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修持价值取向的差异
《庄子今注今译》
儒家修持的价值取向在于入世、经世和治世。儒家创始人运用固有文化传统中的修身思想和实践资源,并结合生命体验以及社会活动的实践和认识,为修身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注入新的内涵,从而构成符合其自身理念的新的文化资源。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道德价值高于物质价值,把追求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视做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在儒家心目中,圣代表一种理想的、深受人们尊重的人格境界。“圣人,人伦之至”,这种“合内外之道”而成“圣”,来自坚持不懈的修持。孔子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夫修身则道立……”(2)“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3)“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4)
佛涅槃相
儒家将内心之道德修养与外在之治理国家融为一体,以“内圣”作为“外王”之本。儒家关注的是现实的是非善恶,尽管入世,但是坚持“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原则,不是无原则的入世、经世和治世。
道家否认仁义礼智是天性,宣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6),以及“绝仁弃义,民利百倍;绝圣弃智,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7),提出的圣人内涵与儒家不同,老子认为圣人应以百姓心为心,与百姓利益共享,“损有余而补不足……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孔子家语》
《道德经》碑廊
佛教认为世界处于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链条之中,讲究离世、超世、出世。佛陀成道后,最初说法渡人,即是说的无常无我、诸法缘起、一切现象的存在均由于存在各种因素或关系。因缘际会,产生暂有的现象;因素或关系变更时,现象即随着移动;因素或关系分散时,现象即归于消失。世间一切现象,非永恒常有,“我”及“我所有”的观念,无从立脚。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精神部分的“我”及“我所有”,并非真的存在。无常与无我,从理论上说,已经非常明白。若要亲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境界,必须进行修持实践,因为无常无我的理论,既是实践佛法的基础,又是修持实践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