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齐物论和观物论
刘因力主持静、用敬、不动心,但不是说他要排除一切物,无视一切物,因为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事物,这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他认为,要在现实事物面前不动心,就必须承认人们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刘因认为,道与物的关系是:道是根本的本体,物是道的产物。他说:
道之体本静,出物而不出于物,别物而不为物所制,以一制万变而不变者也。以理之相对,势之相寻,数之相为流易者而观之,则凡事物之肖夫道之体者,皆洒然而无所累,变通而不可穷也。[11]
“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是“本静”“而不变者也”。“道”产生万物并宰制万物,它不变却能制万变。“道”为一,其所产生的物却为万。这个“道”显然是超乎万物、产生万物、主宰万物的唯一本体。
刘因所说的“物”,是指有形可见的万事万物的客观事物。那么这种种是否真实存在的呢?他从认识论上提出了怀疑性的说明。他继承了庄子的怀疑论、齐物论,对物是否真实存在以及物之齐与不齐进行了论证。他说:
物齐也,齐之则不齐矣。犹之东、西也,东自东而西自西,固不齐也。然东人之西,则西人之东也,是曰东亦可,曰西亦可,则是未始不齐也。然东、西之形既立,指其西而谓之曰东,则东者必将起而争之,而不齐者出矣。不齐之,则将自齐而平矣。东也西也,吾立于中而制其东、西焉。如是,则谓之无所著可也;一有所著,则不西而东矣。谓之无所著可乎?彼空,将无所著也,一倚于空,独非著乎?此程子深有取于邵子之言也。然彼为其说者曰:是不足以破吾说也。吾曰:齐,固未尝齐夫物也。吾曰:空,固未尝著夫空也。噫!悠谬辗转,愈遁而愈无实矣。[12]
刘因认为,事物本来是齐的,如果人为地去齐,反倒不齐了。譬如东与西,人们所见到的“东人之西,西人之东”,是相对而言的,“曰东亦可,曰西亦可”,二者在对待中是同一的,“未始不齐也”,故“不齐之,则物将自齐而平矣”。如果有两个人在东、西两个地方站立着,“东西之形既立”,彼此争论谁是东谁是西,则“不齐者出矣”。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不为东、西所制,而超乎东、西去“制其东、西”。刘因在这沿用庄子的《齐物论》的思想,即游乎空中,不为是非所役的“离是非”的态度;“离是非”就没有是非,这便是“齐是非”了。这就是刘因的“五口立于中而制其东、西”的思想。刘因把自己这种超乎东、西之上,游乎空中的办法,即不落于东、西的办法,视为最好的办法,因为这种办法是一无所著,即不根据事物的现象去认识,事物反倒是齐一的。如果“一有所著,则不西而东矣”,就发生了争论,而这种争论,并不是事物的本相,而是由于东、西相对的现象引起的,这样就会产生偏而不全。只有“无所著”的“齐”,才是指东也可,指西也可,是一而同,不是二而异,不用分辨什么东与西,齐与不齐。因为在刘因看来,事物的现象虽有不齐,但事物的本相是齐一的,所以不必分东、西。如果硬要去分东、西之异,也是不能认识事物的本相的。
那么怎样才能认识事物的本相呢?刘因认为,要认识本相,不是主观与客观结合,而是主观与客观分离,不是求之于外物,而是反观自身,即超乎客观物质世界,依靠内省直观的办法,使主观与宇宙本体合而为一,“与天合一”。
刘因的观物论,就是邵雍的“以物观物”法。所谓以物观物,就是“以心观物”,主体的自我认识,主体反观自身的本体的直观方法。刘因认为,主体不追逐外物,只要自我认识、冥思,就可以达到与天为一的圣贤之境。达到了这个境界,就是我即天、天即我,我即圣、圣即我了。他说:
天地之间,理一而已,爰其厥中,散为万事,终焉而复为一理。天地,人也;人,天地也。圣贤,我也;我,圣贤也。人之所钟乃全而通,物之所得乃偏而塞。偏而塞者,固不可移;全而通者,苟能通之,何所不至矣。圣希乎天,至则天,不至则大圣;贤希乎圣,过则天,不至则大贤;士希乎贤,过则圣,至则贤,不至则犹不失乎令名。此圣之所以为圣,贤之所以为贤也。[13]
天地之间,一理而已,就是说,宇宙中的人和万物都由一理所派生的,由此出发,刘因论述了天与人、人与圣都是“本一”的。但是,人要由贤至圣,还要“践其形,尽其性,由思人睿,自明而诚”[14]。就是说,要加强主观精神修养,通过以心观物,实则以心观身的“观物”,最终达到与万物为一的“齐物”。这就是刘因的“齐物论”和“观物论”思想。
【注释】
[1]《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
[2]《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
[3]《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
[4]《刘静修先生集》卷二《游高氏园记》。
[5]《刘静修先生集》卷三《宣化堂记》。
[6]《刘静修先生集》卷一《叙学》。
[7]《刘静修先生集》卷二十一《读药书漫记》。
[8]《刘静修先生集》卷二十一《读药书漫记》。
[9]《刘静修先生集》卷十八《驯鼠记》。
[10]《刘静修先生集》卷二十《遂初亭说》。
[11]《刘静修先生集》卷十八《退斋记》。
[12]《刘静修先生集》卷十二《书康节诗后》。
[13]《刘静修先生集》卷一《希圣解》。
[14]《刘静修先生集》卷一《希圣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