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佛陀“四禅”
根据现存可考的史籍记载,释迦牟尼在长达六年的学道期间,就专门修习过类似的禅法。
据《阿含经》记载,释迦牟尼周游寻访,以期获得善道,达到无上清静妙境。后来遇到沙门师阿罗逻·迦罗摩,向他学习一系列的禅定功夫,达到“无所有处”,即意识上一切空无所有,进入较深的禅定状态。后来,佛陀又拜另一位沙门师郁陀迦·罗摩子为师,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即一种更高层次的定境。然而,佛陀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继续努力,证觉得道,进入涅槃境界:
佛陀禅定结印
此是如来最后说法。如是世尊进入初禅,出初禅进入二禅,出二禅进入三禅,出三禅进入四禅,出于此处进入空无边处,出空无边处进入识无边处,出识无边处进入无所有处,出无所有处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出于此处遂进入灭尽一切想与受处。
尔时长老阿难询问长老阿拿律:阿拿律,世尊入灭乎?——阿难,未也,世尊尚未入灭,世尊已入灭一切想与受处。尔时世尊出于灭一切想与受处,入于非想非非想处……(继续依照相反的次序,返回到初禅状态)出初禅入二禅,出二禅入三禅,出三禅入四禅,自四禅出,世尊立即入灭。(84)
《东方修道文库》之《禅定指南》
由此可知,禅定为修道的不二法门,证悟之唯一梯航。
经中涉及佛陀四种根本禅定,用以治惑、生诸功德。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又称色界定。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特点为已离欲界(有色欲与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之感受,而与色界(有色相,而无男女诸欲)之观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之精神世界。自修证过程而言,前三禅属于方便之阶梯,仅第四禅为真实之禅(真禅)。
四禅能摄寻(寻求各种事理的一种心理活动)、伺(细心伺察思维诸法名义的精神作用)、喜、乐等诸静虑支,为止(定)与观(慧)并行;以其最能审虑,故其义最胜。四禅之别,由所摄静虑不同而分为四种。据《俱舍论》卷二十八、《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卷九等所举,将四禅总分为三类、十八支(十八禅支)。三类,即指对治支、利益支、自性支。十八支,指初禅所摄之五支、二禅所摄之四支、三禅所摄之五支、四禅所摄之四支。
“对治支”指能用以对治(断除),及由对治所达到的心理活动或状态;“利益支”系进入相应境界的主观感受。如初禅虽已离欲界之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之喜、乐,但仍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之心理活动,尚须加以对治;至二禅时,寻、伺已断灭,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由此所得之喜、乐,乃对此禅定自身之感受,故称定生喜乐;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而产生离喜妙乐;四禅舍三禅之妙乐,称为舍清净,唯念修养功德,称为念清净,由此得非苦非乐之感受。上述一切活动及感受,均于心一境性之禅定状态中进行,故称之为“自性支”。
佛教禅定,为印证所得,每一步骤划分得十分具体和细致。
四种禅定,以其自体而言,为四无量心、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等功德之所依,因此称为根本定。四禅有一未至定、三近分定及四根本定。初禅之根本定仍有寻、伺之作用,故称有寻有伺定。初禅之根本定与第二禅之近分定中间有中间定,称为无寻唯伺定(无寻而仅存伺)。第二禅之近分定以上则总称无寻无伺定。至于入第四禅时,因已脱离八灾患(即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八种能动乱禅定之灾患),故称第四禅为不动定。相对于此,四禅以下则称有动定。对此而言,其加行(即入门前之准备阶段)称为近分定。然初禅之近分定亦称为未至定,故四禅有一未至定、三近分定及四根本定。初禅之根本定仍有寻、伺之作用,故称有寻有伺定。初禅之根本定与第二禅之近分定中间有中间定,称为无寻唯伺定(无寻而仅存伺)。第二禅之近分定以上则总称无寻无伺定。至于入第四禅时,因已脱离八灾患(即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八种能动乱禅定之灾患),故称第四禅为不动定。相对于此,四禅以下则称有动定。
禅定通见于印度宗教史中,为各时代重要修行法之一。佛陀亦以禅定为重要的修行法门,而于成道及涅槃之际,皆依四禅法而进。又一般亦将此四禅与四无色定合称为四禅八定(85)。
女式禅那手印
男式禅那手印
经中所谓初禅,即指心中清净,诸漏不动,具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五支。即得八触、十功德,心能寂静审虑,感受到离开欲界之恶而生喜、乐,心感喜受,身感乐受,故称‘离生喜乐’,然仍存在心理活动,故为初禅。此禅定,可对治贪恚害寻、苦、忧、犯戒、散乱五种修道之障难。此外,由于存在心理活动,所以还有见、闻、触之活动;二禅以上则远离这类心理活动,不再生起语业(86)。
《杂阿含经》
二禅:色界四重禅定第二重,摄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为二禅之自性支,内等净谓二禅离初禅之寻伺尘浊之法,其内之信相明净,亦即无寻无伺,无觉无观,于三受中感受喜乐之二受。摈除世间种种欲念,由“离”生乐,如果断除觉、观,不见身境,无念内净,喜悦更增,便是达到了二禅。
三禅:色界的第三重禅,“有佛世界名曰不动,若有众生闻其华香身心安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87)。舍却二禅时获得的喜乐,进入更深的定境,得到世界上最高的喜悦,并由定生慧,达到正念、正知阶段,从而进入三禅之境。
《大般涅槃经》(清代刻印)
四禅:忘却物我,超脱苦乐,不苦不乐,心极寂定。
佛教小乘有四禅,大乘则有九种大禅: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此外,《大智度论》还载有般若经典所传的一百多种禅定。佛陀所证定境四禅之上,又有五个境界,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尽一切想与受处(即涅槃之境)。
空无边处,“修此定前,于加行位,厌有色身,思无边空,作空无边解,名空无边处”(88)。
《大毗婆沙论》
初修空无边处定者应先思想墙上、树上、崖上、舍上等诸虚空相,得此空相后,假想胜解,观察照了无边空相(89)。达到空无边处,厌离形色,故无色蕴。
识无边处,“云何识无边处?如契经说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是名识无边处。……但以加行名识无边处,如施设论说。以何加行修识无边处定?由何加行入识无边处定?谓初业者先应思惟清净眼等六种识相,取此相已,假想胜解观察照了无边识相,以先思维无边识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第二无色定,故说此名识无边处”(90)。识无边处达到的境界是由于厌离空无边处,由识无边之定所招感之果报。即思维清净眼等六种识之相,观察照了无边之识相,以先思维无边之识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第二无色定(91)。
无所有处,“问:此何故名无所有处?答:此中无我、无我所故。问:一切地中无我、我所,何独此名无所有处?答:无有余地能令我执及我所执,羸劣穿薄势力减少如此地者,故此独名无所有处”(92)。无所有处定境为怡然寂静,超越识无边处定,观所缘皆无所有,思维无所有,不起诸相(93)。
非想非非想处,“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94)。
《首楞严经》
佛陀灭度图
这一层次的定境为定心极静,已无粗想,尚有细想,不缘无所有,有想非无想。
灭尽一切想与受处,特指涅槃,“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95)。此境为佛陀远离迷惑世界,进入涅槃,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灭之境(96)。
佛家修持,以禅定为根本路径,然而禅定非语言所能详示,必依实修,方能奏效。禅定内容繁杂,境地神秘,众说纷纭,实难把握。其实,佛陀展示了一条简便易行的路径,循此以往,即可进入胜境。这条路径就是:
数息观——四念处——七觉支——智慧——涅槃
数息观:简称安般、数息,即计数入息或出息之次数,以收摄心于一境,使身、心止息,除却散乱,以入正定(97)。
《瑜伽师地论》
佛陀正是运用正念修他幼年时代修过的数息观,进入了初禅的境界,通过逐步的修习,次第进入二禅、三禅和四禅的。
四念处:念,指心理作用,记忆不忘的心理作用。心有所法、所念即不净、苦、无常、无我。处,指所观察的观境即身、受、心、法。念处,即思想的方向,专指运用智慧对某一指定的观境作深入的观察,而专心致志、心不旁骛,决不受任何诱惑而有所动摇。四念处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七觉支:为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98)。
四念处内观示意图
古印度佛像
在禅定的道路上,佛陀运用特殊的智慧,最后证成涅槃。佛门后继者也是根据佛陀当年的印证思想和方法,有所发挥,有所创新,从禅定之路,走入修持的正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