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与易学辩证法
1.老子其人其书
《史记》中,老庄申韩同传,现摘其老子传文如下: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老子其人其书何如?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如上引司马迁《史记》老子传文,“或曰”老莱子,“或曰”周太史儋,提出疑问,未能作出肯定答案。本书着重在论述老子《道德经》与《易经》的关系,故不拟涉及对老子的生平、时代、地点等考证。但大致来说,老子其人约于孔子同时略年长,据胡适考证,老子生于公元前570年左右,“比孔子至多不过大二十岁”。而《老子》其书乃老聃所著,当然后学传抄时亦有所增改,以及编订。
《老子》一书与易学思想关系之密切,可从前人以“易老”并称而知,即如上引《史记·老子传》中的部分言论,也可看出老子思想与易学思想之紧密关系。如老子告诫孔子之言,谓:“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其中,“得其时”与“不得其时”之说,反映出易学“时中”、“时位”的要义。如《乾》卦初爻之“潜龙勿用”,谓不得其时应取态度;《乾》卦九二之“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谓得其时可用。孔子后来学《易》,深得“君子而时中”、“与时偕行”等“乘时”要义,与老子的教诲相同。
从“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一节及传文“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的结语,可知老子着重取《坤》卦容藏逊退之德,老子之道家易为由乾元之始动向上推展,阳极而阴,实极而虚,建立另一尚坤德之玄学思想体系。故老子人生观也以坤德为法,“清静自正”,讲求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不争先、不逞强、不炫耀、戒贪欲。传文这一节,正与《老子》书中之思想相一致。
从语言文字的简练深刻,经分上、下篇的形式上看老子《道德经》与《易经》也有相续相似的关系。
如果从易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易老”并称,二者不仅思想相近,而且二者有血缘相承的关系,所有《老子》书中的思想乃是根据易学思想而创发,以老子思想为本的道家乃易学发展中的一支,可以说,《老子》其书实为易学书,而老子其人实为易学家,即易学辩证法思想家。
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1)揭示阴阳对立统一律。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如美丑、难易、长短、高下、前后、有无、损益、刚柔、强弱、祸福、荣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轻重等等,都是对立的统一,相辅相成的,其中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不存在。对此老子还十分明确地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二章》)认为这是永恒的现象和规律。这种对矛盾统一观念的进一步明确,是当时人类认识世界深化的表现。
与《易传》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四十二章》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认为世间万物由阴阳二气冲和而生成。《易传》又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阴阳二气),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演化为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代表世间万事万物。老子论“道”,虽然没有讲清“道”究竟是物质性还是精神性,但他确实讲清了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二气对立统一、冲和而成的,这就是“生生之谓易”的“道”。
老子肯定地认为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这与易学强调的“变易”观相一致。同时,老子还揭示出宇宙世间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这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动的总规律。“反”字可作“相反”讲,也可作“返回”讲(“反”即“返”)。所以,“反者道之动”一句,实包含两个变动规律:一个是对立面的反向转化规律;一个是事物发展的返本复初规律,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否定之否定律”。下面先讲“反者道之动”的反向转化规律。
(2)“反者道之动”之一———对立转化规律。老子认为不仅对立双方“相反相成”、互相依存,而且相反对立的状态是经常互相转化的,最典型的事例是祸福相因互转。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古代有“塞翁失马”的故事,可作例证:“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这个故事在于说明人生过程中祸福相倚伏而互转的情形。而《韩非子·解老》篇则从事理上加以分析:“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以上证祸所以转福缘由。又云:“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此证福所以转祸的缘由。
《老子》书中讲到对立面相因互转的例句尚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四十二章)
物壮则老。(五十五章)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五十八章)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七十一章。注:上句第一“病”,系动词,即以病为病,注重保养是以不病也。)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八章)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六十三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三十六章)
上引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一些话语是有极其深刻的含义的。如据“物极必反”原理,凡治国处事须知几预谋行事。老子在其书三十六章上说:“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时增强它;将要废毁它,必须暂且兴起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拿给它。这就叫做深沉的预见。”这段话就是对于“物极必反”观点的说明。正如易经所说,阳极必阴,阴极必阳。或如自然现象中花朵盛开乃是即将萎谢的征兆;月亮圆满乃是即将亏缺的征兆。所谓张极必歙,强极必弱,兴极必废,予极必夺,也就是说,张是歙的先导,强是弱的先兆,兴是废的端倪,予是夺的根苗,这是自然事物发展的大势,运动的规律,即所谓物极必反、对立转化的微明之理,幽隐几微的明智。了解这种“物盛必衰”之理,有了“知几”之明,对于许多事情当可先着一步,防患于未然,也可优先掌握情势,转危为安。老子辩证思想的深刻高明之处就在于此。
再如,老子在认识、掌握事物的正反对立关系中,更强调对反面的理解和作用。常人只知执守着正面一端的理解,而老子则提醒大家要从反面的关系中去把握正面的深刻含义。对正反两面的作用,如强弱、雄雌、先后、高下、有无等对立两面的功能,一般人多要取强、逞雄、争先、登高、据有;而老子却要人取弱、守雌、处后、居下、重无。老子说:“众人熙熙,我独泊兮”,“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有作为),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二十章》。“食母”即“用道”)。老子为什么“独异于人”?因为老子认识到事物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规律,双方在变动中各有各的功能作用,而他特别强调了柔弱、空无一方的作用。这就可用他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两句话来概括,也就是他的“食母”(用道)。具体地展开,如以“水”为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以“车器户室”为喻,“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这种与众不同的、独重柔弱、虚无作用的认识态度正是老子思想的深刻之处。
《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以乾卦代阳刚,以坤卦代阴柔,老子的易学辩证法就是重“坤道”的辩证法,这将在后文解说。
现代唯物辩证法论者认为对立面转化须具一定的条件,这是正确的。但有人据此认为老子的转化论否认转化的客观条件,否认人为努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完全听其事物自然转化,以致陷入唯心的循环论。这样的认定是有失公允的。老子曾说:“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又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从这些话语中可知老子并未完全否认转化的条件性,似乎还有见于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些现象,当然他没有,也不可能把它们总结为一个规律。
至于老子的“无为”论,也不是指绝对的无所作为。老子曾说:“为而不恃。”(《老子·二章》)“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这还是有意鼓励人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同时他又叫人不要把持,不要争夺,不要对于努力的成果去伸展一己的占有欲。《易经》第二十五《无妄》卦,其卦义即为“不妄为”之意,告诫凡事动静行止,不能不审时度势,以达避害就利的目的。老子“无为”与“无妄”卦义相近,或有取于易学义理,即凡事不妄为,排除主观意愿欲念的种种干扰,完全按自然规律举措,则任何一事不会不成功,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意蕴。
当然,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其缺陷。诚如《荀子·天论》中所指出“老子有见于诎(屈),无见于信(伸)”。老子发现了“无”的价值,把它提高到应有的位置,这是老子的贡献。但他把“无”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夸大,反倒违背了真理。比如,老子指出建房屋供人使用的地方是墙壁窗户中间的空间部分,但也应看到供使用的空间部分是在墙壁梁柱等实体支持下才能供居住。没有墙壁、梁柱、砖木的“有”,也就没有供起居的空间,只是一片空旷的开阔地,虽有空间(“无”),却也不能居住。老子讲过“有无相生”的话,但他太过强调“无”的功能作用。
又如老子主张“无知”、“弃智”,因为他认为一切巧诈的事情都是由心智作用而产生的。他又主张“绝学”,认为这种对圣智礼法的追求,徒然增加人们的智巧心机。他主张人性“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老子·二十八章》),甚至认为“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三章》)。老子彻悟“智”和“学”会增强人们的竞争机智,但他忽略了“智”和“学”也可引人向上,是导人向善的趋途。
(3)“反者道之动”之二———否定之否定律。老子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关系和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作用。但老子哲学的归结点,却是返本复初的思想。“返”和“复”与“周行”,都是循环的意思。这是“反”的第二意义。“反者道之动”即是说:“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循环运动是“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
关于“道”的循环运动,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十六章》)
所谓“周行而不殆”,就是循环运动而永不懈怠,永不停息。“大”就是运行不息,又称为“逝”;“逝”就是延伸遥远,又称为“远”;“远”又要返回本原,就称为“反”,“反”者“返”也。为此循环不息,效法自然运行的规律,就是“道”。
所谓“复”,就是道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回归原始根本,也是“周行”的意思。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个循环运行规律的“常道”叫做“明”,不能认识把握“常”,就会轻举妄动干出凶险之事。
易学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日月往反而明生”的观点,早就揭示出循环运行的自然规律。《泰》卦九三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意谓无论什么事物都不是平直发展的,当它发展到终极时,一定会朝相反的方面转变,由运动起点发展到终点,再由终点返还于起点,即谓“复”。《复》卦《彖》曰:“反复其道,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意谓阴极而一阳来复,乃是天地的正道,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易传》中有“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等语,又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太阳和月亮的交替往来,也似在做圆周运动。
易学的“日新之谓盛德”说,说明其“德”在于“日日增新,不断更善”,今日之明,非昨日之明,应该有隐微的变化。推而广之,日月寒暑循环往复,亦不是止于原点、原貌、原质,而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日新日日新,送往迎来年年新,每日、每月、每年都有新气象、新变化。循环运转式与螺旋式上升是相通的。在大的循环中,经历着小的螺旋式上升;在大的上升过程中,又容纳了小的循环式运动。用现代语言来诠释“日新”说的循环律,它就是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律。
老子继承了易学辩证法思想,他用富有形象性的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来谈“周行”循环律,也有“日新”说的意蕴。他指出经过发展阶段的事物比前一阶段的事物表面相似,但实质上是提高了。他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老子·四十五章》)
老子指出好似拙的大巧并不是真正的拙,好似空虚的充实并不是真正的空虚,它们都是原来质的进一步提高后的新质。老子还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老子·四十一章》)这一连好几个“若”字,都是指的比原始阶段的质有所提高的新的质。这说明易、老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观不是原地团团转、单纯打圈子的观念。易、老认识到,每一个循环,看似回复到原点、原貌,实际上是有所上升提高,产生了新质的变化。
钱钟书对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二义,尤其是对周行循环观,给予相当精透的评价,认为这与黑格尔所谓“否定之否定”理无二致:“‘反者道之动’之‘反’字兼‘反’意与‘返’,亦即反之反意,一语中包赅反正之动为反,与夫反反之动而合于正为返。窃谓吾国古籍中《老子》此五言约辩证之理……黑格尔曰矛盾乃一切事物之究竟动力与生机,曰辩证法可象以圆形,端末衔接,其往亦即其还,曰道真见诸反复而返复,曰思维运行如圆之旋,数十百言均《老子》一句之衍义。”(《管锥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6页)
(4)老子之道尚坤道。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儒、道二家对阴阳二者之道虽皆兼取兼容,但实各家所取各有其侧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崇阳刚的乾道;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则崇阴柔的坤道。现从《易》、《老》两书的对照中来看老子之尚坤道。
①坤厚载物
《坤》卦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坤·彖传》:“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老子》:“为天下谷,常德乃足……故大制不割。”(《老子·二十八章》。“大制不割”谓完美的制度不会伤害百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五十一章》)。“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老子·六十七章》)。
②坤柔顺、柔弱
《坤》卦辞:“先迷,后得主,利。”(意谓争先则迷失道矣,阴以阳为主,当后而顺则利)《说卦传》:“坤,顺也。”《杂卦传》:“坤柔。”《坤·彖传》:“柔顺利贞。”《易·系辞传》:“乾坤刚柔。”《坤·文言》:“坤至柔而动也刚。”
《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十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老子·四十三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
③坤处谦下
《坤·彖传》:“乃顺承天。”《易·系辞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崇效天,卑法地。”《谦·彖传》:“地道卑而上行”(地之道均谦而致光明),“地道变盈而流谦”(地之道变易盈满,充实谦虚)。
《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三十九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老子·二十八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六十八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老子·三十八章》)
④坤虚静而藏
《坤·文言》:“至静而德方。”“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不敢把成功归属己有)《坤·彖传》:“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易·说卦传》:“坤以藏之。”
《老子》:“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十六章》)。“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四十五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
⑤坤、生
《坤·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易·系辞传》:“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易·说卦传》:“坤,地也,故称乎母。”
《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⑥坤、反
《复》卦辞:“反复其道。”《泰》卦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系辞传》:“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易·说卦传》:“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老子》:“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十六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正言若反。”(《老子·七十八章》)
老子论“反”,含义深广,既有对事物变化运动“反”、“返”二规律的归纳要结;又在认识论上提示人们要从反面关系中去把握正面的深刻涵义;还重在对社会种种假仁假义、不公正、不公平等现象的否定和批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