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整心态所需要的条件
实行心性之学,就是要调整心态。若要调整心态,就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相当大的决心;另一个是要有相当高的悟性。决心大,是指立定一个务必要超越凡俗、务必要进行调整心态的志向;悟性高,是指理解能力强,能搞懂为什么要调整心态和怎么样进行调整心态的相关道理。只有有了这个志向,才能设法去搞懂这些相关道理,才能坚持调整心态的实践;反过来说,只有搞懂这方面的道理,才可以有效地调整心态,才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志向。因此说,有了这两个条件,才可以实行心性之学。对于上面的道理,可以引述近现代哲学家冯友兰的话来说明之。他说:
一个完全的形而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顶点,但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实质的清晰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
正的方法,指使用有为法通过认知能力来增加关于心性之学的知识,这是在知事物态之中所干的事;负的方法,指使用无为法,即通过限制人的感觉活动、思想活动的方式来排除所有的知识,这是在通往自知态途中所做的努力。哲学的顶点,是指保持自知态,实现天人合一,到达仙、佛、圣人的境界。作为哲学实质的清晰思想,是指关于怎样调整心态、怎样从知事物态(此岸)以过渡到自知态(彼岸)的有指导意义的知识。要想得到这种“清晰思想” ,除了机遇,就需要一定的志向与悟性;想登上这个“哲学的顶点” ,就需要在有“清晰思想”的基础上再加上极大的志向、决心。而寻找相关的机遇,也需要相当大的志向、决心。总之,实行这种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就需要决心大和悟性高。
关于立定志向的必要性,近现代国学家梁漱溟在《东方学术的共同特征》一文中说道:
学者志愿真切,有不容己。 ———生物机体构造恒为向外活动而设,向外活动是其本能。人虽以理智发达独能自反而向内活动,却通常少有此必要……故于此主观要求不强者便无从得入。儒家所以首贵立志,佛家所以定要发心,其义在此。
生物机体构造的向外活动,对人来说,是指感觉、思想器官的活动,这活动是针对相关事物的,叫向外活动;自反而向内活动,是指抑制感觉、思想器官的活动而只是保持一个自我意识。无从得入的入,是指从知事物态进入到自知态。这个进入是件很难的事,所以需要立志,要发心。
接下来讲关于立志与悟性高的事例。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孔子立志的事。孔子告诉弟子,他在十五岁时就已经立定了志向要坚持学习。他说道: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
这志向是否就是指要调整心态,这学习是否就是指学习调整心态的有关道理呢?孔子自己没有说清楚。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朱熹是这样说的:
孔子只十五岁时,便断然以圣人为志。
(《续近思录》)
圣人,是指心态调整得很好的人。可以认为,孔子所说的志于学,就是立定志向要学习调整心态的意思。从孔子此后所取得的关于心态方面的成果来说,孔子当初的志于学,正是针对调整心态而言的。孔子自从确立了志向之后,就一直坚持学习,不断进步。因而在一生的各个年龄段中,改善心态的事业都不断地获得相当大的成果,直到七十岁,终于达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度。这个高度正是表明了心态的非常完美和精神的非常自由。由此可见,孔子的志于学无疑是指志于学习调整心态,不然,如何会有此后在心态上的巨大成就呢?
第二个例子是唐代禅宗六代祖师慧能的故事。慧能学习佛法的决心非常大,他从广东步行到湖北黄梅县投师学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远来求师,唯求作佛,不求余物”(见《六祖坛经》) ,可见他的目标很高,有明确的志向和极大的决心。在《六祖坛经》中,关于慧能有志向有决心的记载很多,下面说一个关于慧能决心大并且悟性高的事例:
次日,祖(慧能的师父)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 “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 ”乃问曰: “米熟也未? ”慧能曰: “米熟久矣,犹欠筛(暗喻老师)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慧能言下大悟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
(见《六祖坛经》)
为法忘躯,是说慧能学道的决心大;即会祖意,能猜出师父的哑谜,说明慧能的脑子灵活;言下大悟,说明慧能的理解能力强。脑子灵活加理解能力强,就是悟性高。慧能之所以学道有成就,就凭着有志向有决心和悟性高两个条件。可是他当时悟了什么,这悟与自性有什么关系,与《金刚经》的内容又有什么关系呢?慧能所悟的,就是关于调整心态的道理。自性,就是自知态之中的自我意识,懂得了调整心态的相关道理,也就知道了自我意识的究竟。上述的《金刚经》中的话,正是关于自知态方面的道理。
第三个例子是关于王阳明立志与悟道的事。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被人认定为心学大师。他的学问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特别注重讲求调整心态,特别强调良知的重要地位。良知,就是人调整心态进入自知态之后所出现的自我意识,它也叫自性。由于王阳明学问的这个特点,所以最后形成了一个学术派系,这学术派系,后人称之为阳明学派。说到王阳明学问成就之所以取得的原因,那就是他有高远的志向和很强的理解能力。王阳明的志向是要成为圣人,在少年时,他就立定了这个志向。为了成为圣人,他就一直进行着各种努力,一心要找到成为圣人的门径(指关于格物致知的道理)。就这样,他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苦头,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终于被他找到了这个门径。对于此事,王阳明这样说道: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文成公年谱》)
知道了成为圣人的方法,这方法就是保持吾性。这里的吾性就是慧能所说的自性,也就是王阳明在别处所说的良知。直到这时,王阳明才真正懂得格物致知的道理:格物,应该是指排除物欲,心中什么也不想;致知,应该是指获得吾性即获得良知。到哪里去获得吾性呢?吾性就在自己的心中,毫不欠缺(自足)。总之。由于精诚所至而激发了灵感,王阳明终于搞懂了如何成为圣人的方法。可知,王阳明学问成就的取得,与他的立志与悟性高是分不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