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佛学、科学与人类自性问题
(在华盛顿“国际吠陀(Vedic)科学会议”上的报告修订稿,1985年7月)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Werner Heisenberg)于1973年3月在德国慕尼黑天主教科学院,就《科学真理和宗教真理》作过系统的讲演。基本精神是:科学不能排除宗教思想的内容,不能怀疑两个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科学和技术成功地联系起来了:交通与通讯使人类生活大为方便;现代医学治好了很多人的疾病;人造飞船已到太空探索宇宙的能源,以及其他等等。另一方面,科学可以误用来发展杀伤力很强的武器,某些技术的优先发展损害了我们的生存空间;人类的伦理标准降低了,道德观念淡薄了。因此,我们必须想到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不能只从局部利益出发;这就涉及到宗教真理的平等观。
事实上,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由于人类有超越感官的智力。因此,这样的社会不仅有物理的形式,而且有精神的形式;在精神形式中,主要是寻求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意味着人类社会的伦理标准,而且涉及到整个人类生命及生态环境如何优质化的问题。
宗教涉及到伦理,而人伦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需知道指导我们行动的伦理标准。人类与动物不同,精神秩序起着主要作用。科学世界所发现的理论只是局限的思维形式;这种形式主要是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的各种规范。伦理道德主要是“指导性的理想”;通过自我修持,可以逐渐接近这种理想。这种理想是以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为基础的“精神王国”。这个王国是什么?按柏拉图的说法,就是“理念的王国”,或“善的理念”;按人文哲学的说法,就是一种纯净的心灵。宗教真理是无所不包的:不仅关系到道德、伦理、心理、心灵,而且涉及到文学、艺术、医学、历数;因为心灵世界、理念世界、精神世界是广阔无边的。
根据上面海森伯的看法,本文提出从佛学与科学探索人类自性问题。佛学浩如烟海,其真理涉及到隐显两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背后,存在有一个永恒隐序的“王国”。任何人只要认真修持,返回自己的纯净心态,就可以逐渐体验到那个世界。它是“内心真如还遍外”的一个实体;这就涉及到人类自性这个大问题。借用今天科学的真空论,那个实体可以比作一个超越时空的寂照真空态。真空态是客观存在;试想宇宙与生命未生之前,所谓的世界,就是一派无边无际的自然真空。宇宙万有在逐渐形成与变化的过程中,此真空像一个大圆镜,相继映照了万有的生灭现象。因此,中国文献记载:古往今来,很多哲人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那个“王国”的存在。
事实上,人脑约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相当于银河系星体的数目,这是一个巨大的有序化系统,是由数不清的有序化的原子组成的。在这些原子的内部,以及它们之间,大都是真空态。这个真空系统逐渐活化而具有映照功能,只是由于层层杂念掩盖了这种潜能。它就是我们自心的隐序王国,也就是我们的自性。
(二)从佛学真理讨论自性
佛学真理一词是针对科学真理提出的;在佛学中主要讨论的是俗谛与真谛,当然在佛学中也有“真理”一词。例如显教认为,有为之事相就是无为之真如,这就叫作真理;密教则指出:其法之不生不灭谓之真;对有为之事相各摄其体而不杂谓之理。从本质上来看,显密二者的说法是一致的。
佛学内容博厚精深,论著浩如烟海,单就大般若经来说,就有六百部之多。佛教传入中国后,从汉魏经历南北朝直到唐宋,结合中国文化先后发展成为十宗,各宗都有很多论著,相继弘扬佛法,阐明佛学真理,净化人心,开显智能,起到很大作用。
佛学真理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将根据华严真法界,讨论禅宗、天台宗、净土宗的基本理论与实际修证。因为这四方面的基本精神,涉及到科学上刚露头的“真空论”、“意识场”、“量子哲学”与“基因伦理学”,这就便于讨论两种真理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类自性这个重大问题。这对于在新的时代防止人类社会污染,研究新的生命科学,可能更为有益。
(1)华严十门六相
华严宗认为万法为一真如之心所认识,故提出真法界。这种真如之心就是人脑内的自性真空系统,也涉及到脑外的自然真空。其中包括四个方面:举凡动植万类,心色等法,各不相同,称为“事法界”;万物虽有差别,毕竟同一真空体性,称为“理法界”;理由事显,事归于理,事理互融,两不相碍,称为“理事无碍法界”;万物以称性融通,故一多相摄,大小互容,重重无尽,称为“事事无碍法界”。从认识论来说,华严对于宇宙万有,心态万念,统一从现象找到最基本的共性背景;然后在方法上又就千万现象的演变,概括出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大不离小,小不离大的具体情况。一个这样森罗万象的思想框架,与今天科学上的巨系统虽有些相似之处,但却不是科学系统论所能包容的。
华严四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统摄无遗,但难理解;为了便于研究,故又分为十门。第一是“同时具足相应门”,例如沧海一滴,味涉百川;第二是“广狭自在无碍门”,例如一尺之镜,照见千山;第三是“一多相容不同门”,例如一室千灯,光光相映;第四是“诸法相即自在门”,例如金器金光,互不分离;第五是“秘密隐显俱生门”,例如秋月当空,晦明并存;第六是“微细相容安立门”,例如一琉璃瓶,盛多芥子;第七是“万法森罗境界门”,例如两镜相照,景象重重;第八是“托事显法生解门”,例月出东山,性光朗耀;第九是“十世隔法犹存门”,例如一夕之梦,萦回百年;第十是“主伴圆明具德门”,例如天柱北辰,众星拱照。以上十门大都以光为喻;光的特征是:其粒子最小,以6.624×10-27的精细能量为标志;其速度最高,一秒钟内能飞过30万公里。今天的科学指出:在宇宙中,最小而又最快莫过于光。古代并无光学,但华严思路深邃,想象精微,能以光为喻,足以证明佛学真理是无所不包了。现代物理学指出: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基态是真空。这说明:真空体上载光波,类似于自性本体有智光。
此外华严又根据事物的状态提出六相:一是“总相”,即一能摄多;二是“别相”,即多并非一;三是“同相”,即互不相违;四是“异相”,即彼此不混;五是“成相”,即因缘相合;六是“坏相”,即因缘决离。以上总、同、成三者为“圆融门”,别、异、坏三者为“行布门”。圆融意味一体,行布意味分立。但此二门并非孤立无关:说行布,圆融即在行布之中;说圆融,行布就在圆融之内。这也就是因不离果,果不离因的高度概括。
(2)禅宗无住生心
禅为六度之一,实则万行之本。禅有多种,惟自西天二十八祖,直到达磨门下所传是最上层禅。所谓“真如妙心,实相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就是除了佛学经典之教化外,尚有“以心传心”之别法。我人之心本来灵明洞澈,湛寂常恒;只是无始以来,妄念成垢,覆盖此心,以致流转生死。
《金刚经》揭示了禅学的精髓,所谓“无住生心”就是修禅证悟的要领。无所住就是前六识不住于万法,第七识不执第八识为我;生其心意味到时自然呈现本来真如之心。因此从本体上说:禅是修无所修,证无所证;但就事功而论,则又是“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禅宗虽然以心传心,让行者自己转识成智,但六祖为了指示门人及后代行者,能明心见性,返回本觉,故宣说《坛经》。此经进一步阐明《金刚经》要旨,是禅学的津梁。所谓“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也就是“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这就意味着:六根对境,过而不留;六识渐转,四智恒明。归根结底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断不续,不去不来,不在中间,不居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六祖与神会禅师提倡修心的方法,应以“无念”为主。关于无念的意义,可从三方面解释:
第一,《坛经》说:“于诸境上,自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百物不思,心念尽除,也是大错;因为正念断绝,意味死亡。”看来,“无念”并非不要正念。后来神会发展这一观点,则说:“声闻修空,住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净,住净,被净缚;修寂,住寂,被寂缚。”因此,“无念”的真实意义是“于诸境上,心不沾染”,即不被法缚而能超脱。《大藏经》又进一步阐明:“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但不着一切处。惟净本心,使六识出入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为无念。”这就是说念念经历诸境,念念无染,进入“无住”状态;也可以说是念念离却诸相,达到“无相”境界。因此,《坛经》所谓“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实际关键在于“无念”。到此境界,称为“无上菩提”。
第二,《神会语录》说:“无念法是圣人法;凡夫修无念法,即非凡夫。问:无者无何法?念者念何法?答:无者无有杂念,念者惟念真如。问:既念真如,此念是否也是杂念。答:念真如是念念不离此心,不生它念;若生它念,即为杂念。以是义故,立无念为宗。若无念者,虽有见闻觉知,但常空寂。”这就是说:“无”是“无尘劳妄心”,“念”是“念真如本性”。妄心转为念真如,此念就是真如本体之用。到此体用合一,自感心光朗耀,意味自性。
第三,《神会遗集》说:“不作意即是无念,无念体上自有智命,本智命即是自性。凡圣之心本来无相;所言相者,即是妄心。何者是妄?凡作意、住心、取空、执净,乃至追求自性,皆属虚妄。如不作意,心自无物;无心无物,自性空寂;空寂体上,自有本智,此智以照为用。”《般若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具是本寂之体;生其心是本智之用。这说明自性本体,原是寂照双融;因为作意,本体被蒙;今不作意,自性开显。
以上从三种不同的角度阐明“无住”,实际上共同揭示自性、实相的统一含义。因此无念为宗,可于日用寻常中行之;这对于后来宋明新儒学的启发极大。例如朱熹的“人心之灵,莫不有知”的观点,王阳明的“良知良能”学说,都与此有关。
(3)天台止观双运
天台止观法门为隋代智者大师于浙江天台山所创,其学说根据是定与慧。定为止之因,慧为观之果;为定慧而修止观,以止观而证定慧。
什么叫作止?《永嘉集正修止观》第九说:“念非忘尘则不息,尘非息念则不忘。念息,因忘尘而息;尘忘,以息念而忘。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息无能息,念息而非知;忘无所忘,尘忘而非遣。知即不知,遣即非遣;知遣双寂,妙性自然。”这就是止。
什么叫作观?《永嘉集》又说:“智非了境则不生,境非生智则不了。智生,因了境而生;境了,以生智而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生智而了,了无所了。生无能生,智生而非有;了无所了,境了而非无。有即非有,无即非无;有无双照。妙悟自然。”这就是观。
看来上面的论点可以体会为:息念忘尘,就是止;生智了境,谓之观。这种息是自然而息,这种忘非刻意而忘;这里的生是生而不有,这里的了是了而不无。息与忘意味双寂,生与了意味双照;故止观的含义是寂而恒照,照而恒寂。这实际上也体现了无住生心的甚深含义,以及中观论的精辟旨趣。
因此,止观法门可以析成为空、假、中三观。止就是观空;观就是观假;止而不止,观而不观,非止非观,即止即观就是中。三者统于一心,故称为“一心三观”。
佛学既重理论建立又重实际修证。上面从理论上说,高度概括为止观二义。然而对于实践工夫,智者《止观正修第六》则总结为:第一是坐中内省修,第二是历缘对境修。前者概括为五:粗心散乱修止观,昏沉飘浮修止观,方便权宜修止观,定中细心修止观,心平定慧修止观。后者简略为二:所谓历缘修止观就是在行、住、坐、卧、言、动六事中修;所谓对境修止观就是六根对六尘修止观。
上面从原则上按“寂照胜义”讨论了止观,现在再从具体上按三性转化来认识止观。《大藏经》卷三说:“当知观门即能成立三性,缘起为有;止门即能灭除三性,入三无性。”所谓三性就是“分别性”、“依他性”、“真实性”;三无性就是“无相性”、“无生性”、“无性性”。三性本来非有,不生不灭,若能体验到:心识缘起,皆是虚妄,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是名为观。作是观者,妄念不起,入三无性,唯是一心,体无分别;至此对于“真实性”亦不起念,转入“无性性”,是名为止。
达到上述止观境界,从果位来说就是究竟之止。从因位来说则为究竟之观。《大藏经》卷四对于“止行”与“观行”的成就又说:
“止观作用者:止行成就故,体证净心;观行成就故,净心体现。又止行成就故,其心平等;观行成就故,德用缘起。又止行成就故,不为照染;观行成就故,不为寂滞。又止行成就故,照而常寂;观行成就故,寂而常照。”这就是止行与观行的无上成就。
上面我们从理论上阐明了止观法门的意义,又从因地上介绍了止观修持的方法,最后从果位上讨论了修持止观的成就。总之从理体上说,诸法“有即非有”;从事用来说,则又“非有而有”。前者又意味无上之“止”,后者则隐含无上之“观”。由此可知,止观双运的境界实际上是对人类自性的实证。
(4)净宗寂照并举
净宗的目的在于教人自净其心,根据是《无量寿经》与《观无量寿经》;其理、其事、其体、其用,综合起来,分三方面简略地讨论于下:
第一,什么是人类自性?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佛学诸经都不离自性,故净宗也以自性为宗。什么是自性,简约说来,自性就是自己本来具有的空性;空性并非顽空,其用涉及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常住不迁。
“灵明”表示自性本来纯真,照彻十方。明而称灵意味灵觉,不同于木石之无明、虚空之清明。日以阳明照昼,月以阴明照夜,虽有光明,但不显灵觉。“洞彻”意味自性心光能透过障碍;日月虽然照遍山河大地,但不能照彻金石、动植、人体、人脑内部。
“湛寂”表示自性寂寥常在,超越三际;寂而称湛意味莹净不染。虚空虽然沉寂,但为污秽所染,是寂而不湛。“常恒”是真如自性之体,推之无始,引之无终,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恒与不恒,两边俱遣,是为真恒。大地虽然坚固,但坏劫难逃,不能永恒。
“非浊”表示自性不沾一尘,离却万法差别之相;既非有相,亦非无相。如此,不含一尘,故无所谓浊。“非清”表示自性不舍一法,满足一切功德,即大智光明照遍万法。如此,不离一法,故无所谓清。
“无背”表示此心不背离当下一念;妄心则弃觉逐尘,远离真体,是谓之背。“无向”表示此心不趋向诸法万缘;妄心则是此起彼伏,忽东忽西,而有所向。今自性超越动静,不为物役,不随心转,故无背向。
“大哉”的意义是此性横遍十方,无有边界;竖穷三际,无有始终。真体意味此性包容万法,不出真空体性。这也就是“体大”概括“用大”与“相大”。《起信论》指出:一者“体大”,万千心法统摄于一体;二者“相大”,此心体具足无量相功德;三者“用大”,此心体能生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因果关系。
根据上面的讨论,人类自性可以免强比喻为“空明体”。空则无形无相,故无从思量。明意味只能自照,故无法议论。人的自性虽不可思议,但却可由自己悟证。自性不仅限于有情,而且涉及无情。无情之性则为物性,可由科学器证,而不能自证。然而物性究其终极,也是以真空为性。
第二,什么是无量光与无量寿?
验证光寿的途径是思专、想寂,中国晋代慧远大师说:“思专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悟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此二者,乃自然之演化,会一体而致用也。”
看来无量寿就是自性寂,也就是此心空;空则无过去与未来,故超越时间,称为“无量寿”。无量光就是自性照,也就是此心明;明则自感心光四达,不拘限内外空间,比喻为“无量光”。中国古代大德的经验是:寂而常照,照而恒寂;二者并举,光寿交融。净宗以持佛名为要。人脑自初始以来,遗传惯性,妄想成习,不易寂净,今若持名,类似以毒攻毒,用兵止兵;古人行之有效,终至寂照并举。持名有“事持”与“理持”:念念无间,绵绵相续,是谓事持;终极无间,不持而持,是谓理持。
所谓事持就是此心念兹在兹,不为烦恼所乱,不为外境所迁,达到事上一心不乱。事上虽得,但究其极,理上还未圆融自如。故须继续用功,使所持之名,是本觉之理;使能持之心,是始觉之智。至此本觉与始觉一体,能持与所持无二,达到理上一心不乱。
第三,什么是庄严净土?
中国古代大德体验到:净土就是净心;净心之外无净土。我们这个外在的世界是形形色色,万象森罗;生生死死,变动不居;加以伦理观念薄弱,有的科学技术误用,以致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受到污染。故必须从心灵生态,重建净土。我们的心量本来纯净广大,可以认清外界万千事物的本来面目;所谓“一心能摄万法”,这并非唯心。
如果能修净宗,万法可以转化为一法;从而净心即为净土,至此“内心真如偏外”。这也就是科学上所说的,脑内真空系统通向外部真空世界。故净土既无方所,又无远近。古人的经验是:“刹那登净域,方寸发幽光;渺冥超象外,性月据中央。”这就是人类自性的写照。
以上四方面的讨论指出:华严真法界的“事与理”,禅宗的“定与慧”,天台宗的“止与观”,净土宗的“光与寿”是一脉相承的;中心问题就是揭示人类自性,以及如何开显自性。这是自有人类以来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佛学真理的核心,与海森伯所讲的宗教真理的伦理观是一致的。伦理观强调怎样作人;人作好了,就有条件开显自性。
(三)从科学真理探索自性
300年来,西方科学突飞猛进,发展了很多分支。例如天文学研究各种星球的形成、运动、演化等规律;数学研究形与数的相互关系,物理学则着重研究物质运动及能量转换,数学与物理相辅相成,结果导出数理学科方面的许多真理;化学研究物质的化合与分解,生物学则着重研究遗传基因、生命机体的演化过程,生物与化学密切结合,结果派生出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医学等分支。因此,今天的科学分门别类,不胜枚举,各有真理。
科学仍将继续向前发展,分支会越来越多,研究则越来越细;反过来,有些问题则会趋向统一。本文为了探索佛学真理与科学真理的关系,谨就科学前沿与量子哲学,略谈一下科学真理。
第一是统一场论。爱因斯坦与很多有成就的物理学家,都致力于统一场论的研究。在现已发现的物理世界中,有四种力场,到目前为止已把电磁场与弱力场统一起来,但如何把原子核里的强力场统一进去,尚在研究之中,最后再把引力场统一进来,将会建立物质能量科学的完整理论。
在上述统一场论的思想启示下,西方有远见的科学哲学家,又提出超统一场论的研究,就是把意识场统一到四种物质场之中。他们认为人脑能进行意识思维活动,就有一种能量,承载了信息向外发射,这就是意识场的作用。即使它有时不向外发射,我们也会感觉到它在活动。例如在静坐过程中,自己会感到杂念忽生忽灭,心影层出不穷。又如在睡眠中,意识场有时也会活动,这就是通常感受到的梦境。人脑为什么会思维,意识场的结构与功能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艰深的问题。科学要向前发展,肯定会有一些突破,到那时一个与人类自性有关的科学真理将会被发现出来。
第二是生命科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华生与剑桥大学的克里克,两人共同研究,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复制基因的密码,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当初认为遗传物质是一个连续体;近10年来,英国的罗伯茨与美国的夏普共同研究感冒菌,最后发现基因不是连续体,具有间断性,因而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人脑为什么会认识外界事物,为什么会联想记忆,为什么会进行逻辑推理,为什么会有形象思维,为什么会恍然大悟,为什么在深定中会感知一些事物,为什么修持功夫很深的人,在临终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神智仍然非常清醒,能安排自己生活的一切,到时无疾而终,以及其他种种现象。
关于这一系列的大问题,已开始引起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的重视。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空间科学教授罗伯特,写出了《意识在物理世界的作用》一书,认为意识也是一个“场”,可以影响微观世界。剑桥大学的超导理论创建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约瑟福逊,组织英美等国很多物理学家召开一系列的“意识场与物理学”的会议,并有专集问世。他认为:尽管人脑的外部世界是万象纷陈,有时无序;如果加强修持,练习深定,意识场可以进入高度有序化的状态,并认为这是顿悟的基础。他把这种状态比喻为绝对零度下的超导现象。所谓超导体就是其中的电子不骚动,电阻趋近于零,电流畅通无阻。看来约瑟福逊的这种思想,对于探索意识场不受阻扰而顿悟的机理,是有启发作用的。这就涉及到对人类自性问题的研究。
意识与智能是人类生命的核心,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近10年来西方有些科学家通力合作,创立了一门新科学,称为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s)。他们认为人体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所接触的五尘是外源空间,意识活动是内源空间,六种识觉是活化空间,六根则形成一个联络空间。这些构思与中国哲学唯识论有些相似之处。到目前为止,他们只是对视觉成象,形成眼识,找到了一些初步机理。这一步将继续深入,可能为后面的六识研究打下基础。看来以人脑的意识与智能为核心的生命科学,在21世纪将会发现划时代的科学真理。
第三是隐序物理学。隐序意味着隐态秩序,当前的科学真理偏重于显序,伦敦大学的物理学家玻姆受到印度吠陀哲学及佛学的启示,想到物理世界的秩序应是隐序与显序的交替进行。这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显序可以转变为隐序;反过来在另一些条件下,隐序也可以转变为显序。因此,他认为:包括生命在内的整个宇宙,都是在隐态与显态之间来回变化。这也就是从科学上说明,佛学关于世法成、住、坏、空的论断。
第四是科学真理的困境。从世法来说,科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微观世界里,也出现了一个困境,那就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测不准的问题。为什么测不准?有些科学家说是观察者的意念活动干扰了电子的轨道,有些人认为这种测不准是客观存在的随机现象,是正常的;爱因斯坦等人则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测不准现象应该是必然的,决定的;有它的内在原因,应该研究;不是偶然的,随机的。这方面的争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直到现在仍未解决。科学愈向微观发展,困境可能愈来愈深。
根据以上四方面的讨论,从科学发展的趋势来看,科学真理可能有以下六大趋势:
第一是走向整体。各门科学独立发展,易于取得各自的成就。今天发现很多科学分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这就形成一些边缘科学与综合科学。例如上面所说的认知科学,正在发展的信息几何学、整体几何学、代数几何学等等。
第二是走向生命。过去300年内,科学真理的发现主要偏重物质的结构与功能,虽然涉及到生理学、医学,但大都以物质能量为主,很少谈到意识活动与心灵状态。近10年来则不然,开始探索心灵光子、智能的起源与意识结构,以及人性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向。
第三是走向宇宙。生命与宇宙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二者的关系是什么?现已开始研究。宇宙只有靠人类的智力去认识,宇宙不能认识自己;人类对自己和宇宙的了解实在太少。根据射电天文学推测,既然有观察到的宇宙,当然还有观察不到的宇宙;宇宙可能是多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宇宙也许有不同层次的文明。苏联天体物理学院士阿姆巴·米楚杨认为:宇宙文明是地球文明的外延,研究人类智能起源必须研究宇宙文明。
第四是走向隐序。人被称为万物之灵,这个人是对地球人来说的。虽然人脑很灵,但人的感观却不那么灵敏。例如人眼所能见到的光是整个光谱中很小的一段。大量的光,如红外与紫外区域等,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所以广大的隐态世界是存在的,科学真理的发现必然走向隐态世界,当然这是一个艰深的历程。
第五是走向真空。近几年来,真空理论与真空工程已提上研究的日程。现已证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而是一个最低的能量态;这说明真空自性不是顽空。由于这种功用,各区域的零点粒子可能互相凝聚形成原子。原子又凝聚组成分子,最后形成物质。科学上的零点粒子类似于佛学所说的“邻虚尘”;物质的形成与湮灭也许就是,佛学所说的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第六是走向统一。上面提到很多科学家正在研究意识场与物质场的大统一。统一的基点是什么?目前尚不明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几何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几何学的内容主要是点、线、面、体变化之间的关系,关键问题是点的运动,而后扩展成线、面、体。什么是点?他认为:“点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直观的对象;在这个概念所属的各体系之间,没有什么矛盾而是相关的。”另外我们知道:从数学来说,零点所属的体系是几何结构;从物理学来说,零点所属的体系可以是物质结构;从认知科学来说,零点所属的体系也可能是意识结构。最终这种几何结构也许会把物质结构与意识结构从理论上统一起来,那就不约而同地趋向华严的真空观了。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的趋势在不同程度上是从局部走向整体,从分散走向统一,从显态走向隐态,从生命走向宇宙。总括起来,科学的终极真理可能与真空理论有关。当然这只是一种哲学推断,至于科学上如何证实,则需要相当的岁月与艰苦的劳动。不管怎样,从科学发展趋势来看,最终会涉及人类自性这一重大问题。
(四)两种真理的关系
佛学真理可以使我们理解到:在现象之后有一个隐序的整体世界;这是从主观方面而立论的,主要启示人类净化心灵,开颜自性,去实证这个世界。科学真理是从客观方面立论的,是可以反复验证的。然而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统一的,是互补的。我们不能混淆这两种语言,这两种真理;它们各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因此,谨慎地把佛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分开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因混淆而减少它们的内容。从科学发展的趋势来看,它们的超微观性与超宏观性在某些问题上,将会指向佛学真理的大门,这不应受到科学思想的怀疑;当然这并非科学走向唯心。另一方面,发自佛学哲理的内心真理要求,不应当被科学的理性论证所削弱;因为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力量的发展,人类需要新的伦理道德标准与高层次的智能。所以必须采取整体观念:那就是不容忽视佛学真理、伦理道德原则。伦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我们应该在这两种真理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爱因斯坦于1919年5月13日在给《康德研究杂志》主编的信中提出“真正的文化”,这到底是什么意义呢?他说:“我们都已习惯于怎样从个人的生活中去超然物外,潜心研究。这种解脱的方式实在是‘真正的文化’赋予人们无价的珍宝。”看来,爱因斯坦的真正文化意味着:以解脱的方式,超然物外,潜心研究。显然,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可以说爱因斯坦曾经是不知不觉地以“修持方式”,潜心研究相对论,发现了科学真理。爱因斯坦后半生研究的统一场论,实际上是向往永恒真理;如果把意识场统一进来,那就在不同的程度上涉及到佛学真理,以比量说明人类的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