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与环境危机

生态与环境危机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态与环境危机近百年来,人类在两个方面取得了历史上最突出的成就,也在两个方面遭受了历史上最惨重的灾难。近十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动植物失去了原有的生存条件,出现了物种高速灭绝的明显迹象。目前全世界人口每年增加将近一个亿,仍呈“爆炸”势头,高居不下。这就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这就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行为的“反击”和“报复”。

一、生态与环境危机

近百年来,人类在两个方面取得了历史上最突出的成就,也在两个方面遭受了历史上最惨重的灾难。成就之一是科学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上半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在电磁学的世界图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了相对论的世界图景。在技术上发明了飞机和设计了汽车大规模生产的自动流水线。20世纪下半叶,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经历了五次革命性飞跃,每次飞跃的周期大致为10年。第一次飞跃,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代;第二次飞跃,人类开始了向外层空间的进军;第三次飞跃,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生物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第四次飞跃,人类进入了以个人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新领域;第五次飞跃,人类进入了以软件开发产业化和全球信息网络化为标志的信息革命的新纪元。成就之二是建立了全球性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美英模式,德日模式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20世纪人类所遭受的最惨重灾难,其一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沉痛伤害;其二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巨大的破坏。冷战结束后,全球经济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但环境与生态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它不仅严重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愈来愈明显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每次飞跃,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它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意味着人类掌握了经济活动中日益强大的技术手段,从而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新月异,充满活力。然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创造人类的幸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无限的能力;另一方面使人类掌握了可以毁灭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力”[5]

人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技术的价值,从而创造发展着历史。对于大自然而言,人类社会是处于能动的地位,人以自身的力量作用于自然界,并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但是,自然界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任人宰割的客体,它也有着巨大的“反击”力量,并且也随着人对它作用力的大小而调整“反击”的力度,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6]现代工业文明的最大负面效应就是环境危机的问题,换言之,由于人类过于奢侈无度,大自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击”和“报复”:

第一,大气污染,臭氧层变薄。人类的生命离不开空气,即由正常化学成分构成的大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直接影响着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二氧化碳过多,地球就会变暖,产生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过少,地球就会变冷,不利于动植物的生长。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和现代交通工具每天向空中排放上千种化学物质,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速上升,大大超过了自然界固定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速率,严重污染了大气,从而导致了一些不正常的生态现象。例如,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产生的“空中死神”——酸雨,不仅影响动植物的正常发育生长,而且对建筑物、金属等有腐蚀作用。由于含氯氟烃等的化学物质释放进大气层,平流层的臭氧层出现“空洞”,这意味着人类已破坏了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不受紫外线辐射损害的臭氧层。目前,游离氯在平流层的含量仍在增加,紫外线辐射对动植物生命的直接伤害仍有加重的趋势。

第二,水源污染,淡水短缺。据有关资料介绍,当前世界淡水资源约1/3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缺水,面临水荒的人口达3.35亿,由于水资源短缺,加上水污染严重,许多牧场也在慢慢地变成荒地。人均谷物种植面积和人均占有的灌溉面积都已大量减少。由于海洋成了人类的天然垃圾排放场,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加之世界性的捕捞过度,全世界有一半的主要渔区产量呈下降状态。

第三,土壤退化,耕地减少。有专家估计,由于过度放牧和化肥农药的污染,出现了大面积土壤结构的破坏,全世界已损失了3亿多公顷的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全世界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270亿吨。世界已面临着粮食问题的巨大压力。

第四,物种高速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近十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动植物失去了原有的生存条件,出现了物种高速灭绝的明显迹象。以鸟类为例,在已知的9600种鸟类中,只有大约3000种的鸟群是稳定增长的,而有6600种的鸟群在减少,其中有1000种鸟群已减少到濒临灭绝的地步。这充分说明,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生命维持系统已经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第五,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截至1991年,全世界消失的森林面积已达1700万公顷。而物种密度最集中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年1%~2%的速度被毁灭,这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六,人口爆炸,压力巨大。世界人口在20世纪初为16亿,而1994年已近57亿。目前全世界人口每年增加将近一个亿,仍呈“爆炸”势头,高居不下。预计到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会突破100亿。人口急剧增长,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就会相应加大,这无疑是给已经在不断恶化的维持生命的系统——极其有限的自然资源丢下一颗重磅炸弹。这就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这就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行为的“反击”和“报复”。

开普勒、伽利略创立的力学体系通过牛顿达到完美的综合,从而使机械论的世界观占据主流。借助科学的力量,近代的科学技术获得了惊人的发展,随之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展示了人类控制自然的巨大力量。以18世纪蒸汽动力技术带来的近代工业第一次革命,标志着人类可以对自然力进行控制和转换,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意味着人类可以不受自然界变化的影响去稳定地生产物资财富。19世纪的电力技术革命,进一步表明人类不但能够驾驭原始的自然力,而且还能利用被改造了的自然力去控制其他自然物质过程。现代工业体制和管理体制,生产的高度电气化和自动化,更是为人类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物资财富。人类在自己创造的文明面前,深深地体验到科学技术对于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同时也进一步增长了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需求。人们期望着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去实现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也以此为基础把社会的政治、文化和道德全面推向进步。受此影响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性逐渐淡化了,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却愈来愈实用化,于是人与自然的对立态势不断加剧。

“绿色”曾经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也必将是未来文明的归宿。20世纪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可同时也给新的世纪留下许多遗憾。人口增长的趋势仍未缓解,粮食匮乏的问题更加突出,能源紧缺的矛盾日趋严峻,环境污染的状况积重难返,等等,这一切都在给步入新世纪的人类敲着警钟,催促着人们走出传统观念的误区,对文明的进程作深刻的反思。哪里有危机,拯救就从哪里开始,只有人类才能拯救地球和拯救人类自己。环境伦理的建立,生态文明的普及,环境美学的培植,都表明了人类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把握历史的轮回。这是苏醒之后的意识,这是充满绿色的希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