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王学在国外的传播及影响

王学在国外的传播及影响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王学在国外的传播及影响从明末清初起,王学就受到了中国的冷落。然而王学却在中国的邻国日本遍地开花,成为备受尊崇的学问。在隆庆、万历朝,王学成为正统思想,得到了迅速传播。王学在日本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在欧美推广阳明学,陈荣捷和张君劢两人功不可没。他还将《传习录》翻译成英文,促进了王学在欧美的传播和研究。

2.王学在国外的传播及影响

从明末清初起,王学就受到了中国的冷落。然而王学却在中国的邻国日本遍地开花,成为备受尊崇的学问。1603年,德川幕府在日本建立,预示着天皇从此被架空。德川幕府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寻求一种统治思想来约束国民的思维。他们首先在中国引进了程朱理学,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统治体系和思想控制模式。

朱学的死板在日本很快就凸显出来,被很多有识之士唾弃。阳明学在明朝横空出世,对朱学进行了体无完肤的批判。在隆庆、万历朝,王学成为正统思想,得到了迅速传播。总结王阳明思想的书籍相继出版,流传到了日本。日本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阳明学,并摒弃朱学,拿起阳明学,解决现实问题。王学在日本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要人物为中江藤树、熊泽蕃山、渊冈山。

中江藤树(1608—1648年)原来也信奉朱学,自从读了王畿的语录,就开始转向了王学。他对阳明全书进行了通读,并大彻大悟,彻底抛弃朱学,心归阳明学。中江藤树去世后,他的弟子熊泽蕃山(1619—1691年)和渊冈山(1617—1686年)继承了中江藤树的遗志,继续传播阳明学。

熊泽蕃山对朱学和王学都有研究,并吸取两者可用之处。但他更加倾向于王阳明的“致良知”,对王阳明的学说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渊冈山创建了学舍,阐释和宣扬王阳明思想,引得京都、江户、会津等地的学子前来拜师,极大地传播了王学。

第二阶段的主要人物为三轮执斋。

三轮执斋(1669—1744年)开始接受程朱理学,后因为读了中江藤树的书而对王学产生兴趣,便转向了王学。他为宣传王学、对抗朱学做了很多奠基性的工作,比如:翻刻《传习录》,并加标注,宣传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作《大学讲义序》,宣传古本《大学》的思想;作《四言教》,解释无善无恶心之体;作《朱子晚年定论答或人书》,为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中的年份问题做辩护;作《日用心学》传播中江藤树读阳明书的感悟。

三轮执斋主要是从理论上突破,为宣传王阳明思想做准备。要想宣传一种思想,就要对这种思想的原始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收集,否则一切都是徒劳。三轮执斋正是在做这种基础性的工作,并在某些方面做了深入研究,为后边的学者提供了资料,也打下了基础。

第三阶段的主要人物为佐藤一斋、大盐中斋。

佐藤一斋(1772—1859年)是文武双全的王学大家,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致良知”学说。他对《传习录》有深入研究,并从中吸取王学的精髓。佐藤一斋开宗收徒,教出了不少大有成就的学者,比如佐久间象山、山田方谷、吉村秋阳。

佐久间象山(1811—1864年)受到东西方两种思潮的影响,将阳明学与科学、兵学融合在一起,成为幕府末期著名的学者。山田方谷(1805—1877年)学成归乡后,就开馆授徒,发展了王阳明的事功思想,在日本影响很大。吉村秋阳(1797—1866年)坚守佐藤一斋教学授徒的宗旨,终生宣传阳明学,推进了王学的进一步发展。

大盐中斋(1794—1837年)在37岁致仕后,就以宣扬王学为事,并著书立说。他将良知释为太虚,著有《古本大学刮目》、《洗心洞札记》、《儒门空虚聚语》、《增补孝经汇注》等书。他深受王学影响,并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在日本发生大饥馑时,大盐中斋上疏言事无果后,带领学生组织灾民发动了暴动。很不幸,大盐中斋没有成功便自杀身亡了。

阳明学包含着尊重个性、不害怕困境、不畏惧权势的思想。幕府末期,各种矛盾丛生,阳明学正好与这个时代相契合,发挥了它冲破牢笼、寻求自由的积极作用。通过阳明学的传播,在日本产生了很多勇于创新、敢于冲锋陷阵的年轻一代。这一代人对德川幕府的统治给予了沉重一击,促成了明治维新。

到了当代,日本对阳明学的研究也没有间断过,甚至成为研究阳明学的领头者。1991年,国际阳明学学术会议在日本圆满召开,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日本在思想史研究上的成就。

阳明学走出国门后,不仅在日本蔚然成风,还传播到了欧美。对于中国哲学,欧美并不重视,也没有做太多深入的了解。朱学和王学在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初先后传播到欧美,但研究朱学的人数远远超过王学。在“二战”之后,欧美才对中国思想史给予重视,并对王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欧美推广阳明学,陈荣捷和张君劢两人功不可没。陈荣捷是美籍华人,曾执教于夏威夷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他在1960年参与编写《大英百科全书》,执笔中国哲学部分,介绍了王阳明及王学。在1967年,他参与编写《美国百科全书》,执笔中国哲学一门,专门为王阳明设一编。他还将《传习录》翻译成英文,促进了王学在欧美的传播和研究。

张君劢是中国早期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留学于日本、德国等国,从事唯心论哲学教育和研究。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很多国家讲学,并对王学进行阐释。在1963年,他出版了《新儒学思想》,专门列出章节讲解王阳明及王门流派。他还写了很多有关王阳明的研究论文,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宣读,在西方引起了很大反响。

随着关于王阳明的著作的增加、《传习录》的全新翻译、明代思想的集中研究,欧美对阳明学的研究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欧美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王阳明的良知学说,王阳明与禅学,王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王阳明与陆九渊、朱熹、湛若水、罗钦顺的关系,王门的流派,等等。虽然王学在欧美还不兴盛,但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更加深入,王学一定会得到广泛传播。王学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产生更积极的作用。

国外王学的传播和影响并不比国内差,甚至在日本远远超过了中国。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积极的鞭策。我们要挖掘王学更多积极的内容,让其指导我们的实践,完善我们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