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道德表现的否定

对道德表现的否定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对道德表现的否定道德,就是人的心性、本来面目,也就是深层自我意识;道德表现,是指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这伦理道德是人的心性中自然发挥出来的,故此也叫道德表现。这就是道佛两家与儒家在学问事业上的差异所在。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道佛两家要否定对道德表现的追求。道佛两家认为,只有将德与道合在一起才是,而不应该对道德表现另外再加以追求。

二、对道德表现的否定

道德,就是人的心性、本来面目,也就是深层自我意识;道德表现,是指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这伦理道德是人的心性中自然发挥出来的,故此也叫道德表现。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大自然的恩赐,这是天赐之于人、人得之于天的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因此说: “德者,得也。 ”由于这个道德是人人固有与生俱来的,不是从外部加入的,所以,韩非这样说: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

(《韩非子·解老》)

道德不同于其他的获得,人在心思向内时才可使道德显现出来,假如是心思向外,这道德就要深隐而不显现。故此韩非说:

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韩非子·解老》)

韩非是法家人物,但对于老子的学说有所研究,对于心性之学的实质也有所了解,他著有《解老》、《喻老》等分析道家学问的文章。故此,也有属于心性之学性质的见解。道德,是人在无为、无欲、不思、不用时才会拥有的。道佛两家不愿将这个道德表现出来,而是要它与道相结合,这叫道德形上化,儒家却是要将这个道德表现到相关的具体事物上,使道德转变成仁、义、礼、智等道德表现,这叫道德伦理化,也叫道德形下化。这就是道佛两家与儒家在学问事业上的差异所在。

对于伦理道德,儒家是十分提倡的,而社会上的主流观念也是推崇的。可是,这个儒家所提倡社会所推崇的伦理道德,却是在道佛的否定之列。老子认为,如果人能与道合一,就不会再来考虑德(道德)了。只有在没有与道合一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德;也只有在没有把握住德的情况下,才会来讲求仁(仁,是指人具有道德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可叫道德心理) ;并且,也只有在没有把握住这个道德心理时,才会来考虑义(义可以指人的道德行为) ;再者,也只有在无法把握住道德行为时,人才会来考虑礼(礼是指世人的行为规范) ,世人之所以要讲求礼,那是由于没有道德之故。故此,老子这样说: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德,是在无思无为的情况下才具有的,道德表现属于人心性的自然流露,本无所谓仁、义、礼、智等各种道德表现的区别。而且,道德表现也不能去刻意追求,假如对仁、义、礼、智等道德表现有所追求,就不可能保持无思无为的境界,没有无思无为的境界,道德也就不存在了。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道佛两家要否定对道德表现的追求。道佛两家认为,只有将德与道合在一起才是,而不应该对道德表现另外再加以追求。庄子这样说:

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庄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保持了道德,就不必再去追求道德表现(仁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