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代辩证法与近代科学的内在关联

近代辩证法与近代科学的内在关联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近代辩证法与近代科学的内在关联无疑,黑格尔在其辩证法中所实现的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统一,它有着其难以克服的困难,因而它遭到了马克思和其他现代哲学家的激烈批判。这也就是说,这种辩证法能够合理存在的前提是人与自然分离的近代科学世界观念,其存在的合理的理论形式只能是主客体对立的近代主体性哲学。

三、近代辩证法与近代科学的内在关联

无疑,黑格尔在其辩证法中所实现的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统一,它有着其难以克服的困难,因而它遭到了马克思和其他现代哲学家的激烈批判。但本文的任务不是考察这种辩证法的困难和后人对它的超越,而是试图指出,这种唯心主义辩证法不同于古代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那就是自觉地以近代科学所造成的主客体对立为前提,并以克服这一主客体对立为目标。

由此我们能够引出以下结论:主客体辩证法既然是对于近代科学世界观念所引出问题的一种解决的努力,则这种辩证法便是与近代科学世界观念内在相关并内在于近代主体性哲学之中,不能与之分离的。这也就是说,这种辩证法能够合理存在的前提是人与自然分离的近代科学世界观念,其存在的合理的理论形式只能是主客体对立的近代主体性哲学。而如果不存在与之相适应的近代科学世界观念和主体性哲学理论形式,则这种辩证法便不可能合理地存在。具体地说来,如果人们的世界观念并不是近代科学那种主客观分离和对立的,如古代人的世界观念那样,并且与之相适应的哲学理论形式也非主体性哲学,而是古代的实体性哲学,则这种主客体辩证法便无法与之共存。如果强行将其纳入,也只能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存在。这实际上就是发生在斯大林版本的哲学教科书中的事情。由于这种教科书体系所预设的世界观念是一种更近于古代的世界观念,其理论形式是一种实体性哲学,因而,其对辩证法的处理便不可能采取与主体性哲学相适应的主客体辩证法的形式,而只能采取一种与实体性哲学相适应的方式,即无主体的纯客观辩证法的形式。这样一来,尽管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主客体辩证法,但在这种教科书中也只能被改造为无主体的纯客观辩证法。这个问题还可以反过来看,那就是,如果人们要想在教科书中合理地采取主客体辩证法的理论形式,那么,一个无法回避的前提便是对于近代科学世界观念的接受。如果没有建立近代科学世界观念这一前提,便不可能有如何克服人与自然对立、主客体对立的问题意识,而没有这样的问题意识,又如何谈得上以辩证法去解决主客体对立问题。

主客体辩证法与近代科学世界观念的内在相关性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对于当代哲学意识来说也许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果人们要超越这种主客体辩证法,便必须首先超越近代科学的世界观念,而建构起新的世界观念,否则,超越就是不可能的。现今经常可以看到对于作为主客体辩证法之典范的黑格尔辩证法超越的宣称,但就其没有建立起一种不同于近代科学世界观念更不同于古代世界观念的新的世界观念而言,这种宣称多半是空洞无物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何以辩证法问题成了哲学教科书改革的最困难之处。其所以困难的关键在于,人们并未建立起新的世界观念来,从而问题意识就仍然是古代与近代的混合物。既无新的问题意识,则新的超越主客体辩证法的辩证法形式自然也就无从建立。

【注释】

[1]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论天》,《亚里士多德全集》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9页。

[2][法]夏特莱著,冀可可、钱翰译:《理性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3][英]威尔逊著,翁绍军译:《简说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4][英]威尔逊著,翁绍军译:《简说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序”第Ⅳ页。

[5][法]柯瓦雷著,李艳平等译:《伽利略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6][法]笛卡儿著,尚新建等译:《哲学原理》,《笛卡儿思辨哲学》,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7][法]柯瓦雷著,邬波涛、张华译:《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2页。

[8]参见[美]伯特著,徐向东译:《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9][美]伯特著,徐向东译:《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76页。

[10][美]伯特著,徐向东译:《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11][美]伯特著,徐向东译:《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12][美]伯特著,徐向东译:《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13][法]柯瓦雷著,邬波涛、张华译:《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2页。

[14][美]伯特著,徐向东译:《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

[15]贝克莱通常被人们视为主观唯心主义者,但其哲学并不彻底,最终又回到了对上帝的肯定上,就此而言,将其归结为客观唯心论者或者更恰当一些。

[16][法]拉美特利著,顾寿观译:《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2页。

[17][法]拉美特利著,顾寿观译:《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5页。

[18][法]拉美特利著,顾寿观译:《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4页。

[19][法]霍尔巴赫著,管士滨译:《自然的体系》(上),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91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4页。

[21]陈康:《论希腊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93页。

[22][古希腊]柏拉图著,陈康译:《巴门尼德斯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09页。

[23]《柏拉图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24]参见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81页。

[25]参见《柏拉图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26]参见[匈牙利]卢卡奇著,杜章智等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一章。卢卡奇这一工作的独创性和深刻性,至今尚无人达到。

[27][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7页。

[28][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1页。

[29][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2页。

[30][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2~133页。

[31][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0页。

[32][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2页。

[33][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2、176页。

[34][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1页。

[35][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2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