立遇就是离分之义。而分者,即损之又损之意。五十五者,乃是天地奇偶之数,欲使马丹阳远离其亲戚,以至无所不离。王重阳以锁庵形神之迹与分梨十化之喻来启发丹阳。八年(1168)正月十一日启锁,王重阳对马丹阳说:“我三四天后启程,你跟我一起走吧。”于是,马丹阳把资产交代给儿子们,又与妻子孙氏离了婚,入市求乞。王重阳赐马丹阳名号,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又因王重阳梦到丹阳随其同入一山,便称呼其为“山侗”。二月,马丹阳跟从王重阳居住在昆嵛山烟霞洞。有一次,马丹阳忽然头痛得不可忍受,“有若斧劈”。王重阳令其下山在家调治,但其疼痛愈加厉害。见此,人们猜测说:“马丹阳可能不行了。”王重阳听说后,鼓掌大笑曰:“我来欲化其为神仙,肯教死了?”因为他迷恋尘俗,信道不笃,而染患此疾,给他加持法水即可痊愈。并寄言曰:“凡人学道,先须依此一十二字,断酒色财气攀缘爱念忧愁思虑,自今后,更无言可说。如不依此,便做灵丹,性命亦不能了。”但是经过此事之后,王重阳便以马丹阳愚顽,避不见面。十月,王重阳令马丹阳焚烧誓状,之后,二人才在文登重新相见,王重阳赠马丹阳诗云:“掷下金钩恰一年,方吞香饵任纶牵。玉京山上为鹏化,随我扶摇入洞天。”金大定八年(1168),王重阳筹建三教七宝会之后,又于九年(1169)先后于宁海、登州、莱州、福山等地建立了三教金莲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及三教三光会。之后,率众人西行,抵汴梁。期间,王重阳对马丹阳等诸弟子责骂捶楚,逆顺莫测,饮食起居,悉示仙机。金大定十年(1170)正月四日,王重阳在临终前命马丹阳、谭处端、丘处机三人立于床前,说:“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长生、长春则犹未也,长春所学当一听丹阳命,长真当管领长生。”嘱咐完后事,便羽化了,享年58岁。之后,马丹阳同众人化钱,负王重阳仙骨往京兆,并将之葬于刘蒋,仍以王重阳的旧庵为环。这是王重阳的遗言。
马丹阳与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四人为王重阳守墓六年之后,一天夜里,在秦渡镇真武庙各言其志,马丹阳言“斗贫”,谭处端言“斗是”,刘处玄言“斗志”,丘处机言“斗闲”。“贫”、“是”、“志”与“闲”分别是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四人修道的途径或手段,即他们通过心性上的守清贫、去是非、长志气、守清静与无为等修炼来实现“得道”的目标。第二天,四人便各奔东西。谭处端与刘处玄东游洛阳、长春,隐居磻溪;而马丹阳则返回终南祖庭,锁环而居,进行修炼。马丹阳“志如铁石,行若冰霜,纵横阐化十有三年,服不衣绢,手不拈钱,夜则露宿”[39],他一心想遵照王重阳之遗愿,“拆洗”“年深残破”的“东方教门”,然而,不到半个月,官府发文公告,要遣发道人各回本乡,并颁发度牒之事。当时,丘处机正好在陇西,他对李大乘说:“我们向东发展道吧。我虽有度牒,但我不能出关,否则,关中教门会扫地的。”于是,马丹阳出关,一路行化,以自己的神化异迹与道行道言感化人们,所到之处,迎送之人不绝。行至济南,有一位名叫韩陶的人,向马丹阳请教:“何为道?又如何修道?”马丹阳说:“夫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以柔弱为本,以清静为基,若施于人,必节饮食绝思虑,静坐以调息,安寝以养炁,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可谓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40]他所到之处,不待劝告,聚众焚毁屠猪、钓鱼之具者大有人在。一路上,马丹阳对门人进行教化,作《十劝、百不歌》,也以天道与日夜运行之理来启悟门人。马丹阳回到宁海,在王重阳所创五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阐扬光大。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癸卯下元,文登人请马丹阳主持斋醮,众人亲眼目睹王重阳现于空际白龟之上;晦日,马丹阳游城北之三教堂,门人弟子们聚集在一起,马丹阳作《归山操》示众,门人不解其意。当时,大概是马丹阳向众人表示其归真之意。后来,马丹阳至莱阳,居游仙宫。十二月二十二日,这一天是王重阳的仙诞,马丹阳主持完斋醮,与诸弟子夜谈,说“堂堂归去也,作个快活仙人”。他又呼刘真一到前,嘱咐说:“汝等望作神仙,须要积功累行,纵遇千魔万难,慎勿退惰,然后可领吾言。我开眼也见,瞑目也见,匹来不在眼,但心中了然,则无所不见矣。”[41]谈话至夜将二鼓之际,风雨大,雷震一声,马丹阳东首枕肱而逝,享年61岁。大元至元六年己巳(1269),元世祖皇帝褒赠其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元武宗皇帝加封其为“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
马丹阳之歌颂,有《渐悟》、《金玉》、《精微》、《三宝》、《行化》、《圆成》等集和《语录》行于世。投归马钰门下者,亦多中下层知识分子,其中重要者有曹瑱、来灵玉、李大乘、雷大通、赵九渊、柳开悟等人,其事迹载于李道谦撰《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除儒士外,还有中小官吏、医生、商人、铁匠等归其门下。后来,人们把修炼与传承他的教理、思想为主的派别称为全真教遇仙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