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比较方向的确立

比较方向的确立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2 比较方向的确立中古时期的语言材料种类已不单一,除翻译佛经与中土典籍外,还有道教文献、出土文书等。先秦典籍表总括的有“皆、悉、咸”,“都”在汉魏两晋南北朝的中土文献里基本上只是用作语气副词。而从共同语的角度看,总括副词“都”在东汉典籍已见,译经只不过加速了此新义的传播。

6.2 比较方向的确立

中古时期的语言材料种类已不单一,除翻译佛经与中土典籍外,还有道教文献、出土文书等。鉴别时,首先要注意语料性质的异同,语言比勘尤其是词汇比勘时,宜选择同类语料作比对。如遇笑容、曹广顺等通过详细调查后,发现总括副词“都”的广泛使用是在宋代之后,宋以前,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晚唐五代《敦煌变文集》等文献中“都”的使用频率都很低。但在翻译佛经中,如《六度集经》,总括副词“都”已经很常用了,达48次(15)。遇笑容、曹广顺认为不能就据此简单地判断《六度集经》是晚唐甚至宋以后的译经,因为词的使用可能和作者的方言有关,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译者使用的方言里,副词“都”发展较当时“共同语”快的反映(16)。诚然,我们是不能不考虑译者的语言使用习惯,横向将佛经语料与中土典籍进行比较也是非常可取的研究方法,不过,将同一性质的佛经语料进行纵向的历时比较也是不能忽略的。“都”从邑,本为城邑,《说文·邑部》:“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先秦典籍表总括的有“皆、悉、咸”,“都”在汉魏两晋南北朝的中土文献里基本上只是用作语气副词。译经情况则并非如此,“皆、悉、咸已见于先秦,但是《论衡》与(东汉)佛典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同义词‘都’”(17),可进一步说,世高之后支娄迦谶的译经,“都”的使用已相当自如了。在以群体对话的形式来叙述、具明显故事性的《道行般若经》中,可见32处“都”(18),其中修饰普通动词10处;修饰否定词“不”、“无”2处;双音节同义连用:“都卢”(19)3处(其中“都卢不”、“都卢无”各1处)、“都悉”1处、“都共”1处;三音节同义连用:“都卢皆”1处、“悉都卢”1处。见如下9例。

[1]都不可得见。(卷一,T08no224p428a22)

[2]都无所念,善为人中之雄,自致作佛。(卷二,T08no224p431c20)

[3]是事都卢不可计。(卷一,T08no224p430c6-7)

[4]其心都卢无所难。(卷二,T08no224p434c10)

[5]都卢天上天下,诸伎乐持供养。(卷二,T08no224p433a25)

[6]恒边沙佛刹人,都悉供养诸菩萨摩诃萨。(卷三,T08no224p440b8-9)

[7]复有异恒边沙佛刹人,都共供养是辈菩萨摩诃萨。(卷三,T08no224p440a3-4)

[8]阎浮利人,都卢皆使行佛道。(卷二,T08no224p437b17)

[9]若干种根、若干种黠、若干种痴、若干种慧,人民辈所求尽,所求慧,怛萨阿竭悉都卢。(卷十,T08no224p477c8-10)

管窥《道行般若经》,我们有理由认为总括副词“都”在东汉时不仅数量不低,且具各种用法,已从最初的零星散见而趋于成熟了。西晋译经亦如此,竺法护译《光赞经》有26处、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有19处。其后与南朝《世说新语》年代大抵相当的但翻译地点在高昌的北魏凉州沙门慧觉等所译的《贤愚经》中,可见25处。这样看来,总括副词“都”在北方并不罕见,南北地域差异不甚明显。

《六度集经》的译者康僧会,其先康居人,后移于交趾,赤乌十年(公元247年)来到建业,“时孙权称制江左,而未有佛教,会欲运流大法,乃振锡东游,以赤乌十年至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20)。并建寺造塔,“权大嗟服,即为建塔,以始有佛寺,故曰‘建初寺’,因名其地为佛陀里,由是江左大法遂兴”(21)。“建初寺”就是康僧会翻译《六度集经》的地方,“会于建初寺译出经法……并妙得经体,文义允正……并制经序,辞趣雅赡,义旨微密,并见重后世。会以晋武帝太康元年卒”(22)。而与康僧会一样同在建业从事译经活动的佛陀什、畺良耶舍、昙摩蜜多、释宝云、释智严、求那跋摩、僧伽跋摩的译经,却鲜见甚至几乎不见总括副词“都”。可见,即便把总括副词“都”作为(建业)方言,其横向流布与历时传承都不见得深广。而从共同语的角度看,总括副词“都”在东汉典籍已见,译经只不过加速了此新义的传播。

如果在语料比勘前能大体确立比勘的方向,注意比勘语料性质的异同,比勘的结果会更接近语言实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