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庄子与西方的生态智慧比较

庄子与西方的生态智慧比较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庄子与西方的生态智慧比较前面两节,分别对庄子朴素的生态智慧和当代西方的生态智慧进行了考察,不难看出,两种智慧具有许多一致之处,其根本的思想非常贴近,也都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意味。然而,西方在付出了巨大而惨重的代价之后所总结出的智慧,庄子在两千多年前的文明早期就已经悟出来了。

一、庄子与西方的生态智慧比较

前面两节,分别对庄子朴素的生态智慧和当代西方的生态智慧进行了考察,不难看出,两种智慧具有许多一致之处,其根本的思想非常贴近,也都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意味。

双方都强调尊重大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性,强调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只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双方都从广阔的宇宙出发,视平衡和谐为美,倡导自然有序的人类生活。双方都把生态美同生命、生存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所有生命的热爱,体现了对人类未来的亲切关注。这都说明了对生态的共感和对生态美的体验,古代和现代、西方和东方都是同样的。

然而,西方在付出了巨大而惨重的代价之后所总结出的智慧,庄子在两千多年前的文明早期就已经悟出来了。事实上,不只是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还有儒家、佛家、包括《周易》,都通过对生态哲学及生态美学思想的丰富论述而表达了东方古人特有的智慧,正如美国的斯蒂芬·欧文教授认为的那样,正当今天东方在吸收、掌握、利用以及发展西方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时候,“西方也在通过科学而发展一种自然观,它与数千年之前伟大的亚洲文明靠直觉和思维所达到的那个自然观不再相距甚远”[10]。应该说,作为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的智慧,更为集中地体现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之中,这一点已得到西方许多学者的一致肯定。澳大利亚的环境哲学家西尔万(Richard Sylvan)和贝内特(David Bennett)认为:“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涵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11]

当代西方的生态智慧与中国先秦道家的生态智慧,之所以能在根本性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关键取决于双方所进行的生态及生态美的思考,是从非对象性思维的立场出发的,也因此才同西方传统的对象性思维方式有本质的不同。

把人视为主体,构成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主题。应该指出的是,主客两分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其一是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高扬了人的自由意志,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本主义”取代了“神本主义”;其二是有利于对世界做客观的考察和分析,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体现了人的理性自觉,以科学精神取代了宗教迷信。但是,主客两分是有弊端的,因为它割断了主客的内在联系,并不符合科学研究的复杂现实。严格地说,任何科学真理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也不能说是纯粹客观的,其中必然地渗透着科学家主观的东西。在“人本主义”思想中,也隐含着人比动物更高贵、更高级、更优越的主宰意识。

与此不同,西方当代的生态哲学既不是坚持纯粹客观的原则,也不是坚持纯粹主观的原则,彻底消解了主客两分的对象性思维传统。与中国先秦道家一样,把人类只是视为宇宙整体的一个部分,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人与自然密切相联,它们的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生态哲学不主张主客两分,或者说是主客不分,正像庄子所言,“人与天一也”。生态哲学也不主张主体与客体的划分,在生态系统中,既没有绝对的主体,也没有绝对的客体。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而非决定一切的主宰。在整体生态系统中,绝对的主体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对人是有意义的,但并不是为人而存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固然有自己的生存权,但地球上其他生物也同样有自己的生存权。人如果不受限制地扩张自己的生存权,就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权,而最终又会影响到人的生存权。因而,“人类中心主义”是不成立的。从根本上说,这些思想同庄子“万物齐一”的物我平等思想是相吻合的。

这里,并不是说先秦道家的生态哲学及美学智慧完全等同于当代西方的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双方还是有着差异和区别的。

第一,双方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是中国古代早期农业社会的产物,后者是西方现代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前者是出自于对人类早期文明负面作用的敏锐警觉,后者是出自于对人类高度文明负面作用的深刻反思。

第二,双方追问的依据不同。前者运用的是直觉和体验,依靠的是朴素、直观的猜测,后者运用的是科学,依靠的是系统、严密的推论。科学技术对当今的生态失衡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发现生态平衡的规律,找出生态危机的根源,靠的也是科学技术,走出危机的困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仍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第三,双方审美的表达不同。西方的生态美学,较为关注人对大自然美的规律的发现,重视从科学的角度来表达对美的体认。先秦道家朴素的生态美学智慧,更为关注的是大自然的美在人的心灵中的回应,重视从精神的层面来表达对美的感受,特别强调在人关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大自然对人精神上的回报,对人心灵的净化和提升,给人以无穷的喜悦和欢快。

西方人对大自然的敬畏,是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凸现出来的心理,在自然美的体验中显得凝重、深沉。他们最强烈的感受是:如果你不尊重大自然,她将给你颜色看。而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情感是一贯的、自然的,在自然美的体验中显得更为真挚而热烈,大自然对人的精神的慰藉是须臾不可缺少的。正如陆绍珩所言:“与梅同瘦,与竹同清,与柳同眠,与桃李同笑,居然花里神仙。与茑同声,与燕同语,与鹤同唳,与鹦鹉同言,如此话中知己。”(《醉古堂剑扫》)清初震林甚至把“春不艺兰,夏不赏荷,秋不采菊,冬不寻梅”,称为一年中最可惜之事情。南宋赵师恕对罗大经言:“某平生有三愿”,其中之一就是“看尽世间好山水”。(《西青散记》)中国古人,从来不是被动地遭遇自然,而是主动地欣赏自然,真挚地邀请自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