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事物存在变化的过程
事物存在变化的形式,总的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假如从太极作用(生和灭)的角度来说,事物的存在过程可看做是相生力量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直至完全丧失的变化过程;同时,也可看做是相克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到完全使该事物消失的变化过程。对于在某事物上起相生作用的力量,我国古人习惯称之为气数。如该事物正处于兴盛时期,就叫气数旺,如该事物行将消亡,就叫气数已尽,比如对于人的寿命,或者对于一个王朝政权的存亡等情况,都可以这样说。儒家中宋代理学家的学说中有理气之说,理,是指天的本质状态(即无极与太极的状态) ;气,是指事物存在的结构上的牢固程度,这牢固程度就是气数。
至于事物的存在历程,可以人为地分做许多阶段。如两个阶段、三个阶段、四个阶段、十二个阶段等许多种。假如将这历程分做两个阶段的话,就可将事物的存在变化看做是相生的力量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变化过程,也可看做是事物本身的生命力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好像翻越山岭的情况:先上山,是走上坡路,等到了山顶后,再下山,走的是下坡路。其所能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就是相生和相克两种力量相较量之结果的反映。无论将事物存在变化的过程分做几个阶段,其实质情况就是这样的。
在《易经·系辞传》中有一段话,说到了事物存在变化的实质情况: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凶吉,吉凶生大业。
这段话的意思是:道(易)能对事物产生作用,这就是太极的力量,这力量的作用可分为两个方面(两仪) ,也就是相生相克的阴阳作用。这作用可促成相关事物的存在发生变化,这里将这变化分做四个阶段(四象)。至于这句话中四象后面的内容,下面再专门讲。在这里,易指的是无极(道体) ,《列子》一书中有“太易”一词,就是指道体而言的。四象,意为四种景象、景况,是指事物在生存变化历程的四个阶段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景象。
《易经·系辞传》很注重事物存在变化的本质意义,并将这存在变化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佛家也很注重事物存在变化的本质意义,也将事物的存在变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来看待。佛家将这四个阶段叫做“成、住、坏、灭” 。近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在其著作《新理学》中也将事物的存在变化过程看成了四个阶段,他将这四个阶段称为“成、盛、衰、毁” 。成、住、坏、灭或成、盛、衰、毁,含义一样,都能从字面上表达出事物存在变化的实质,而“两仪生四象”的四象,所指的也正是这个实质。
下面解读《易经》中的符号和公式。
《易经》是一部希图用来解释人生存在变化之实质并以此实质来指导人生的书。据说《易经》由周文王所作,因而也叫《周易》。《易经》的易,意为变易、变化,指的是人生现象的纷纭繁复和变化多端的特性。据说《易经》原本是作占卜用的。占卜,是古人用来解释并指导人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据说孔子很注重《易经》并认真研究过。后代儒家都很推崇《易经》,将其奉为经典,并将其列于其他几种经典之前,尊为“六经之首” 。《易经》的经,就是经典的意思。《易经》是“玄学三经”(其他两经是《老子》、《庄子》)之一,内容很玄妙。不过,研究《易经》的人们之中,有很多人是想使《易经》具有宇宙哲学(形而上学)的解释作用,又具有人生哲学的解释作用,即把人生的穷通祸福的遭遇与天道的功能作用(道用)联系起来进行对待,并以此来解释人生、指导人生,而联系天道与人生的方法就是占卜,但是,占卜的结果是偶然性的、无序的,根本无法认识天道实质,因而也无法指导人生。心性之学解释人生的方法是“心内求道” ,再通过与此天道相同的心态来支配人生,这叫“致中和” 。可知,《易经》经文中的许多说法是不符合心性之学精神的。因此,我们就应如下面所说的那样来看待《易经》。
《易经》内容的构成基础是符号。这里从认识这些符号开始,来解读《易经》。
(一)基本符号
基本符号有两种,分别叫阳爻和阴爻。:阳爻,:阴爻。
阳爻加上阴爻,称两仪。这两仪,相当于太极图中的阴阳鱼,是用来说明引起事物存在变化的道之作用的(即生和灭)。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就指出了阳爻和阴爻的象征意义。
(二)基本符号的简单组合———双重组合
两种基本符号的双重组合,可形成四种较复杂的符号(或说是四个较简单的图像)。假如按一定的顺序将四个图像排列起来,就可看成是一个公式:
上面四个图像可总称为四象,可看做是上文所说“两仪生四象”的四象。四个图像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如上,这样的顺序排列可用来象征事物存在变化的过程。因此说,这种排列就是一种公式。下面来分别说明四个图像的含义。
1 .少阳:由基本符号一个阳爻和一个阴爻组合而成。看待这种由爻组成的符号或公式有一个规则是,要从下往上看。这少阳图像从下往上看,是下面先有一个“阳爻” ,上面再有一个“阴爻” 。阳爻表示能促成相关事物存在的某些因素,阴爻表示能破坏相关事物存在的某些因素。前者为相生的作用,后者为相克的作用。少阳这个图像表示该事物相生的力量正在兴起,象征事物正处在生长发育蓬勃向上的阶段。图像上面的阴爻又说明这个阶段的相生力量尚不够强大。
2 .老阳(太阳) :这个图像的两个阳爻,表示相关事物的有利因素相当充足,促成其存在的力量非常强大,象征该事物正处于鼎盛辉煌的阶段。登峰造极,如日中天的情况,就在于这个阶段。
3 .少阴:图像底下的阴爻,表示事物的不利因素正在增多,破坏力量正在加强,而促成该事物存在的相生力量正在被削弱,说明事物正开始走下坡路。这图像象征事物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存在变化阶段之中。
4 .老阴(太阴) :这个图像由两个阴爻组成,表示该事物相克的力量非常强大,支持该事物存在的相生力量已经丧失殆尽,说明该事物气数已尽,行将进入消亡的时刻。这个图像象征事物存在于世的最后一个阶段。
由以上四个图像组成的公式,象征了事物存在变化的整个过程。
(三)符号的三重组合(八卦)
阳爻和阴爻不同形式的三重组合,共可构成八个图像,这八个图像总称八卦。这八个卦都分别各有名称、象征物和象征意义。具体情况如下:
据说,八卦是用来象征宇宙中八种最基本现象的符号。为什么是八种最基本的现象呢?这个依据是《易经·说卦传》中的一段话: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上面这段话中提到了八种事物: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于是,就有人利用这八个事物对号入座,分别将八个卦的图像对应上这八个事物,而且还从这八种事物上推导出八种象征意义来。这情况如上表所示。上面说的顺,是指总结以往的经验,所以说是“数往者顺” ;逆,是指预料预测未来的结局,所以说是“知来者逆” 。而运用八卦的目的,据说就是为了逆料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所以说“是故,易逆数也” 。
用八卦来代表事物的某些现象,可是,八卦只有八个,而天下事物不止八种,所以象征物不能只是指八种,而应该看做八大类。比如, “乾为天” 、“坤为地” ,需再加以扩大,再加上新内容:如“父为乾” 、 “母为坤” ,把父划归于天的一类,把母划归于地的一类。应该指出,诸如此类的划分,都属于想当然的结果,其中有很多说法并不合乎逻辑。
回看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八个卦的图像有这样的名称,无所谓妥当不妥当,可是,对于象征物的指定,就有妥当与不妥当的问题了。比如:乾的符号()为什么就是象征天呢?坤的符号()为什么就是象征地呢?再说象征意义,比如:乾、天,为什么就有健的象征意义呢?坤、地为什么就有顺的象征意义呢?这一些内容都是说不通、没有充足理由的。
对于象征物的有关说法,现选取乾与坤两卦(重卦)为例来说明。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见《易经·说卦传》)
这里的乾卦和坤卦是指重卦的。虽然如此,也可看出这象征是毫无理由的。
前面还有几句话(“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没有加以解释,这没有解释的原因是,上面的这种关于八卦的说法不合乎逻辑、没有理由,无法对其进行解释。
(四)两种爻符号的六重组合
爻符号的三重组合可形成八卦,据说这八卦符号是远古时候的伏羲氏所作,后人称之为先天卦。爻符号的六重组合可形成六十四个图像,这六十四个图像各有名称,总称为六十四卦。据说这六十四卦是由周代的文王推演而出,被称为后天卦。后天卦的每一个卦,由于是由六个爻符号构成,因此,也可看成是由两个三重爻组合而构成的。爻三重组合(八卦)可叫做单卦,六重组合则可叫做重卦,每一个重卦,都可看成是有某两个单卦组合而成的。《易经》就是讲述六十四卦有关内容的书。这六十四卦的内容包括每个卦的图像、名称、象征物、象征意义和象征意义的变化等许多项。讲述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释关于宇宙人生的意义。可是,这道理是否讲得准确,这解释是否合理呢?下面来看这方面内容的有关评论。
冯友兰在《新理学》中这样说:
《周易》之六十四卦,照《易·系辞》及后之讲《易》者所解释,每卦皆表示一类事物或一类事物之理,以为如此可以尽天下之变。然天下之变不但六十四卦不能尽,即《易林》之四千余卦亦不能尽。且关于理之内容,及实际底事物,实非讲《易》者所能知。不能知而强谈,故人对于实际之知识有变动时,即不可用。
《易林》四千余卦,是指爻符号的十二重组合而形成的各种图像。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形而上的抽象的符号不能解决形而下的问题,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的界限一逾越,就是牵强附会,胡编乱造。假如要想把天的有关道理(形而上的)讲出来,讲得越具体(形而下化) ,那么,就越无法讲得清楚。对此意思,冯友兰还说:
然若不涉及理之内容及实际底事物,则六十四卦即无所表示,所以我们现不用六十四卦。即就八卦说,我们既不能以八卦为即代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等具体底事物,则八卦亦可不用。至于《易林》所用之四千余卦,更可不用矣。所以我们只说到两仪四象,八卦以下,即无可说。
本书以上所说的关于道的作用的内容,所持的观点与冯友兰所表达的观点相同。
将两个爻符号作各种重叠(两重、三重、六重) ,以形成各种图像,再赋予各种图像以一定的象征意义,再通过这些象征意义来解释宇宙人生的各种现象,这就是《易经》的实质。上述这三者(图象、象征意义、宇宙人生)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占卜来完成的。这当中有偶然性(指占卜的结果)、主观性(猜测,臆断)的倾向。由于有这样的倾向,所以这种对宇宙人生的解释不可能是准确的。
(五)爻符号六重组合中的有用内容
宋代的邵雍在六十四卦中抽取了十二个卦象,组成了一个“十二辟卦” 。这十二辟卦作为一个公式,能抽象地解释事物变化的过程,其作用与前面所说的“四象”相似,只是十二辟卦将事物存在变化的过程分成了十二个阶段,比四象所表示的要来得详细了一些。
对于辟卦,可从复卦开始看,复卦表示事物刚形成的情况,其底下的阳爻就象征新生事物中存在着的新兴力量,这种力量就叫“一阳来复” 。泰卦底下有三个阳爻,表示新兴力量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朝气蓬勃的样子。这种状况就叫“三阳开泰” 。大壮卦之中的阳爻比泰卦多了一道,说明大壮卦所表示的事物中的相生能力要比泰卦所表示的相生能力要来得强一些。至于乾卦,那就是表示事物全盛时期的状况。乾卦到坤卦所表示的内容就是事物从巅峰走向消亡的各个阶段,这些内容也是通过阳爻和阴爻的互为增减和它们所象征的阴阳两种力量的互为消长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个情况可从下面的表中各卦爻符号的排列规律上看出来:
十二辟卦图
对于十二辟卦,冯友兰评说道:
此十二辟卦之次序,并非随意排列,乃系依康节之“加一倍法”自然而得者,所以昔人多认为“全是天理自然挨排出来”(朱子语) ,非人所能随意安排者。
此图仅表示一切事物之变化所必依照之公式,即所谓天道者,而不涉及于某类实际底事物,亦不涉及于某类事物之理之内容。邵康节名此为先天之易。朱子说: “据邵氏说:先天者,伏羲所画之易也,后天者,文王所演之易也。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图以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文王之易,即今之《周易》,而孔子所为作传者是也。 ”(《答袁机仲》)……盖《周易》如后人所讲者……多涉及实际或近于涉及实际,所以可称为后天之学。若此圆图(指十二辟卦) ,仅涉及一般事物之变化所依照之公式,至于某种事物在实际上之有无,以及其理之内容,均置不问,故可以称为先天之学。因其所表示系一般事物之变化所依照之公式,所以虽只一图,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 。
其实,十二辟卦的作用与四象的作用是一样的,都只能作为表示事物存在变化过程的一种公式来看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