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李觏咏乡诗选
李觏一生除了几次外出游学及短暂的京城任职外,很少外出,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待在家乡,于是家乡的山水有时也就成了他吟咏的重要对象,在他的诗集里留下了许多歌咏家乡的诗作。现从《李觏集》中择其32首录于下。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①
鲁公碑
他人工字书,美好若妇女。猗嗟颜太师②,赳赳丈夫武。
麻姑有遗碑,岁月亦已古。硬笔可破石,镌者疑虚语。
惊龙索雷斗,口唾天下雨。怒虎突围出,不畏千强弩。
有海珠易求,有山玉易取。唯恐此碑坏,此书难再睹。
安得同宝镇,收藏在天府③。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④。
【注】①苏著作,即苏舜钦,景祐五年(1038年)任建昌军知军。
麻姑山位于南城县城之西不远,因麻姑仙女在此升天而得名。据《云笈七笺》载:“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在诸名山之中,麻姑山为第二十八洞天,第十福地”,洞天福地兼而有之,国内罕见。麻姑山古时风景秀美,概括起来有一溪、二涧、三洞、四潭、十二泉、三十六峰、九十九座庙宇。《和苏著作麻姑十咏》是李觏描写麻姑山风景的组诗,每景一首,共十首。
鲁公碑即颜真卿(709—785)所撰书的《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简称《麻姑山仙坛记》)碑。颜真卿,字清臣,山东人,官至吏部尚书,封鲁郡公。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自成一体,人称颜体。他在抚州刺使任上,曾游南城的麻姑山,并写下了《麻姑山仙坛记》一文,撰后又亲自用楷体书写,有大字版和小字版两种,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小字本刻石后,后人又在碑背镌刻卫夫人、禇遂良、虞世南、欧阳询、薛稷、柳公权、李邕等人的楷书,安放在山上的仙都观里。李觏所描写的就是这碑。诗中,李觏对颜真卿的书法极力赞美,认为他的书法之美不在“美好若妇女”,而在那种“赳赳丈夫武”的气势,美在其书法有惊龙、怒虎的雄劲与刚健。
②猗嗟,赞叹之词。
③天府:府,藏物之所;此指官府的档案库。
④觑,窥伺。
七星杉①
五行与万类,有象皆在天。如何彼杉树,反更侔星躔②?
子思古昔意,欲媚兹山巅。草木尚有斗,人物谁非仙?
栽培自何代,衰老今多年?大旱不减翠,涉春无益鲜。
生当好世界,过尽闲云烟。房心欲布政③,柱石安可捐④?
【注】①七星杉,在麻姑山上。据清代黄家驹《麻姑山志》介绍,七星杉“在山腰,今无”。
②星躔(chán),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南朝梁武帝《阊阖篇》:“长旗扫月窟,凤迹辗星躔。”
③房心。二十八宿中房宿和心宿的并称。旧时以房心象征明堂。唐李白《明堂赋》:“献房心以开凿,瞻少阳而举措。”
④柱石,担当重任的人。
炼丹井①
丹灶久已毁,井泉空独存。此地非常地,今人非昔人。
我愿刀圭药②,轻举朝明宸③。一言洗天日,万物归阳春。
群仙谁嫉妒?使我身漂沦④。俯视废井水,欲饮碍荆榛。
徘徊片云下,泣涕沾衣巾。少壮几何时?且醉樽中醇。
【注】①炼丹井,在麻姑山上。据《麻姑山志》记载麻姑山上有葛仙丹井和浮邱丹井,葛仙丹井“在姑山上,育英堂之右侧”。浮邱丹井“在姑山上平田中,其地产瑶草”。
②刀圭药,刀圭指中药的量器名。晋葛洪《抱朴子·金丹》:“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也常用来借指药物或医术。刀圭药即以刀圭称量的中药。指粉剂。
③宸,屋宇。又指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也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④漂沦,漂泊沦落。
玳瑁石①
前有县大夫,取此石为器。嚣然夸谓予②,材与工俱美,
如何尔乡人,器用曾莫备?无乃居荒陬③,俗鄙不喜事?
答云此石坚,攻磨动时岁,官用钱出民,民用钱出己。
出民官不知,喜事诚可贵。出己乃伤财,谁能不惜费。
大夫闻此言,如有所忿戾④。今君倡是诗,敢以报嘉惠⑤。
【注】①玳瑁石,在麻姑山上。据《麻姑山志》记载,“在麻姑虎跑泉数步间,小石如玳瑁,琢之可为器。见李泰伯诗。”
②嚣然,轻狂,浮躁。
③荒陬,荒远的角落。
④忿戾,忿恨。
⑤嘉惠,敬辞,称别人所给予的恩惠。
虎跑泉①
虎跑本何为?彼将对以臆。有如大丈夫,卓尔抱刚直。
盗泉既不饮②,谮人亦不食③。山中小禽兽,何足劳捉搦④?
勇气无气泄,爪地成遗迹。地神嘉乃诚,水源如开辟。
寻常窃六畜⑤,夜傍人墙壁。是与豺狼同,闻此宜惭色。
【注】①虎跑泉,在麻姑山上。据《麻姑山志》记载,“在北源路秦人峰之下,鼓掌喧呼,则泉水跑跃而起,至今犹然。一说先年有虎至山,爪地泉涌,故名。”
②盗泉,古泉名,古址在山东泗水县东北。《尸子》中记载:“孔子至于莫矣,而不宿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列女传》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③谮人,谗毁他人的人。
④捉搦,抓、捉,即捕捉。
⑤六畜,即“马、牛、羊、猪、狗、鸡”。
葛仙坛①
仙翁犹在时②,坛上何设施?仙翁一去后,梦草空离离③。
下士固大笑④,言者多不知。嗟嗟天壤内⑤,共是枯鱼池。
【注】①葛仙坛,在麻姑山上。晋代葛洪在麻姑山上凿井炼丹,井有五口,以象五行,上应五星,“其泉消息盈虚,从一至五,周而复始,若有度数焉。”
②仙翁,即言葛洪。
③离离,盛多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④下士,才德差的人。《老子》:“下士闻道,大笑之。”
⑤嗟嗟,叹词。表感慨。
丹霞洞①
山西十数里②,乃是丹霞洞。直上穷云霓。中宽入罂甕③。
红尘生不识,明月手可捧。人家千里庭,泉源六月冻。
风雨气势恶,草木精神疏。灵物少形见,仙官何职贡④。
俗缘易厌倦,世事足愁痛。寄语松上鹤,他年期一控⑤。
【注】①丹霞洞,在麻姑山上。即《麻姑山志》中记载的风洞,“在丹霞观后山下,风所出处,草木不生,人迹罕至。曾有避寇者,盛暑至其傍,为之寒栗。”
②山西,即麻姑山之西。
③罂甕,陶制容器瓶,大腹小口。
④仙官,道教称有尊位的神仙。
⑤控,控制,操纵。
流杯池①
幽居久不乐,心死如湿灰。闻言山有池,仙客曾流杯②。
披衫向西坐,欲望无崇台③。何当命游宴,尽聚不羁才。
顾恐狭隘地,未足开吾怀。仰手斸河汉,决向天南来④。
移舟复转岳,壅遏成环回⑤。横持北斗柄,量尽酒星醅⑥。
箕踞接下流,一歃空千罍⑦。八风助吟倡,万怪供嘲谐。
醉来散发卧,蝇声视霆雷。冷笑势利子,茫茫尘土堆。
【注】①流杯池,在麻姑山上。据《麻姑山志》载,“一山门外瓮桥下锦溪是也。其水源自九曲泉而来,清流激湍,左右萦绕,不异兰亭。废后,育英堂诸生募工修复,因旧址而加寻尽焉,水色山光,犹足追踪往迹。”
②仙客,仙人。
③崇台,高台。
④河汉,天上的银河。天南,天的南边。
⑤北斗,北斗星。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酒星,指善于饮酒的人。醅,醉饱。
⑥壅遏,阻塞。
⑦罍(léi),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
秦人峰①
秦法虽甚苛,秦吏若犹拙。山林不数里,俾尔逃得脱。
予观后世事,政役火烈烈。苟非为鬼神,何计避羁绁②。
圣皇今在御,百事咸均节。常披诏书意,苦念生财竭。
谁能将顺者?所望在贤哲。无使峰中人,笑我民屠裂③。
【注】①秦人峰,属麻姑山峰之一。据《麻姑山志》记载,“昔有泰时役夫避迹于此山,故名。”
②羁绁(jī xiè),马笼头和马缰绳。比喻束缚。
③屠裂,屠杀肢解,比喻悲痛至极。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万国震惊,百姓屠裂。”
碧莲池①
碧莲何岁开?我时不得见。于今到池上,只有红莲绽。
红莲非丑恶,物以多为贱。阿蛮虽解舞②,不见真妃面③。
【注】①碧莲池,在麻姑山上。据《麻姑山志》记载,“在姑山仙坛东南,详见颜鲁公《仙坛记》中,今池已为桑田矣。”
②阿蛮,唐代女伶名。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时新丰
初进女伶谢阿蛮,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
③真妃,道教中仙女名,此指麻姑仙女。
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①,次韵第一
良友嗟尘网,相期物外游。求珠非赤水②,不死是丹丘③。
机上麟交擗,樽中蚊乱浮。仙家一度醉,人世几千秋?
药气多留鼎,茶香细出瓯。尧人方旷荡④,容易学巢由⑤。
【注】①徐殿丞,即南城县令,失其名,庆历六年(1046年)到任。陈屯田,屯田,官职名,陈屯田指谁待考。
②赤水,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名。《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山海经·海外南经》又说:“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③丹丘亦作“丹邱”。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楚辞·远游》:“仍羽人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
④尧人,即尧舜。旷荡,旷达;大度。
⑤巢由,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汉书·薛方传》:“尧舜在上,下有巢由。”
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二首
尘寰渐远渐凄清,似向昆仑采玉英①。
此地已知邻华子②,几人犹道识方平。
步高那复肌肤重,心逸都疑羽翼生。
苦恨俗缘无了处,归来依旧马蹄声。
【注】①玉英,玉之精英。
②华子,即华子岗。在麻姑山中,晋代谢灵运有《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诗云: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险径无测度,天路非术阡。遂登群峰首,邈若升云烟。羽人绝仿佛,丹丘徒空筌。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莫辩百世后,安知千载前。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恒充俄顷用,岂为古今然!
方平①
五百余年别恨多,东征重得见青娥②。
擗麟始拟穷欢乐③,不奈闲人背痒何④。
【注】①方平,即传说中的仙人王方平。葛洪《神仙传·麻姑传》说:“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与经父母、兄弟相见。独坐,久之,即令人相访(麻姑)。”《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又说:“麻姑乃王方平之妹,修道得仙。”
②东征,东行。青娥即青女。主司霜雪的女神。
③擗麟,擗,掰开。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鹿,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代以其象征祥瑞。
④背痒,葛洪《神仙传》中记,谓仙人麻姑手纤长似鸟爪,可搔背痒。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比李觏略晚的苏辙《赠吴子野道人》诗有“道成若见王方平,背痒莫念麻姑爪”句。
因游华子岗题麻源壁①
平生犹未识红泉,今日才游石磴边。
宿雨地睛秋草湿,困来无处可闲眠。
【注】①麻源在麻姑山中,有三条狭长的山谷,景色秀美,称麻源三谷。
麻源题壁
一到麻源日又曛,几回欲起却逡巡。
世间岂是无山水,不奈闲人好聒人。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①
之一
长见江淹杂体诗②,碧云非是惠休词③。
试言日莫佳人怨,何事高僧却得知?
之二
景云持律冠当年,遗迹虽沉古寺存。
释子若能精进去④,便应题作景云轩。
【注】①志月,僧名。景云轩,在南城县城内,旧为禅寺。
②江淹(444—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历仕三朝。
③碧云,青云,碧空中的云。《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沈约《宋书》说:“沙门惠休,善属文,徐湛之与之甚厚。世祖命使还俗,本姓汤,位至扬州从事也。”
④释子。释,释迦牟尼之略称;释尊出身于释迦族,故指依释尊出家之弟子为释子。或指释尊入灭后之教徒。又作释种子、释迦子。
书景云轩壁
二江斜入似娥眉①,尽日凭高把酒巵②。
贫贱别应无好处,猛忙中是我闲时。
【注】①二江,指盱江、黎河。盱江发源于广昌县境内,黎河发源于黎川县境内,在南城县城的汇合后,经抚河,流入赣江。娥眉,细长而弯的美丽的双眉。
②酒巵(zhī),盛酒的器皿。
暮春始游城西
病多无力逐纷华①,三月衡门未见花②。
长恐后期成索寞③,果逢残景独咨嗟④。
栏干倚望山空在,杯酒迟留日易斜。
谩说明年更春色,不知园囿属谁家?
【注】①纷华,指繁华富丽。
②衡门,横木为门,意为平常百姓家。
③索寞,寂寞萧索。
④咨嗟,叹息。
偶题饶秀才溪光亭①
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溪。
雄虹见雨遏不断②,潦水到秋痕渐低③。
万事热心成浩叹④,一樽撩眼怕长迷。
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
【注】①溪光亭,在南城县城北郊,常有人出城来此游玩。
②雄虹,色彩鲜明的虹。
③潦水,雨后的积水。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④浩叹,大声的叹息。
韩偓集有自抚州往南城县舟行见拂水蔷薇之诗①,南城吾乡也因题八句
韩偓当年赴七闽②,舟行过此倍凝神。
江边石上知谁处,绿战红酣别是春③。
往事几多书不记,仙源依旧地无尘④。
花光柳色今何限,更有才人胜古人。
【注】①晚唐诗人韩偓《三月二十七日自抚州往南城县舟行见拂水蔷薇》诗云:“江中春雨波浪肥,石上野花枝叶瘦。枝低波高如有情,浪去枝留如力斗。绿刺红房战马时,吴娃越艳醺酣后。且将浊酒伴清吟,酒逸吟狂轻宇宙。”
②七闽,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的闽人,因分为七族,故称。诗中指福建。
③酣,浓盛,盛美。
④仙源,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
和游丹霞有怀归之意①
暂时来访道家流,肯伴烟萝滞一丘②。
为忆长安瞻日下,欲寻蓬岛向鳌头③。
陶潜醉后虽眠石④,王粲忧多更上楼⑤。
宣室岁余虚席在⑥,青山何路更重游。
【注】①丹霞山在麻姑之西约十里处。《麻姑山志》载:“丹霞山,姑山之西十里,所云第十福地是也。宋时有观,祀浮邱、王、郭三真君,今圮。”
②烟萝,此指道家称隐居修真的地方。
③蓬岛,指仙境蓬莱岛。鳌头,唐宋时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镌有巨鳌的殿陛石正中,因之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唐姚合《和卢给事酬裴员外》:“鸳鷺簪裾上龙尾,蓬莱宫殿压鳌头。”
④陶潜,即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南朝宋诗人、文学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等。
⑤王粲(177—217),字仲宣,三国时人,博学多识,文思敏捷。曾任曹魏丞相掾、侍中,为建安七子之一。
⑥宣室,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唐李商隐《贾生》诗云:“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东岩精舍①
像设彼何时②?高僧白衲衣③。水寒吞日气,树老惯霜威。
幡影捎天近,钟声落谷微。可怜成道易,无事即无机④。
【注】①东岩在新城县(今黎川县)境内,李觏的弟子傅野曾归隐于东岩。据《建昌府志》载,东岩为新城县十二景之一,明代诗人王材作《东岩时雨》诗,诗云:“积翠长封玉岭泉,苍龙伏洞日高眠。炎风岁岁三农望,肤寸神膏遍九天。”
②像,此指佛像。
③衲衣,即僧衣。
④无机,没有机会、机遇。
和慎使君出城见梅花①
化工呈巧异寻常,镂月裁云费刃芒②。
莫怪使君曾立马,染衣浑似有天香。
【注】①慎使君即建昌知军事慎釴,康定二年(1041年)到任。
②芒,通“铓”。毫末;锋刃。
早起有怀
草草西风动葛衣①,呼僮前启竹间扉。
山僧好睡钟声晏,社户多贫酒气微②。
岂是客愁浑较可?只因书卷解忘归。
盱江百里清无滓,枉属闲人坐钓矶③。
【注】①葛衣,用葛布制成的夏衣。
②社户,此指一般百姓家。
③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和王刑部游仙都观①
寻幽西去路非赊,回首红尘事可嗟。
不待鸾骖并鹤驾②,便分人世与仙家。
几函《道藏》金壶墨③,一片秋容玉井花④。
还似武夷高会日,骨凡犹幸醉流霞⑤。
【注】①仙都观,在麻姑山上。唐开元年间(713—741),道士邓紫阳修道于麻姑山,曾应玄宗诏入大同殿修功德,深得皇上赏识。邓紫阳回山后,玄宗命他兴建麻姑庙,并赐号“仙都观”,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仙都观落成,供奉麻姑神像。
②鸾骖,仙人的车乘。唐王勃《八仙径》诗:“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③《道藏》,道教经籍的总集。金壶墨,指精良之墨。
④玉井花,荷花。
⑤流霞,指美酒。
君锡以新诗相示因成四十字答之①
君诗三十首,一一敌琅玕②。语近终非俗,情闲不似官。
姑山蟠郡碧③,盱水蘸天寒④。景物将才思,相期李杜坛⑤。
【注】①君锡,李觏的朋友,生平待考。李觏另作有《和君锡题尧辅斋壁》《君锡宰寿春》等诗。
②琅玕,似玉的美石。汉张衡《四愁诗》有“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句。
③姑山,即言麻姑山。
④盱水,即言盱江。
⑤李杜坛,李即言李白,杜即言杜甫。李杜坛犹言诗坛。杜牧《雪晴访赵嘏街西所居三韵》:“命代风骚将,谁登李杜坛。”
和天庆观瑞香花①
闻说仙花玉染红,别留春色在壶中。
瑶台若见飞琼面②,不与人间梦床同。
【注】①天庆观,在南城县城内。据《建昌府志》(正德)载,天庆观即玄妙观,在郡城内。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七月,下令天下所有州县都要建立天庆观,供奉三清帝君。
②瑶台,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飞琼,仙女名,后泛指仙女。
书麻姑庙①
流俗好仙方学道,至人乐道自成仙。
飞升若也由贪欲,紫府还应用诈权②。
尘里笙歌千古梦,洞中星斗几家天?
无心便是归真日③,姹女河车总谩传④。
【注】①麻姑庙,在麻姑山上,唐开元中道士邓紫阳奏立。
②紫府,道家仙人居住的地方。
③归真,佛教语。谓死。后泛称人的死亡。
④姹女河车,道家炼丹,称水银为姹女,河车,指铅。两者都是道士炼丹的原料。谩,欺骗,欺诳,蒙蔽。
清晖亭①
池亭何处占清晖,只有晖江更向西②。
山上白云如有雪,水中明月似无泥。
郊原不改春来秀,径路终忧客到迷。
沈约东阳曾入咏③,使君才调好留题④。
【注】①清晖亭,在南城县城西。宋代诗人许抗(南城人)为清晖亭作诗云:“青山剩得云间日,明月饶分水底天。幽路点残芳草岸,细风牵破绿杨烟。”
②晖江,此指盱江。晖,阳光。
③沈约东阳,指南朝梁时诗人沈约。因其曾为东阳守,故称。
④使君,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指建昌军知军事。
送王都曹①
古木亭边夜向晨,饯壶重叠拥双轮。
高文健笔科场手,白发青衫宦路人。
十月霜风还劈面,六街尘土会欺贫②。
麻源碧润神仙地,早晚归来伴隐沦③。
【注】①王都曹,都曹即都官尚书所领的曹官。王都曹即姓王的曹官,具体指何人待考。
②北宋汴京有六街。也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闹市。宋梅尧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③隐沦,神人等级之一。泛指神仙。汉代桓谭《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
寄赠福山长老①
时世重因循,师何独苦辛?洁斋徒众散②,刚直里闾嗔③。
游艺能济物④,旧交多雅人⑤。云山虽好住⑥ ,住久转劳神。
【注】①福山长老,福山寺在黎川县境内,长老,对和尚的尊称。
②洁斋,净洁身心,诚敬斋戒。
③里闾,指乡里友人。
④游艺,玩游戏或做娱乐活动。
⑤雅人,雅士。
⑥云山,远离尘世的地方,指出家人的居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