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回归于天的凭借

回归于天的凭借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回归于天的凭借人要实行天人合一,就要克服回归道路上的障碍。对于心性之学的这个特点 ,近现代国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为“以理性否定理性” 。这一句话概括了心性之学学问事业的特点和实质。对于心性之学的这个特点和实质,冯友兰这样说:严格地说,一切存在的总体是思想的一个观念,但是是这样的观念:将欲得之,必须失之,而将欲失之,必先得之。

六、回归于天的凭借

人要实行天人合一,就要克服回归道路上的障碍(指消除欲念、感情、情绪等)。如果要想克服这些障碍,就需要具有两个条件。这条件,一是关于心思向内用功的理论知识(佛家称之为佛法) ,一是心思向内用功的实践行为(佛家称之为禅定)。有了这样的理论知识,才可知道为什么要心思向内的道理和怎样实行心思向内用功的方法。有了实践行为,才可以克制欲念、感情和情绪,保持宁静的心境,去实行天人合一。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行为,而实践行为可以落实理论知识所确定的事业目标。心性之学的学问事业就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心性之学不是单纯的学术理论知识,上面所说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朱熹有诗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话指的就是这件事,意思是说理论必须要有实践的配合。对于心性之学的这个特点(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结合) ,近现代国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为“以理性否定理性” 。他说:

为了消除理性,就必须充分利用理性。

个人与宇宙同一,在斯宾诺莎学说中是对上帝的爱。它也似乎说,上帝是一切存在的总体。但是如果上帝真是一切存在的总体,它就不能是爱的对象,正如它不能是理性的对象。人不可能爱它,除非与他同一。这个同一必须由否定理智来完成,因为只有否定理智,人才能实现与不能是理智或理性的对象者同一。

(《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

以理性否定理性,第一个理性,是指关于心性之学的理论知识(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特殊的知识) ;后面的一个理性,是指思想活动。否定理性,是说抑制思想活动,排除知识,意思就是:运用特殊知识的道理来做到排除知识。这一句话概括了心性之学学问事业的特点和实质。对于心性之学的这个特点和实质,冯友兰这样说:

严格地说,一切存在的总体是思想的一个观念,但是是这样的观念:将欲得之,必须失之,而将欲失之,必先得之。

(同上书)

“将欲得之”的“得之” ,是指得到存在的总体;存在的总体就是天、道或上帝,得之的意思就是指天人合一。 “必须失之”的“失之” ,是指消除思想活动,排除知识。 “而将欲失之,必先得之”的“得之” ,是指得到关于天人合一的理论知识(从佛家角度说,就叫做求取佛法) ,这话的意思是,要想做到消除思想活动排除知识,就必须先掌握有关天人合一这方面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佛家称之为正知正见。这里所说的“失之” ,和上面这句话所说的“否定”(以理性否定理性) ,都是指心思向内的实践功夫。心性之学的理论知识只有最终落实到实践功夫上才能够发挥作用。假如照前面的说法来看,这心思向内的实践功夫就好比与基路伯和神剑的实战过程。而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好比是指导这战争的战略方针。总之,人要想回归于天(道) ,回归于天国伊甸园,实行天人合一,就要凭借这种特殊的理论知识和坚持不懈的实践功夫。因此,反过来说,如果要想知道人有没有可能回归于天国故乡,就看有没有掌握这理论知识和有没有做到严格的心思向内用功的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