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禅定获得智慧

以禅定获得智慧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以禅定获得智慧佛教修持主张以戒为师,依四念处而住;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于禅定,精神力量得以发展,清除污染,解脱系缚,心境清净,无上安宁。禅定能使修定人精神高度集中。智顗佛教修持中,止和观是一体两翼的关系。最高清净的追求者,严格遵守戒律,通过克服修定者面临的许多障碍,发展禅定的道路。

2.以禅定获得智慧

佛教修持主张以戒为师,依四念处而住;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八正道中有正定一说,阐明佛陀关于禅定的基本理念。

古代印度的宗教大多传授某种定或精神修养,采取的修养形式有默祷、念诵、集念、瑜伽等。由于禅定,精神力量得以发展,清除污染,解脱系缚,心境清净,无上安宁。佛陀教义的核心是将心的修行放在首位,设法控制和扫净心地,获得真实的快乐和离苦的解脱,赢得圆满的圣果。

抑制心的冲动和控制邪恶嗜好这一人类心灵的恶魔,对常人而言确是十分艰难的。通过坚持精神修养,直至得到真正的清净以前,贪、嗔、痴三个死(魔)敌是不能从思想和心灵中被连根拔掉的。佛教中讨论的一切形式的定,目的在于使精神健康。在佛教中,定占有很高的地位,因为通过修定,才能断除系缚,证得菩提和无上的涅槃。

佛教中的修止或禅定,不是佛教专有的。在佛陀出世以前,瑜伽行者就修各种系统的止,就像他们现在仍在修的那样。禅定能使修定人精神高度集中。禅定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止,即心的集中或三摩地,这就是心一境性。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昏沉掉举,心专注一境之精神作用),有使心安静的作用。由于这个原因,在某种范围内,三摩地这个词有安静、稳定或静止之意。心安静包含着心一境性,或者说心专注一境。心一境性是定之自性,可由心集中注意于有益于健康的境物,杜绝其他一切杂念的逐步产生,以止住心于一境之状态为定,与等持之体相同。

img163

天台宗智顗大师

二是观,即以正慧观察。当时流行的瑜伽,从来没有超越禅悦和神秘主义的体验。例如释迦牟尼的导师阿罗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是当时两位最著名的禅师,据称他们经过修持,可以使精神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集中,导向“无所有处定”或者“非想非非想处定”的绝对寂静。但是,即便如此,他们都不能获得佛陀希望的最高真理和脱离系缚、证得最高安宁的方法。这是因为所有神秘主义的体验,仍是在“非想非非想处”,不能、也不产生真理的证悟,不足以探测诸法缘起的真实性质和如实看待事物,不能从系缚解脱出来,达到佛陀所达到的最高的安宁。佛陀唯一目的是证入涅槃,为此,他探测自己心中的最幽深处,寻求为他带来圆满的安宁与解脱的修行方法。正如早期佛教著作中所传,禅定的解说,或多或少是以佛陀自己采用并证得菩提和涅槃的方法以及他自己精神修养的经验为基础的。佛陀在证悟涅槃中得到了完全的止之后,就能够修观或如实智,使他能如实看待事物,看到缘起法的三种性质:无常、苦、无我,就是由于这种智,这种渗透的慧,能够从无明中证悟实际,完全理解“以前未曾听说的法”——四真谛。以冷静集中的心为基础,就能使瑜伽行者清除一切污染,并能进入涅槃境界。所以,观的修习是佛陀创新的一种典型教义,此前的宗教体系中从未出现过。

智顗佛教修持中,止和观是一体两翼的关系。集中修止,永无止境。若要获得对某种更高、更重要的东西,还必须运用八正道中的正见之法,禅定中,必须止观结合。因为心的清净是通过遏止障碍而产生的,被痛苦感受所迫的人,是不能有心清净和集中的静止的。只要身心被痛苦所折磨,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定,所谓“受苦之人,其心不定”。因此,道的正定和正见是不能分离的,它们在一起彼此相互支持。没有集中止的某种措施,观就不能修;没有观的某种措施和生活性质的某种知识,止就不能修。最高清净的追求者,严格遵守戒律,通过克服修定者面临的许多障碍,发展禅定的道路。

在原典中,这些障碍被称为五盖。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合成五盖:

img164

浙江天台山

第一是贪欲,“诸苦所因,贪欲为本”(57)。贪欲是对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着之心及取得之欲望,这种欲望严重妨碍了精神的修养,扰乱心的集中。由于没有抑制感官刺激所得之快感,没有摄护心境,贪欲生起,心地受到污染,所以需要瑜伽行者摄护其心。第二是嗔,又作嗔恚、嗔怒、恚怒,为三毒之一。由于不明智或非理性思维,产生恼怒,当嗔怒毫无节制地增长时,就逐渐损坏心态,妨碍察觉真理。第三种障碍是昏沉睡眠,为懒惰或心理疾病的状态。第四种障碍为掉举恶作,内心感觉烦乱不宁,妨碍定静,封锁上进之路。第五为疑,凡事困惑不解,犹豫不决,无能力明确决定任何事情,这也同时包括怀疑印证诸禅定的可能性。

这五种障碍,都从根本上妨碍了修定的成功。佛教以寻(“寻谓寻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58))对治昏沉睡眠,以伺(细心伺察思维诸法名义的精神作用)对治疑,以喜对治嗔,以乐对治掉举恶作和以心一境性对治贪欲。这五种心理因素与五障碍是相对立的,发挥这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瑜伽行者即可以有秩序地逐步压服封锁禅定之路和各种障碍,从心清净的较低水平提升到较高水平。禅定的体验使精神集中,导致绝对的寂静,并产生现法乐住。

img165

印度鹿野苑佛陀造像

img166

印度鹿野苑佛陀初次说法遗址

禅定属于经过特别方式的诱导进入意识的改变状态,培养精神上的定力,屏蔽杂念,减少心理能量的消耗。禅定的具体途径、方法和境界,我们在后面将作进一步的讨论。

戒、定、慧三学中的慧学,博大精深,要以八正道中正见、正思维为核心。佛陀达到并传授的智慧有宿命智、天眼智、漏尽智、如实观、破除我执,空的观念等。“慧有二种,有漏、无漏。唯无漏慧立以圣名”(59)。由听闻圣教而发之智慧,称做闻慧;由思维正理而发之智慧,称做思慧;由修习禅定而发之智慧,称做修慧。以上三者合称闻思修三慧。三慧加上与生俱来之智慧,称“生得慧”,合称四慧。佛陀要求学者最后获得远离一切烦恼过非,纯真无垢之无漏慧境界。

戒、定、慧三学不是孤立的,而是“道”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戒以生定,定能生慧,最后印证涅槃寂静,这是佛陀发现并终生为之宣说之“法”,用以指导信徒通过清净的生活和正见,断除诸恶,得到解脱。佛教智慧的最高境界,是在亲自证悟体验到诸法的实性,也就是无常无我的缘生空性,无我而得大自在的最胜佛性。初修之时,则从听闻佛法与阅读三藏入手,以听闻及阅读的所得,来指导持戒与习定,再从持戒与习定之中,启发智慧。戒、定、慧本身不是目的,只有将此戒、定、慧的工夫,连接成一个连环回转的螺旋状态和有机整体,互为因缘,才能达到成佛这一最高目的。

img167

印度鹿野苑佛教遗址

【注释】

(1)《礼记·儒行》。

(2)《论语·里仁》。

(3)《论语·颜渊》。

(4)《论语·卫灵公》。

(5)《论语·卫灵公》。

(6)《论语·里仁》。

(7)《论语·为政》。

(8)《论语·子罕》。

(9)《论语·卫灵公》。

(10)《论语·里仁》。

(11)《论语·宪问》。

(12)《论语·里仁》。

(13)《论语·宪问》。

(14)《论语·里仁》。

(15)《论语·里仁》。

(16)《论语·子罕》。

(17)《论语·泰伯》。

(18)《论语·宪问》。

(19)《论语·卫灵公》。

(20)《论语·先进》。

(21)《论语·子路》。

(22)(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先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4页。

(23)《论语·子罕》。

(24)《论语·述而》。

(25)《论语·雍也》。

(26)《尚书·尧典》。

(27)《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28)《论语·卫灵公》。

(29)《论语·八佾》。

(30)《论语·为政》。

(31)《礼记·曲礼》上。

(32)《礼记·坊记》。

(33)《礼记·祭义》。

(34)《礼记·坊记》。

(35)徐进:《礼治的精义其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5页。

(36)《荀子·不苟》。

(37)(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88页,宪问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38)(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8页,里仁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9)《论语·述而》。

(40)《周易·上经》。

(41)《周易·说卦》。

(42)《周易·说卦》。

(43)《论语·季氏》。

(44)《荀子·儒效》。

(45)(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05页,宪问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46)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

(47)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

(48)葛洪:《神仙传》。

(49)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

(50)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51)王春华:《藏密瑜伽的奥秘与传奇》(第二版),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52)《朱子语类》卷六十六。

(53)《周易参同契》。

(54)《中阿含·伤歌罗经》。

(55)《俱舍论》卷十四。

(56)参见《四分律》卷三十四、《善见律毗婆沙》卷二、《十诵律》卷二十一、《五分律》卷十六、《摩诃僧祇律》卷四十三等。

(57)《法华经·譬喻品第三》。

(58)《成唯识论》卷七。

(59)《俱舍论》卷二十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