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第四(计26章,501言)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
【注】里仁:居住的地方有仁德之人;“里”是住所,“仁”指有仁德的人,活用作动词。处仁:当为“处于仁”,介词“于”省略。知:同“智”,聪明、智慧,此处活用作动词,作变得聪明讲;《论语》中无“智”字,凡“智”皆作“知”。
【译】孔子说:“居住的地方有仁德之人那是最为好的。选择住处不选择在有仁德之人居住的地方,那怎么能够使自己变得聪明一些呢?”
【解析】择邻选友,实际上是关系着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问题,这在孔子看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历史上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也。
关于环境对人的重要性问题,古代有许多学者都作过论述。战国人墨子看到染丝,而生发出无限感慨,他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并且说:“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墨子·所染》)他还列举了历史上染于国者其结果或是兴国或是灭国的许多事例。所谓染国者,染国之君也,或染于善,或染于恶。常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荀子在《劝学》中也举出许多事例,告诉我们环境重要的道理。他说:“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臭汁),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孔子家语·六本》中,孔子也还说过一些很好的很值得我们深思的话。他说:“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肄(注:当为“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所有这些,都在警示我们,一定要注意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好的生活环境。
关于如何交友,结交什么样的人做朋友,《论语》中记载有孔子的许多有益教导,如《季氏第十六》之4章所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卫灵公第十五》之10章所言“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等。他的学生也有一些很好的言论,如《学而第一》之7章子夏所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颜渊第十二》之24章曾子所言“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等。然而,时常也有一些不如你的人愿意与你为友,期待在和你的接触中学习你的优点、长处,得到你的关照、帮助,这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此种情况下,你当贤能容众,对他亦当以友待之,你有责任去关照和帮助不如自己的人,而你在他的身上同样也可以学到很多,“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七》之22章)且不必去说,至少是他的期求上进之心无论对于哪一个人都应当是一种激励。就此而言,《论语》中有两章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一是《述而第七》之7章孔子讲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过去,人们把“束”和“脩”当作一个词,作十条干肉讲,其实,“束”是指行为上能够对自己约束,“脩”是指品德上能够注意自我提高,“上”是指学习上能够追求上进,这是孔子招收学生的一些基本条件。只要是这样的人来到他的门上求学,他没有一个拒之门外,没有一个不尽心教诲。孔子从不拒绝谦逊好学、积极进取之人。二是《子张第十九》之3章子张讲的“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倘若人人都只是以贤为友而不能包容他人,这里当然也包括不如自己的人,不愿意对他人进行帮助,那么贤者亦会拒绝于你,你将永无朋友。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处约:当为“处于约”,下“处乐”与此同;“约”作困顿、穷困讲。仁者:有仁德的人;“者”字结构,下“知者”亦为“者”字结构。安仁:安心实行仁德,“仁”活用作动词。利:有利,对……有利,引申作发扬讲。
【译】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困顿之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实行仁德,有智慧的人善于发扬仁德。”
【解析】对他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他的心里只有自己,是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能和大家一起经受磨砺,共度难关,这是可以想知的。但是,在一个生活相对安乐的环境中,他也不能长久安处,又该怎么解释?这是因为他的个人的欲望在不断生发,难以止息,他永远都没有心满意足的时候。
“仁”虽然指的是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智”虽然指的是为人的聪明和智慧,但是作为“仁者”和“智者”在这里所指的却是思想品德修养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仁者”侧重于仁爱的厚重,“智者”侧重于仁爱的圆通。《雍也第六》之23章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也都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仁者”和“智者”都有利于仁道的发扬光大。
4·3子曰:“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wù)人。”
【注】唯:只有,独有;《论语》中作此解的,除《为政篇第二》之21章引文“孝乎惟孝”一处为“惟”字外,他处皆为“唯”。“唯”读wéi,读wěi时为应答之词。好:喜欢,与下“恶”相对。
【译】孔子说:“只有具备了仁德的人才能知道怎样去喜欢一个人,怎样去厌恶一个人。”
【解析】孔子告诉我们,爱人、恶人皆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单凭个人的情感,也是有着一定原则的,那就是要站在仁者的立场上,从仁道出发,喜欢哪个人要出于仁道之心,厌恶哪个人也要出于仁道之心。爱不能袒护,恶不能咒死。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è)也。”
【注】仁:此指追求仁道。
【译】孔子说:“如果立志于追求仁道,那么就不会出现大的过错。”
【解析】对于一个人来说,立志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这当然指的是立高尚之志。有了一个追求仁道的目标,并且一心向着这个目标努力,那么他就会目无旁顾、心无旁骛,不会作出不仁的事情来。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wù)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wū)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道:此指仁义之道。得:得到,获得;后“得”当为“失”,作离开、摆脱讲。仁:此处含有“义”之意,与其前“道”解应合。终食:吃顿饭的工夫,“终”作尽讲。造次:此指仓促匆忙之时。颠沛:跌倒,引申指穷困受挫之时。
【译】孔子说:“富有和权贵,这是人人都期望的,但是得到它的方法倘若不符合仁义之道,作为有德之人是不会去接受的;贫困和卑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是摆脱它的方法倘若不符合仁义之道,作为有德之人是不会离开的。有德之人倘若离开了仁义之道,那他怎么能够成就自己的名声呢?君子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吃顿饭的工夫都不会违背仁义之道,仓促匆忙时也一定是这样,困顿受挫时也一定是这样。”
【解析】有谁不愿意去过生活富有的日子呢?孔子就急切地期待着个人生活的富裕,他甚至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第七》之12章)孔子更急切地期待着人民生活的富裕,他到卫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跟着他的冉有就问,国家的人口众多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赶快让他们富裕起来。”(见《子路第十三》之9章)但是,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不忘仁义道德,对于富裕的追求也要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要通过正当的手段、途径去努力争取,不能通过歪门邪道去营求,所以他又说“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而对于贫困呢,“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之16章)孔子在教导我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后来人们由此而引申出来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无以:古汉语常见凝固结构,作没有什么可以讲。尚:超过,胜过。盖:或许,副词。
【译】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德的人,会去厌恶没有仁德的人。喜欢仁德的人,那当然是没有比他们更好的了。而厌恶没有仁德的人,大概是为了保全自己的仁德,不使没有仁德的人的言行影响到自己。但是又有谁能一天到晚、时时处处、毫不间断地在修养自己而使自己完完全全符合仁德的要求呢?我从来不曾见过因为能力不足而不能这样去做的人,或许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有看到。”
【解析】喜欢仁德的人未必自己就十全十美,就没有在某个方面仁德修养还有不够的地方,不能正确对待不仁者本身就是缺乏仁德的表现,而不喜欢仁德的人未必就没有生发仁德的善心。因此,真正具备了仁德的人对于没有或者少有仁德的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帮助他们修养仁德,而不是厌恶、远避。本篇之3章“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同样包含有这样的意思。此章中,孔子还讲了另外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始终如一、完完全全地喜欢和坚守仁德是很难的;二是话又说了回来,又有谁能说自己就没有能力去修养仁德呢?这里的决定因素在于个人而不是他人。《述而第七》之30章孔子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注】各于其党:就字面言,每个人都存在于他的同伙之中,意为与其同伙有着密切的关系;“各”是每个人、每一个人,“于”既含有动词存在之意,又含有介词在之意,“党”作同伙、同伙之人讲。仁:当为“人”,辞书有通“人”之说,属无奈之语。类似于此的,还有《雍也第六》之26章“井有仁焉”句中之“仁”。在那里,《论语集注》中朱熹引录刘聘君的话说:“‘有仁’之‘仁’当作‘人’。”可为佐证。
【译】孔子说:“人的过错,同他所喜欢接触的那一类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看到他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属于什么样的人了。”
【解析】孔子的话,道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真理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闻:知道,此处是弄清楚之意。道:此指自己迫切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可:可以、值得,含有没有遗憾之意。
【译】孔子说:“只要是能够在早上弄清自己急切想要弄清的问题,就是晚上死去也是可以的。”
【解析】“朝闻道,夕死可已”反映了孔子对知识和真理渴望的急迫心情,反映了孔子积极向上、永无止息的昂扬奋进精神。
人都是要死的,这是客观的一种必然,过去有多少人去追求长生不老而不可得。与其如此,不如去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追求让我们生活的社会如何变得更加美好,以使自己思想上得到充实和满足、心灵上得到喜悦和安慰。因此说我们不能放弃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特别是在当今知识四溢的社会里,尤其应该像孔子那样,终生付出努力,直到死而后已。也有走歧路的,有钱的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没钱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有权的颐指气使、骄奢淫逸,没权的投机钻营、拍马溜须。这是社会的一群赘瘤。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士:男子的通称,不同地方可以有不同解释,此指读书的人。耻:以……为羞耻,意动用法。恶:不好、不好的,前“恶”字可视为是破旧之意,后“恶”字可视为是粗粝之意。
【译】孔子说:“一个立志高远、抱负宏大的读书人倘若是以穿破旧的衣服和吃粗粝的食物而感到羞耻的话,那么他的立志和抱负则是虚假的,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和他交谈的。”
【解析】放眼世界,无论是中是外、是古是今,凡真正立志于道的人,对于个人生活都不会刻意追求;而凡对个人生活刻意追求的人,对于立志于道则未必会是出于真心,或许开始他也下过狠心,但绝不会持久坚持。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dí)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注】适:通“嫡”,作亲讲,引申指必须如何。莫:薄也,疏远之意,引申指不必如何;与“适”相对。义之与比:与义相比,亦是一定要符合于义之意,“之”为介词宾语前置标志。
【译】孔子说:“君子生活于天地之间,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如何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必如何的,对于做与不做以至于怎么去做,他有着一条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一定要符合义的原则。”
【解析】什么事情可以去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去做,最终决定的因素在于自己,在于自己的那颗心,而决定自己那颗心是红的还是黑的、是善良还是狠毒,关键在于它所包含的义是存在还是失却,是充盈还是稀缺。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怀:指发自内在的一种思想感情,在这四句中可以随同语境作不同翻译。土:故土,引申指安逸的生活环境。
【译】孔子说:“君子追求道德的升华,小人眷恋生活的享受;君子畏惧刑罚而做事谨慎,小人贪图恩惠而无所顾忌。”
【解析】《论语》中有君子和小人并列对举的语录共十八章。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解释有二:一是用于比较两种不同人的思想、品德,除本章外,他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第二》之14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本篇之16章),“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第六》之13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第七》之37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第十二》之16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第十三》之23、25、26章),“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第十四》之6、23章),“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第十五》之2、21、34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第十六》之8章),在这些地方,君子指的是人格高尚、见识高远的人,小人指的是人格低下、见识短浅的人。二是用指在上的统治者和在下的普通老百姓,如《颜渊第十二》之19章“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和《阳货第十七》之4章“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此外,《阳货第十七》之23章“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可视为两可。
4·12子曰:“放(fǎnɡ)于利而行,多怨。”
【注】放:依据,依循。利:此指个人私利,《论语》中作利益讲的“利”多指私利。
【译】孔子说:“依据于个人私利的原则立身行事,就会招致他人的许多怨恨。”
【解析】一个人不能只考虑自己,在考虑自己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去考虑别人,多做善事:第一,至少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第十二》之2章);第二,有能力、有条件的,当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第六》之30章)。将心比心,别人能好起来,自己也能好起来,大家都能好起来。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礼让:意指礼的规定和谦让态度;“礼”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各种礼节,“让”含有谦逊之意。
【译】孔子说:“能够以礼让治理国家吗?那样的话,何愁治理不好国家?如果不能以礼让治理国家,那么再好的礼的规定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解析】治理国家需要在民众中提倡礼让,礼代表秩序,让代表谦恭。这样,民众在相处中才能造成一种和谐相安的社会风尚。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患:两分句中,前“患”字作忧虑讲,后“患”字作考虑讲。位:此指官位。立:站立起来,此指站立起来的本领,亦即做官的本事,活用作名词。莫己知:即“莫知己”,没有人了解自己,代词宾语“己”前置;“莫”作没有人、没有哪个人讲,为无指代词。
【译】孔子说:“不要总是忧虑自己没有官做,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自己是不是具备了做官的能力;不要总是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自己是不是作出了可以让别人称赞的成绩。”
【解析】凡事多检查自己,这是摆脱思想忧愁烦恼、保持心态平衡宁静的有效方法之一。
4·15子曰:“参(shēn)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wěi)。”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用一句话就可以贯穿起来;“以”为介词,作用、拿讲,“一”是一句话之意,“贯”作贯穿讲,“之”为助词。唯:应答之词,作是、是的讲。忠恕: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是对人诚厚信实、竭尽心力,“恕”是仁爱宽容。
【译】孔子对曾参说:“参啊!我所教给你们的学问可以用一句话贯穿到底。”曾子点头回答道:“是的。”
孔子离开之后,同学们向曾子询问:“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告诉他们:“老师的学说思想,概括起来说就是‘忠恕’二字。”
【解析】“忠”在这里既包括忠诚憨厚之意,又包括竭尽心力之意;“恕”在这里既包括仁爱推己之意,又包括宽容忍让之意,皆是对人和对己两个方面的品德要求。“忠恕”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包括了做人做事的一切方面和全部内容。这是需要我们牢记一生的铭座格言。做事当一以贯之,做人尤其当一以贯之。
《卫灵公第十五》之3章亦有“一以贯之”,可作相联思考。又,《卫灵公第十五》之24章有言:“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更明确是指要贯穿于人的一生。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喻:明白、知道,暗含看得很重之意。
【译】孔子说:“君子把义的问题看得很重,小人把利的问题看得很重。”
【解析】人不能没有个人的利益,但是要始终把义放在第一的位置。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贤:此指贤人,德行高尚之人。思齐:思与之齐,想着和他一样,亦是向他学习与之齐肩等同之意。
【译】孔子说:“看见贤德之人要想着向他学习看齐,看到不贤之人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像他那样的缺点毛病。”
【解析】“见贤思齐”而提高自己,“见不贤而内自省”进而匡正或是诫勉自己,皆为修身养性之善方。
“见贤思齐”是孔子向他人学习的一个基本方法,《论语》中类似的语录还有,如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述而第七》之22、28章)。我们要效法孔子,就必须从此处做起。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几:微也,委婉之意。志:心意,此指父母心里。从:听从,乐意接受之意。违:违背,引申作顶撞讲。劳:忧愁,忧虑。
【译】孔子说:“侍奉父母,若是看到父母有了过错一定要婉转地向父母指出。如果父母心里一时难以接受,作为子女,也还是应该像以前那样恭敬顺从,不要顶撞,心中忧虑但是不能产生怨恨情绪。”
【解析】由此章可以看出,孔子虽然把孝看得至重,但是绝非主张愚孝,因此也绝对引申不出后世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一观点。相反,孔子反对愚孝。《孔子家语·六本》中讲过一个曾子孝亲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引录如下:“曾子耘瓜,误断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聘叟(注:“耳”旁疑误,似当为“目”旁,《汉语大词典》有“瞽瞍”,一解为舜之父)有子曰舜,舜之事瞽聘叟,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聘叟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无论是谁,都是会有过错的,父母也不能例外,而有了过错则必须认识、改正。孔子主张父母当有“争子”,说“父有争子,不陷无礼”(《孔子家语·好生》)。所谓“争子”,就是能够规劝父母改正过错的儿子。在孔子看来,规劝父母改正过错,也是行孝的重要内容。只是,对于父母的规劝,在方式方法上要注意一些。此章所讲正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一段语录,《论语集注》中朱熹将其与《礼记·内则》相对比,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很好的解说。其言道:“此章与《内则》之言相表里。几,微也。微谏,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所谓‘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也。‘劳而不怨’,所谓‘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但是他对“劳”字并没有作出清楚解释,这个问题在清朝学者王引之那里得到了圆满解决。王引之在他的《经义述闻·礼记下》中这样写着:“‘劳而不怨’,即承上‘微谏不倦’而言,言谏而不入,恐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孝子但心忧之而不怨其亲也。”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注】游:出游,此指出往他处。方:方向、位置,此指具体的落脚地点。
【译】孔子说:“父母在世之时,儿女不要出门远行。倘若是迫不得已要到远处,也一定要有一个确切的落脚地点。”
【解析】此章在进一步教育子女要敬养父母,以尽孝道,特别是在父母年迈体衰之时,不要远离家庭,以便随时能够尽侍奉之责。“父母在,不远游”或许带有一些封建伦理的色彩,只是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从孝敬的角度讲,也不是说就没有道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倘若是父母猝然离世,儿女不能孝守于前,那将受到终身的自责和不安。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出门远行在许多时候都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从军出征等,《学而第一》之7章也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所以孔子并没有断然否定远游,而是说“游必有方”,这样认识问题和提出要求是很通情达理的。而今,世风日薄,一些儿女缺乏孝敬父母的感情,虐待乃至视若仇敌而残杀父母者亦渐有之,有的儿女三四十岁了不思谋生还在家里啃老,他们的观点是既然你生了我,那就必须养我,付出再多都是应该的,至于儿女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却是从来不肯去想,孝敬如冰冷之水。做儿女的要有良心发现。鸦且反哺,羊且跪乳,更何况人乎?
愿天下之父母都能善待自己的儿女,把自己的全部的爱都付之于儿女;愿天下之儿女都能善待自己的父母,以涌泉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人间亲情之自然天性就能世世代代长久传承,发而扬之,光而大之。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提示】此章与《学而第一》之11章有重。不同在前者于“三年”前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十字。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以:当为“以之”,介词宾语“之”省略;“以”作为讲,“之”代父母之年,指健康长寿,下“以”后省略之“之”,亦代父母之年,含年迈体衰之意。
【译】孔子说:“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可以不牢记在心。一方面呢,为父母健康长寿,能够尽享天伦之乐而感到高兴;一方面呢,又为父母年迈体衰,渐近离开自己而感到忧惧。”
【解析】“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为孝敬之儿女情感的自然流露。虽然一个人最终都要死去,但是为人子女者有谁不愿意自己的父母健康于世呢?《孟子·尽心上》有言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这第一乐就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你知道父母的年龄吗?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和感受吗?趁着父母健在之时,好好去尽你的一片孝心,那么在你老之将至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懊恼后悔。
孝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论语》陈述的一个重要内容。《论语》中含有“孝”字的语录共是十四章(其中有一处系重出),另有与孝密切相关的语录七八章,主要集中在《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和《里仁第四》三篇之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关于孝的思想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孝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亲情回报,是一切仁德生成的不竭的源泉;第二,孝当竭尽心力,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孝的要害是要依据于礼,孝的难点在于“色难”(《为政第二》之8章),要让父母始终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态;第三,孝是子女一生应尽的责任,父母在世时当“事之以礼”,父母去世时当“葬之以礼“,父母去世后当“祭之以礼”(《为政第二》之5章),一直到死而后已;第四,孔子反对愚孝,主张父母有过当谏而改之,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第五,孔子极力主张将孝推行、普及于社会,他强调要入孝出悌,并且要“施于有政”(《为政第二》之21章),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长的道德之风。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注】不出:不轻易说出。逮:达及,做到。
【译】孔子说:“古代的时候,人们只是埋头做事并不轻易把话先说出口,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不能躬身履行而达及成功,那是很丢脸的。”
【解析】此章赞君子之品德。“言”是针对于行的,指所做之事。孔子讲“古者”,说明当时世道已经不如从前。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注】以约失之者:即“以约己而失之者”,因为约束自己而出现过失;动词“约”的宾语“己”省略,“失”活用作动词,“之”为助词,“者”为句末语气助词。
【译】孔子说:“因为严格约束自己而还出现过失,那是很少有的。”
【解析】“约”是指用礼义道德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这样的人,差错当然就难以发生。
4·24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
【注】欲:要,此处含有宁可之意。讷:口拙,说话迟钝。敏:既含有勤奋、努力之意,又含有敏捷、利落之意。
【译】孔子说:“君子宁可在言语上显得迟钝笨拙一些,但是在行动上一定要勤奋敏捷。”
【解析】孔子关于“讷”的思考和观点,《论语》中表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孔子反对花言巧语,反对强词夺理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第一》之3章)、“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第五》之25章)、“巧言乱德”(《卫灵公第十五》之27章),《季氏第十六》之1章讲季氏要去攻打颛臾,冉有、子路先是说劝阻不听,后又拐弯抹角为季氏辩解,孔子气愤地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必为之辞”就是强词夺理。
第二,孔子反对夸夸其谈、说多做少的人,他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以哉”(《卫灵公第十五》之17章)。他认为凡是爱吹大话的人常常都是懒于做事的人,愈是吹得大,愈是做得少,所以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宪问第十四》之20章)。《颜渊第十二》之3章是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仁的对话,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司马牛追问道:“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孔子回答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讱”与“讷”义同。孔子一再教导我们,因为做起来非常不易,所以说话时要格外地口紧一些、谨慎一些。由此而言,“讷”也好,“讱”也好,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口语笨拙、说话迟钝、不善言谈,而是不要轻言、妄言,说话要经过深思熟虑,要想到以后的履行和兑现。
第三,孔子主张多做少说、埋头苦干,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第二》之13章)。他认为“古者言之不出”,是因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第四》之22章),君子一定要“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第十四》之27章)。他主张先去付出而后考虑获得的问题,说“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第六》之22章)、“先事后得”(《颜渊第十二》之21章),“事君”也是这样,先要“敬其事”而后享其食(见《卫灵公第十五》之38章)。
第四,有鉴于此,他非常喜欢那些言少而中肯的学生,《先进第十一》之14章讲鲁人翻修长府的事,平常少言寡语的闵子骞说了“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之后,他高兴地赞扬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做人当言讷行敏,言讷是少说、适可,少说、适可人不厌烦;行敏是勤快、利落,勤快、利落人人喜欢。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注】德:此指有德之人。邻:邻居,亦是有人与之为伴之意。
【译】孔子说:“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感到孤苦独处的,一定会有人前来与他相依为伴。”
【解析】社会无论是怎样的礼坏乐崩,无论是怎样的战乱不止,人民群众对于安宁、秩序、道德、仁善的期盼和追求都不会停息。因此,有德之人,永受民众的爱戴与尊敬,他们永不会孤立独处,一定会有许多人乐意和他们相处欢聚。有德之人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具有无限的引力,将人心紧紧团住,如同北极之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之1章)。《子罕第九》之14章还说:“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只要是有君子居住的地方,条件再差,再偏远,也会有人群川流不息。孔子不是说了吗?“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本篇之1章)人的好的品德,是在与有德之人的相处中习得的。
4·26子游曰:“事君数(shuò),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数:过多,此指交往超过常度。
【译】子游说:“与君主交往过于频繁,则容易招致屈辱;与朋友交往过于频繁,则容易导致疏远。”
【解析】凡事都要做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世上没有哪一件事情不需要有一个度的约束,不可不及,亦不可过之。此章告诉我们,凡事皆不可超出常度,超出常度则易导入极端,而导入极端则必走向反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