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化的对象
向谁施行教化?这也是一个现实而不得不考虑的事项,倡导政教合一的儒家,自然不会对此无意识。
(1)尊重生命
众所周知,孔子在兵、食、信三者之间的取舍抉择中,最先遭到淘汰的是兵即战争,因为战争是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换来的只是统治者对国土版图欲望的满足,显然,孔子重视的是人的生命,这在马棚烧了以后、孔子只问有没有伤人而不问马的故事里,也可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对人重视的思想,在后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诸如“保民而王”(《孟子·梁惠王上》,第2670页中)就是具体样态的表现之一,这成为王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个框架里,杀人是被反对的行为,即“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第2670页上),就是具体的说明;不杀人作为仁政的具体内容之一,一旦得到切实的实行,得到人们归附是自然的事情即“引领而望”,民众归附具有强大的力量,仿佛水流向下游一样,任何人力都无法阻挡。这是面对当时社会草菅人命的现实而得出的结论。
(2)教民而用
人有尊卑、高下的区别和劳心与劳力的差异,但在教化对象的选择上,不存在弃人的情况。“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第144页)、“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孟子·告子下》,第2760页中),不教民众打仗的技术和经验,就派他们上战场的话,就等于抛弃他们,是践踏生命的表现。不仅如此,儒家还把不加教育就加以杀戮的行为称为虐待,置为“四恶”(《论语·尧曰》,第210页)的首位。当时战争不断,打仗是使用人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提出“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第144页)的具体建议,昭示好的政治者教民七年以后才派他们去打仗的行为之方,显示出对民众教育的重视。
(3)有教无类
儒家教化对象是所有民众即“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第170页),具有广泛性。关于教化与“类”的关联的问题,在楚简中也可找到,即“仁为可亲也,义为可尊也,忠为可信也,学为可益也,教为可类也”(《郭店楚简校读记·尊德义》,第181页),这里的“类”,显然是区别于“有教无类”的“类”所包含的意思,包含的是应该区分具体的类别、按相同的类别来进行教化;当然,这里也不是谈的教化对象的问题,可以说是具体的方法的问题,这是应该注意的。
在使用民众之前,必须进行教化,这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岗前职业培训,既包括职业技术的内容,也含有职业道德的因素。孔子的“无类”,就是孟子的“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孟子·离娄下》,第2726页中)这里的“中”与“不中”,不是就才质而言的,指的主要是相对于才质的、在本性上禀受中和之气的人,中和是儒家所推重的价值追求之一。“才”自然是俊杰之才的意思;“中”、“才”、“不中”、“不才”,都是客观的存在。孟子的决策是以“中”、“才”养“不中”、“不才”,如果弃“不中”、“不才”的话,那贤与不肖就很难区分了。这里的“寸”是小的意思,在贤与不肖之间,连“寸”的差别也无法标出。显然,“中”、“才”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受到质疑。还应该注意的是,无疑,这里给“中”和“才”赋予了教化他人的责任与义务,隐含着一花独秀不是春,只有万紫千红才是春的哲理。
作为标志性概念,儒家自然是“仁”。在儒家的话语系统里,万物极为鲜见,《论语》和楚简中都有“百物”的使用例;鲜见自然不是没有,诸如在《荀子》、《易传》等文献里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尽管世界汉学界对道家思想的源头问题存在着争议,但我认为,万物是道家的标志性概念之一,因此,在儒家文献那里能够看到的万物,当不是儒家本有的概念,是儒家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并加以借鉴的结果。就这里的教化对象而言,早期儒家只是以“无类”论之,但到《易传》,就明确地把万物作为教化的对象,推重接受教化不是任何人的专利,而是大家的权利,“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周易·象传上·无妄》,第343页)“物与无妄”的“与”,王弼解释为“辞也,犹皆也”。“雷”是一种自然现象,即我们常说的打雷;在打雷的时候,万物都不敢虚妄行动;由于万物各自都不敢虚妄行动而有条不紊地行进在自己本性的轨道上,抓住这个时机教育“万物”,就是绝佳的时点。
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万物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包括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实际上,“时育万物”原本的意思是,利用有利的时机来培育万物,显然也包括人以外的他物,而这些他物主要指维持人生存基本需要的东西,把它作为教化对象来理解,自然是在广义上使用的。因为在完整的意义上,人只有满足了生存的需要,才能获得接受社会教化的现实基础。这也是不能忽视的。同时,不得不说的是,这里的“时育万物”,跟道家老子“无弃物”的运思相同,跟“无类”相比,在明确的范围揭示上体现出人类对责任的自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