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态的和谐性
人与环境的和谐之美是当代生态美学的核心观念。宇宙是一个有机整体,天、地、人都内在有机地统一于这个稳定的生态大系统之中,宇宙之大美就根源于这个大系统整体的和谐与平衡。从生态科学角度讲,所谓的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凭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实现相对平衡与动态演进。其机理在于通过生态系统所特有的循环机制和反馈机制,保持能量和物质输出与输入平衡及结构和功能处于最佳状态。”[2]科学的生态学认为,有生命的和一切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事物,始终处于循环往复、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之中,人类本身就生活在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动物圈、植物圈、微生物圈中。人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生命就在于同外界环境进行不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这个交换过程是一个在总体上趋向于和谐和平衡的过程。人作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或生物链上的一环,与其他部分或环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如果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这自然会殃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物理学家F·卡普拉认为:“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3]道家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关联的整体,它是道的显现,正是由于道的制约,才形成天地万物的和谐与平衡,这是因为道有协调万物并使其和谐平衡的特性。在老子看来,道作为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内在根据,就是阴阳之和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冲气”、“和气”或“中和之气”,即是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老子是把“和”作为宇宙生成的重要机制,正是由于“和”的形成和维持,万物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失去了“和”,事物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自然的本性就是和谐,道法自然就是法自然之和谐。
庄子则更是突出强调了“和”的意义,把“和”视为一种人生境界,“逍遥游”就是“和”的体验,也就是以和谐的心灵去体验自然的和谐。要达此境界,就必须做到自然无为,庄子认为,“道”的本性是“阴阳和静”。“阴阳和静,鬼神不挠,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缮性》)这是一种“和”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人可以获得美的体验。“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天道》)庄子的“知天乐”,就是用心去体验天地万物的和谐之美,与自然环境合为一体,游于天地之间,“参日月,挟宇宙,为其物合”。(《齐物论》)“和”的标准就是“天倪”,“和之以天倪。是不是,然不然”。(《齐物论》)“天倪”即“天钧”,“万物皆种也,以不相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钧。天钧者,天倪也”。(《寓言》)讲“和”就要对一切差异采取正确的态度,这并不是否认差异,不是否认是非的界限,而是强调“物无贵贱”,平等地对待天地万物,反对人为地进行高低之分。作为这样一种无差别的“万物齐一”的理想境界,“和”表达的正是人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的状态,从生态美学角度讲,所体现的是生态系统自身圆满自足的和谐之美。
“和”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把“和”视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和美的境界。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把“和”看做是“礼”的体现。荀子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起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荀子·天伦》)把“和”看做是万物得以产生的功能或条件。《易传》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乾卦》)把“和”看做是吉利的状态。《礼记》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归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记》)把“和”、“序”同“乐”、“礼”联系起来。在儒家看来,“和”不仅是天地的法则,而且也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在“和”的基础上,儒家又提出了“与天地参”的概念。“夫人事必将与天地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越语》)“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志,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原其所参,则惑矣。”(《荀子·天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在儒家看来,天、地、人三方各有其不同的职能,但可以相互协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的和谐关系中,人处在主体的位置上。人只有通过道德的修养,将仁义礼智信内化为心灵的自觉意识,才能达到“与天地参”的境界。孔子曰:“人能弘道,而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人莫近焉。”(《孟子·尽心上》)这都是强调人在调和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决定作用。
如果说儒家强调“知天命而用之”和“人定胜天”,把人视为自然的主人,可以主宰和支配自然,那么道家则强调“道法自然”,反对以人役天,更重视自然的力量和作用,把人看做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比较而言,儒家倾向于人化的自然,道家则倾向于自然的人化。因此,对当代生态观念的影响,道家比儒家无疑要大得多。
道家是以超功利的态度对待道,以审美的态度观照大自然的。天地有大美,道是天地之大美的最终根源,因为道是自然无为的,它使万物和谐有序。体道的境界就是体验和谐的境界,既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也是一种审美的境界。人与自然绝对的、无差别的同一,是“和”的理想状态。老子用“赤子”(婴儿)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状态:“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老子·第五十五章》)婴儿的纯真就在于他还不能把自身同周围的环境加以区分,婴儿的状态是纯粹自然的状态,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为一体,达到了“和之至”。
怀古,是老子和庄子的共同倾向。老子极力推崇“小国寡民”,庄子大肆渲染“至德之世”,这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其共同的特征是人与自然处于高度和谐的状态。“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逐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在“至德之世”里,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到处涌动着勃勃生机,呈现出和谐的生态平衡之美。在这样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中,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结为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教,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大小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天下》)古时人的德性是很完备的,与神明的造化相配,取法天地,养育万物,均调天下,泽及百姓,通晓道理,贯通于法度,六合通达四时顺.,大小精粗,参与运化而无所不在。古人之所以能有此境界,就在于他们“无知”、“无欲”,素朴无为,因而可以与环境相互交融,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