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义书》禅法
印度恒河圣城哈瑞多瓦
禅定——修智证道的重要方法,在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即已见诸古印度典籍。我们从婆罗门教古老的哲学经典、吠陀文献中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奥义书》中,便可窥其精义。《奥义书》,是梵文Upanisad的意译,也有据其音译作乌婆尼沙昙,原意为“近坐”“亲近”,引申为“师生对坐所传的秘密教义”。《奥义书》是印度古老的吠陀文献中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属于婆罗门教的古老哲学经典之一,约在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成书,一般认为有两百多种,现存一百多种。其书博大精深,义理宏富,内学部分,为印度后世各派之祖。
印度人的经络——脉轮
禅定、禅那均为梵文Dhyana的音译,其义为“静虑”。早在佛陀之前,禅法作为古瑜伽的重要一脉,流行广泛。《奥义书》时代的禅法,主要特点是:闻声以入道,舍念而达梵。梵文“唵”字为冠于咒文最初之祈祷语,含有神圣之意。原于吠陀为应诺之义,又用为咒文及祈祷文首先发音之圣音。至《奥义书》附加秘密之义,成为观想之对象,进而作为梵、世界,依此观想之实修为达到第一义(梵)之法。唵之字义,秘藏记末列有归命、供养、三身、惊觉、摄伏五种,通常仅用前三种。本字由阿(a)、乌(u)、门(m)三音组成,存持唵声,在唵声收后无声之际,凝思谛听第四半音。
梵文唵嘛呢叭弥吽六字真言
集万念万声于一念一声,“习此大梵声,他声尽皆掩”(80)。然而此声又是修道的手段,“念诵一唵声,制气至极止,如其力所能,平等持不已,正定念声逝”(81)。直听入无声,外物若忘,意气声三者合而为一,水乳交融,混沌不分。“终然寂无声,无上境斯掩”,“是声为心声,更超此声上,得彼超上者,修士断疑网”(82)。古印度所传禅定并非空定,定中内观,心莲开有八叶,日居莲蕊之中,月又居于日中,月中出火,火里生光,莲丰蒂圆。日月火光,层叠舒明,上穿中脉,导至两眉中间、额前交鼻根处,日积月累,便可获取正果,成就大道。
《大梵点奥义书》之梵,是梵文Brahman的音译讹略,意为“清净”“寂静”“离欲”等。婆罗门教认为它是修行解脱的最后境界,是不生不灭、常住永恒、无差别相、无所不在的最高实体,是宇宙人生的本体和最高主宰。
“梵”前加一“大”字,是出于说话的音节习惯,当然意义也取自“梵”字字根。我们选择《大梵点奥义书》,分析一下佛陀以前古印度禅定的基本情况:
唵!
第一,(无念清净分)
(1)意念说有二,清净非清净;
非净欲望骋,净念欲望屏。
(2)意念于人生,为因有解缚。
束缚滞物境,境释名解脱。
(3)人无念物境,乃以成解脱。
故求解脱者,物境常已遏。
(4)弃物境无执,意念息于心,
时至超念处,乃登最高岑。
(5)唯当如是止,在心逝以灭,
此知、此解脱,过此皆缠结。(83)
徐梵澄文集
这一段共五颂,集中论述无念清净的重要性。大凡人的意念有非净与清净之分,前者意念如蛇游鹿跃羊奔,极难拘制,故有心猿意马之譬。后者虽泰山崩于前,而心不为所动,在物欲面前表现出顽强的控制力。意念清净与否,与人的精神处于束缚或者解脱状态相应。为物所牵,迷途不返,则成束缚;摒弃物欲,无执无固,超越诸念,就能达到“解脱”的状态——纯净的境界。此《奥义书》开宗明义,强调制服意念在体悟高深教义中的重要性。
印度灵鹫山
世界瑜伽圣地——印度瑞施凯诗
第二,(唵声止观分)
(6)唯非可思议,非不可思议,
是不可思议,亦尔可思议。
不堕于一边,“大梵”斯可诣。
(7)以声合瑜伽,无声思至上,
无声以观照,是“有”非“无”想。
(8)无分是全一,无变易、无尘,
唯此是“大梵”,“我是此大梵”。
——如是得知者,定然臻“大梵”
(9)无变易、无终,无因、无形况,
无量、亦无始,知此福无上。
(10)不灭、不生起,无缚、无成作,
非己得解脱,非欲得解脱。
——此无上义谛。
第(6)颂指出,想要达到“大梵”境界,必须正确对待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议的妙处在于因指见月,明辨方向,分清正伪,以免误入歧途。然而一味讲究概念、理论、方法、境界,坐而论道,思而不行,则流于空谈,“大梵”难诣。
唵(嗡)
第(7)颂提出了闻声入道的具体方法。梵书“唵”字的音是由阿(ɑ)、乌(u)、门(m)三音组成,字上一点,为第四半音,为鼻音的合口收声。结体静坐(成就式,莲花式等均可),存持唵声,在唵声收后无声之际,凝思谛听第四半音,直听入无声,外物若忘,意声合一,水乳交融。此颂强调以唵声代表自然界、人类思维的一切声音。“习此大梵声,他声尽皆掩”,宇宙唯余一唵声,故万念集于一念,从而打开通往静虚之“超上大梵”的大门。
此节其余三颂,旨在说明“大梵”的特性、状态、功效,使人们对这一神秘的境界有所预闻。
第三,(万有缘真分)
(11)“自我”是唯一,此是当念虑,
醒、梦、熟眠境,三位皆超越,
再生不还至。
(12)万一唯一“灵”,群生内中列,
为一又为多,如现千江月。
(13)瓶内贮虚空,瓶破空无与,
人生有如是,生命如空喻。
(14)如瓶多形成,一再以破裂,
破裂人不知,彼知常不竭。
(15)声摩耶所蔽,心莲自深闭,
印度瑜伽修习塑像
瑜伽修习
黑暗倘破除,唯独见真一。
这一段多蕴哲理,认为世界万物的本质是一“灵”,“灵”体现在万物之中,恰如一轮明月映照在千江万水。万物总是变动的,虚幻的,唯“灵”不变,永恒不竭,有如瓶内之空,瓶破空不破。人类的“自我”(个人心灵,亦即宇宙心灵)是唯一真实的,人们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修证,超越醒、梦、熟眠三境,尽管身体像瓶子破碎般地死去,“自我”这一生命实质却溶入大梵,永远存在。第(15)颂的“声摩耶”指的是文字障,文字的描述力是有限度的,它无法全面、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述个人与宇宙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各自性状。拘泥书本,咬文嚼字,致使心莲锁闭,混沌不明;相反,躬身修证,就会逐渐脱离人生的迷误境况,最后得见真一。这里所谓“真一”,即是“自我”和“灵”。“自我”实质上包在“灵”之中,个人心灵一旦契人宇宙本体,即达到“大梵”的神妙境界。这里既是《奥义书》作者在长期修证实践中的觉悟,也是婆罗门教“梵我合一”思想的实际来源。
第四,(修智证道分)
(16)不灭之“唵”声,是“超上大梵”,
声已消歇时,彼自不消逝。
学人当思此,永无消灭者,
倘其所愿求,自我之安善。
(17)而当知二明,有声超上梵,
明通“声大梵”,乃达“超上梵”。
(18)学者研书卷,如实求智识,
求黍弃秕糠,书卷尽弃置。
(19)母牛毛色殊,牛乳为一色,
见“智”如牛乳,群牛如学识。
(20)“智”在万有中,如酥隐牛乳,
常当以思心,如杖搅以取。
(21)用知以为绳,旋转摩火出,
记“我是大梵”,清净、安,太一。
(22)群有之寓居,亦寓群有内,
慈爱摄众生,此即我身是。
古印度瑜伽
印度瑜伽修习
涡苏提婆诃,此即我身是,涡苏提婆诃。
印证“超上大梵”的不二法门,已在第(7)、(16)两颂中点明,这两颂是《奥义书》的精华所在。两颂对照研读,其义更为清楚。此法至简至明,要求研习者存思唵声的第四半音,无声观照,不落昏学深。研明其理,时时行此,以达“超上大梵”。《奥义书》作者还用贴切、明快的比喻,强调了学人研习书本,当求得真知卓识,得意忘言,取黍弃秕。要善于学习,博采众长,正如母牛毛色不同,牛乳一色,门派各异,宗旨不易。书中还指出,“智”在万物之中,如酥油隐在牛乳之中,要常以思心,及时汲取。要把知识、理论作引绳,像古老的人工取火办法一样,耐心、持续、不断地努力,才会磨出生命之火,并以古老美好的伦理约束,要求自己,帮助同道,共达清净、安、太一的“梵我合一”境界。
综上所述,四段内容关系密切,缺一不可。学者如果认识不到无念清净的重要性,则难臻胜境;梵、我分裂,天人不合,不把个人小宇宙纳入自然界的大宇宙之中,则真一不见;叶公好龙,知行不一或半途而废,则大道不证。《奥义书》篇幅不大,却义理精赅,可使我们见一叶而知秋,窥滴水而见沧海。学者若从此打开缺口,则《奥义书》所述古代印度禅修的奇妙境界,或可知之一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