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 创建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表现为:人生态度上的悲观厌世、颓废堕落;人生目的上的追求肉体享乐,骄奢淫逸;消费内容上的挥霍浪费和低级趣味;消费资源上的贪污贿赂和非法牟利。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精髓,主要表现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3 创建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表现为:人生态度上的悲观厌世、颓废堕落;人生目的上的追求肉体享乐,骄奢淫逸;消费内容上的挥霍浪费和低级趣味;消费资源上的贪污贿赂和非法牟利。究其原因主要有:

(1)西方社会腐朽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人们从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开始接触到西方生活方式,而一些人出于对发达国家盲目崇拜的心理,分不清文明健康消费方式与消极颓废消费方式的界限,盲目地模仿西方国家腐朽的生活方式。

(2)封建主义思想的余毒。长期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崇洋媚外等旧意识、旧价值观以及小生产者和小市民讲排场摆阔气的庸俗心理,依然会支配一些人的头脑。

(3)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商品—货币关系在积极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商品拜物教和拜金主义,具有引诱人追求物质享乐和低级庸俗精神生活的消极面。

(4)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存在着体制和政策上的不完善和疏漏。这使得抵制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各种制度规范无法迅速有效地建立或实施。加上某些方针政策、舆论导向的失误,也给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存在和蔓延以可乘之机。

不言而喻,这种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对建设社会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是极其有害的。

其一,妨害物质文明建设。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是以损害、侵吞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财富为基础的,它挥霍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妨害精神文明建设。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具有极强的腐蚀性、麻醉性和摧残性。它腐蚀人的意志、摧残人的个性,使人远离正义、美好、崇高、善良,在其畸形、偏执、古怪的行为中闪现出无耻、邪恶、卑鄙、丑陋的伤痕。

其三,妨害和谐社会的建设。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致使人走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投机诈骗、赌博、盗窃、卖淫、谋杀的犯罪道路,不仅危害自身,而且破坏家庭和社会的正常生活,严重危害社会安定。

其四,妨害社会进步和发展。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使“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消费方式成为时尚,致使一部分人对自己的收入状况、生活方式产生不满足感,造成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引发人们对社会公平性、合理性的怀疑(28)

众所周知,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休戚相关。社会文明的每一个成果都要通过生活方式作用于个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变革个人生活方式往往又是实现社会变革和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条件。生活方式的革新,一方面是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改变消费结构、改善消费方式、开辟新的消费领域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又是倡导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培养适应社会文明建设需要的合格劳动者的重要条件。与此同时,革新的生活方式对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又具有促进作用,表现在:生活方式能促进精神生产健康发展;能提高人们精神生活的水平;能把旧的思想、道德和风尚从生活方式领域中清除出去,使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

在当代中国社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并创建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形成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既是科学发展观内在需要,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精髓,主要表现在:

(1)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是一种真正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它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努力使每个公民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人。

如今不少人认为生活就是消费,消费就是奢侈无度、攀比炫耀、挥霍浪费、疯狂享乐。为了支付奢侈消费,他们拼命赚钱,失去了更多的家庭生活和休闲娱乐时间,结果是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精神生活并不感到快乐和幸福,相反却日益感到筋疲力尽,忧心忡忡,感到孤独、苦恼和郁闷,感到人异化于物,人被机器、物质、金钱等异己力量所控制,变得精神空虚,信仰迷茫,人格尊严丧失。事实证明,对金钱和财富的追求和占有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幸福(29)。真正的幸福应该体现在个人的生存状况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得越来越美满,意味着人性的完善和人生的圆满,意味着人的力量和人的尊严越来越受到重视,意味着人实现了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是指“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30)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包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既有思维能力、意志品格,又有活动能力和处世的能力,还包括个人发展能力、欣赏创造能力,等等。

(2)人的主体地位更加凸出,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劳动和享受高度统一。每个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财富,形成人的能力。劳动工具的完善、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方式的改进,推动了产品的不断丰富、生活范围不断扩大、闲暇时间不断增多,所有这些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人的进步和发展。每个公民的劳动创造同他们的利益及其对生活的享受是一致的。享受是劳动者的权利,他们创造了财富,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应该得到相应的物质和文化待遇。但是,劳动享受并不是倡导高档消费、过度消费、时尚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谋利赚钱和物质享受,而忽视德性、品质、人格、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使人成为被动、贪婪的消费者,丧失了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弗洛姆指出,真正的“消费活动应该是一个具体的人的活动,我们的感觉、身体需要和审美趣味应该参与这一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在消费活动中应该是具体的、有感觉的、有情感的和有判断力的人;消费活动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富于人性的和具有创造性的体验”(31)。因此,必须摒弃这种落后、愚昧、狭隘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全社会弘扬积极进取的精神,克服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习惯,形成科学理性、公平合理、适度健康的消费方式,创设人人从事创造性劳动、积极开拓崭新事业的生活方式,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坚强意志和健康体魄以及思维力、智力、创造力充分发展的人才。

(3)共性与个性的协调一致,理性和德性的和谐统一。生活方式的共性,就是要求每个人克己奉公,遵纪守法,具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的。然而,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生活方式的共性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生活。相反,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安排生活,衣食住行不要求整齐划一。每个人在遵守国家法律及社会行为准则的前提下,可以保持鲜明的个性。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以及语言文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等的不同,因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别,必须充分尊重这种差别。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努力发展先进文化,用科学理性去抵制并改造落后愚昧的文化。必须加强国情教育和社会风气的改造,加强农村乡规民约和城市文明公约的建设,教育国民正确认识国情,提倡科学理性消费。必须加强税收的立法和执法,防止两极分化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必须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刹住一切形式的违法乱纪的“公费消费”现象。必须加强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研究和宣传,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带头抵制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

1.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6.弗洛姆:《马克思的人的概念》,见《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7.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9.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斯蒂格莉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12.刘智峰:《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深重忧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刘伟、梁约平:《冲突与和谐的集合——经济与伦理》,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余潇枫等:《应用伦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厉以宁:《超越市场与政府——论道德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许启贤:《中国当代伦理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徐惟诚:《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罗伯特·哈利特:《商业伦理》,中信出版社2000年版。

19.千高原:《企业伦理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

20.陈东琪:《新政府干预论》,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张应杭等:《企业伦理: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弗朗西斯·福山:《信任》,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3.林均跃:《企业信用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24.郑也夫:《信任与社会秩序》,《学术界》,2001年第4期。

25.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6.于绍乐:《诚信能给你带来什么》,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版。

27.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林婷煜:《诚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版。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7页。

(2)马克思:《巴黎手稿》,刘丕坤译,1979年单行本,第103页。

(3)马克思:《巴黎手稿》,第108—109页。

(4)《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97、328页。

(5)马克思:《巴黎手稿》,第107—108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7页。

(7)《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98页。

(8)弗兰克·梯利:《伦理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182页。

(9)《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59页。

(10)威尔逊:《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101页。

(11)卡里姆斯基:《社会生物主义》第四章《暴力和人的天性》,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13)《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4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2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6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9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19)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0页。

(20)厉以宁:《为何我们需要富豪慈善家》,见《国际先驱导报》2004年3月30日。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

(22)同上书,第39—40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24)《马京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页。

(26)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28)参见吴尚民等关于“划清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的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1996年第73期。

(29)《幸福研究杂志》(JournalofHappinessStudies)公布的“生活满意指数”调查报告,涉及全世界90个国家,受访者有近10万人。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最幸福的国度竟然不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而是拉美的哥伦比亚、乌拉圭和非洲的加纳等发展中国家。地中海小国马耳他在“生活满意指数”排名中高居榜首,而英国居然没有跻进前20名。欧洲著名幸福学专家温霍芬教授解释道:“拉丁美洲素来以家庭关系温馨著称。他们的生活方式、传统节日期间的庆祝方式、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促使民众幸福感强烈。”温霍芬给“幸福”下了个定义:“幸福就是个人整体把其自身整个人生的生存质量评价为可赞许程度。”对于普通人,幸福生活的内容无外乎:“拥有”——有一份好工作、有衣食住行基本条件、有良好教育、有足够休闲时间、有访亲会友时间、每年至少有一个假期;“关爱”——“与爱侣相伴”、“定期聚会好友”、“邻里和睦”、“疼爱家人”;“存在”——个人存在有益于他人生活、受到社会认同、事业成功、参与政党、工会、贸易协会等社会团体的活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有一份好工作”、“有爱侣陪伴”和“对他人生活有益”是幸福的三项最重要的因素。参见《新民晚报》2006年2月17日。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7页。

(31)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33—1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