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当代几个重要的儒家道德学诠释系统的分析和检讨

对当代几个重要的儒家道德学诠释系统的分析和检讨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篇 对当代几个重要的儒家道德学诠释系统的分析和检讨儒学,长久以来一直担负着传统中国人心灵之存在秩序与价值秩序安立者的角色。孔子对“仁”的提出和阐释,奠定了儒家思想之作为一“道德”学问的基本性格。“儒学是一门道德学”,可说是一公认的命题。但是,对于儒家“道德”或说“仁”的诠释,我们却几乎找不到一个统一的答案。

第七篇 对当代几个重要的儒家道德学诠释系统的分析和检讨

儒学,长久以来一直担负着传统中国人心灵之存在秩序与价值秩序安立者的角色。然而,从先秦时期两位儒家原始心灵——孔子、孟子,为儒家思想奠立下基础和宏规之后,历代的儒者对儒家思想,都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和引申。时至今日,一般对儒学最普遍的理解便是儒学是一门“道德学”。然而,“道德”是什么呢?“儒家道德”又是什么呢?

现今我们所理解的“道德”,主要还是通过西方“道德哲学”或伦理学中,诸如“应然与实然的区分”,“自律与他律的区别”之类的概念而来。但是,在《论语》中,“道”字出现61次,“德”字出现39次;在《孟子》中,“道”字出现143次,“德”字出现38次[1],唯独不见“道德”一词。

换言之,当代的儒学研究,或多或少都借用了西方哲学中的某些概念。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一些基本差异点[2]。如果不加拣择,则一味引用西方哲学概念来注释中国哲学,是否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发掘出更多、更深刻的中国哲学意涵?还是因此而扭曲、窄化了中国传统哲人们的心血结晶,最后甚至沦落到只是一种“格义”式的比附诠释,就不能不令人忧心了。

面对今日台湾社会,民主科学已经生根发展,物质文明和功利思想日益升腾,文化理想与道德理序日渐倾颓的社会现况,我们也必须思考儒学对于目前的现实景况,它能够有什么改变现实的力量?能有什么作为?我们对儒学又应该有怎么样的一种诠释,才能让儒学在面对当代台湾社会,甚至面对整个世界,面对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时,有发言权,能作出贡献?

本文的目的,即在重新检讨儒学中的“道/德”概念,通过对前辈学人们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的反省,推演个中问题,分判其中的得失优劣,并批判地继承之,以作为对儒家“道德”学说创造性的再诠释之基础。

由于本文关切的主题落在儒家道德学(观)的现代性意义之上,因此选取的系统也以当代儒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为范围,包括当代新儒家中的三位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唐君毅先生、徐复观先生,以及因《中国哲学史》的撰写而扬名的劳思光先生和近时提出“人性向善说”引发争议的傅佩荣先生。一如众所周知,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在接受西方哲学的冲击后,不论是在方法还是概念的运用上,都比传统学者的注疏更为精密严格和灵活自由,但是相对地,由于大量西方哲学概念的引入,也使得儒学更容易陷入西方哲学系统与派别的窠臼中。面对各种不同的诠释系统,我们的研究究竟当如何着手进行呢?

基于对文献资料已有的了解,我们认为,对儒家道德学(观)的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向来加以掌握:

(1)“道德实践之根源”,即“道”的问题。虽然道德的实践者是人,而道德实践的场域是人所在的广大的生活世界;但是,儒学对道德的理解却非仅止于人和世界。也就是说,儒学并不只是一“平面的道德学”。在儒学中,“天”这个观念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天”不仅是人之道德实践的根源,更是人得以投射到存在,彰显一切存有物意义及价值的根源,在观念地位上,它其实与西方哲学的“存有”(sein being)一样[3]。在《论语》中,“天”字出现19次,在《孟子》中,更是出现了81次[4]。对“天”和“天道”的理解,以及对“天”与“人”的关系的诠释——“天命”的观念,可说是儒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2)“道德实践之动力”,即“德”的问题,也就是“心”与“性”的问题。“心性论”一向是儒家思想的中心。虽然,在《论语》中,“心”字仅6见,而“性”字更是仅2见,加上子贡又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十三》)“心、性”的问题,似乎还不是孔子言说的重心,孔子也没有对其加以清楚的表诠,或大量的讨论[5]。但是,在《孟子》一书中,“心、性”的问题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出现的次数大幅增加(“心”字117见,“性”字37见),在《告子》上篇中,更是有集中而大量的探讨。孟子所提出的“性善说”不仅成为儒学的奠基理论,更是历代诠释者诠释的焦点[6]。因此,如何理解“心”和“性”这两个概念本身,及其在儒家思想中所占的地位,亦是儒家道德学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3)“道德实践之完成”,即“道德”的问题。孔子对“仁”的提出和阐释,奠定了儒家思想之作为一“道德”学问的基本性格。“儒学是一门道德学”,可说是一公认的命题。但是,对于儒家“道德”或说“仁”的诠释,我们却几乎找不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对“道德”的认定和解释的不同,不但直接地影响了整个诠释系统的切入角度和理论结果,而且它往往也就是造成各个儒学诠释之性格不同的根本原因。儒家所谓的“道德”为何?其实是和前述两个问题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对“道德”或“仁”的理解不同,对“心、性”和“天”、“天道”、“天命”的理解自然不同。相对地,对“道德实践的根源”和“动力”的理解不同,对“道德实践的完成”的理解自亦不相同。我们可以说,这三个问题根本是一而三,三而一的。

因此,本文将以前述三个问题作为leading questions,即:

(1)道德实践的根源的问题:儒家是如何理解“天”、“天道”及“天命”的?天与人的关系为何?

(2)道德实践的动力的问题:儒家所谓的“心”、“性”当如何理解?在整个儒学系统中占有何种地位?

(3)道德实践的完成的问题:儒家所谓的“道德”是什么?“仁”究竟应如何诠解?

逐一去分析、探问我们所选定的五个当代儒学诠释系统,尝试从中觅得一更为妥适的架构,以作为我们重新诠释“儒家道德”的一个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