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知科学与唯识论

认知科学与唯识论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三篇 认知科学与唯识论认知科学是近十年来兴起的一门研究人脑功能的科学,其基本内容与中印古代哲学唯识论有些相似之处;而唯识论根据古人实践经验,系统地总结出八种意识与无碍智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当前发展的认知科学已经注意到活化、外源与联络空间的关系;这就为研究感性认识打下了基础。唯识论指出识有八种,分为三类。

第十三篇 认知科学与唯识论

(在中国人体潜能研究所报告的修订稿,1989年3月)

认知科学是近十年来兴起的一门研究人脑功能的科学,其基本内容与中印古代哲学唯识论有些相似之处;而唯识论根据古人实践经验,系统地总结出八种意识与无碍智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了探索人脑潜在的正智与大智,因此把这两个学科并在一起讨论。

(一)认知科学简介

近几年来,国外有些大学系统地开展了关于人脑认知功能的研究,建立了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s)的基础理论,以及与之有关的生理及心理模型。其中美国Colorado大学的Paul Smolensky教授提出了“协调理论”(Harmony Theory),对于人脑认知事物与接收信息,作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有关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主要包括三个系统。第一是人脑神经细胞的“活化系统”,由“活化空间”表示。人脑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对于外界事物,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认知潜能。这些认知能力,有些是由人脑的外部因素造成的;有些是由人脑的内部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有的是通过光信号或声信号激发的,有的是由各种意识活动激发的。结果是人脑某些区位的神经细胞对于有关的信号或信息特别敏感,形成一个活化空间。第二是环境事物的特征系统,由“表象空间”表示。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于人脑来说,有些信息是具体的,如各种感知现象的呈现,属于“外源空间”(exogenous space),有些信息是抽象的,如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形成,属于“内源空间”(endogenous space)。不管怎样,它们都有各自的特征与概率分布;作为一个特定的信息来说,它必然是有序的,而不是混乱的。它们既然有序,在数学上就可以纳入表象空间来模拟。如果某一事物被认知,就意味着认知的活化空间与表象空间能够协调。如何协调,这就涉及到第三个系统,所谓“联络空间”。人脑在认知的过程中,活化的神经细胞组成一个网络结构。一个神经细胞可以接受很多神经细胞传来的信号,并连同自己的活化情况,合成一个信息量,传给另一个细胞。很多这样的细胞构成一个复杂的有序网络。因此,人脑的细胞系统,对于不同的信号刺激,有不同的联络结构。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联络系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稳定性,又由于脑细胞活化与信息的随机性,人脑对一些事物有时认识对了,有时认识错了,有时则无关系。

人类的认知能力创造了各种文化,其认知范围、认知层次、认知能级与认知对象是各式各样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当前的认知科学所能全部解决的。然而认知科学是根据神经生理学、心理学、信息论、计算机理论、生物控制等等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如果能在已发展起来的基础上,结合人脑认知的各种实例,继续开拓认知方法的研究,对于探测人脑智能的机理是有帮助的。近几年来,很多国家开展了认知科学的研究,因为人类科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必然涉及到人脑认知能力的开发。在开发粒子高能的同时,探讨人脑的潜能是有意义的。事实上当前发展的认知科学已经注意到活化、外源与联络空间的关系;这就为研究感性认识打下了基础。同时注意到各式各样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并从横向联络发展到纵向联络;这就为研究理性认识开辟了道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有关人脑认知的一些特殊问题也会有所解决。

(二)唯识论的核心

唯识论说,人类从诞生以来,就有“我执”与“法执”,以致迷失大智。所以唯识论的目的,就是教人破除我、法二执,转识成智,以便见到自性。

唯识论指出识有八种,分为三类。前六识为“了别识”;第七识为“思量识”;第八识为“藏识”,藏有前六识认知事物所必需的种子,具有能藏、所藏、执藏的功能,又能因时、因地、因事、因物而变异所藏的种子。种子分“有漏”与“无漏”两类:有漏就是有障碍,不利于开显大智;无漏则无障碍,有利于开显大智。从物理学来分析:前者的原因是各种波的扰动;后者则是波动平息。

八识可以各自为主,产生“现行”或功能,总称为“心王”;与心王相应的后效应称为“心所”。例如眼看花,眼识心王起作用,产生的贪爱称为心所。心所共51种,其中有5种“偏行”(如作意、触、受、想、思),5种“别境”(如念、定、慧等),11种“善行”(如无贪img7痴、精进等),6种“根本烦恼”(贪、img8、痴等),20种“伴随烦恼”(如忿、恨、悭、嫉等),以及4种“不定”状态(悔、眠、寻、伺)。

心王与心所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分为4个部分。

见分——自己见到外界环境与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相分——见到外物后,在心中所留下的形象,对事理分析后,所留下的概念。

自证分——自己体验到见分所留下的相分,这实际上是第八识的染分与第七识的联合作用。另一方面,见分与相分属于前六识的作用,至于谁去识别这些作用,那也是第七识的执著与第八识染分的认知。

证“自证分”——谁去认知“自证分”是否存在,那只能是第八识的净分(无漏种子与无漏法)。常人也有这个净分,但被染分所蒙盖,无法显现“证自证分”,但这个“证自证分”的潜在功能仍然是存在的,就是圆融无碍的整体智能。

八识染分种子遍及法界也藏于第八识中,如何产生“我”与“法”,须待缘法而起作用。缘法概括为四个方面:

因缘——六根为因,六尘为缘,如感性认识。也就是能缘而缘,即主观认识客观。

所缘缘——所缘而缘,即被缘生的概念去攀缘其他概念,是自心缘自心,如理性思维活动。

等无间缘——缘生缘灭,依次无间,刹那相续,如同串珠,形成平等无间断的连续缘,如联想记忆等。

增上缘——六根因境发识,力用增强。诸法生时,不受障碍,称为“顺增上缘”;例如我们研习自性,智慧上增,是顺增上缘;另一方面,如果诸法受到障碍,但仍能上增,称为逆增上缘。

与上述见分有关的方式是四种量:

现量——直接量,如五识直接缘五尘,这是通常情况;至于超常情况,则是亲自证到自性光明或实相境界。

比量——间接量,用已知之事,比喻未知之事。

非量——错误量,即与事物不符合的思虑、语言、文字。

圣言量——圣人用现比二量,亲自证得的经、律、论等。

与相分有关的状态是三类境:

性境——从哲学来说,“性名自有,不待因缘”;故性境是不生不灭、超脱因缘而本具之真空境界,永远存在,如实相之理体、自性之真空。对于世俗法来说,器世间的一切物质虽不能久住,但却相对存在,故权且称为“相对性境”。

独影境——其中有“无质独影境”,如单独由第六识无中生有、所虚构的影像。此虚相既无能生之种子,也无所依之实质,例如通常所说的龟毛兔角;事实上龟无毛,兔无角。此外尚有“有质独影境”,如第六识缘器世间有质之景物而独生之影像。

带质境——包括“真带质境”与“似带质境”。前者以心缘心,如第七识缘第八识为我时,二者都是心法,其所执之我相是第七识真正挟带第八识之本质而生起。后者以心缘色:色法各带有质,可随人之心识而变化,产生相似境。这里的质是针对世俗法来说的;从无为法来说,一切物质之本体为空,无所谓质,有质就有障碍。

有为诸法本无自性,都是依靠众缘相迂合而生,故称为“依它起性”。如果不认清依它缘生之法变化无常,而周遍计量,执为实有,则称为“遍计所执性”。相反若能识破一切有为法,是依它起自性,并非实性;而不遍计执为“有”,但也不执为“无”,称为“圆成实性”。如此非有、非空,才是真正实性,圆成中道,属于无为法。

唯识论唯恐常人执著上面的三自性,于是建立“三无自性”。就是针对“遍计所执性”,提出“相无自性”;针对“依它起性”,提出“生无自性”。虽然“圆成实性”是中道,是胜义,但也不能执它;如果执它,就回到遍计所执性,因此又提出“胜义无自性”。这实际上是教人既不执空,也不执有;既不执有为法,也不执无为法;才能真正悟证实相,返回自性。

(三)问题讨论

认知科学与唯识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但从认识论来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相似、相关之处,值得深入探讨。

唯识论所提出的问题是整体的,既包括有为法,也包括无为法;既有“识”的框架,也有“识”的内容。认知科学目前虽然提出认知框架,例如活化、外源、内源、联络四个空间,但尚未涉及内源空间的实质;内源空间必然要涉及“识”的内容。事实上,用类比方法,心王是活化种子,心所是活化效应;四分是活化的总体。“自证分”配合“见分”,可以看成是一个无限的“活化空间”,因为心量广大,无所不包。至于“因缘”可以看作是一个推广的“联络空间”;“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则相似于一个派生的“联络空间”。此外,三类境意味着“外源空间”,51种心态涉及到“内源空间”;这两方面合起来相当于一个广义的“表象空间”。最后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三自性到三无自性,而又不执著三无自性,可以补充一个空而不空的“中道空间”。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引出以下的问题:

唯识论是很多大德直觉悟证,加上理性认识的结果,认知科学是一些科学家对人脑认知过程进行推理的结果;但唯识论远远超出了认知科学的框架。这并非唯识论能代替认知科学;二者的出发点完全不同,因而在论识论方面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从认知科学来看唯识论,说明唯识论的框架是系统性很强而且完整的。参照认知科学的方法来学习唯识论,更容易加深认识。特别是对于圣言量、证自证分、圆成实性等概念,易于理解,因为认知科学提出了内源空间。

学习唯识论,除了对理论有一定的认识外,关键在于实践。如果真能实践,必能净化思想,开发智能;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益的。因此,对于唯识论值得结合认知科学,重新认识。

从唯识论来看认知科学,认知科学仅仅是开始,初步建立了外源空间、活化空间与联络空间的关系;至于内源空间与活化空间之间的关系如何,尚未研究。因此,如果参照唯识论的框架,对于发展认知科学,逐渐走向更高的层次,建立完整的体系,可能会有一些启示。21世纪是新生命科学带头的世纪,认知科学肯定要发展,因为涉及到人脑认知能力的开发。然而人脑的认知能力究应如何开发,这就涉及到唯识论的宗旨了。

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从科学来说,是外源空间、活化空间、内源空间与联络空间起了很大作用。如果不从正面活化,则会带来很多反面问题。看来人脑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加强正向活化,走向真空纯态,这就能开发人脑的正智与大智。

上面的框架虽然是唯识论与认知科学之间的近似类比,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既说明了唯识论的正确性,也指出了认知科学发展的方向。两个体系相隔数千年,独自发展;前者靠悟证,后者靠推理,能趋向一致,决非偶然,这是值得重视的。

从总体上说,唯识论概括了认知科学,但前者又超越了后者。一般人并不能认识到“证自证分”与“自证分”;如果我们能从实践中,真正体验到“自证分”,那么向更高层次发展就是“证自证分”,也就是自性。

这样的逻辑推断,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唯心的;然而试想如果没有“证自证分”,那么怎能说明“自证分”的存在。这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真空的纯态,怎么能识破真空的混态。混态并非混乱,而是第八识染分与第七识的协同作用。当然唯识论的这些高层次的内容,在目前的认知科学中是无法实验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用科学为比量重新研究唯识论,以补认知科学的局限性,从而发展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很有远见,提出了内源空间;因其内容更为复杂,故尚未开辟研究途径。唯识论的51种心态形成的心所,恰与内源空间相对应;这对于我们修持、开显自性,或从科学上探索内源空间,都是很有作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