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平及著作简介(1)
汪维藩,江苏泰州人,1927年12月23日生于江苏泰州王家桥西街23号,一个中国传统的旧式大家庭当中,伯父和父亲没有分家,以伯父为一家之长(2),家庭成员有伯父、伯母、父亲、母亲、同父异母的哥哥以及汪维藩本人。这种家庭组织形式在当时中国的城市、乡村都是很普遍的。父亲汪庭庆,字吉哉,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一家盐业公司职员,收入微薄,不足以养家;伯父汪庭基,字子培,上海中华书局一分公司经理;母亲汪李氏,其父是清末秀才,因此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读过一点古书,又虔诚地信仰佛教,具有中国传统女性所拥有的很多优秀品质:知书达理、淑惠贤良、忠贞坚韧、慈爱善良;伯母笃信佛教,带发修行,在泰州城南门外办了一个“净土院”,收容了几十个老太太每天念佛修行。父亲和伯父虽然都有工作,但维持这个大家庭日常开销的却是祖上传下来的房产及其伯父修建的新宅和购置的田产收入。汪维藩出生前,汪家家境还算殷实,在泰州县城有房产两处(每套都是四进的大宅子),在泰州乡下还有100多亩的田产,每年的房产和地租收入足以供养这个大家庭的开销。汪维藩出生后,由于连年战乱,导致土地收成减少,地租收入锐减,伯父和父亲在汪维藩2岁和7岁时相继去世,家境遂逐步衰落。汪维藩从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教育,并深受其伯母和母亲佛教信仰的影响,以及“五·四”作家群的新文化影响,直到1947年初汪维藩去江苏泰州美德教会学校教书,才开始有机会接触到基督教,并于同年夏秋之际受洗皈信基督教。
汪维藩的一生可以说是经历曲折坎坷,具有传奇般的色彩。他7岁丧父,17岁丧母,小小年纪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19岁时考上上海交大的航海系,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从交大退学;接着,去了泰州美德教会小学教书,在那里汪维藩开始接触基督教并最终皈信基督教;21岁时,汪维藩考取了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教育系;22岁时,受到福音派影响,经历了基督徒的悔改,加之学校师生对基督徒的歧视和冷漠,遂于1951年从中央大学肄业,前往杭州中国神学院学习,立志做传道人;28岁时,从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去江苏镇江做传道人;之后又经历了“反右”、“文革”,在农村、工厂劳动整整20年,期间还当过中学英语教师;文革后已是半百之人(1980年),始回母校任神学教师直至72岁时(1999年)退休。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力量牵引着他,在经历了数次重大抉择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为信仰而奉献的一生。汪维藩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时期:
1.1927—1947年,早年求学时期:这一时期汪维藩既接受了旧式的私塾教育,又接受了新式的学堂教育,从小学升入中学一直到考取大学,既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又在中学和大学阶段受到西学的影响。
2.1948—1957年,神学思想转变时期:这一时期正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汪维藩一生神学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汪维藩由一位受旧福音派影响的保守基督徒向接受新社会、接受“三自革新运动”(后改为三自爱国运动),同时坚守基本信仰的爱国基督徒转变,这一转变是其走向中国开放的福音派的开始。
3.1958—1978年,磨难与锤炼时期:汪维藩受到“反右”和“文革”冲击,在农村和工厂劳动。这一时期是其思想的沉潜和积淀时期,生活上的苦难使其思想也经历了锤炼,走向成熟,从而成就了其“文革”后创作上的高峰。
4.1979—1999年,厚积薄发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深刻变化,汪维藩也迎来了其神学思考的活跃期,发表了大量圣经注释、神学、灵修、宗教理论方面的著作和论文,引起了国内外基督教界、宗教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5.1999—,老骥伏枥的晚年时期:汪维藩从神学院退休,但仍然继续神学问题和宗教问题的思考与写作,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和论文,继续其基督教神学中国化探索的漫漫征程。
以下将按这5个时期的划分,以时间为线索简要介绍汪维藩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及其主要神学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