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开发的基础分析有哪些内容

旅游开发的基础分析有哪些内容

时间:2023-01-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应于旅游资源开发,就是要为游客着想,满足游客的需求。可持续旅游资源开发强调文化的完整性和生态过程,强调对自然和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延续。可持续旅游资源开发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需求,强调为当前的游客和东道主提供旅游和发展机会的同时,保留并强化后人享有同样的机会。旅游创新开发是充分体现“大旅游”的开发,必须考虑整个系统的运行,着眼于开发对象的整体优化。
旅游资源开发_气象与旅游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

一、以人为本

旅游资源开发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目标,注重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即要为旅游者提供精神价值、知识价值、道德价值、愉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健康价值)。并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导引,使游人在亲近自然、欣赏山水、接触社会、感受人文、体验风情、享受休闲、美食购物的旅游过程与服务过程中体验到身心愉悦。英国规划师W.A.Lonso曾指出规划师犹如一个翻译,他的职责就是把公众的需要“翻译”成物质的环境。对应于旅游资源开发,就是要为游客着想,满足游客的需求。事实上,真正抓住了这些要素,也就是抓住了消费的卖点,就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是产品设计时最重要的法则之一,但在旅游实际开发时则仅能列为参考之一。这是由于人的欲求是不断膨胀的,故不能一味满足现代人时尚需求而牺牲环境。另外,在使用量上亦不能以满足现代人的最大需求量而设计,应本着不超过环境承载力的精神从事开发。所以,旅游资源开发还必须同时注重自然优先、设计融于自然的准则。

人本性与自然性在很多时候是有冲突的,但最终应是和合的。即实现“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最高境界,实现共生共享共美。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指出的“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季羡林大师亦指出“依我看,办法就是按照中国人、东方人的哲学思维,其中最主要的就‘天人合一’思想,同大自然交朋友,彻底改恶习向善,彻底改弦更张。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幸福地自下而上下去”。

在开发的哲学理念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旅游资源开发强调文化的完整性和生态过程,强调对自然和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延续。可持续旅游资源开发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需求,强调为当前的游客和东道主提供旅游和发展机会的同时,保留并强化后人享有同样的机会。

二、科学思维方式

旅游资源开发是兼具理性思考与艺术灵感的创作,是融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创新性于一体的行为。在新经济时代,“智慧就是力量”,而思维能力是智慧的核心,缺乏科学思维的开发,不可能是成功的开发。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它需要科学,更需要点子,必须包括策划和科学两个层面的东西。

科学的思维主要包括理性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求实思维。理性思维是感性思维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发散思维是一种无定向、无规则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可以理解为丰富的想像力。旅游系统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按照特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认识这样一个整体,就要从多个角度着眼,避免犯“盲人摸象”的错误。创新思维是运用敏锐、新颖、独特的视角,生发出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新假设、新理论和新设计。例如,以科学和文化为基础,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力,经过优秀人才的精心策划与有效运作,文化就会变成一种“核能”,释放出巨大的效益。求实思维,就是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不唯心、不唯上、不唯书。

三、开发模式创新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生态化、集团化的大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社会因素、信息要素、资本运营与生态环境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国外来看,旅游资源开发日益由物质建设开始转向社会、经济等“软件”发展。生态最佳化成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旅游创新开发应是以旅游系统为规划对象,在对旅游供需关系以及与这对关系有紧密联系的支持系统诸因子的调查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出全面的、高适应性的、可操作的旅游发展战略及其细则,以实现旅游系统的良性运转,达到整体最佳且可持续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态监控与反馈调整机制来保证该目标的顺利实现。其基本思想是:以客源市场系统为导向,以旅游目的地系统规划为主体(其中结合市场导向与资源指向而设计的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系统乃至整个旅游系统规划的核心),以出游系统为媒介,以支持系统为保障,利用反馈系统来监控,从而达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创新开发是资源+智力+资本的结合,它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特性:

系统性。旅游创新开发是充分体现“大旅游”的开发,必须考虑整个系统的运行,着眼于开发对象的整体优化。它既要协调平衡好旅游业的各组成部分,又要通盘考虑旅游业发展和其他有关部门、行业之间的协调关系,还要研究旅游系统中自然的、技术的、社会的、经济的诸因素的相互结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客观旅游系统进行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的规划,将各部分有序地、合理地组织起来,使旅游需求和供给系统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和可持续化。要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各层面和整体上来考虑。

个性。现在各地都在搞旅游,那么地方性、民族性、特色性就尤为重要了,要力争独一无二,否则千篇一律,重复建设,形成浪费。这种个性主要来自于当地的地脉和文脉的双重把脉,即从自然环境、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地方民族所表征的地方特色风景和风情。既应考虑所处大区域的共性,又要找出自己的比较优势,避免邻近空间的恶性竞争。

自然性。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是本地特色的最基本的体现。任何一项旅游资源开发都应遵循最小变动的原則,做符合原自然本质的设计,并采用本土性材料,才最实用、最耐久、最优美、成本也最低。

集成性。旅游资源开发是在“知己(资源调查)知彼(市场调查)”、富有创造性的策划创意的基础上,为旅游主体创造一个产业运营-产品系列-景观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