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的深层自我意识

人的深层自我意识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的深层自我意识“心性之学”一语中的心性,就是指人的深层自我意识。将其称为深层的自我意识,是为了区别于普通的自我意识。可是,对这个特殊的深层的自我意识,佛家却是十分推崇的。接下来说明深层自我的本质特性。人的可贵与伟大正是通过深层自我表达出来的。这三佛所表明的正是人之深层自我的三个方面的特性。

二、人的深层自我意识

“心性之学”一语中的心性,就是指人的深层自我意识。懂得了这个深层自我意识的实质意义,就叫明心见性,也叫悟道。

人在心思向内时,心里并不是空空洞洞的一片空白,并不是什么内容也没有、什么也不知道,而是相当的冷静清醒,相当的敏锐。此时的心中,有一个特殊的非常清晰的自我意识存在着。这个清晰的自我意识,也可说是一种心态,在这里就姑且称之为深层自我或深层自我意识。将其称为深层的自我意识,是为了区别于普通的自我意识。普通的自我意识,带有知识,带有思想烙印,还有感情色彩,还有善恶是非的价值评判。从佛经的角度讲,这普通的自我意识是应该消除的。比如小乘佛法检验标准“三法印” ,其中一个“法印”就是“诸法无我” 。又如《金刚经》中的去四相,其中之一就是“无我相” 。这“我”是指普通的自我意识。可是,对这个特殊的深层的自我意识,佛家却是十分推崇的。比如,佛家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常乐我净”之中的我,和佛所说的“天上地上,唯我独尊”的我,其所指的就是这个深层自我。这个深层自我就是人的本质、本性、人性、灵性,也就是心的本体,总之,它有着许多名称。这个深层自我只有在没有任何思想活动时,才会在心中出现(自己觉察到)。它是一种孤立的形而上的存在,它不带任何知识,不带任何感情和意气,不与任何事物发生联系,因此也可叫一元自我意识。深层自我的显露(出现) ,可说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态。这种心态,对事物既不加以分辨,却又“清明在躬” ,心中很明白、不迷糊。对此景况,儒家形容为“灵光独耀,心月孤圆” 。

这个深层自我不可捉摸,为此之故,被人们赋予了许多名称,下面就列举各家对于这个深层自我的一些称呼。

儒家的有:心、性、人性、本性、本质、德性、明德、峻德、道德、达德、明命、良知、良心,天理、仁、义、仁义、仁义之心、诚、敬、中、衷、忠、一,等等。

道家的有:灵性、元神、真宰、道德、玄德、天君、真君、圣、心性、灵台,等等。

佛家的有:本来面目、无位真人、佛性、自性、本性、菩提、本识、真如、真相、法性、法相、平常心、实相、实性、本相、自在、如来,等等。

“名可名,非常名” ,虽然这深层自我名称很多,但是都不足以表明它的本质意义。

接下来说明深层自我的本质特性。

深层自我是形而上的存在,它奥妙玄虚,神秘莫测。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而且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假如心中的深层自我显露时,“如哑子得梦,只许自知” ,却是无法说出来给别人领略的。深层自我之所以有上述许多名称,也正是由于它奥妙玄虚,不可捉摸,无法言说,因此,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各说,以至于如此名目繁多。

深层自我是天生的,是大自然的恩赐,因此也可以说是人与生俱来、本来就有的。比如:

天命之谓性。

(《中庸》)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

天之与我,德性是也。

(朱熹语)

性之原,天也。

(王阳明语)

人人皆有佛性。

(佛家语)

在上述深层自我的许多名称之中,有许多名称在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的出处。比如,天理、天性、道德等名称,其本身就意味着它来自于上天;又比如自性、本性、自在等名称,其本身就意味着它是人自己本来就具有的。其实,自身本来就具有的,也正是天生的。

深层自我圆满无缺,可与宇宙本体等量齐观而相契合。它不需要增添任何东西,因此,它不需要知识,不需要思想。

深层自我本身纯净无伪无染,可与“赤子之心”相媲美。假如有了思想,深层自我就会被污染,所以要消除思想活动。

深层自我美好万能。人的可贵与伟大正是通过深层自我表达出来的。儒家的一些深层自我的命名,如人性、良心、良知、道德、明德等,就具有这种美好性质的含义。深层自我有包容万物的能量,它不排斥任何事物,不对任何存在表示“厌恶” 、 “反感” ,这叫“体物而无遗” 。

以上说的是深层自我的特性,也可说就是人的本质特性。由于它是形而上的,因此无法说得具体明白。对于深层自我的特性,唐代禅宗六祖惠能是这样说的: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坛经》)

这话是惠能在觉悟到佛法真谛之后所说的。自性,就是深层自我。何期,是意想不到的意思。清净、不生灭、具足、不动摇、能生万法是深层自我的特性。可是,惠能所觉悟到的自性究竟是怎么样的?这只有他本人才清楚,或者他本人也不可能很清楚。

佛法中有“三佛之说” , “三佛”分“实相三佛”和“自性三佛” ,实相三佛是指宇宙(天)的本质状态,自性三佛是指人的本质状态。实相三佛的内容前面已说,这里来说自性三佛的有关内容: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千百亿化身佛。

这三佛所表明的正是人之深层自我的三个方面的特性。三佛的说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无为,所以状态是清净的;由于它无为,因而无为无不为,所以它的作用是完美圆满的;它无所不在,包容一切,所以其所对应的事物是千百亿无限数的(换言之,它可以正确地对待任何事物)。

这个深层自我,只有人在不思想时才可以得到,这叫“默而识之” 。儒家、道家和佛家干事业的着力点就在于做到不思想,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并保持这个深层自我。可是,这个深层自我有哪些用处呢?下面这些话,可说明这个道理。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孟子·尽心》)

作圣门径,乃在发明本心。

(《陈献章集》)

假静中一段行持,窥本来面目,以为安身立命根基。

(《传习录》)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大丈夫。

(《六祖坛经》)

学佛无他,明心见性而已。

(刘复礼:《佛法要领》)

上面所提到的心、性、本心、本性和本来面目等,都是指深层自我,而尽心知性、存心养性、发明本心、窥本来面目、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和明心见性等词语都是指得到了深层自我。得到了深层自我有什么用?可以知天、事天,可以作圣,可以安身立命,可以做大丈夫,可以做佛。由此可见,深层自我的用处是很大的。孟子所说的求放心,即心思向内用功,通过心思向内用功,可以得到深层自我。只有知道了深层自我的作用,就可以真正理解“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焉”这句话的含义。

深层自我的作用,总的来说是八个字:通人通天,养内利外。

深层自我是人的一种意识、一种心态。从理论上说,深层自我与天的本质状态是相一致的,通过它可以体验到天的本质,也就是说,可以从这种心态中体现、反映出天的本质状态来。这种体验和体现,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因此说,深层自我可以通人通天。再者,人心中具有了深层自我意识,就能自我监察、自我净化,就能“毋自欺” ,这样,精神境界就能不断地提高,这叫养内。此外,这个深层自我还有一个表达的功能,据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话说,就叫良知有知行合一的功能。这功能是指用具有深层自我的心态去对待事物,就能做到正确无误,这就叫利外。对于深层自我的这些作用,《中庸》则这样说: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

接下来选取几个深层自我的名称进行解释。

道德。道德就是人性、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深层自我。道,即上天;德,即得。他是上天的恩赐,是人从上天那里得来的,所以叫道德。儒家称之为道德,道家也称之为道德,此道德即彼道德。作为深层自我的道德,本是形而上的存在,可是由于人们对其不理解,致使形而上的道德有着形而下的发展倾向。道德的自然流露、自由发挥,就是通常所说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表现,又由于人们对于道德表现的本质不理解,致使世上产生了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标准。于是,道德说教盛行,道德说辞充盈于世。这就是形而上道德被转变的过程。至此,人们口中的道德已不是深层自我这个道德了。道德失去了本来面目,结果就形成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的局面。仁义是道德的功用,没有道德,哪来的功用?因此,由于这种不理解,致使世上的道德功用荡然无存。除了道德这一名称之外,儒家还有几个相近似的名称,如明德、峻德等就是。由这些名称可以知道,儒家相当重视这个上天的赐予,同时也很希望把它发挥出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功德。佛家不将深层自我称为道德,而是称为功德,这是表示它是要通过心思向内用功才能得到的。可是,人们通常都不能正确了解功德一词的含义。关于佛家的功德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

达摩(禅宗初祖)初化梁武帝。帝问曰: “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 ”达摩言: “实无功德。 ”

(《六祖坛经》)

达摩的回答使梁武帝很不高兴。可是,梁武帝做了上述这些事情,为什么没有功德呢?禅宗六祖惠能这样说: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同上书)

有功德就是指将自性凸显出来,凸显自性是心思向内用功(心体离念)的结果,与造寺、度僧等事没有关系,所以达摩要说梁武帝没有功德。佛家做功课,如念佛、诵经、禅定等,就是心思向内用功,做功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功德。要想得到功德,除了心思向内用功,别无他途。

平常心。平常心并不平常,这不是普通人所能具有的心态。对于平常心,惠能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一个说明:

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什么也不想,因而什么也不分别,这样的心态才是平常心。其实,平常心就是人的深层自我。

如来。如来也是深层自我的一个称谓。什么是如来?《金刚经》这样说: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它不是从哪里来的,也不会到哪里去,它就在人们各自的心中。注意它时,觉得它好像是从什么地方回来了,不注意它时,好像是它又跑到哪里去了。这正同前面所说的“才昏昏便出,才惺惺便在此”和“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不知其乡”的情况是一样的。想到它时,它好像是回来了,所以叫它为如来。其实它哪里也没有去。虽然如此,但是如果不是在无思想状态下,这个如来是不会来的。因此《金刚经》这样说: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色是看的结果,音声是听的结果,看和听是人的感觉活动,此处泛指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包括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人在进行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时,是不能具有深层自我的,因此说不能见如来。相反的,假如是在没有思想活动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对此,《金刚经》这样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相,包括色相和心相。色相指物质现象,是人的客观世界,心相指精神现象,是人的主观世界。色相和心相都是人的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的结果,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假如能够抑制住自己的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就无所谓色相与心相,因而也就无所谓虚妄与真实。只要做到这样,就马上见到如来了。可知,如来就是深层自我,见如来就是指保持了具有深层自我的心态。

在佛家经典中,还有一个与见如来相类似的词语,叫观自在。自在与如来一样,都是指人的深层自我。观自在就是见如来的意思,都是指“见”到了深层自我。观自在一词见于《心经》,见如来一词见于《金刚经》。不过,在《金刚经》中,如来一词还有另外所指。在该经文中,有几处的“如来” ,是指深层自我,这情况如上面所说,而另有几处的“如来” ,却是指具有把持深层自我能力的人,这人主要是指释迦牟尼本人。正是由于如来一词由两种不同的概念混在一起,因而也就增加了领会该词真实含义的难度。

无位真人。把深层自我称为无位真人,有具体化人格化的倾向。无位真人一语是唐代禅宗和尚临济义玄禅师说的。他说:

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在汝等诸人面门出入。

(《五灯会元》)

这句话的意思也像前面那句话: “这收放甚容易,才昏昏便出,才惺惺便在此。 ”人的心思本无所谓进与出,也无所谓向内与向外,上面曾说过,在不想任何事物时的心思就是深层自我意识,因而,深层自我也无所谓进与出。说其进与出、向内与向外,只不过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而已。不过,假如说心思向内或向外,或者说深层自我意识进来与出去,都不打紧,可是假如说无位真人出入,由于这是一个形象化、拟人化的说法,就极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楞严经》说:自己想要告诉别人月亮在哪里,于是就以手指月,可是对方是近视眼,只能见到近处那个手指而无法见到遥远空中的月亮,结果将指作月,误以为那个手指就是月亮。为此,世上的真理往往有被误解的时候。正是为了避免听者误解,所以临济和尚又补充道:

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

(同上书)

无位真人即是自性,佛家也称之为佛性,这是成佛的依据,临济将佛性比做屎,这真叫做破除迷信。说这句话之人的动机与前面所说的骂佛、烧佛像、撕佛经之人的行为动机是一样的:为了避免别人“将指作月” 。

敬。这个词语很抽象。在儒家的经典中,有时“敬”所指的也就是人的深层自我。比如:

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也。

(《二程遗书》)

一,指心思向内,心态圆满完善;无适,意思是说心思不在任何事物上面。保持这样的心态就是敬。可知,敬所指的就是深层自我。

诚。诚与敬一样,也可以是指深层自我。有下面这些话可作说明: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中庸》)

诚,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之本,百行之原也。

(宋·周敦颐)

诚为中庸之枢纽,即此性之实也,非性之外别有一物为诚。

(薛瑄:《读书续录》)

诚是人在无思想状态下产生的,它是人的心性、本质,也是人的本体、根本,也是人的深层自我。

天理、良知与良心。人在没有思想活动时的心态也叫天理,而有思想活动时的心态叫人欲。天理与人欲相对,这是宋代儒家人物创造出来的词语。下面引用几句相关论述: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惟有事无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所以居敬即是穷理。

(《传习录》)

穷理,也叫存天理,居敬与穷理,都是指保持深层自我。一,心之本体状态,主一,也就是保持深层自我状态。无私欲之蔽,是指心思向内的心态。

良知,心之本体。

君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同上)

良知无疑是指人的深层自我意识。至于良心一词,是最普通的称呼,指的就是人性、天理和良知。通常有人将天理与良心两词连称,叫天理良心,也叫天良。当一个人心思向内具有了深层自我心态时,就叫做良心发现。而当一个人的深层自我完全被外界事物(即偏激的思想)所掩盖时,就叫做昧良心,也叫丧失天良。良心完全不能被发现的人,也就是不道德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思想“钻牛角尖” ,心路不畅通,有心理障碍,想法偏激。假如此人能冷静下来,能从所想的事物中退出来而进入清净的无思想状态,那么,他的良心又回来了。一切的心理障碍也就随之而化解了。人的无思想状态可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作用,问题是,这种状态不容易获得。

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指人的心性、自性、本质、真相、实相,也就是深层自我。

惠能云: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

(《六祖坛经》)

不思善,不思恶,是心思向内不思考的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本来面目才会显露出来。

参问之要,在于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脚跟上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踏着本地风光。

(《圆悟心要》)

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顿休,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所以古人道:一念不生全体现。

(同上)

专一、守本分、一念不生,都是指心思向内,只有心思向内,才能见本来面目。

仁、义、礼、智等,这些名称可以有两种概念,一是指深层自我,即心的本体、道德本体,二是指深层自我的功能作用,即道德表现。下面所引述的仁义等称呼,是指道德本体即深层自我。

孔子言仁,惟慎独是守之之法。

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

(见《二程遗书》)

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道德,仁义礼智,《论语》言仁,《中庸》言性,《孟子》言仁义,一理也。

(薛瑄:《读书续录》)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

上面话中的仁义礼智是指深层自我。孔子这样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孟子这样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

孔子所说的仁,孟子所说的义,就是指人的深层自我。生、身,指肉体生命;仁、义,指精神生命。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这两者之间的取舍,只是一种比方而已,因为这两者是无法分开的。这个比方只是用以说明两者重要性的比较,其结果应是精神生命比肉体生命更重要。作为精神生命的仁、义,就是人的深层自我意识,也就是人的灵魂,假如一个人没有了这个深层自我意识,没有了这个灵魂,还能算是一个人的生命吗?因此说,要“杀身以成仁” ,要“舍生而取义” 。假如没有知道仁、义就是指深层自我,那么,孔子和孟子上述的这个说法就不好理解,反之,只有知道了仁和义的真正含义之后,孔子、孟子话中的深刻意义就能很明白了。

除了精神生命是指深层自我之外,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一词,其实也是指这个深层自我意识。这意思可以用反证来说明之。譬如没有精神生命的植物人,由于没有自我意识,浅层的没有,深层的更没有,所以说,他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生命,因而也没有人格。同样道理,一个人如果完全不能心思向内,完全不能表现出仁、义等道德行为来,那么这个人就是缺乏深层自我的人,同时也就是人格不高尚的人。可以说,这个深层自我也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格。

总之,深层自我是人在无思想状态时的一种心理状况(心态) ,它可以被称为道德,也可以被称为仁义。下面看一段话: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离娄》)

由仁义行,即照着仁义做,意思就是由着深层自我(道德、人性)去自然发挥。这是属于心思向内的结果。而行仁义则是心思向外的结果,是要人有意识地去实行仁义之事。两者的差别在于,由仁义行,心中有深层自我,行仁义,心中没有深层自我。故此,孟子要提倡前者而反对后者。

人性、德性、佛性和法性等。这些名称所指的也是人的深层自我。从字面上看,都带有一个性字,可知这就是心中的存在,并不像“无位真人”之类的名称那样,容易产生误解。不过,其中的佛性这一称呼,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不被理解的情况。下面就讲关于佛性的事。

佛家有句名言,是“人人皆有佛性” 。假如我们已经知道佛性就是指深层自我的话,对这样的说法就不会有任何异议。可是,在古代(当时,古印度有关讲佛性的经文还没有传播到中国)人们还不清楚佛性一词的真正含义时,对“人人皆有佛性”这一说法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以至于引起了争议。争议的焦点是“一阐提是否有佛性”这个问题。一阐提,是梵语,意为作恶多端、灭绝人性、丧尽天良的人。在当时,佛性一词被理解成人心中可以成佛的一种美好的东西(现在也应该这样理解)。那么,一阐提是否有佛性呢?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无法肯定。当时,有一个叫道生的和尚,他是鸠摩罗什的弟子,由于对佛法真谛有较深切的理解,因而他坚定地认为一阐提也应该有佛性。尽管别人大都不赞同,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见解。据说有一次,道生就对着石头说起这个见解来。正讲得天花乱坠之际,也可能是头晕目眩之故,猛然看去,只见那些石头听众都好像在频频点头,表示了信服理解的样子。这就是佛教界中有名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假如当时的人已经知道佛性就是人的深层自我意识的话,也就不会有一阐提是否有佛性的争议了。因为只要是心智健全的人,毫无疑问都有深层自我意识,其区别只在于有的人是被掩盖着的,有的人是能够显露出来的。一阐提当然也有深层自我意识,只是这些人的这个意识是被深深地埋藏着的。这埋藏掩盖之物就是他们自己的成见、偏见等思想活动的产物。譬如当今世上愿意充当肉体炸弹实行自杀性爆炸之人的心态,就是被某种成见、偏见掩盖着的。只有这些思想活动产物被消除掉,深层自我(佛性)就同样会显露出来。一阐提的深层自我显露之日,也就是其良心发现之时。正因为一阐提同样也有佛性,才会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事有发生的可能性。

涅槃、菩提和真如等。这几条是佛学中的词语,所指的也都是人的深层自我。且看近代佛学家刘复礼的有关说法:

真实法者,吾人之心也。此心以有觉,故谓之佛性;为万法之本,故谓之法身;永不变易,谓之真如;性非虚妄,谓之实相;无所不知,谓之菩提,菩提是正觉,故无所不知;寂静不动,谓之涅槃;万法之性,谓之法性。凡是种种名称,皆是吾人真心之异名。人人本有,个个圆成,近在心内,无劳远求。成佛成祖,是此一心,宗门谓之明心见性也。

(《佛法要领》)

关于真如一词,《大乘起信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

真如,就是深层自我;归于真如,就是返璞归真、回归于无污染的本然心态。只有离念才可获得深层自我。通过离念而获得深层自我,这是佛家学问的旨趣(宗旨) ,同时也是儒、道两家学问的旨趣。

真宰、真君。庄子这样说: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庄子·齐物论》)

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悦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同上)

这话中的真宰和真君就是指人的深层自我。

灵台。庄子这样说:

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之者。

(《庄子·庚桑楚》)

对于这句话,古人有这样的解说: “心不可动于物,贵能持之,但当自然而持,而不可有意执持之也。 ”(见《庄子集注》)。灵台,所指的,也是人的深层自我;持,保持;有持而不知其所持,意为这灵台是形而上的存在,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可持之,意为灵台难于保持。

总之,深层自我有许多名称,这种现象就是异名同指。

这个深层自我,是人的根本、灵魂,是真正的自我。但是我们常人却只认得一个浅层自我而不了解深层自我。我们的浅层自我是形而下的,它有姓名有年龄有知识见解有好恶情感等等,而深层自我是形而上的孤立的存在,它并没有这一切附加之物。不过,虽然如此,这深层自我却是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 “作圣的门径” 。因此,我们假如想要具有一个符合于道的心态,就必须把握住自己的深层自我,否则,就会“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对于这个道理,有这样的说法:

学道先须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心处,方悟凡心是佛心。

(无垢子:《偈》)

由于深层自我“微妙而难见” ,致使许多人“不识自家宝藏”正是一种无思想状态之下出现的自我意识,反而到处向外打探找寻。比如,历史上就有许多学道之人四处奔走求法,想得到菩提、真如、佛性,却不知道这个宝物就存在于自己的内心深处。故此,佛家就将这种现象比做“骑牛觅牛” 。关于这种骑牛觅牛现象,下面引用一个笑话来比喻:

一和尚犯罪,一人解之。夜宿旅店,和尚沽酒劝其人烂醉,乃削其发而逃。其人酒醒,绕屋寻和尚不得,摩其头则无发矣,乃大呼曰: “和尚倒在,我却在何处? ”

(《笑赞》)

假如不认识自己的深层自我,就相当于不知“我却在何处” 。 “人生如梦” ,我们的浅层自我在梦中时刻不离地陪伴着我们。 “梦中不知身是客” ,人在梦中,就只能梦见一点而不及其余,顾此失彼,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 。所谓“才昏昏便出” ,我们都处在这个昏昏的状态之中。不过,深层自我能够帮助我们从人生之梦中清醒过来,这就是所谓的“才惺惺便在此” 。浮躁了,陷入梦中就会陷得比较深,浮躁的年代多浮躁之人。人们倘能时时把握住深层自我,就能清醒而不浮躁。可知,且不说求仙向道,仅凭这一点作用,就可足够看到深层自我的宝贵了。

孔子说“杀身以成仁” ,孟子说“舍生而取义” ,是说深层自我比肉体生命还要宝贵。其实深层自我就是人的精神生命,是整个生命(包括精神与肉体两个方面)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关于深层自我的宝贵,下面引几段相关论述来说明:

(大珠慧海)初参马祖。祖问: “从何处来? ”曰: “越州大云寺来。 ”祖曰:“来此拟须何事? ”曰: “来求佛法。 ”祖曰: “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 ”曰: “阿那个是慧海宝藏? ”祖曰: “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 ”

(《五灯会元》)

把人的深层自我意识当做自家宝藏,这说明深层自我是很宝贵的。下面的说法却把深层自我说得还要宝贵:

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狮子吼声: “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 ”

(《五灯会元》引《普曜经》)

无能尊我者,意为没有比我更尊贵的了。佛所说的这句话,有的经文翻译成“天上地上,唯我独尊” 。这个我,指的正是人的深层自我。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下:世上的宝物千千万,有的甚至价值连城,可是,是否有比人的深层自我更宝贵的宝物呢?佛家有一句名言,叫“人身难得” 。为什么说人身难得呢?难得就难得在这个深层自我的宝贵意义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