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宗禅的顿悟

南宗禅的顿悟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南宗禅的顿悟禅宗传承到第六代时,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使得禅宗强调明心见性的特色又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与南宗禅相对的是以神秀为首的原来的禅宗体系,后人称之为北宗禅。下面看南宗禅与原先禅宗的不同之处。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若真如自觉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由于讲求顿悟,所以南宗禅也被称为“顿教” 。

四、南宗禅的顿悟

禅宗传承到第六代时,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使得禅宗强调明心见性的特色又有了进一步的加强。禅宗的第五代祖师叫弘忍,他门下有两个最优秀的弟子,一名神秀,一名惠能。神秀是饱学之士,而惠能却是一个不识字的白丁。可是,惠能凭着极高的悟性和对佛法精神的深刻理解,却使禅宗明心见性的理论和实践更上了一层楼,因而开创了更具特色的南宗禅。为此,惠能也就被尊奉为禅宗第六代祖师。与南宗禅相对的是以神秀为首的原来的禅宗体系,后人称之为北宗禅。于是,禅宗就分为南北两宗。下面看南宗禅与原先禅宗的不同之处。先看五祖弘忍的见解:

但于行住坐卧,恒常凝然,守本净心。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

(《修心要论》)

守本净心,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保持深层自我意识。接下来再看神秀的见解:

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知四大五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有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其静心者,即是无漏真如之心,其染心者,即是有漏无明之心。若真如自觉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十地经》云: “众生身上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所覆,犹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又《涅槃经》云: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明覆故,不能解脱。 ”佛性者,觉也。但能觉知明了,离其所覆,即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因此而成。

(《观心记》)

净心,是指什么也不想时候的心态,染心,是指有思想时候的心态。真如自觉、金刚佛性、觉,都是指人的深层自我意识。神秀推崇佛性和觉,也就是推崇明心见性。觉,也称为智慧,称为无漏智性。只有讲求佛性讲求觉,才符合禅宗的要求,而神秀上面的话,是符合这个要求的。对于觉,道信禅师这样说:

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起信论》)

什么是究竟觉?日本人柳田圣山这样说:

究竟觉正是宗密所说的最上乘禅。

(《禅与中国》)

关于最上乘禅,前面已经说过, “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由上面这些话看来,弘忍和神秀也都是严格地尊奉着达摩祖师所传下来的宗旨(明心见性)的。神秀还说过这样的话:

如何是佛?佛心清净,离有离无,身心不起,常守真心。

(《大乘无生方便门》)

神秀的“常守真心” ,与弘忍的“守本净心” ,其意思是基本一致的。可是,对于这个情况,在《六祖坛经》中存在着误导。

在《六祖坛经》中说到一件事:五祖弘忍要立第六代传人,神秀和惠能为此而作偈。神秀所作的偈是这样的: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着尘埃。

五祖看了这个偈之后,这样说:

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弘忍的话是说神秀还没有认识自性。《六祖坛经》中所记之事,是南宗中人的一面之词,也不知当时的真相究竟如何。可是,从前面的神秀所作的议论来看,神秀其人应该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说神秀未见“本性”(自性)可能不符事实。既然如此,那么,神秀与惠能相比,是否有何逊色之处呢?

上面曾说,禅宗的特点是强调明心见性,而惠能为首的南宗禅却将这个特点推进了一步,更加强调这个特点。那么,更加强调明心见性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呢?那就是:有意识地追求顿悟自性;为追求顿悟而实行特殊的修持方法。所谓顿悟自性,就是指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自我心性究竟为何物。由于讲求顿悟,所以南宗禅也被称为“顿教” 。南宗禅更加强调明心见性,相比较,神秀的禅宗(北宗禅)就没有这种追求顿悟的特色。

由于有意识地追求悟、凸显悟,因此,在南宗的有关著述作品之中就有许多关于悟的记载:

师(指惠能)曰: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

(《六祖坛经》)

师(惠能)曰: “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

(同上书)

后远谒石头,便问: “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 ”石头据坐,师(指远)便行。头随后召曰: “阇黎! ”师回首。头曰: “从生至死,只是这个,回头转脑作么? ”师言下大悟。

(《五灯会元》)

言下大悟,意为听了有关的言语之后马上就明白了关于明心见性的道理。这种言下大悟的情况,就叫做“理入” 。与理入相对的情况叫“行入” 。行入是指由实行禅定到一定程度而得到“大悟”的情况。听了这些相关道理之后, “言下大悟”了,这也正是南宗禅所要追求的效果。可是,通过说道理使人觉悟,是传统佛法所走的道路,属于常规化的作风,并非“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所特有的风格。下面,再接着看关于悟的故事:

(国清行机)每谓人曰: “某犹未稳在,岂以住山乐吾事邪? ”一日,偶看斫树倒地,忽然大悟,平昔碍膺之物,泮然冰释。

(同上书)

(径山智策)往豫章谒典牛。道由云居,风雪塞路,坐阅四十二日。午初,版声铿然,豁尔大悟。

(同上)

(黄龙道震)自以为碍,弃依草堂,一见契合,日取藏经读之。一夕,闻晚参鼓,步出经堂,举头见月,遂大悟。

(同上)

(金陵俞道婆)市油糍为业,常随众参问琅邪,邪以临济无位真人话示之。一日,闻丐者唱莲花乐云: “不因柳毅传书信,何缘得到洞庭湖? ”忽大悟。

(同上)

(天衣义怀)至姑苏,礼明觉于翠峰。……入室次,觉曰: “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 ”师拟议,觉又打出。如是者数四。寻为水头,因汲水折担,忽悟。

(同上)

(慧圆上座)出游庐山,至东林,每以己事请问。朋辈见其貌陋,举止乖疏,皆戏侮之。一日,行殿庭中,忽足颠而仆,了然开悟。

(同上书)

看上面的内容,有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见到月亮也会悟,走路跌倒了也会悟,这也会悟,那也会悟,到底悟的什么?其实,上面所说的悟,也属于顿悟,即一下子明白了关于明心见性的道理。可是上面的内容中没有将这层意思说清楚。下面引用几段明确指明所谓悟就是“悟自性”的有关论述来说明:

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往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

(《六祖坛经》)

这里明确地说到所悟的就是自性、心性、本心,也就是人的深层自我意识。这里所说的悟,就是指认清了深层自我意识的本质意义。上面所说的是关于惠能在顿悟时的情况。惠能对于自己悟道的这段经历还这样说:

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

(《六祖坛经》)

这段话也是说所悟的就是自性、心性。在前面所引述的故事中说到,许多人有关悟时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或“见斫树倒地” ,或听到“版声铿然” ,或“举头见月” ,或听到“唱莲花落” ,或“汲水折担” ,或“足颠而仆”等等,结果,他们都“大悟”了。可是,由于既没有指明究竟悟了什么,同时又没有说清为什么会悟,因而使人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其实上面所提到的悟,就是指顿悟,悟什么呢?就是悟到了自我心性。可是,这顿悟自我心性与见斫树倒地、举头见月等事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见斫树倒地、举头见月这些事与顿悟一事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只是顿悟之人在当时偶然碰到的一种情况而已。那么,上面提到的那些人为什么能够悟呢?那是因为那些人是在不断地实行禅定。不断实行禅定,叫渐修。当渐修到一定的程度,达到心境足够清净寂寞时,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又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于是就会显露出自我心性来。《金刚经》所说的“即见如来”就是指“显露出自我心性”的情况。这时,假如能够灵感激发,脑子猛然转过弯来,省悟到原来这个自我意识正是自我心性,也正是佛性,这是成佛的根本,而这个根本正是自己向来所要寻找的对象,于是就恍然大悟,就一下子明白了。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顿悟的实质。由于是有意识地追求自性的显露,所以得到顿悟的机会就会大一点。这好比对号入座,总比盲目乱找要容易一点,失之交臂的可能性就会少一点。禅修之人要想明心见性,好比是“按图索骥” ,讲经说法的作用好比是交给别人一张图。得图之人去按图索骥,这索就是渐修,而找到了就算是顿悟。禅宗的风格是告诉人有这样一个座号,有这样一匹好马在那边。而南宗禅则进一步告诉人这座位这马就在眼前,由于如此,这找到座位、找到好马的概率就要高得多。上面讲到,惠能在顿悟自性时,一连讲了好几个“何期”(意为想不到) ,这说明他对号入座成功后的心情是惊奇而欣喜的,同时也说明这样的成功正是他原先所期待的,顿悟的实质就是这样。假如当显露自性而恍然大悟之时,自己正在“举头见月” ,或正“听到版声铿然” ,这只能表明是当时所遇到的一个情景而已,纯属偶然。这情景与顿悟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因而也并无任何特殊意义。

上面所说的这种由不断地实行禅定而获得顿悟心性的结果,就叫做渐修而顿悟。南宗禅之人之所以强调悟,并且得到悟的事例较多,是因为有意识地追求顿悟自性,心中有思想期待之故。应知,有意识地追求顿悟自性,正是南宗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