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唐寅病逝伤人心,任性练达枉断魂
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初二,苏州才子唐寅病逝。唐寅于成化六年(1470年)庚寅年寅月寅时生,故名为唐寅,字伯虎。他才华横溢,诗画双绝,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唐寅一生几乎与王阳明相始终,同样是个性奔放、不安世俗的狂人。只不过王阳明在学问和事功上都有非凡的建树,成为后世追捧的圣人;唐寅则无缘仕途,一生追求诗文、书画,造诣极高,史上绝无仅有。
王阳明闻听唐寅去世,不仅对唐寅的一生感到惋惜,又对其人敬佩不已。唐寅出生在江苏吴县一个商人家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自幼聪明好学,熟读四书五经,遍览史籍,对书法绘画更是钟情。在16岁的时候,唐寅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了秀才,轰动了苏州城。不幸的是,在他20岁的时候,家中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此后便家道中衰。
为了振兴家业,唐伯虎决定参加科举考试。在弘治十一年(1498年),他参加了应天府乡试,得第一名解元。后世之所以称唐寅为唐解元,主要是因为唐寅一生最高的功名就是解元。在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会试中,唐寅受到了考场舞弊案的牵连。而就在这一年,王阳明参加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三次会试,终于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殿试,并成为二甲第七名的进士。
这次考场舞弊案也称会试泄题案,其中的来龙去脉必须加以解说。当年主持会试的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位饱学之士,他们对出题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被全国举子所畏惧。果然会试考完后,能让程敏政满意的只有两张试卷。他认为这两张试卷定是才华出众的唐伯虎和徐经的文章。程敏政的话被在场的好多考官听到,并传得沸沸扬扬。在会试三场考试过后,更有人传出“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
户科给事中华眿并没有探明事情的真相,便贸然向朝廷上疏弹劾程敏政泄题卖题。明孝宗对科场舞弊案十分重视,首先撤销程敏政阅卷的权力,然后命李东阳会同其他官员对程敏政所录的试卷进行重新审核,最后证明程敏政所录的人员中并没有唐伯虎和徐经。经过一番彻查,证实户科给事中华眿所奏的泄题卖题案纯属子虚乌有。
本以为此事就这样平息,可在京城的舆论界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场考场舞弊案居然没有查出任何事情,这让很多官员和百姓不能接受。为了平息舆论,孝宗不得不派出锦衣卫继续彻查此事。锦衣卫、东厂、西厂的人员对任何官员都不会手软,甚至可以捏造很多莫须有的罪名。
果然,经过审讯之后,虽然没有查出程敏政卖题的事实,但锦衣卫向孝宗禀奏了两件改变唐伯虎一生的事:徐经进京后曾经面见程敏政,并给程敏政送了一份厚礼;唐伯虎曾经花了一个金币向程敏政乞文,送给乡试座主梁储。孝宗根据这两件事废除了徐经、唐伯虎的仕籍,将他们发放到县衙充当小吏。程敏政被罢官还乡,因愤郁发疽而亡。唐伯虎耻不就吏,与妻子反目,便走上了放荡不羁之路。徐经回乡后闭门读书,盼望着获得赦令,重返考场,却因郁结难消,客死京师。
徐经和唐伯虎当年都是青年才俊,遭受如此大的打击,心性大变。唐伯虎对科举彻底失望,便决心与诗文书画为伴,了此残生。他在弘治十三年(1500年),离开苏州开始了九个多月的游历生活,撇下了家中的妻子,撇下了家中的繁杂事务。
他一路坐船由苏州到镇江、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过芜湖后,他在九江停留,登上了庐山。庐山不仅风景雄伟壮观,还有白鹿洞书院。唐寅边走边观察,将庐山的一草一木都一一记在心中作为作画的素材。他顺着长江西行,到了黄州,察看赤壁之战的遗址。当年苏轼游赤壁时作了前后《赤壁赋》追思周瑜的“羽扇纶巾”。唐寅游览赤壁后,则画了《赤壁图》,展现了自己浑厚而细腻的画功。
唐寅由黄州南行入湖南,登岳阳楼,游洞庭湖,又登南岳衡山。王阳明在贬谪龙场和归程中,也曾在洞庭湖流连忘返。只不过唐寅是为了排遣心中的烦恼,寻找诗画的素材。对于屈原,对于范仲淹,唐寅也许在心中进行了凭吊,但因为科场的失意,唐寅有些刻意去回避这些报国之士。
游历湖南后,唐寅又来到了福建,游历了武夷山和仙游县九鲤湖。王阳明在赴龙场之前,遭到刘瑾派出的刺客追杀,假装跳海自杀,逃上了一艘商船。这艘商船被大风吹到了福建鼓山,王阳明就是穿过武夷山来到江西,然后去南京面见父亲。
过了福建,唐寅来到浙江,游了雁荡山、天台山,又渡海去了普陀山。普陀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在仕途上受阻之后,唐寅对儒家已经有所摒弃,行为上更加放荡不羁。在各处游览中,他也喜欢露宿在山寺、道观,慢慢地对仙佛之事有所参悟。此次到了普陀山,除了虔诚地拜佛,他还与高僧论道。
离开普陀山后,唐寅沿着富春江、新安江上行,到达了安徽,游览了黄山和九华山。王阳明在江北录囚之后,初登九华山,平定宁王之乱后又登九华山。九华山是仙佛共处的一个曼妙之地,王阳明对此地尤为钟爱。唐寅游览黄山、九华山,主要还是采集作画的素材,特别是黄山和九华山的云海、日出等美景。
此时的唐寅已经囊中羞涩,不得不返回苏州家中。苏州的家中已经一贫如洗,不久妻子也离开唐寅。他不便再在家中居住,就搬到了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在这里,他以丹青自娱,以卖文卖画为生。他还自嘲地写过一首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一个人的日子是逍遥自在的,也是孤单寂寞的,但唐寅宁愿忍受这份孤单,寻求自己心灵上的自由。
他在36岁时,于苏州城北建了桃花坞别墅。桃花坞原来是宋代章庄简的别墅,只因年代久远,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唐寅看这个地方清雅别致、景色宜人,便想作为常居之所。他用卖画赚的钱在桃花坞建了几间茅屋,分别命名为“学圃堂”、“梦墨亭”、“蛱蝶斋”等。他将桃花坞别墅命名为桃花庵,自号桃花庵主,并作《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经常邀请沈周、祝允明、文征明等来此饮酒赋诗,挥毫作画。清幽的环境和文人雅士给了唐寅另一种人生,也让他摆脱了科场的失意。可偏偏在正德九年(1514年),宁王朱宸濠派人来请唐寅做谋士。唐寅本来就有出仕的思想,受到宁王的引诱,就莫名其妙地到了南昌。
到了南昌之后,唐寅发现宁王所召集的谋士和武将都是江湖术士与江洋大盗。唐寅断定宁王要造反,也认清了宁王是志大才疏之辈,定然不会成功。为了免遭灭门之祸,唐寅假装疯癫逃回了苏州。而在数年后,王阳明到了赣州主持南赣汀漳军务,并取得了很大的功绩。宁王朱宸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派出刘养正劝说王阳明归顺,被王阳明拒绝。
在仅仅40多天里,王阳明就平定了宁王之乱,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可是王阳明在武宗朝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反而受到小人诬陷。此时的唐寅得知宁王叛乱被平定,深感庆幸和自己的明智。不过唐寅自从离开南昌回到苏州后,就大病了一场,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唐寅开始信佛,并自号六如居士。“六如”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他还自制了一方印章“逃禅仙吏”,表现了对佛教禅宗的迷恋。王阳明一生对仙佛都没有放弃过,反而将仙佛纳入儒学,将佛道都为己所用,但是陆王心学一直都被传统儒家诬陷为禅学。
因为唐寅常年多病,原来以卖字画为生的日子也不能保全。为了继续生存,唐寅不得不向好友祝允明、文征明两人借钱度日。在其晚年,著名书法家王宠经常接济唐寅,并娶了唐寅唯一的女儿为儿媳。唐寅从此孤苦一人,身体更加孱弱不堪。
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54岁,已经疾病缠身。在东山王家见到苏东坡词中那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唐寅感同身受,不禁悲伤不已。回到家中,唐寅从此就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他的绝笔诗为:“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在临终之际,他依然感觉到在人世间的痛苦,而没有带走一丝欢乐。
在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征明等人的帮助下,唐寅才被安葬。因为唐寅一生没有中进士,所以在《明史》中并没有传记。后人仅仅是从祝允明写的墓志铭中得知唐寅的一生经历。唐寅死后,很多诗文书画都散佚了,在万历年间才被人搜集整理。他的很多诗文被收录,并流传后世。唐寅本是一个命运坎坷、屡遭磨难的人,可后世却将其文学化,把他塑造成一个玩世不恭的风流才子。
比如“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就是故意安在了唐寅身上。在《唐寅诗集》中有一首藏头诗: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
将这首诗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我爱秋香”。这“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出于明朝的笔记体小说,也许有这个故事,但绝对不是唐伯虎本人事迹。而后人之所以把很多放荡不羁的故事错放在唐伯虎身上,将其塑造成一个风流才子,旨在以唐伯虎控诉明朝社会的黑暗。
王阳明由唐寅的去世想到了自己,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暂时的总结。与唐伯虎相对应,他分别在功名、功业、信仰、追求、后人五个方面有不一样的体会。
对待功名。王阳明自幼立志学为圣贤,所以将科举考试看得很淡。在两次会试落第后,王阳明淡然一笑,未将其放在心上。而唐寅因为科场舞弊案受到牵连,被下放到衙门做小吏。唐寅如果在新君登位后,借助大赦天下之机,或许可以恢复仕籍。这样唐寅就可以重新参加会试,很可能成为状元。可是唐寅自己放弃了,决意与科举断绝,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王阳明知道在大明王朝走仕途是读书人最好的出路,也只有在科举中杀出一条血路,才能实现经世致用的愿望。王阳明曾经沉迷于佛老,有遁世的情怀,可是悟到佛老之非后,就决心回归到儒学,回归到仕途。儒家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王阳明认为独善其身就是谄媚世俗,苟安于世,而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承担起为天下百姓谋福的责任。
对待功业。孔圣人一生都在追求出世,以文人的躯体,为国家建功立业。随着文武分野,文人变得越来越文弱,失去了起码的血气方刚。在科举跳龙门的过程中,有些人通过了却成为倔强或媚俗的文官,有些人没有通过就成了穷酸文人。对于那个时代的文人,对功业的渴望,远远比做学问重要。只不过很多文人做不到建功立业,只能埋头做学问,从而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风气:文人做学问是高雅的事情,文人想要驰骋疆场就是粗俗。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搞文学的人都穷困潦倒。这几乎成为很多人的惯性思维,认定了文人只有穷酸才会保持那份创作的灵感。于是到了现代,很多作家通过写作成了中产阶级,就惹来很多人的不满。也许这就是中国两千多年对文人最大的偏见,是对文人最大的不公。对待功业,不要强求,但不可不求。
对待信仰。信仰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如果缺乏信仰,在面临打击时很容易陷于崩溃。在明朝,虽然有很多人学习儒学,但并非真的信仰儒学,而是将其作为走仕途的敲门砖。
在明代,无非有三种信仰:儒学、佛学、道学。积极走仕途的人一般都会将儒学作为信仰。如果在现实中受到了挫折,很可能信仰佛学、道学。而信仰决定了一个人追求的高度和对社会做贡献的程度。王阳明信仰儒学,肩负着经世致用的重任,所以在事功和学问上都有所建树。唐寅遁入佛禅,最终不免沉浸在自己看似快乐的小圈子内。
对待追求。没有一个人的目标是始终如一的,目标必然会随着阅历的增长而有所变动。在我们人生的很多转折点上,会放弃一些追求,重新选择追求的方向。或者对我们追求的大目标进一步细化,将追求变得更加具体。王阳明追求做圣贤,但起初并不明白圣贤为何物。在追求的过程中,他对圣贤之学逐层地剖析,最终才走上了圣人之路。
唐寅本想走仕途,可偏偏不能遂愿。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将一生的精力放在了诗画上,成为诗画双绝的大师。在唐寅的内心,始终有一个心结。他虽狂笑人生,却不免在痛苦中度过。王阳明对待追求意志坚定,以自己多病的身体来抵抗任何打击。在追求中,王阳明始终微笑着,获得的最终是甘甜。
对待后人。唐寅一生有三个妻子,只有一女。王阳明在天命之年仍没有孩子,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正宪。唐寅感受了太多的世间冷暖,所以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还受苦受罪。他的心是灰暗的,认为世界也是灰暗的,所以对下一代也不再抱希望。他庆幸自己只有一个女儿,不用承担男人本该承担的痛苦。
王阳明收了那么多门人,无不将他们视为自己的继承人。对于20多岁的弟子,王阳明甚至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儿子对待,亲身传授,毫无保留。王阳明认为社会需要自己,需要自己的继承人来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人只有感觉到被需要,才会觉得幸福。
对于唐寅,此生已经过去。而对于王阳明,此生还需要继续。至于前途如何,王阳明也有些彷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