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篇 论转识成智
(在第二次中日哲学与科学讨论会发言,1989年3月)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出现不少问题,例如人口大爆炸,物欲在滋长,环境被污染,生态不平衡。为了控制这些问题,有远见的科学家认为21世纪应该开展新的生命科学研究。因此近几年来,行为科学、人智科学、认知科学、行为心理学、基因工程,以及与之有关的基因伦理学、社会生态学与宇宙生态学等等相继建立。这些学科如果往深层次发展,会涉及到转识成智的根本问题。东方古代很多哲人通过洗心涤虑,刮垢磨光的锻炼,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开发了大脑深层次的智能,悟证到生命与宇宙的本体为空的问题。现代西方科学家也运用自己的智力,对自然现象与生命现象等,进行观察、分析、推理、论证,建立了一些科学体系。看来这两者开发智能的方法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原因是什么?讨论《唯识论》关于转识成智的问题,可能得到一些答案;同时对于21世纪新的生命科学的发展,会有一些帮助。这里我们特别指出:转识成智,并非不要原来的八识,而是转八识成为四种大智,达到更高的水平。
(一)什么是识
什么是识?按唯识论来说,识就是心对于境的识别;现代神经生理学则说,识就是人脑神经系统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与认识。显然二者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唯识论的实践者对于识的问题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识有八种,除了现代生理学中的前六识外,还有第七、第八后两识。第七识称为执识,第八识称为藏识。到底有没有后两识呢?现在分析于下。
生理学指出:眼识要感知色尘必须通过眼根;其他四识要感知相应的四尘必须通过耳等四根。依此推知:第六意识要感知法尘,必须通过意根,例如意识对外境(色法)产生形象思维,对事理(心法)产生逻辑思维,都必须通过意根。因为只有意根抓住了外境与事理,才能产生一系列的意识活动;如同眼根盯住了一个色相,才让眼识有所感知。尽管脑科学目前尚未发现意根的位置与结构,但是如果没有意根起到执著与控制作用,意识也就无法产生了。著名的生物学家Grick认为:人脑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肯定会有一个全面的控制中心。这与唯识论关于意根是执识的观点,有些相似之处。既有执著与控制作用,就有自私性,也就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划下了一条界限,产生了我执与法执。著名的生物学家道金斯指出:“人的基因(精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一个片断)有自私性”(当然也有利他性)。这与意根的执著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的。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从外界环境吸取物质、能量与信息,产生了执著,这是很自然的。但由于自私性与执著性的扩张,也给人类本身及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带来很多问题。
上面分析了第七识的存在,现在再看第八识,它是前六识的信息种子库,相当于一个统一的贮存中心。为什么存在这个中心?因为人脑可以同时产生几种功能:既能接收信息,又能输出信息,还能对信息进行加工。这些活动虽然交叉进行,但却非常有序;因而必然存在一个中心库进行有序化的协调。现代认知科学的协调论也开始注意到人脑认知能力的协调过程。事实上,在六根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以神经网络表示的六识分别形成,种子信息库也就随之形成。我们知道:精卵细胞世世代代相继遗传,在遗传物质中不但有“物质信息种子”,复制细胞,延续人体生命;而且可能还有“意识信息种子”,构成第八识,代表生命的属性。近几年来,西方著名哲学家杨柯夫提出“物质信息”与“意识信息”这两个根本问题。他认为:“只有人脑才能把物质信息改造为观念信息。事实上有某些信息形式是物质性的,即存在于意识之外,并不依赖于意识;而另一些信息形式则是观念性的,存在于意识之中。”看来作为意识信息种子库的第八识也是客观存在,当然目前尚无法从生理学上证实这个问题。唯识论指出:第八识包含有漏意识种子与无漏意识种子。有漏意味着我思与我见,无漏则无我思与我见。然而在第七识的控制下,有漏意识种子覆盖无漏意识种子,协调前六识开展活动。
(二)什么是智
通常所说的智能多属于第六识的范围,唯识论所讲的智慧主要是通过六度修证,转化八识所得到的大智与正智。现从理论上分析于下。
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通常第六识的作用主要是进行观察、分析、联想、论证等思维意识活动。这些智能是人脑与外界交换能量及信息,长期演化,不断遗传的结果,因而离不开时间、空间、物质的框架,以及与之有关的一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所有这些都与我思、我见有关,属于有漏范围。故很多先哲通过长期磨炼,先把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达到无漏境界,既观察到宇宙万物有生灭不已的幻相,又悟证到不生不灭的实相,从而见微知著,圆融无碍。
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由于第七识的执著性与自私性,以致人类之间失去平等性。结果由竞争而侵略,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血的教训。到今天,人类社会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提出了三大统一,那就是自然统一,科学统一,人类统一。联合国也指出:今天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如果不正确利用,将对人类社会,自然生态带来危害。故号召人类开发海洋与太空,不是去当猎人,而是去作朋友。这些观点与唯识论的思想是合拍的。看来人类需要一种驾驭科学技术的平等性智。第七识原来执著法尘使第六识产生活动,现在第六识转了,第七识再执法尘也无所用。同时基因尚有利他性,故第七识从自私性转向利他性,兴起无缘之慈与同体之悲,达到平等性智的境界。
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第八识原为有漏与无漏的意识信息种子库,而第七识又控制有漏种子覆盖无漏种子。现在第七识转成利他性,如果继续精进,则有漏种子转化,无漏种子显现智光,像大圆镜一样无空不照,无时不照,无物不照。故大圆镜智又名一切种智。因此联想到:目前西方有些哲学家提倡重新开发人类的心灵去认识宇宙的本体;现代科学理论也开始往整体、统一的方向发展。所有这些都在要求人类开发无漏的整体性智能。
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前五识主要是通过感观而产生的有碍、有限的活动,当第六、七、八这三识转化时,前五识也在从有碍、有限,转向无碍、无限,对于一切事理都能通晓无余;但尚未达到运用自如,利人、利物的大用阶段。如果继续用功,则无碍五识进一步转为成人、成己、成就一切的大智,这就是成所作智。
(三)格物致知 介然有知
关于人脑大智、正智的开发,中国儒家也很重视,基本论点是格物致知。他们认为宇宙万物莫不有理,人类也有潜在的智能,对于万物变化的本源,可以由浅入深逐渐认识。“如果用功日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万物之表里、粗精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这就是格物致知,也就是“知本”,“知之至也”。要达到这样高的认知境界,必须加强身心修持,始终在诚字上下功夫,那就是不断排除物欲干扰,使我心纯净,平等如一。所以《中庸》上说:“至诚无息”,“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成己之仁,意味我心平等如一;成物之知,涉及我心纯净灵明。前者与平等性智有关;后者与大圆镜智相似。看来仁智一体,在于精诚。人类情况不同:有些自精诚而开大智,属于自然之性;有些则通过明理而精诚,归于人为之教。二者途径虽有不同,但终究不离诚明。故《中庸》又指出:“自诚明谓之性,自明成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道家关于智能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反对,《道德经》曾经讲过:“绝圣弃智”。实际上道家所反对的智能是人为的计策、计谋等等,不是唯识论的正智。所以他们极力主张“圣人去甚(荒淫享乐),去奢,去泰”;教人“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如果坚持这样锻炼,就能开发正智,履行无为大道。因此该经又指出:“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他们也认为开发正智的目的在于利人利物,所以又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就涉及到平等性智了。
(四)问题讨论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的核心问题是人脑智能的开发。上面的讨论首先指出:关于智能的开发,三家有一个共同基点就是平等性智。失去平等性智就会导致自私性扩张,物欲观念加强,科学技术被垄断,不能向利人利物的方面发展,最终给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带来灾难。其次,人类探测真理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一条道路是继续发展思辨能力,开辟新的科学技术,探测新的科学真理;另一条道路是开发人脑悟性,转八识成四智,探测实相真理。二者相辅相成,肯定更有益处。第三,全世界人口发展到今天,优质、优生与控制等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因此近几年有远见的生物学家及人类学家提出防治基因病,培育优良基因,以便发展人的智能与伦理,平衡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这些根本问题,单纯从科学上解决恐怕是很困难的,借用中国哲学作指导,会有一些帮助。第四,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分解为单纯个体,不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覆盖了这条链条。如果在21世纪,人类要揭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覆盖,真正把握这根链条,那么破除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发展高层次的智能是不可少的。
儒家着重人伦,注意修德,期望人类社会达到至善境界。为此,主张开发良知良能,提倡格物致知。良知良能就是仁、义、礼、智、信;这是人性的根本,也是人类社会的命脉。格物就是把握客观世界的事物而穷其理,致知就是达到全体大用的通明境界;从本质上来看,这涉及到人类自性问题。道家哲学崇尚虚无,实际上是无为而无不为;一切顺乎自然,反对人为措施。强调致虚极,守静笃;一旦介然有知,就走自然大道、畏走人为歧路。这些论点,看来与返回人的自性相通。佛学主张勤修六度,转八识成四智,开显自性,达到无漏境界;然后为净化人心,广作贡献。看来三家关于加强人性,开显自性的基本论点是一致的。这是中国五千年来的文明支柱,近几年来西方科学界,提出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涉及到这根支柱;所以开发人的正智与大智是非常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