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读《金刚经》和《心经》———佛家的否定说法
(一)解读《金刚经》
《金刚经》是一部重要的大乘佛法经典,说的是关于怎样调整心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通过对话的形式来阐发的。对话的人是释迦牟尼佛和弟子须菩提。先是须菩提向佛提出了一个问题,于是佛对这个问题反复进行解答,最终充分地阐明了应该怎样调整心态这个道理。
须菩提所提的问题是这样的: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善男子善女人,是指有心求道的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彻底的觉悟;发心,意为下决心;云何应住,意为人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住,保持;云何降伏其心,意为怎样控制住烦乱的心境,使其安静下来。整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有心求道的有志气的男人和女人,在有了想得到彻底觉悟的决心以后,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应该怎样控制心烦意乱的心境?
对于弟子的这个问题,佛进行了反复解答,其总的答案是这样的: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见如来。
佛的论说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灭度众生,二是不住相布施。接下来解释这两方面的内容。
1 .灭度众生
众生,指人的各种生命状态,也就是人的多种多样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对于众生一词的含义,禅宗六组惠能这样解说道:
卵生者,迷性也;胎生者,习性也;湿生者,随邪性也;化生者,见趣性也……
(《金刚经集注》)
居士李文会对于众生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
若卵生者,贪着无明,迷暗色覆也;若胎生者,因境来触,遂起邪心也。
(《金刚经集注》)
总之,所谓众生,指的是人在心思向外时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在《金刚经》中,众生是分为九种的,因此也叫“九品众生” ,其实这九种只是虚数,是泛指,人的心理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只是九种。至于上面说的,哪种众生对应哪种心态,如卵生是指迷性、胎生是指习性等等,也不可看得太死板。这九种众生各对应哪种心态,是难于指定的。我们只可理解成:九种众生就是各种心态,无须进行细分。
众生一词是指人在心思向外时的各种各样的心态,对于这个意思,下面再引用禅宗宗密的话来说明:
谓六道凡夫,三乘圣贤,根本悉是灵明清净法界心。性觉宝光,各各圆满,本不名诸佛,亦不名众生。但以此心灵妙自在,不守自性,故随迷悟之缘,造业受报,遂名众生;修道证真,遂名诸佛。又虽随缘而不失自性,故常非虚妄,常无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遂名真如。
(《禅源诸诠集都序》)
心思向外而没有深层自我(不守自性)时的心态,就叫众生;心思向内心中能保持深层自我(修道证真) ,这就是佛们(诸佛)的心态;在接触事物处理事务(随缘)时,也能保持深层自我(不失自性) ,这样的心态就叫真如。真如也指佛的心态,而深层自我也可叫真如。
不过,世人对于众生一词,历来误解最多。许多人都以为所谓众生是指各种物质生命,即各种动物。比如,说卵生是指禽鸟之类的动物,说胎生是指哺乳类的动物,如此等等。其实,这样的看法不正确,是与心性之学的宗旨相违背的。而上面举例的惠能等人对众生一词的解说则是正确的。
佛说“灭度众生” ,其意思就是要消除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怎样消除呢?就是要心思向内抑制思想活动,排除知识。灭度,意为消除。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涅槃,意为圆满寂静,简称圆寂,是指人在心思向内天人合一时的那种心态。无余涅槃,指人在彻底的天人合一时的心态,这心态是彻底的完全的圆满寂静。无余,指天人合一的程度。怎样才算是彻底的灭度众生呢?那就是通过彻底完全的心思向内天人合一来做到消除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
“降伏其心” ,所要降伏的就是人在心思向外时的各种各样的心态。降伏这心态的办法就是“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使它们由于心思向内天人合一而消失掉。说心思向内天人合一可以使各种各样的想法消失掉,这话也可理解成心思向内天人合一可以使各种各样的想法不会产生。既然这些想法本不曾产生,那么,虽说是消除所有的这些想法,其实并不曾消除,原因是任何想法其实并不曾产生出来,也就不曾存在过,因而也就说不上消除不消除。由于这个道理,所以佛这样说: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2 .不住相布施(包括不住相生心)
布施,意为施舍、舍弃、丢弃,丢弃什么呢?就是丢弃各种想法念头(灭度众生)。住相,相,是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的产物,住,意为依靠、凭借。住相,意为依靠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住相布施,意为依靠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来舍弃各种想法、念头,这是指不够彻底地丢弃想法念头;不住相布施,就是不依靠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来舍弃消除想法念头,这是指彻底完全地消除了各种想法、念头。假如要依靠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来消除想法,就不可能是彻底完全的消除。色、声、香、味、触是指感觉活动的结果,法,是指思想活动的结果。 “不住色布施” 、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指的是不依靠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来消除想法。比方,假如通过专心看某一样东西(如墙上的一张图) ,来达到不想其他问题的目的,这就叫住色布施,假如通过专心听某一种声音(如流水声) ,来达到不想其他事物的目的,这就叫住声布施,又假如通过专心想自己身上某个部位(如脐下丹田穴)的感觉来达到不想其他事物的目的,就叫住触布施。其他情况可以类推。 “住色布施”等,是指不够彻底完全地消除思想活动的修道方式,而“不住色布施”等,则是指一种能彻底完全地消除思想活动的修道方式。
“不应住色生心” :生心,意为清醒,心里明白不迷糊。上面说的布施,是指什么也不想。人在什么也不想时,就要迷糊,而不迷糊时,却又要东想西想。“住色布施”就是能使人做到只看某个特定的图像而不想任何别的事物的一种办法,而“住色生心” ,也就是指只看某个图像而别的什么也不想时能做到不迷糊。其实, “住色布施”和“住色生心”是相通相同的。 “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的情况也如“住色生心”一样,都是指通过感觉和思想活动上的一种专注的做法,来达到什么也不想且又一点也不迷糊的状态。可是这种做法是不够彻底的,效果是不够好的,因此需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 ,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 。这就叫“离一切相” 、 “不住于相” 。
前面提到,须菩提的问题中有这样的话: “云何应住? ”意思是应该怎样保持某种合适的心态?其答案就是:不依靠通过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的办法,来做到什么也不想而又清醒不迷糊,修道者(善男子善女人)所应保持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不进行任何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叫不住于相,不住于相而又不迷糊,就叫“应生无所住心” ,也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住,是保持,也是停留之意。总之,是要把心态保持、停留在无任何感觉活动、思想活动且又十分清醒的程度,才能获得彻底的觉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住相布施” 、 “不住相生心”呢?即怎样才能做到不依靠通过专注于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中的某一个内容来做到既什么也不想而又相当清醒呢?回答是要“见如来” 。如来,我们已知,是指人的心性,人的深层自我。见如来,就是保持清晰的深层自我意识,充分凸显这个心性,仿佛自己的这个深层自我显现出来一样。换句话说,见如来就是自己想自己的心思。上面说到,住相布施或住相生心是指专注于自己的某种感觉和某种想法,通过这种专注来做到消除其他的任何想法。因为这种布施和生心是不够彻底的,需要进一步,所以要做到不住相布施、不住相生心。所谓不住相生心,就是见如来,要通过见如来来实行布施和生心。见如来,也叫明心见性。只有明心见性的心态,才是彻底完全地排除了各种想法的清醒的心态。心性之学所要求保持的也就是这种心态,只有能够保持这种心态,才可以获得彻底的觉悟。禅宗五代祖师道信有这样的话:
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道信《起信论》)
心无初相,是指不住相、离相;微细念,指“住相布施”之类的心态;得见心性,指见如来、明心见性;心即常在,指什么也不会去想,只有一个自我意识(如来) ;觉,指清醒,究竟觉,指彻底的觉悟,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信的这段话指明了一个道理,即怎样的心态才可以获得彻底的觉悟。佛在《金刚经》中所要告诉人们的也正是这样的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金刚经》的主旨。
为了获得彻底全面的觉悟,应该怎样控制各种各样的想法、念头,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这是佛弟子须菩提的问题。要完全消除各种各样的想法、念头,不是依靠感觉,也不是依靠某种意念来消除各种各样的想法、念头,来保持清醒的心态,而是依靠看住自己的深层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彻底的觉悟。
下面再说关于“住相布施”与“不住相布施”的道理。战国时期法家人物韩非这样说: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夫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谓其意所无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
(《韩非子·解老》)
无术,是指那些能使心思专注于一处而不再去想其他事物的一些方法(如上面所说的住色布施之类的方法)。韩非认为:之所以要尊崇心思向内什么也不想,那是由于这样做能使心中得到逍遥自在,无所牵制。可是,那种无术,却是刻意地使心思向内收敛什么也不想,而这种刻意,往往是无法做到什么也不想的,因为人在实行无术时,就要受到这种刻意追求什么也不想的做法的牵制。因此说,要想运用这无术来实现逍遥自在无所牵制的目的,却是无法完全做到的。
上面说到的用“住色“ 、 “住声、香、味、触、法”的方法去实行“布施” ,求取“生心” ,这方法就是韩非所说的无术。由于这样的做法是不够彻底的,不能使心态完全符合于天的本质,因此,佛要将这样的做法否定掉,并指明应该做到“无所住而行于布施” 、 “无所住而生其心”才是。
(二)解读《心经》
《心经》,是佛经之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题目连经文总共仅260余字,翻译者为唐朝玄奘和尚。《心经》的“心”字,有两重含义,一是有“核心”的意思,一是有心态、心思的意思。《心经》的篇幅虽小,但是很重要,它所表达的道理,可以说是全部佛经精神的一个总结,因此说,心字具有核心的含义。此外,《心经》所要表达的就是关于怎样看待心理活动和人应具有怎样的心态这方面的道理,因此说,这《心经》的心字又有心态、心思的含义。《心经》是简称,这部佛经的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摩诃,意为大;般若,意为智慧;摩诃般若,意为大智慧。波罗密多,也叫波罗蜜,意为到彼岸,相当于通常所说的“上天去” 、 “到天国去” ,其实质就是天人合一。全句的意思是:运用大智慧到天上去。那么,怎样运用大智慧到天上去呢?《心经》所阐述的道理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下面讲经文内容: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经》)
这段话是《心经》的总纲,而其中的“照见五蕴皆空”又是这段话中的主要一句话。自在,是指人的心性,深层自我意识;观自在,是指看住自己的心性,即看住自己的心思、自己的自我意识。说观自在,就相当于说见如来。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埵,是指努力于实行观自在,并且具有相当成就的人。般若波罗蜜多,意为运用大智慧实行天人合一;行,实行;深,深入;这是指天人合一的程度。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意为运用宇宙人生真理作指导,深入地实行心思向内的功夫来求取天人合一。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不是平常的眼见,也不是知识上的见识见解,而是指内心深处的一种体验。只有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才会有这种体验。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是指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那么,什么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呢?就是五蕴皆空,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活动的所有过程和结果都是空的、不真实的、虚幻的。佛家所说的“空”也可说成是“性空假有” ,这是对事物现象的一种看法。照“缘起性空”的理论说,世上每一件事物的存在,都是由某一些相关因缘凑合而成的,其自身并无任何性质,其存在也是暂时的,假如有关因缘消失了,该事物也随之消失了。总之该事物的存在不能算是真实的,因此,《金刚经》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可是,虽然如此,却又不能说该事物是没有的。而应该说该事物是一个假象,这假象是有的。以上说法就是中观或中道的道理。这“性空假有”的所有事物都会反映到人的头脑中,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头脑中的这种反映?《心经》的全部内容就是讲这个问题的。度一切苦厄,意为用五蕴皆空的有关道理来指导心思向内获取天人合一的功夫实践,可以获得五蕴皆空的体验,有了这个体验,人就能脱离由于五蕴带来的人精神上的痛苦,于是,人生就是美好完善没有任何缺陷的,没有任何苦难的。五蕴皆空的道理就是《心经》的总精神。由于这个道理而引发的智慧,就是般若,也可进而叫般若智慧。通过对经文的理解所得到的相关道理,尚属于知识,这知识可用来指导修炼的实践,获得这知识,可以称之为智慧,也可称之为般若。而由于心思向内的功夫实践所获得的关于五蕴皆空的体验,则可以称为特殊的智慧,也可称为大智慧或摩诃般若。摩诃般若,也可看做是天人合一的心态。
佛经之中,有一类经文是讲关于五蕴皆空这方面的道理的,这种经文就属于般若类经典,《心经》、《金刚经》就是这样的经典。缘起性空、中道义等就属于般若一类的道理。
那么,为什么说是五蕴皆空呢?
什么是五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内容如下:
色:指可以被感觉器官感知到的所有外界事物的有关属性。这是客观的存在,叫色法,也叫色相。
受:感受。
想:思想观点。
行:习惯思路。
识:信念。
受、想、行、识四者,指所有思想活动的产物,这是主观的存在,叫心法,也叫心相。
心中的客观行为叫色法,主观行为叫心法;客观行为的结果叫色相,主观行为的结果叫心相。五蕴皆空,意思是所有的这些客观的和主观的精神产物,其存在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这个意思,就如《金刚经》的偈中所言: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为法,就是想法,包括客观和主观两种“观”的结果。而无为法则是指什么也不想。所有相,是指色相和心相,这就是五蕴。般若,就是指看透了五蕴皆空这个实质真相的能力或智慧。由于看透了,所以才可以不受任何事物牵制而过渡到彼岸去。由于不受任何事物的牵制,心里就不会有任何的苦痛,因此说,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心经》)
舍利子,也叫舍利弗,是佛的大弟子,可能这部《心经》是为应舍利子的提问而说的,所以要称呼其名。上面经文的句式是有省略概括的,完整的句式应是这样的: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空,意为虚幻、虚妄。上面经文的意思是:凡是所有精神活动的产物,都是虚幻、虚妄的。不异与即是两个词,意思相同,既说不异又说即是,是为了强调“五蕴皆空”这个意思。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心经》)
诸法,指全部的色法和心法,也就是指所有客观现象和主观现象,诸法空相,意思是所有的客观现象和主观现象都是虚幻、虚妄的。生是指存在,灭是指消亡;垢是指不好的,净是指好的;增是增多,减是减少。假如从具体的个别的角度用相对的分别的眼光去看,世上的事物都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但是,假如从整体、全面的角度用绝对的无分别的眼光去看的话,世上事物却是无所谓生与灭、垢与净、增与减的。比方说,岩石因风化而变成沙土,这个现象,假如对沙土来说是生,而对岩石来说是灭。这生灭只是相对而言,并无绝对的意义,假如从整体全面的角度看,就无所谓生与灭了。此外,垢和净、增与减的情况也是如此。任何事物,其本身并无垢净可言,比如泥土,孤立地说,其本身并不能说好或不好,假如把它用来种植,那就是好的、净的,假如把它加到它不该在的地方,如食物上,那就是不好的、垢的。其他事物的情况也类似这样。又比如对于增和减的概念来说,也是相对而言的。岩石风化而变为泥土,对岩石来说是数目的减少,而对泥土来说,则是数目的增多。不过,假如从整体的绝对的眼光来看,就是无所谓增与减了。这个以整体的绝对的无分别的方式来看世界的角度就是天道的大视角、宇宙的大视角。以这个大视角看问题的眼光就叫般若智慧。《心经》的宗旨,就是教人要用般若智慧从整体绝对无分别的角度去看世界。
关于不可以用相对的有分别的眼光去看问题这个道理,庄子是用下面的比喻来说明的: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䲡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芻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䲡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庄子·齐物论》)
庄子从住所、食物和交游相处对象三个方面来说明人和几种动物的不同喜好,以此来证明不能轻易肯定何者为好何者为不好的道理。可知,假如从整体和全面的角度看,事物本来是无所谓好与不好的。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心经》)
人的感知器官无法正确地认知宇宙的本质,所能得到的只是虚幻、虚妄的幻象。因此说,无所谓客观世界,也无所谓主观世界,这些都是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的产物,都是不真实的。《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这个意思。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心经》)
眼、耳、鼻、舌、身、意,是指感觉器官和思想器官,色、声、香、味、触、法,分别指感觉器官和思想器官所作用的对象,此外,还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分别是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的产物。这六根、六尘加六识,总共是十八项,总称十八界,也称为十八处。
以上十八项,每一项都可称做一界。从眼界到意识界,一共是十八界。十八界包括了整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全部内容。其中前五识是感觉器官所作用的素材,可视为客观世界。前五尘分别形成了前五识,前五识也就是第六尘(法尘) ,这是思想活动的素材。法尘的结果是意识(第六识)。六识,可视为主观世界。上面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从宇宙大视角用整体全面的眼光看,无所谓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也无所谓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有这一切,都是虚幻的虚妄的。这是否定了六根、六尘、六识这整个十八界。因此说: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心经》)
这段话是否定了小乘佛法关于“十二因缘”的说法。十二因缘讲的是人生之所以有苦难的十二个连环式的因果关系。十二因缘的说法与十八界的说法一样,都属于佛家的初级道理。佛家初级道理是小乘佛法,高级道理是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是对人的想法的否定,大乘佛法则是在小乘佛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小乘佛法的道理进行否定而展开的。这就是对于否定的否定。前面说过“放下,连放下也放下” ,就相当于这里的“对于否定的否定” 。下面看关于十二因缘内容的解说(引自张中行《禅外说禅》) :
十二因缘是讲造成人类生命现状的种种原因。这种种原因是连环相扣的,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原因,后一项是前一项的结果。最初的原因就是无明,最后的结果就是老死。无明的意思是,人生处于迷惘之中,想不明白,不知如何是好。说无明,其实是对人的心相的否定。人由于无明因而才有现在这样的意气、行为……这样一直下来,直至“老死”为止。认识到这一点,就应该加以克服纠正,这克服纠正就叫“尽” 。 “无明尽”就是指对无明现象的克服纠正。比如施行教化、增加知识、开发智慧,就属于这克服纠正的办法。对于佛法来说,认为人的所有的想法念头是“无明”的。这是对人的想法念头的否定,属于小乘佛法的范畴。假如对这否定作进一步的否定,那就是“无无明” 。 “无无明”属于大乘佛法的内容,意思是:认为人的想法念头是无明的。其实这种认为,也只是一种想法念头而已。既然是想法念头,那么,也是虚幻虚妄的,因此是无所谓无明无所谓不无明,这就叫“无无明” 。再者,既然是无所谓无明,那么,也就无所谓对于无明的克服纠正了,这是对“无明尽”的否定,就叫“无无明尽” 。从“无无明”开始一直到“无老死” ,这是对十二因缘全面的否定;从“无无明尽”到“无老死尽” ,这是对关于十二因缘克服纠正措施的全面否定。上面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就是指对于十二因缘及有关克服十二因缘措施的全面的总的否定。
无苦集灭道。
(《心经》)
这是对小乘佛法道理“四圣谛”的否定。苦集灭道,在佛学中称为四圣谛,意思是四条真理。四圣谛也是佛学中的初级道理,据说这是佛在最早说法时所说的内容,是为适应那时的形势而说的。而这里所说的“无苦集灭道” ,则是对这个初级道理的否定。
下面讲四圣谛的内容:
苦谛:是说人生的苦难。
集谛:是说引起人生苦难的原因,这原因是人的思想方式出了问题。
灭谛:指出消除人生苦难的目标,这一目标正如佛经所说:
贪欲永尽,嗔恚永尽,痴愚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
(《杂阿含经》)
道谛:是指人脱离苦难的途径。这途径就是实行八正道。八正道,意为心理、言语、行动等八个方面都要符合正道。
这四圣谛虽是真理,但也是知识,也是人思想活动的产物,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也属于被否定之列,因此说是“无苦集灭道” 。
无智亦无得。
(《心经》)
智,智慧,是指对宇宙人生意义的理解。得,道德,功德,是指人心思向内而显现出来的深层自我意识。这个深层自我意识,也是智慧,叫特殊智慧,也叫摩诃般若。无智亦无得,意思是无所谓智慧,无所谓功德。这个说法是对人的精神产物全面彻底的否定。由于这样的否定,才能做到真正的“五蕴皆空” 。 “放下,连放下也放下” ,连智慧、功德也不去想,即连“般若波罗蜜多”也不去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放下的呢?这里的智,指般若,这里的得,即功德,相当于波罗蜜多,说“无智亦无得” ,是对“般若波罗蜜多”说法的否定。关于般若波罗蜜多道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五蕴皆空” ,这“五蕴皆空”的道理,对于心性之学事业来说,就相当于过河的筏和捕鱼的筌。现在所说的无智亦无得,就相当于说过河舍筏和得鱼忘筌。
上面经文的内容是讲了怎样实行般若波罗蜜多方面的道理,这道理就是把思想活动的产物看破看空,舍弃掉,否定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看破红尘” 。
下面的经文是讲般若波罗蜜多的重要性。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经》)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由于能够彻底否定一切,舍弃一切,所以,菩萨就是依照这个般若波罗蜜多的道理去实行而获得了成果的。这成果是心无挂碍。心无挂碍,即心中无牵无挂,逍遥自在,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游于无何有之乡” 、 “不受物累” 。这里的“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也就是这个意思。究竟涅槃,意为彻底的天人合一。涅槃,意为圆满寂静,简称圆寂,是指天人合一的状态。把心中任何的想法都舍弃之后,才能彻底实现天人合一。这样,也就成佛了。
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经》)
三世,三个时间段:过去、现在、未来,指一切世间。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切世间中所有的佛,都是由于般若波罗蜜多而获得了彻底的觉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正觉等觉无上觉,也叫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彻底觉悟的意思,这是成佛之人所能具有的能力。佛,是古印度语,也叫佛陀耶、佛陀、佛图、浮图、浮屠等,意思是获得了觉悟的人,或说是觉悟者。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心经》)
咒,可解做路、途径、方法、手段。由于般若波罗蜜多有上述的这样大的作用,所以实行般若波罗蜜多是无比正确光明的途径,是无比神奇的途径。般若波罗蜜多能解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所以要实行般若波罗蜜多这个途径。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
这里所说的是《心经》的咒语。咒语,是密语,意思是秘密的不可翻译的话。不可翻译的原因是,本来这密语好比暗语,像江湖行话那样,说的人懂,听的人懂,其余的旁人不懂。到后来,懂的人不在了,就像现在那样,讲的人不懂,听的人也不懂,大家都不知所云了。不知所云也有用处,那就是增强了神秘感。
以上内容是对《心经》的解读,《心经》主要是讲般若波罗蜜多的作用。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是运用智慧来实行与上天相结合,这智慧是指对于宇宙人生实质的理解。宇宙人生的现象反映在人的心中,就成了人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五蕴)。对宇宙人生实质的理解,能使人认识到心中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是虚妄的虚幻的。认识到这一点,才可以舍弃这个“五蕴” 。舍弃五蕴,就是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想的心态,就是佛,就是与天的本质状态相符合的人。有佛家这样说:
人若欲达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心性之学的全部道理,就在这句话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