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犹龙派的历史道影
第一节 列子御风:隐没的犹龙
20世纪70年代初,老师讲毛主席的《愚公移山》,我们小学生根本不知所云。80年代初,存在主义风靡大学,笔者也读了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满头雾水。90年代初,大学毕业近十年,30岁已过,一事无成;一天,带着小学时的“愚公移山”和大学时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笔者拜访了丘处机当年修炼的磨性山。宝鸡的蟠溪磨性山,正是丘处机演绎西西弗斯神话之地。它对于丘处机无疑是决定性的!谁在神秘中召唤了他呢?谁是他心仪的苦修榜样呢?在蟠溪磨性山,陪伴丘处机度过决定性岁月的,不是别人,正是战国的列子!
首先, “愚公移山”的伟大寓言来自于《列子》,来自《列子·汤问》的修炼故事。列子给我们叙述了北山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高古的老子是楚人,高华的庄子是楚文化。战国学术,诸子百家,谁能宣扬北山愚公呢?谁愿领会北山愚公的故事呢?只有列子。北山愚公,是北山愚公!就神性洞天地理空间看,“北方”是道家的基础和出发点:《庄子·逍遥游》的设计方案是“北海”, 《列子·汤问》的设计方案是 “北山”。 《论语》讲: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北海”和“北山”不同的设计方案,反映了庄子的智慧和列子的仁厚,反映了《逍遥游》的飘逸和《汤问》的强毅。魏晋玄学,无为成为风尚,巧思成为本能;近代学界将《列子》归于魏晋玄学的“创作”,足见世间风气已经远隔于“愚公事业”的严重程度。什么是“愚公事业”?写《愚公移山》的毛主席知道。留学欧美的学者可能知道法国加缪 的《西西弗斯的神话》,却肯定不知道“愚公事业”和“愚公移山”干成的事业。殊不知,“西西弗斯的神话”根本无法和“愚公事业”相比:愚公感动神仙,搬走了压迫生命的“太行、王屋”二山!什么是“太行、王屋”二山呢?人的精神压迫和经济压迫两重大山也!物质与精神是人直面的两座山,是活生生的社会问题。毛主席《愚公移山》讲过,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也讲过。比较而言,仍然以《列子·汤问篇》讲的感天动地,可歌可泣,鬼通神妙!当年丘处机靠的就是列子的“愚公移山”,才成就了“一言止杀”的救世神通。
其次,丘处机家寒,列子也是家贫。《庄子·列御寇》写道: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 “吾惊焉”。曰: “恶乎惊?”曰: “吾尝食于十,而五?先馈。”伯昏瞀人曰: “若是,则汝何为惊已?”
在金庸先生笔下,列御寇就是丐帮的历史原型和祖师爷。原始佛教即便住上了精舍,还是一副行乞形象。《庄子·至乐》写道:
列子行,食于道从,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之曰:“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冲虚真人像
华夏国学,推崇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古今国人,安贫乐道如列子者,有乎?《庄子·至乐》以列子为榜样,出于必然。或许应该说,在 《庄子·至乐》中,列子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既完全超过了《论语》中的 颜回,也可能超越了金庸笔下的任何丐帮头领,可以和原始佛教的托钵僧相提并论。列子是后世沦落了的阿Q或者武训吗?非也!《列子·说符》写道: “天下之辱,莫过于乞!”
其三,丘处机好学,既跟师傅王重阳学习,也向师兄马丹阳们学习,才成就了历史性的伟大业绩。战国列子也完全如此:既跟师傅丘壶子学习,也向师兄伯高子们学习,才成就了“列子乘风而行”的传奇形象。列子的传承老师有老商氏、丘壶子、关尹子等,也曾经向神巫季咸和伯高子学习。《庄子·应帝王》和《列子·黄帝》都记载了列子向神巫季咸学道的故事。《庄子·达生》记载列子向关尹子学习道功。《列子·黄帝》记载列子向伯昏瞀人学习射箭。列子最重要的老师是老商氏和丘壶子。《列子·黄帝》写道:
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尹生闻之,从列子居,数月不省舍。因间请蕲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尹生怼而请辞,列子又不命。尹生退。数月,意不已,又往从之。列子曰:“汝何去来之频?”尹生曰: “曩章戴有请于子,子不我告,固有憾于子。今复脱然,是以又来。”列子曰:“曩吾以汝为达,今汝之鄙至此乎?姬!将告汝所学于夫子者矣。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九年之后……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今汝形居先生之门,曾未浃时,而怼憾者再三。汝形之片体将气所不受,汝之一节将地所不载。履虚乘风,其可几乎?’尹生甚怍,屏息良久,不敢复言。
列子学射图
非经过拜师学道之人,无法写出上面的文字,更无法了解上述叙事的内涵。先秦道家中,看来就数列子的学道师承最详细最完整。笔者认识一个70岁的老僧,所受的委屈和尹生完全一样。老僧讲:他的师父,当初不仅不给他传授什么东西,且脾气极坏!一忍再忍之后,他带着受伤和沮丧的心情离开师父,和尹生离开列子一样。后来他没办法又来到师父身边,一跟40多年——是眼睛看见的景象留下了他的“心”。尹生的眼睛看见了什么,不很清楚,列子是真正的明师和高师则无有疑问。列子自己学道求法的9年经过明明白白摆着,白话意思如下:
“自从我拜老商氏为师、以伯高子为友,三年之内,心中不敢计较是与非,嘴上不敢谈论利与害,然后才得到老师斜着眼睛看我一下罢了。又在两年之内,心中(比学道前)更多地计较是与非,嘴上更多地谈论利与害,然后老师才开始放松脸面对我笑了笑。又两年,我顺从心灵去计较,反而觉得没有什么是与非;顺从口舌去谈论,反而觉得没有什么利与害;老师这才叫我和他坐在一块席子上。又两年之内,我放纵心灵去计较,放纵口舌去谈论,但所计较与谈论的也不知道是我的是非利害还是别人的是非利害;并且也不知道老商氏是我的老师,伯高子是我的朋友;这时身内身外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从此以后,眼睛就像耳朵一样,耳朵就像鼻子一样,鼻子就像嘴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了。心灵凝聚,形体消失,骨肉全部融化了;感觉不到身体依靠着什么,两脚踩着什么,随风飘游四方,就像树叶与干燥的皮壳一样。竟然不知道是风驾驭着我呢,还是我驾驭着风啊!现在你在老师的门下,还不到一个时辰,便怨恨了好几次。你的一片肤体也不会被元气所接受,你的一根肢节也不会被大地所容纳。脚踏虚空,驾驭风云,又怎么能办得到呢?”
就像丘处机是全真教的修行代表一样,列子其实也是战国道家的修行代表。《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首篇,涉及列子的文字是: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列子·黄帝》也写到列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看来,“列子御风而行”在战国时期,是一件知名度颇高的轰动事件。问题仅仅是解释和评价。《庄子》先写列子飞行了15天,然后又“乘风而归”。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意思说:尽管列子没有刻意计较和寻求享福(“未数数然也”),没有行走的辛苦(“免乎行”),但列子的“御风而行”还是有明显局限的行为(“犹有所待者也”)。庄子对列子“御风而行”的解释和评价正确吗?完全错误!
列子是常常路边捡食而高兴满足的人,还需要享受什么福气吗?列子是庄子笔下“彼于致福者”的人吗?翻遍《庄子》和《列子》的相关叙事,列子都不是那种“彼于致福者”!事实上,庄子不知道列子“御风而行”究竟去了哪里,也不知道“御风而行”的列子想干些什么,就以“彼于致福者”敷衍过去。如果和庄子一般尖刻,我们可以说,把“御风而行”的列子归于“彼于致福者”,已经不仅仅是敷衍问题,完全是对一个道家“真人”的伤害和侮辱。庄子解释不了列子的“御风而行”,就用“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口头禅打马虎眼。列子的“御风而行”被说成“犹有所待者也”,莫非坐在自家门口就是“圣人无名”和“无名圣人”?历史表明,庄子比列子的名气大多了!谁才是真正的“圣人无名”和“无名圣人”呢?正是列子!列子不在《庄子》里, 《庄子》里只有被曲解和遮蔽的列子。理解列子,首先回到《列子》。 《列子》一书,历遭磨难,残缺严重;现在保留的内容中,还是可以看出列子惊天动地的艰苦身影。“列子御风而行”,经历了漫长艰苦的修炼磨难。《列子·黄帝》记载,头三年,列子和他的师傅老商氏的关系极为丰富微妙:刚开始,什么都不敢说,什么都不敢挑剔;接着是,什么都敢说,什么都要挑剔;最后,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徒弟,也不知道老商氏是师傅。印心完成了。心印完成了。真正的修法开始了!请再回味他们的修道故事:
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
首先是“心”的变换,伴随着的是“口”的变化, “眼”的变化和“身体”的变化: “心凝形释,骨肉都融”,身体朝性空态显著变化;“足之所履,随风东西”,这是性空态变化的自然结果。就像普通人的脚部是心藏血液最难到达的地方一样,性空态变化的最后部位也是人的双脚。《列子·黄帝》最后讲的,也是脚的体验:“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并明确指出: “名实步入,而机发于踵”。庄子不理解,在《大宗师》写道: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看来, 《庄子》和庄子的“名实”,的确还没有“步入”列子“御风而行”的逍遥境界。现代一些学者将《列子》归于魏晋时代的“伪作”,具体说,就是将《列子》视为整理者张湛的创作。这完全是道门外学者们的妄言!
其一,以战国庄子的天才尚无法完全理解《列子》,何况魏晋时期的整理者张湛呢?庄子和张湛基本上皆是学者;列子却是行者,是罕见的苦行者,是修行了40年的苦行者!只有“行者”才能真正“悟空”, 《西游记》已经写了寓言。
其二,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庄子·逍遥游》并不真正理解。作为《列子》的整理者,张湛也被庄子思辨性的“无待”唬住了:把列子的“乘风”归于“有待”,而把庄子的“六气”归于“无待”,这不是很可笑吗?
其三,真正的高道都非常重视《列子》。陈抟《正易心法》的“消息篇”把《列子·天瑞》作为第一经典,孙思邈《太清丹诀》多次引用列子。 《列子》书中的“三月筑基” “三年大成”和“40年”的逸士隐居,已经被陈抟、孙思邈、吕洞宾、张三丰这些大成就者的修炼人生一再注解!
其四,历史上, 《列子》比《庄子》晚出,这恰好是隐居行者著述的普遍命运。《列子》抄录《老子》极其自然,老子是列子的师爷辈。 《列子》和《庄子》的重复内容,一定是学者们认定的《列子》 “伪证”吗?
其五,先秦书籍内容上的重复现象,完全正常,没有必要动辄上升到“伪作”的褊狭道德层面。李学勤指出:“采用前人著作的文句,甚至章节,融入自己的作品,是古代典籍中习见的现象。在先秦至汉初的道家著作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古文献丛论》)第160页,1996年)。
岑仲勉、许抗生和陈广忠等学者已经为《列子》开始“正名”。对于列子本人而言,既是愚公又是乞丐,他根本不会在乎人间的名声!写《愚公移山》的毛泽东知道列子的高尚,蟠溪行乞的丘处机知道列子的高超,睥睨世界的庄子知道列子的高妙。对于研究国学的中国学者,我想提醒的是:在毛泽东赞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之前,华夏民族已经数度失国!丘处机发扬《列子》中的愚公移山精神,其历史背景正是靖康之耻!知耻而后勇,知羞方能洁。庄子睥睨世界,却对列子充满尊重,够说明问题的了。至于《庄子》和《列子》文本之间的纠葛,首先是两大经典之间的笔墨官司,慢慢研究,希望杰作问世。 《庄子》的思辨和文采肯定远超过《列子》,《列子》的质朴和深邃显然又远超了《庄子》。 “列子御风而行”,庄子似乎一直在大地坐着。战国时代,百家争鸣, 《庄子》和《列子》也完全可以开始对话。相对于《老子》和《庄子》的声名,想一下《列子》的伪名,以龙凤文化为精神特色的华夏历史,真有点对不起列子——一个民族隐没了千年的犹龙。
第二节 伯阳佯死:深沉的潜龙
魏伯阳生于汉末乱世,犹如罗马战争中的阿基米德,外界似乎与己无关,完全沉浸于个人的炼丹世界。魏伯阳死后200年,他的消息才第一次出现在东晋葛洪的《神仙传》。到了北宋张伯端《悟真篇》,才明确将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誉为“万古丹经王”。如果不是牵涉对《周易参同契》这本书的理解和评价,人们完全可以不去理会魏伯阳的历史生平。魏伯阳是东汉末人,这是大家没有任何分歧的共识。魏伯阳的籍贯郡望,葛洪《神仙传》称:“魏伯阳者,吴人也,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其所从来,谓之治民,养身而已。”五代后蜀时,彭晓在《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一书的序言中说,魏伯阳是东汉会稽上虞人,不知师承谁氏,他“博赡文词,通诸纬候”。我们认为, “东汉会稽上虞人”的说法,可能性应该更大。其一, 《周易参同契》行文,有“会稽鄙夫,幽谷朽生”之说。其二,魏伯阳作为“东汉会稽上虞人”,和淮南王、马王堆帛书皆属于黄老道外丹黄白术。《周易参同契》行文多次出现 “黄老” “淮南”并非偶然。其三,《周易参同契》一些版本将 “会稽鄙夫”写成 “璯国鄙夫”。 “璯国”在河南洛阳一带,魏伯阳要隐喻什么呢?
(一) 《周易参同契》中的内丹
魏伯阳的基本原理是:主要掌握《易》的乾、坤、坎、离四卦。《大易总叙章第一》写道: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龠”。 “乾坤”为“道”的形上学本体,“坎离”是“道”的两大现象学代表;其余60卦皆各种不同的具体事相。如果说“牝牡四卦,以为橐龠”已经是“大易”之理和黄老之“道”的契合,那么,其余60卦的火候变化就是炼丹之术对“大易”之理和黄老之“道”的具体演示而已。
《周易参同契》的内丹修炼有四个阶段和四层境界:第一阶段是炼己筑基。 “遁世去位,收敛其精”,放弃世俗名位是“筑基”的基本要求。“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心性的约束修炼是“炼己”的核心内容。如此,个人的生命机体才能获得修复、补益,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健康水准。修道才有了起码的基础可言。
魏伯阳真人炼丹图
第二阶段是炼精化气。“此两孔穴法,金炁亦相胥。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 “易行周流,屈伸反复”。后世也叫小周天功法。气由会阴穴沿督脉上行,过三关(尾闾、夹脊、玉枕)到泥丸 (脑神),称“河车搬运”。再沿任脉下行入丹田,这叫小周天。“知白守黑”是重要原则,守住下丹田,知道上丹田。 “易行周流,屈伸反复”,以意觉照,自然而然。
第三阶段是炼气化神。炼气化神有两个特征:灵光闪烁与中脉流通。 “三光陆沉,温养子珠”,是灵光闪烁; “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是中脉流通。后世也叫大周天功法。主要是内视元气弥漫于中丹田,下丹田之间,由微动到不动,最后尽化,进入“十月养胎”。
第四阶段是炼神还虚。炼神还虚也有两个特征:元婴出现和神入鬼域。 “水为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无”,这是元婴出现的初步现象。 “守御密固,阏绝奸邪。曲阖相通,以戒不虞”,这是“神入鬼域”的高度警觉。元婴真人的描写, 《周易参同契》记录说:
耳目口三室,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伏食三载,轻举远游,道成德就,潜伏俟时。
“功满上升,膺籙受图”, “真人”出现,等待着天命召唤。“太乙乃召”,即面临出壳飞升;太乙不招,即是陆地神仙。如果“功满上升,膺籙受图”,真人之后,就是神人和至人两个境界。《周易参同契》的描写是: “神(炁)满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
(二) 《周易参同契》中的外丹
魏伯阳所炼的外丹,又称金丹,仍以大易作原理,黄老作手段,加上基本原料有矾石、戎塩、朱砂、雄黄、云母、空青、硫磺、雌黄八种,又称八石。基本工具是炉鼎。中国炼丹术大约始自春秋战国时代。到了汉代,炼丹术在封建帝王和豪强贵族的资助下取得长足的进展,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为后世炼丹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魏伯阳所撰的《周易参同契》就是世界炼丹史上最早的一部理论著作。《周易参同契》最详细的部分,也是书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炼制“还丹”。 “以金为堤防”章写道:
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金计有十五,水数亦如之。
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余。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
其三遂不入,火二与之俱。三物相含受,变化状有神。
下有太阳炁,伏蒸须臾间。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
岁月将欲讫,毁惟伤寿年。形体如灰土,状若明窗尘。
捣治并合之,持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至完坚。
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意武乃陈。
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
炁索命将绝,休死亡魄魂。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
这里叙述了“还丹”的“三变”。第一变是将15份金属“铅”(“金计有十五”)放在反应器四周,加入6份水银(“五分水有余”),再用炭火加热,便生成铅汞齐(关于铅汞齐的介绍,参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二册第243页,科学出版社,2010年)。魏伯阳认为“火”也参加反应,是反应物。所以他说,要用6份炭的炭火(“火二与之俱”)微微加热,铅与水银、炭火这三种“物质”相互含受,才能够发生变化而生成铅汞齐——“黄舆”(“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第二变是随着火力的增大,水银逐渐被蒸发掉,铅被氧化为一氧化铅和四氧化三铅,反应完毕时,主要生成黄丹,即黄芽(Pb3O4)。第三变是将第二变的产物铅丹与9份水银混合、捣细、研匀,再把这种混合药料置入丹鼎,密封合缝,务必使其不开裂、不泄气,然后加热。先文火后武火,昼夜察看,注意调节温度,反应完毕,丹鼎上部得到红色的产物“还丹”(“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这种“还丹”就是氧化汞。用现代化学知识来解释,魏伯阳所述“还丹”炼法如下:
2Pb+O2=2Pb3O4(黄芽)
6PbO+O2=2Pb3O4↑(可逆反应)
Hg+PbO4=2HgO+3PbO(可逆反应)
上述化学反应公式,被广泛用来描述《周易参同契》中的还丹过程。从陈国符《中国外丹黄白法考》(第255—2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赵匡华《中国炼丹术》(第184页,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金正耀《外丹黄白术》 (载牟钟鉴等主编《道教通论》第609—610页,齐鲁书社,1993年)到孟绍荣、张兴强《历史上的炼丹术》(第32—3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都程度不同地讨论了《周易参同契》上述“还丹”过程的现代化学知识。作为化学教授和道藏专家,陈国符先生在《中国外丹黄白法考》反复强调:“需作实验,才能决定究系何物”(同上注陈作,第4页)”, “需作严格之模拟实验,才能判定”(同上注,第340页)。除了赵匡华 (《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做过一些模拟实验外,上述其他著者似乎皆不曾做过《周易参同契》还丹过程的化学反应检测,且不论模拟实验的严格程度。就我们的了解,迄今实际上尚没有围绕《周易参同契》上述“还丹”过程的严格模拟检测。这里的严格性指:(1)能够回答化学催化剂(比如燃料木炭)是否参与了“还丹”过程; (2)能够回答实验仪器(比如鼎壁六一泥)是否参与了“还丹”过程;(3)能够回答实验主体(比如炼丹道士)是否参与了“还丹”过程。不要说“内丹成,外丹就”这一最为基本的炼丹原理,科学大师波尔的互补哲学、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现代宇宙学的微波背景辐射、量子化学的几率波概念和和多连通拓扑学,都一再显明: 《周易参同契》 “还丹”过程的严格模拟实验,及其内涵究竟意味着什么。
太极顺逆图
上述化学反应式中,“Hg”是汞的元素符号,“Pb”是铅的元素符号, “O”是氧气的元素符号。这些元素,仅仅是“地元”范畴,根本反映不出炼丹所牵涉的“人元”和“天元”概念。近代化学之父是约翰·道尔顿(1766—1844年),英国科学家,将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原子概念引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创立了元素化学。希腊自然哲学中的原子概念“atom”,原意为“不可分的”、 “不可变的”“宇宙之砖”。希腊原子论的代表人物即德谟克利特。且不论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在整个欧洲思想中的地位,其原子概念“atom”中的“不可分的”、 “不可变的”的哲学旗帜,与中国道家的“辩证法”和“物化”是完全相反的理念信仰。海森堡早已指出:原子论的研究将由德谟克利特的传统转向柏拉图的传统。柏拉图的思想传统,用其师苏格拉底的话说就是:“认识你自己”;“原子”的真相离不开人的奥秘, “道”以“德”为境域。将 “科学”引入 《道藏》外丹术研究的开山大师是英国的李约瑟和中国的陈国符。李约瑟研究道家文献,经常和其他学科相互比较诠释。研究外丹,总是以相应的内丹和神学知识为背景,比如他对荣格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五册第6—13页)。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炼丹术研究,没有简单、片面的推测结论,一般呈现着古人和今天的对话,有一种“同情的理解态度”。
科学的实证精神,在李约瑟那里体现出的是严谨深沉眼光,在中国学者却变质为偏见狭隘立场。赵匡华写道:“而唐代公主、嫔妃竟多人入道为女真,受全真、玉真诸封号。朝臣贺知章之流甚至弃官乞为道士。” (赵匡华《中国炼丹术》第37页,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此种研究中国炼丹术的科学伦理观念,既相当流行普遍,又非常传统褊狭,南宋朱熹就有《劝女道还俗榜》。对于药王孙思邈,陈国符批评说, “道士自夸高寿,不可信”;“此传中有怪诞语,不可信” (陈国符《中国外丹黄白法考》第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在该书第127页,对于《老子》,陈先生写道: “《老子·四十二章》云‘负阴’,负,背阴气也。此负阴窟煆,即在地下窟煆,无其他特谊。”
我们看《老子》第四十二章吧,其“特谊(“意”)至少有三点:其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首先是对希腊原子论“原子”不可分思想的大突破,并把原子分成了 “阴” (电子)、“阳” (质子)和中(中子),已经属于现代分离元素的核化学;其二,“万物负阴而抱阳”和波尔原子模型何其相似,难怪波尔将太极图作为爵士图案;其三,“万物负阴而抱阳”是承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的,这是当代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心”工作。如果我们接受道教自己的说法,“此负阴窟煆”,并非普通的“地下窟煆”,乃是“造化炉,神仙窟”,是“道”的实验室。陈先生如果能把这一切塞进他的“地下窟煆”,就真是得“道”了。
中国外丹黄白术的现代科学研究,陈国符先生代表着最高水准,是让人敬仰的权威形象。陈国符的道藏尤其是“外丹黄白法”研究,达到了经验理性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问题在于,道家的“铅”不仅是经验的,还是先验的,至少是在科学的经验之外!《周易参同契》在讲“铅”的时候,也强调“真人至妙”;在谈“汞”的时候,也突出“先天地生”。五代彭晓是《周易参同契》的第一个注解者。李约瑟引用彭晓《还丹内象金钥匙》,就是意识到了此点。李约瑟写道: “有人问了一个金属铅的问题。回答说: ‘这黑铅跟普通的(铅)毫无关系,它是天之玄妙的神水,产生于天地出现(即它们被人的个体所认识)之前,为(体内)众物之母和原始一元(生命力)之精’。” (“答曰:黑铅者非是常物,是玄天神水,生于天地之先,作众物之母。此真一之精……”参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五分册203—204页)
《周易参同契》的思想学术分为“大易” “黄老”和 “炉火”三者,炼丹仅其一焉。就炼丹思想而言,内外丹的结合是从《道德经》就确立了的修炼原理。就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的内容构成看,差不多也是“大易”哲理四成,“黄老”内丹三成和“炉火”外丹3成。《周易参同契》中的外丹黄白术内容是显然易见的。不过,也仍然无法将它完全归于外丹黄白术。即便将《周易参同契》完全归于外丹黄白术,我们也无法赞成对其采取初等化学的研究方式。上述关于《周易参同契》的化学反应式乃是高中学生都能掌握的科普知识。它果真能代表炼丹术所涉及的“主要化学知识”与“成就”吗?远不能够!如果要对道教炼丹术作化学描述的话,恐怕要越过原始化学而必需面对量子化学的最新进展。为此,我们愿意援引现代科学最重要的公式,即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原理:E=mc2。
这一公式从根本上否弃了原子论的旧观念。时间性取代“原子”,更带有创生宇宙的本体位置。现代科学已经在探索宇宙包括原子的起源。二十多年前,方励之教授即给出了“道生一”的“物理解” (方励之《“道生一”的物理解》, 《科学》1985年第一期第11—13页,中国北京)。化学也从原子论发展到量子论。说到“量子化学”,不能不提到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玻尔的“互补哲学”。在此我们愿意指出,大爆炸宇宙学与微波背景辐射与现代量子化学,才是炼丹术所切近对应的科学研究背景!“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 (《周易参同契》中篇第七章),魏伯阳祖师在此说什么呢?显然不是初等化学中的“汞”“铅”吧!亦显然不是一个化学,而牵涉到现代生物学、人体科学的根本奥理。《周易参同契》写道: “方圆径寸,混而相拘。先天地生,巍巍尊高”。《道德经》写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第二十五章》)。 《周易参同契》从根本上看,说的还是古典仙学与《道德经》中的“道”, “易经”和炉火(所谓原始化学)只是它的每个层面上的内容。说到《周易参同契》中的化学知识,它的“神(炁)满室,莫之能留”,已经涉及到了量子化学的“测不准原理”;它的“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神”已经涉及到了激光化学,让人想到夸克的希腊命名。李约瑟曾指出:“总之,内丹家是所有像芬森(Finsen)一样探索光及其他形式辐射能对人体影响的那些人的先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五册第165页)。
据《神仙传》说,魏伯阳曾带领三个弟子入山炼神丹。他知道两个弟子心不诚,乃设计考验他们,在神丹炼成那天就试探他们说:金丹虽成,应该试试它灵不灵。我们先给狗尝,狗吃了能飞天,人就可以服用,如果狗吃了死掉了,人就不可服用。说完就扔一粒令人暂死的毒丹给狗吃,狗立即就死了。魏伯阳转过身来对弟子说:这丹恐怕炼不成了,拿它来喂狗,狗吃了就死,恐怕人吃了像狗一样,怎么办?弟子问他:师父你吃不吃?魏伯阳回答说:我背井离乡入山炼丹,希望求得长生不死,今日修仙不成,我还有什么脸面回去。死生原来没有什么不同,我就服用吧。说完便服丹死去。一个弟子说:师傅服丹而死,必有深意,于是也跟着服丹而死。另外两个弟子怕死,决定不服用,就出山了,为魏伯阳和师弟去买棺材。谁知他们一走开,魏伯阳就复活了,再用神丹救醒虞姓弟子和白狗。
对葛洪《神仙传》的这种叙事,理工学科背景的专家和学者会指出:“从这则神话故事中还可以看出,魏伯阳极有可能服用金丹,中毒身亡”。毋庸讳言,有此可能!炼丹修道乃是“出生入死”的人类精神事业。按照《老子》第五十章的说法,就是: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概率统计乃是科学的现代思想,能够帮助人们走出“决定论的贫困”(波普尔)。作为现代炸药之父,诺贝尔从意外起火的实验室逃出,充满狂喜。作为古典炼丹之祖,魏伯阳即便“服用金丹,中毒身亡”也充满宁静吧。非确定性不仅不是道教信仰的历史辱没,反倒也是科学思维的现代课题。物理大师玻尔选择道教太极图就是经典例证。如此看来,《周易参同契》的作者魏伯阳,无论是历史生平还是最终归宿,甚至包括他和《周易参同契》的写作关系,都可能一直处于海森伯“测不准哲学”的存在境域。作为在历史深海中游弋的道家潜龙,魏伯阳夕惕若厉,披褐怀玉,自强不息,终于贡献出了“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仅就《周易参同契》的历史地位和世界影响看,魏伯阳分明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了。
第三节 左慈戏曹:乱世的飞龙
《屈服史及其他》是葛兆光对“六朝隋唐道教思想史”的研究结论。总体上,葛先生的“道教思想史”写作是独特深沉的,也是客观公允的。不过,他的“屈服史及其他”的研究结论,在“六朝隋唐”至少吕洞宾会抵抗;在先秦,估计列子和庄子会嘲笑;在汉魏三国,至少左慈会否定。如果不是左慈出现,汉魏三国的道教差不多也是一个“屈服史及其他”。《三国演义》第一回的题目就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破黄巾英雄首立功”。 “豪杰” “英雄”者,刘备、关羽和张飞的结义兄弟也。 “破黄巾”者,太平道人张角、张宝和张梁三兄弟的被剿灭也。刘、关、张三兄弟拿太平道人三兄弟开刀祭旗而有了蜀汉江山。《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的题目是“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内容也是孙权兄弟坐江东山河,而拿《太平清领经》的道人于吉开刀祭旗。太平道的另一脉系就是张道陵。一般认为,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他的孙子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权几十年,后来归降了曹操。剩下司马水境诸隐士,则和道士魏伯阳一样,与世隔绝,沉潜于偏僻封闭的思想世界。整个三国乱世,只有左慈,横空出山,公然戏曹,道扬天下!正史《后汉书》《三国志》记载之,干宝《搜神记》叙述之,明朝《三国演义》赞美之。《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就是《左慈掷杯戏曹操》。曹操天下枭雄,战场上败袁绍诛吕布,宫廷内杀大臣挟天子。文攻武备,天下有其三分;气焰嚣张,朝野惧其奸心。左慈戏曹,终于完成了道君向霸权淫威的历史性挑战!
左慈,少居天柱山,习道炼丹。据有关史料记载,他生于156年,死于289年,寿至134岁,经过50年的修炼,是三国时代赫赫有名的道仙英雄。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卷写道:
左慈戏曹
昔左元放于天柱山中精思,而神人授之金丹仙经,会汉末乱,不遑合作,而避地来渡江东,志欲投名山以修斯道。余从祖仙公,又从元放受之。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卷、 《金液丹经》一卷。余师郑君者,则余从祖仙公之弟子也,又于从祖受之,而家贫无用买药。余亲事之,洒扫积久,乃于马迹山中立坛盟受之,并诸口诀诀之不书者。江东先无此书,书出于左元放,元放以授余从祖,从祖以授郑君,郑君以授余,故他道士了无知者也。
左慈于乱世能够横空出世,张扬正义力量,除了其本人蔑视强权的英雄气质之外,从丹道学术角度,也有几点原由:其一《太清丹经》和《黄帝九鼎丹经》乃是金丹派的最重要著作。葛洪言“他道士了无知者”,应该也包括魏伯阳在内。魏伯阳只接触到了《古龙虎丹法》。和《黄帝九鼎丹经》相比, 《古龙虎丹法》显得原始初级。和《太清丹经》相比,魏伯阳一生劳作结晶的《周易参同契》也没有超越之。其二,《太清丹经》和《黄帝九鼎丹经》层层而上,直指本源;《周易参同契》起点既低,又限于易象卦理,本真难露。其三,左慈阴阳房中先进,奇门遁甲奥妙,气象阔大,道法兼长。《太清丹经》和《黄帝九鼎丹经》是其“正法”,阴阳房中和奇门遁甲为其“奇术”。 《老子》强调“以正出,以奇胜”。如果说黄巾道、张鲁派没有“以正出”,那么魏伯阳、于吉就是缺乏“以奇胜”;左慈“以正出,以奇胜”,横空出世,游戏曹操,张扬道妙,岂偶然哉?岂无正理藏于其间欤?
据《后汉书》 《三国志》和《搜神记》等记载,左慈在曹操面前,多次显露道术之妙。一次,曹操把左慈召去,关在一个石屋里,派人监视,多天没给他饭吃。把他放出来,见左慈仍是原来模样。曹操认为世上的人没有不吃饭的道理,左慈竟然好多天不吃饭,一定是妖邪左道,起意杀掉之。曹操一起杀左慈的念头,左慈就知道了,就向曹操请求放他一条老命,让他回家。曹操说:“为什么如此急着走呢?”左慈说: “你要杀我,所以我请求你放我走。”曹操说: “哪里哪里,我怎么会杀你。”碍于面子,曹操放了左慈一马。接着,曹操下令逮捕左慈,左慈钻进羊群中,追捕他的人分不清,就查羊群数,果然多出了一只,知道左慈变成了羊。追捕的人就传达曹操的意思,说曹操只是想见见左慈,请左慈不要害怕。这时有一只大羊走上前跪着说:“你们看看我是不是呢?”追捕的人们互相说:“这个跪着的羊一定就是左慈了!”就想把这羊抓走。但这时所有的羊都跪下说:“你们看看我是不是呢?”这样一来追捕的人真弄不清哪只羊是左慈了,只好作罢。后来有知道左慈去处的人密告给曹操,曹操又派人去抓,一抓就抓到了。
其实并不是左慈不能隐遁脱逃,是故意要给曹操见识一下他的变化之术。于是左慈让抓者将他绑上投入监狱。典狱官打算拷问左慈,却发现屋里有个左慈,屋外也有个左慈,不知哪一个是真左慈。曹操知道后更加怀恨,就命令把左慈绑到刑场杀掉。左慈却突然在刑场上消失了。于是命令紧闭城门各处搜捕。有些搜捕者说不认识左慈,官员就诉说左慈一只眼是瞎的,穿着青色葛布衣扎着葛布头巾,见到这样的人就抓。不一会儿,全城的人都变成了瞎一只眼穿青葛布衣扎葛巾的人,谁也无法分辨哪个是左慈。曹操就下令扩大搜捕的范围,只要抓住就杀掉。后来有人见到了左慈,就杀了献给曹操,曹操大喜,尸体运到一看,竟是一捆茅草,再到杀左慈的地方找尸体,已经不见了。
后来有人说在荆州看见了左慈,当时任荆州刺史的刘表也认为左慈是个惑乱人心的妖道,打算将他抓住杀掉。刘表带着兵马出来炫耀,左慈知道刘表是想看看他有什么道术,就慢慢走到刘表面前说:“我有些微薄的礼物想犒劳你的军队。”刘表说:“你这个道士孤身一人,我的人马这么多,你能犒劳得过来吗?”左慈又重说了一遍,刘表就派人去看是什么礼物,见只有一斗酒和一小扎肉干,但十个人抬也没抬动。左慈就自己把干肉拿来,把肉一片片削落在地上,请一百个人拿酒和干肉分发给士兵。每个士兵三杯酒一片肉干。肉干吃起来和平常的味道一样,一万多士兵都吃饱喝足,但酒器中的酒一点也没少,肉干也没吃光,刘表的一千多宾客也都喝得大醉。刘表大吃一惊,打消了杀害左慈的意思。几天后,左慈离开刘表走了。左慈面对曹操和刘表,表演完之后,就又不知所踪了。
葛洪《抱朴子》黄白卷十六关于左慈写道:
余昔从郑公受九丹及金银液经,因复求受黄白中经五卷。郑君言,曾与左君于庐江铜山中试作,皆成也。然而斋洁禁忌之勤苦,与金丹神仙药无异也。
守玄一,并思其身,分为三人,三人已见,又转益之,可至数十人,皆如己身,隐之显之,皆自有口诀,此所谓分形之道。左君及蓟子训葛仙公所以能一日至数十处,及有客座上,有一主人与客语,门中又有一主人迎客,而水侧又有一主人投钓,宾不能别何者为真主人也。师言守一兼修明镜,其镜道成则能形为数十人,衣服面貌,皆如一也。
《后汉书》 《三国志》记载左慈的高超道法, 《抱朴子》金丹卷中的《太清丹经》和《九鼎丹经》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解答。 《搜神记》《三国演义》记载左慈的分身法术,《抱朴子》黄白卷十六讲得更清楚。根据葛洪《抱朴子》的记载,乱世显示完道法之后,左慈显然是到了江南一带,继续修炼和研究他的《太清丹经》和《黄帝九鼎丹经》。左慈戏曹,源于曹操专横跋扈的嚣张气焰,源于天道正义的力量显现。明代小说《三国演义》站在“兴蜀灭曹”的立场,已经竭力渲染了左慈戏曹的历史意义。左慈戏曹,源于天道召唤,而非人间派系。左慈的历史出场,源于正义作为,而非政治行为。左慈既不是司马微诸隐士的完全退避无为,又不是于吉诸道人的出世悲剧牺牲,也不是诸葛亮般的“壮志难酬亦英雄”。左慈是“壮志已酬”的英雄,是天道自由的英雄。三国乱世中的左慈是唯一的,卓越的与辉煌的!曹操和刘备曾经煮酒论英雄。如果他们当时知道左慈,三国的英雄也就不用论了。《老子》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诚左慈戏曹乎? 《庄子》称: “静而圣,动有功”,讲的就是左慈的“三国演义”吧。
第四节 太清药王:济世的祥龙
战国有黄老学派,如果不是马王堆帛书发现,基本上流于空名;汉初有黄老道派,仅观淮南王万家落难,足见悲惨境况。和战国黄老学派同时,《黄帝内经》行世;与淮南王共属汉室,张仲景《伤寒论》诞生。就黄老学救世治国而言,功大者莫过于岐黄医术;就黄老学救命养性而言,誉美者莫过于药王医道。盛唐孙思邈,医有《千金要方》,道有《太清丹经》,是名副其实的黄老道家,是朝野共尊的太清药王,是誉满华夏的济世祥龙。
数学大师希尔伯特曾提出影响世界的23个数学问题。医学界也把孙思邈的巨大贡献归纳为23个“第一”。它们是:
1.医学巨著《千金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2.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
3.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
4.第一个麻风病专家;
5.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
6.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
7.第一个将美容药推向民间;
8.第一个创立“阿是穴”;
9.第一个扩大奇穴,选编针灸验方;
10.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
11.第一个提出多样化用药外治牙病;
12.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而使用其牛奶治病的人;
13.第一个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灸法”;
14.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药物种植、采集、收藏的第一人;
15.第一个提出并试验成功野生药物变家种;
16.首创地黄炮制和巴豆去毒炮制方法;
17.首用胎盘粉治病;
18.最早使用动物肝治眼病,现在证明富含维生素A;
19.第一个治疗脚气病并最早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早一千年,现在证明富含维生素B1;
20.首创以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
21.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
22.首用羊餍(羊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
23.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间,向群众和同行虚心学习、收集校验秘方的大医。
孙思邈一生著述很多,据专家统计有70余部(雷自申等主编《孙思邈千金方研究》第18页,另参第24—26页,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孙思邈的两部代表性巨著,有大量丰富而散在的修道论述。其中《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对于修道者,特别重要。《摄养枕中方》和《太清丹经要诀》是孙思邈炼丹学术的两部主要著作,北宋《云笈七笺》分别于“杂修摄部”和“金丹部”收录之。孙思邈《太清丹经要诀》是《抱朴子》金丹卷之后,“太清丹经”的最重要成果:
孙思邈医虎图
《千金要方》书影
其一,更加丰富具体,具备操作性,共列有30多个 “太清丹方”。其二,丹品列入三类,非常必要合理,针对性极强。《太清丹经要诀》属于外丹修炼著述;《摄养枕中方》主要是内丹修炼内容,其中的“五时七候诀”颇富特色。《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写道:
夫身为神气,为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谢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具,长生不死。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若神气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俱,身存年永,常住道元,自然成圣。气通神境,神通性慧,命注身存,合于真性。日月斋龄,道成究竟。依铭炼气,欲学此术,先须绝粒,安心气海,存神丹田,摄心净虑。气海若俱,自然饱矣。专心修者,百日小成,三年大成。初入五时,后通七候,神灵变化,出没自存,峭壁千里,去住无碍,气若不散,即气海充盈,神静丹田,身心永固,自然回颜驻色,变体成仙,隐显自由,通灵百变,名曰度世,号曰真人,天地齐年,日月同寿。此法不服气,不咽津,不辛苦,要吃但吃,须休即休,自在自由,无碍五时七候,入胎定观耳。
《庄子·在宥》有“黄帝席白茅,斋三月”的记载, 《列子·黄帝》多处有三年为期的修炼叙事。《庄子》和《列子》的记载叙述相当简略。到了孙思邈的《摄养枕中方》,相传的黄帝“百日小成,三年大成”有了具体内容。《摄养枕中方》似乎是对《黄帝九鼎神丹诀》的系统总结。为了便于参照和具体指导,孙思邈《摄养枕中方》第一次阐明了炼丹的“五时七候说”。
关于五时,《摄养枕中方》写道:
第一时,心动多静少,思缘万境,取舍无常,念虑度量,犹如野马,常人心也。第二时,心静少动多,摄动入心,而心散逸,难可制伏,摄之动策,进道之始。第三时,心动静相半,心静似摄,未能常静,静散相半,用心勤策,渐见调熟。第四时,心静多动少,摄心渐熟,动即摄之,专注一境,失而遽得。第五时,心一向纯静,有事触亦不动,由摄心熟,坚固准定矣。从此已后,处显而入七候,任运自得,非关作矣。
关于七候,《摄养枕中方》写道:
第一候,宿疾并销,身轻心畅,停心在内,神静气安,四大适然,六情沉寂,心安玄竟,抱一守中,喜悦日新,名为得道。第二候,超过常限,色返童颜,形悦心安,通灵彻视。移居别郡,拣地而安,邻里之人,勿令旧识。第三候,延年千载,名曰蚻人。游诸名山,飞行自在,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眕霞,彩云捧足。第四候,炼身成气,气绕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昼夜常明,游诸洞宫,诸仙侍立。第五候,炼气为神,名曰神人。变通自在,作用无穷,力动干(乾)坤,移山竭海。第六候,炼神合色,名曰至人。神既通灵,色形不定,对机施化,应物现形。第七候,高超物外,迥出常伦,大道玉皇,共居灵境,贤圣集会,弘演至真。造化通灵,物无不达。修行至此,方到道源,万行休停,名曰究竟。
至此, 《老子》中的 “真人”, 《庄子》的 “圣人”, 《列子》中的“至人”,无论是形上学道境还是现象学道相,基本敞明。孙思邈指出:
今时之人,学道日浅,曾无一候,何得通灵?但守愚情,保持秽质,四时迁运,形委色衰,体谢归空,称为得道,谬矣!此胎息定观,乃是留神驻形,真元祖师相传至此。最初真人传此术,术在口诀,凡书在文,有德志人方遇此法,细详留意,必获无疑,贤智之人,逢斯圣文矣。
“最初真人传此术,术在口诀,凡书在文”,莫非就是指《老子》中的 “真人”、 《庄子》的 “圣人”、 《列子》中的 “至人”教诲?和魏伯阳《周易参同契》诸道书“欲言又止,张口结舌”的滞涩保守性比较,孙思邈《摄养枕中方》博大详实,明澈晓畅。《周易参同契》包括钟离权《证道歌》、张伯端《悟真篇》,宣称大道深远,常常藐视小术;孙思邈呢? “虽艰远而必造,纵小道而亦求。不惮始终之劳,讵辞朝夕之倦!”勤奋的精神和民间的态度,使得孙思邈在诸多方面的收获与成就,既迈越前人,也让后人望洋兴叹。关于外丹中的矾石, 《太清丹经要诀》指出: “矾石宜取敦煌者,轻手捣之,以马尾萝下筛之,讫”;关于滑石,“滑石所出处,其石本出东华州,今人不究其根本,乃用昆仑所出者为六一泥,所谓图北向南,于理殊非所允”;关于六一泥,“其六一之名,乃是古人隐秘之语,其六上加一,便是为七,以七种药为泥,故云六一也。世人不识,不知何以名之六一也。”至于宏观上的修炼道境,先秦著述《老子》 《庄子》和《列子》仅有思想性的原理,孙思邈《摄养枕中方》和《太清丹经要诀》有了丰富具体的应用论述。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号称“万古丹经王”,也仅仅论述到“真人”成就,相当于孙思邈《摄养枕中方》的“第四候”。孙思邈《摄养枕中方》“第四候”之外,尚有“第五候”的神人和“第六候”的至人。由于医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和广泛影响,孙思邈炼丹术的研究造诣被严重忽视了。其实,就整体性看, 《摄养枕中方》和《太清丹经要诀》无疑代表着炼丹学的最高水平。
《摄养枕中方》下面的署名写着: “太白山处士孙思邈撰”。太白山的几十年修炼岁月对于孙思邈具有决定性意义!孙思邈的生平年龄,现今有五种说法:最小的为101岁,最大的为173岁(雷自申等主编《孙思邈千金方研究》第27—28页,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据干祖望教授《孙思邈评传》考证,孙思邈出生于西魏时代的541年,卒于唐初682年,享寿141岁,在盛唐生活64年中,完成了《千金要方》等几十部鸿篇巨制。该著考证缜密,叙论严谨,甚为可取!
其一,新旧《唐书》均记载北周宣帝时(579年),孙思邈因王室多故而隐居太白山。其二,孙思邈自述“开皇辛酉岁生”(541年)。其三,太白山修炼40多年后,唐太宗即位第二年(627年),孙思邈即结束了隐居,搬到长安光德坊鄱阳公主官邸居住。其四,孙思邈家乡的药王山北洞为141级台阶,也是他留下的重要物证。孙思邈在太白山修炼的时间,大约为北周时的公元580年到唐初的公元620年,凡40年之久。太白山为秦岭的主峰,道教的洞天福地。在隐居太白山40年中,孙思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炼气养神。道家保真全生、治病去疴,所赖者,神气而己。故道医修持,旨在炼气养神,也就是炼制“内丹”。所谓“内丹”,是以身体立炉鼎,体内精、气、神作为药物,经过一定的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成大丹的养生术。内丹炼气分为两大类。一是服内气。道家认为人体生命之初,元气入胎;成人之后,藏于气海。服用之法,有意守、咽气、闭气和存想等具体方法。二是服外气。所谓外气,主要是指日月星辰云雾及草木山石之精华。采气,即采取天地日月之精气,以培补自身的生命元气。孙思邈《卫生歌》写道:“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保之,箕裘五福寿为最。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其真元气。”太白山入山20多公里的锥窝坪,有药王栈道、钟乳洞、制药锥窝,是孙思邈长期居住之地。太白山的日精月华,使孙思邈炼气养神的“内丹”修炼有了坚实基础。《全唐诗》中有孙思邈写的一首《内丹四言诗》:
取金之精,合石之液。列为夫妇,结为魂魄。
一体混沌,两精感激。河车覆载,鼎候无忒。
洪炉烈火,烘焰翕赫。烟未及黔,焰不假碧。
如畜扶桑,若藏霹雳。姹女气索,婴儿声寂。
透出两仪,丽于四极。壁立几多,马驰一驿。
宛其死矣,适然从革。恶黜善迁,情回性易。
紫色内达,赤芒外射。熠若火生,乍疑血滴。
号曰中环,退藏于密。雾散五内,川流百脉。
骨变金植,颜驻玉泽。阳德乃敷,阴功渐积。
南宫度名,北斗落籍。
太白山文公庙
这首《内丹四言诗》共38言,19句,152字,简明系统地介绍了古代方士炼丹的全过程。“雾散五内,川流百脉。骨变金植,颜驻玉泽”是内丹的修炼效果,其“骨变金植”足见孙思邈内炼之深度。 “号曰中环,退藏于密”,是中脉周天的完全打通, “退藏于密”来自《易经》,是圣人境界言说。 “恶黜善迁,情回性易。紫色内达,赤芒外射”,是还丹成功的高功能状态,可见《周易参同契》的影响。从开始的“取金之精”到“适然从革”,总体写内外双修、性命双修、脱胎换骨的修炼历程。“阳德乃敷,阴功渐积。南宫度名,北斗落籍”,为《老子》 “功成名遂身退”的天道逻辑言说。四十年隐居太白山,孙思邈做的第二件事是炼制外丹。《云笈七签》卷七十一收有孙思邈《太清丹经要诀》。这部丹诀记有“神仙大丹异名三十四种”“神仙出世大丹异名十三种”和“非世所用诸丹等名有二十种”。隋大业年间,孙思邈几次炼制太一神清丹都因为缺少雄黄、曾青而失败。直到唐贞观年间,在蜀中遇到雄黄大贱,后又在玄武(今四川中江县)飞鸟(今四川蓬莱镇)购得大量曾青,终于在蜀县(今四川成都东)魏家炼成太一神清丹(《备急千金要方》第196页,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以之治病,神验不可论,宿症风气,百日服者,皆得痊愈”。孙思邈用含砒霜的药物治疗疟疾的方法,较之欧洲18世纪末用“砒霜”治疟疾早了一千多年,在世界药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孙思邈四十年隐居太白山,做的第三件事,也是他一生所做的最主要的事,就是“采药救疾”。太白山可以说是一“药山”。这里有各种植物一千二百余种,其中可入药的就有五百一十多种,当地群众把部分重要药物归纳为:“太白山七十二样七”。“七”是太白山一带群众对重要药物的总称,可能与孙思邈深入研究“六一泥”有关。孙思邈常住太白山,涉步深山老林,采集珍贵药物,品味研究药性,探究种植技术。据传,一次在太白山深山采药时,他看到一条六尺来长的乌梢大毒蛇正在跟一只黄鼠狼模样的红脸小动物恶斗。这只小动物叫作獴,是毒蛇的天敌。趁着毒蛇垂头歇息的时候,獴突然闪电般地扑上去,—口咬住了蛇头。毒蛇毙命了。而獴也在搏斗中,被毒蛇咬了腿部,鲜血直流。正在这时,孙思邈突然发现,这只獴钻进草丛,寻到一种小叶子野草,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接着用舌头舔了舔自己受伤的腿,又在草丛中打了几个滚,就活蹦乱跳地跑开了。看到这里,孙思邈又惊又喜,他双眼紧盯着獴吃过的那种小叶子草,径直奔过去,采集了一大捆。后来,他用这种草治活了不少被毒蛇咬伤的人,在总结医案时,他想起当时这种草是在毒蛇尾部的草丛中发现的,于是就给这种草起名叫“蛇根草”。孙思邈治愈的患者,有名人高士,也有贫苦百姓。他甚至于疗虎医兽,泽被万类。从两部《千金方》,不难想象他“救死扶伤”的辛劳境况;从《太清丹诀》,可以管窥其天人勘破的深邃境界。
《旧唐书·孙思邈》记载,和孙思邈会面之前,唐太宗以为他是个庞眉皓首的八旬老者。谁知孙思邈面色红润、耳聪目明,竟然如同三四十岁的健壮男子。遂大为惊讶,慨然叹曰: “我这才懂得——得道真人极可尊重的道理了!传说中的羡门子、广成子仙迹,难道是子虚乌有的戏言吗?”羡门子和广成子皆是古代得道仙人。羡门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写道: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中唐诗人独孤及《观海》写道:“徐福竟何成,羡门徒空言。唯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盛唐时期,不必去海山蓬莱,孙思邈就站在长安朝廷,活生生地满足了唐太宗的神仙瘾。广成子,《庄子》多处都有记载。黄帝问道崆峒山,讲的就是广成子的故事。广成子乃是黄老道的成就大师。盛唐孙思邈,不啻复活了黄老道的历史梦想!长孙皇后身患沉疴,御医多方治疗,均无疗效。孙思邈被召入宫,引丝诊脉,几贴方剂,使皇后很快痊愈。唐太宗十分高兴,准备赐给他爵位。孙思邈婉言谢绝。孙思邈的博大胸怀,深为唐太宗敬佩,于是,拜封他为“真人”,并作了《赐真人颂》。孙思邈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传为佳话,不胫而走。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唐代即传入日本,是中医主要经典。他的《太清丹诀》也获得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的炼丹书”(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二卷第356页,人民出版社)。仅孙思邈治愈的麻风病人,就有100多人。唐初四杰卢照邻就是他的患者朋友。历史已经恰如其分地将他称之为“药王”,奉之为“真人”。孙思邈在中国整个的历史文化中,真正称得是太清之真人,济世之祥龙。
第五节 陈抟弈帝:华岳的卧龙
五代宋初的高道陈抟,字图南,号希夷。陈抟的“名”和“实”皆是典型的道家意识和仙家风范。先看其名。陈抟之“抟”和“图南”源于《庄子·逍遥游》: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抟”和“图南”,皆出自“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另外《庄子·逍遥游》第一段“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已经出现了“图南”。 “图南”,作为鲲和鹏之间的变换行为,作为“鹏”由北冥朝南冥的飞行目标,就是《庄子·逍遥游》的旅程主题。 “抟”呢?
《庄子·逍遥游》已经多年入选高中语文。综观各家,对“抟”的理解可分三类:
(1)抟”为 “搏”字之误。章太炎先生认为,通行本的“抟”字是个错字,它的本字应当是“搏”,因为形体相近而误。 《考工记》注: “搏之言拍也。作抟者形误,风不可抟。”
(2) “抟”为 “专”字的假借字。郭庆藩 《庄子集释》: “案《说文》:抟,以手圜之也,古借作专。”今人钟泰《庄子发微》承此说,认为:“抟之为言专也。老子曰:专气致柔。此言风犹言气,观以息相吹语可见,故曰抟扶摇而上,以表抟风即是专气。各本抟有作搏者,则传写之误。”
华山莲花洞
(3) “抟”为旋转义。《文选》卷三十一李善注引司马彪云:“抟,团也,扶摇,上行风也,圜飞而上者若扶摇也。”考 《说文》:“抟,以手圜之也。”“抟”就是两手圜转而动,使物成为圆形。现代汉语中的方言词“抟弄”,仍保存着这一意义。
陈抟卧像
这三种说法看上去似乎都有道理,究竟何去何从?语文老师多数突出“抟”的旋转义,无疑是正确的。《古汉 语常用字字典》 (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46页), “抟”和“搏”即为异体互用。 “抟”为旋转义, “旋转”仍然是“抟”的延伸义。而“抟”的本义, “把东西捏聚成团”。 “捏聚成团”与“旋转”两个义项,就是庄子《逍遥游》中“抟”的语文含义。对于中学生而言,讲到“抟”的语文含义就够了。那么,庄子《逍遥游》中的“抟”,除了语文含义,还有其他含义吗?回答是肯定的。庄子不是语文教师,而是道家宗师。 《逍遥游》中的“抟”就是“太极图”,就是哲学课本中的“螺旋型上升”。这才仅仅说了“抟”的旋转义理; “抟”的“捏聚成团”义理,其实更加根本和关键:它指“骨肉都融” (《列子·黄帝》), “上善若水” (《老子》), “蝶梦物化” (《庄子·齐物论》)。 “抟”的 “捏聚成团”义理,最形象和完整的人类学本体论释义,是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42节(《存在与时间》第238—240页,三联书店,1987年)。该节,海德格尔通过一则欧洲人关于“抟” (“烦”)的神话,阐释了人的本体论规定——人是由“阴阳”神明“抟”在一起的,“抟”即人的神明。无独有偶,东汉应劭《风俗通》也有“女娲抟黄土做人”的记载。人的神明即是“抟”,即太极图,即阴阳之道。 “道”的运行方式,也就是太极之“抟”与“抟”的太极。 “抟扶摇羊角”,人才能够变化升华(“鲲化鹏”), “而上者九万里”,才能获得生命中的自由解放。
在庄子《逍遥游》,“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之后,紧接着就是“夫列子御风而行”。列子御风而行,是战国时期修道领域的轰动事件。《列子·黄帝》对“列子御风而行”有系统解释,其中之一的现象特征就是“骨肉都融”,就是人被“抟”的程度和感觉。庄子《逍遥游》借助鲲鹏讲“抟”,更多是形象和感受,很难理解和把握。当然,陈抟自己非常明白他名字中的“抟”,指什么。陈抟名字中的“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太极图,而是无极图了;用陈抟最初的名称,就是先天图。如果说太极图相当于《老子》中的“有”,无极图相当于《老子》中的“无”;那么,陈抟最初的名称“先天图”,其意味就相当于《老子》 “先天地生”和“象帝之先”。 “先天图”和“象帝之先”都是“道”的形上学性质和描述, “道”有感受性的现象学特征吗?有。这就是陈抟的号: “希夷”。 《老子》第十四章写道: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陈抟的名字来自《庄子·逍遥游》,其号“希夷”来自《老子》。这仅仅是就陈抟的“名”的简单叙述。 《老子》 “希夷”相当于佛教的“空”。陈抟高卧华山四十年,也是无为的“空观”。陈抟也的确写过一篇《论空》的文字(收录于曾慥《道枢》)。可是,陈抟身后,和他自己的心情兴趣有些截然相反。围绕着他,故事不断,传说不断,争论也不断。争论得最厉害的,恐怕就是他的太极图了。《先天方圆图》,即后来的《先天图》,这 《先天图》是谁传给陈抟的?明代学者黄宗炎说是麻衣道者。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的距今6400年前的部落领袖墓葬(左为青龙,右为白虎)
南宋朱震在《汉上易传·表》写道:
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 (《宋史·朱震传》)
朱熹写道:
先天图传之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盖方士技术用以修炼,《参同契》所言是也。 (《朱子语类》)
清代毛奇龄:
或云其图在隋唐之间,有道士作《真元品》者,先窃其图入《品》中,为太极先天之图,此即抟之窃之所自始,且称名有“无极”二字,在唐玄宗序中。 (《太极图说遗议》)又说:此在陈抟授图之前已行世者,是抟所为图,一本于《道藏·真元品》,一本于圭峰《禅源全集》,而总出于《参同契》,是真赃实据。 (详见张其成《易图探秘》第181—191页“五层太极图的来源”,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陈抟无极图
学界耗费了许多精力,以辨清周敦颐《太极图》的来源问题。多数学者肯定朱震在《汉上易传·表》所言的传承脉络,认为“这大体是可信的”(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下卷第608页,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 “陈抟的图书学直接为种放、穆修、刘牧、周敦颐所继承和发展”(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二卷第220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其实, 《朱子语类》中“先天图传之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盖方士技术用以修炼, 《参同契》所言是也”,已经够清楚的了。朱熹有《周易参同契考异》,已经将道家“先天图”溯源到了东汉魏伯阳那里。儒家到了北宋才出现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还争论什么呢。倒是清代毛奇龄“或云其图在隋唐之间,有道士作《真元品》者,先窃其图入《真元品》中,为太极先天之图,此即抟之窃之所自始,且称名有‘无极’二字”云云,让人可叹可笑。两次用“窃”,实在不必!古希腊柏拉图《蒂迈欧》已经有了“太极思想”,荷兰梵高《星夜》就是一幅太极图。其他道士不论,如果陈抟连太极图都要“窃取”别人,那不是开玩笑吗。至于“称名有‘无极’二字”,那是必须有的!否则就不会有陈抟老祖的万世英名了。
周敦颐《太极图》仅仅是给《周易》宇宙论迟到补充的一个解释学模型,而陈抟的《正易心法》已经要越过周孔,而直指“羲皇心地” (参见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同前注,第二卷第202—204页)。陈抟《正易心法》的直指“羲皇心地”,犹如六祖慧能的“心法革命”,意义巨大!
其一,道教和《周易》的关联性质得到明确: “易”用以“明心”,非人用来明“易”。离开自己的生存论追问,玩索爻辞卦象,就道士而言已经失去合法性与合理性。
其二, “伏羲氏画八卦”源出《周易·系辞》。陈抟《正易心法》直指“羲皇心地”的革命姿态,在儒家传统内部能够赢得它的某种合法性与合理性。宋儒周敦颐、朱震对《正易心法》的接受效应,就是证明。
其三,陈抟《正易心法》的直指“羲皇心地”,给后世治易学的儒家以莫大压力和挑战。以朱熹为例:既化名邹析注解《周易参同契》,又频频“改变章文的文字” (《李学勤《古文献丛论》第17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即便如此,《朱子语类》也不曾否认陈抟《无极图》对周敦颐《太极图》可能存在的启发关系。
陈抟赖以启示周敦颐《太极图》的即是其有名的《无极图》。《太极图》与《无极图》,一字相差,其别大矣!首先, 《无极图》的绘出乃是《易经》太极宇宙模型与老子无极复归结合融通的创获与象征,《太极图》则只是《无极图》的改意及其宇宙学方面的翻作。就时间性看,《太极图》仅有顺化生成时向维度,而根本缺失人本逆反超升时向境域。而《无极图》则不仅绽露着宇宙生成消灭二时向并把握着人本的逆反超升时向。其原由,正在于二者渊源之不同。陈抟《无极图》与周敦颐《太极图》第二个不同正在于不同的渊源。陈抟立基于生存论超越与灵智论返还,他才能够将《易经》时间的宇宙学义理与老子道家的人本返还统一融通起来,而创造出《无极图》。对于《易经》时间的太极生成模型,陈抟的创造贡献便是在“太极”之先建立“无极”之位:太极为: “一阴一阳之道”,属后天动态缘起;无极为纯阳无阴之境,是先天独立起源。“无极”之现实存在境域正是人的灵智绽生与活动,陈抟谓之“玄牝之门”,它源于《老子》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生存论之“灵智”与存在论之道体都栖于先天地生之“无极”,这正是道教灵智论超远的创获与贡献!于是, “五气朝元”阶层之 “元”与“圆圈”得到确解,它正是人的“先天本体”与不朽灵身,正是先天地生之“无极界”。反观《太极图》,由于儒家社会本位论与此世中心观对“人灵本位”与永世核心的遮蔽泯弱,不仅五行中横出的“圆圈”无从解释,存在论上作为起点的“无极而太极”如果不是逻辑上的虚语也只能是本体论上的挥笔无把握状态。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太极图》仅亮示着宇宙生成演化论上的“实时间”,单向、量化、统一,对于《无极图》生命灵智逆反观上双向、质化、多态的“虚时间”尚未获得根本性的敞明把握(《本体之音》同前注,第199—200页)。周敦颐《太极图》是他个人首创,还是由陈抟《无极图》衍生而得,这属于历史学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文献学课题。诚然需要研究,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乃是《太极图》的儒家宇宙学背景:它是什么?它指向什么?它究竟具有哪些真实的、至今仍有启示性的宇宙学意义?周敦颐首创《太极图》也罢,由陈抟《无极图》衍生而得也好,与此并不存在直接关系。
就中国古典哲学概念看,周敦颐《太极图》涉及到的是“元气”层次,还没有也不可能涉及“元光”和“元音”层次。一是儒家传统没有“元光”和“元音”的任何思想资源,二是周敦颐《太极图》本身,也并没有涉及到宇宙生成学的“元光”和“元音”层次。反观陈抟《无极图》,其思想学术资源至少有三个方面:
其一, 《老子》已经有了“先天地生”的先天眼光。
其二,和陈抟关系密切的钟离权和吕洞宾的《灵宝毕法》就非常强调“先天”概念。“先天”概念的生存论境域就是“灵宝”发现。
其三,河图洛书就是一种先天观念的易学图像。陈抟《无极图》只是完成总结而已。就现代物理学的知识背景而言,周敦颐《太极图》涉及到的是宇宙创生的零点问题,属于理智范围。陈抟《无极图》,由于涉及到了宇宙生成学的“元光”和“元音”层次,无疑指向《老子》的“先天地生”问题,属于灵智学的直觉境域了。
陈抟高卧华山几十年,就是其《无极图》根植于宇宙“元光”和“元音”境域的一个生存论象征。武当山和华山是陈抟一生两个修炼中心。陈抟何时到达华山,文献上没有准确年代记载,大约在后晋开运(940年)前后(冯千山《陈希夷事迹考》)。陈抟和五代周世宗的相见是历史经典。五代陶谷《清异录》和北宋杨亿《谈苑》都有记载。周世宗的《敕陈抟》文,由陶谷代笔,其中写道: “朕以汝高谢人寰,栖心物外,养大浩然之气,应少微处士之星。既不屈于王侯,遂隐居于岩壑,乐我中和之气,庆乎下武之期,而能远涉山涂,暂来城阙,浃旬延遇,宏益居多,白云暂驻于帝乡,好爵难縻于达士。朕虽寡薄,庶遵前鉴,恐山中所阙,已令华州刺史,每事供须。”
陈抟《对御歌》写道:
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鼾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宋朝统一中国后,北宋胡讷《见闻录》、释文莹《续湘山野录》都有陈抟和赵匡胤的交往故事。宋太宗赵光义三次约见陈抟,不少文献有载。据北宋《国史》和杨亿《谈苑》记载:
雍熙初(984)赐号希夷先生,为修所居观,留阙下数月,多延入宫中书阁内与语,颇与之联和诗什,谓宰相宋琪等曰:“陈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真方外之士。入华山已四十年,记其年近百岁。且言天下治安,故来朝觐,此意亦可念也。”遣中使送至中书,琪等问曰: “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授人乎?”曰: “抟遁迹山野,无用于世,神养之事,皆所不知,亦未尝习炼吐纳化形之术,无可传授。拟如白日升天,亦何益于治?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洞达古今治乱之旨,真有道仁圣之主,正是君臣合德以治天下之时,勤行修炼,无以加此。
邵伯温《易学辨惑》记载,太宗后来再次征召陈抟,陈抟上表辞曰:“九重仙诏,休教丹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元代马致远有《陈抟高卧》戏剧,是陈抟高卧华岳的艺术表现。佛教有卧佛殿,陈抟就是道教的“卧仙”,云台观是他的卧云庵。陈抟非常喜欢华山。他的《西峰》诗写道:“为爱西峰好,吟头尽日昂。岩花红作阵,溪水绿成行。几夜碍新月,半山无夕阳。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 “嘉遁客”,源于《易经》 “遁卦”: “九五,嘉遁,贞吉。” 《易经》 “遁卦”的 “象曰”: “天下有山,遁。”山即 “遁卦”之象啊。“嘉遁客”的存在使山成为名山,也为他们自己寻得仙乡。从秦汉封禅的西岳神山至道教仙学的灵智学术,华山的神性地理,斑斑可考,彪炳华夏。陈抟在华山过的是不折不扣的神仙日子:和西峰对话神交,不觉间太阳升在高空,这是清晨;白天是“岩花红、溪水绿”丹青难写的自然大美,可怜的城市要等到夜晚才出现灯红酒绿;日落时“半山无夕阳”,黄昏时“几夜碍新月”,华山的大美,陈抟整日也看不够啊!不过,宋太宗赐御诗中有“如今若肯随征召,总把三峰乞与君。”几次谒见皇帝,陈抟获得了西岳华山的产权!夜晚带走了华山之美,却给陈抟送来了睡功之妙:“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陈抟有五龙蛰法修炼术,高卧华山四十年。这让人想起三国诸葛亮的卧龙故事。汉末三国,刘备三顾茅庐,孔明《隆中对》出山;唐末五代,三朝帝王礼请,陈抟《谢皇诗》辞绝。诸葛亮三国英雄,56岁陨落五丈原;陈希夷五代高道,118岁仙升云台观。就华山弈帝和隐卧时间的长度看,陈抟乃是首屈一指的卧龙先生。
第六节 金台三丰:飞升的金龙
历代帝王,多有祭祀天地的封禅之举;既受命于天,就梦想命与天齐,故而多有寻仙丹之举。《史记·封禅书》是华夏信仰的国史记录。其他不说,单封禅文化工程国库流出的黄金白银,就让现代的国人瞠目结舌。秦始皇封禅后命徐福寻访仙药,一次性就给方士徐福配备500名童男童女。寻药细节难究,事实是:秦始皇后来死在了封禅的道路上,秦帝国亡在了封禅的仪式上。汉朝初年,号称让民生息,黄老无为,文景盛世得以出现。真正的情况又是什么呢?《史记·封禅书》写道: “夏四月,文帝亲拜霸、渭之会……赐累千金。”汉文帝是“赐累千金”,其他地方官员呢?
例子一:马王堆汉墓,女尸两千多年不朽,300多件珍贵衣饰,木炭一项用去一万多斤;例子二,窦太后是黄老无为国策的有力支持者,其侄女一件金缕玉衣,仅缝合的金线就用掉一斤黄金;例子三,淮南王是2000户的爵位,是马王堆汉墓轪侯(700户)的三倍,其炼丹的耗费至少也是轪侯的三倍。汉武帝为了封禅成功,前后雇佣炼丹术士多人;仅方士栾大的待遇,《史记·封禅书》写道:“又以卫长公主妻之,馈金万斤”。汉武帝最后死在京郊(今周至县)五榨宫。史称汉武帝生前曾下过“罪己诏”:这包含“财”没少花、而不知“法”的悲惨封禅吗?
从《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 (中国书店,1998年)一书“法、侣、财、地”的四项基本原则看,秦皇汉武炼丹活动的历史性失败,“财”的因素首先可以排除。帝王富有四海, “地”的因素也可以排除。“侣”的因素呢,帝王后宫佳丽,动辄万千,也可以排除吧。那么,秦皇汉武炼丹活动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不懂“法”!或者说,秦皇汉武的炼丹国家工程,就是由于没有找对“首席研究专家”!
宝鸡金台观
张三丰堪称元明时期炼丹界的学术泰斗和“首席专家”。张三丰炼丹学术的一个突出思想,就是对于“财”的强调和“富”的觉悟。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指出,人有两大需求:即物质需求与宗教需求。道人素称“贫道”,但只要还是“人”,总得牵涉“物质”——即“财”的问题。修道“财”的来源,一般有三种方式途径: (1)自己以祈求的社会角色“化缘”,如列御寇; (2)亲友资助或家族遗产,如马丹阳;(3)贵族背景下的道观,由皇家(历史)或国家(现代)财政直接配给,如淮南王和太平公主。一般而言,第一种方式为“贫道”;第二种方式者为“富道”;第三种方式者为“王道”。“贫道”虽 “贫”,只要 “贫不失志”,苦修向道,也可能成为 “高道”或“王道” (如丘处机); “富道”虽富,只要富不玩物,财不扰身,更有利于“修道”与“成道” (如“富贵神仙”许旌阳);而“王道”,往往优先拥有道德资源与财富资源,也极易登峰造极(如黄帝和王子乔)。“道”和财富的深刻关联,张三丰理解得最透彻。“道”的经济伦理,张三丰概括为“法、侣、财、地”。 “法”指“修道”的专业知识。 “侣”指“修道”的朋友与合作者。 “财”最好理解了,即一个钱字,黄金白银、货币钞票是也。 “地”,指“修道”的空间居所,楼观茅棚或别墅是也。当然了,最关键者还是“法”——“修道”的原理方法、专业知识的拥有与实践——即道人要表明自己在“修道”并知道如何修!没有这一前提,“侣”再好再多,可能是“党伴情侣”或“酒友烟朋”,与“道”却无关; “财”再多人再富,即便是“白玉为堂金作马”,与“道”亦无涉!在具备“法”与“侣”之后,“财”就显得重要了。四者的本质关系可归结为:
第一,包括 “财”在内的 “法、侣、财、地”乃是修 “道”的“四项基本原则”,整体关联,缺一不可,应该辩证把握。第二,比较或相对而言, “财”属 “道”的第三位角色:次于 “法”和“侣”。 “法”不必说,以“侣”与“财”的关系而言, “侣”解决得好, “财”也就迎刃而解了;反过来却不行, “财”解决了, “侣”未必能解决。第三,必须具备经济基础(财),经济基础(财)必须围绕“道” (法、侣、地)而运行(投资)。
《青羊宫留题道情》写道:
炼黍米须要有法财两件,心腹事须要托二三为伴。怎得个张环卫共谈玄,马半州同修炼,薛道光曾把俗还,王重阳幸遇良缘。(《张三丰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2页)
“炼黍米”指金丹修炼,它需“有法财两件”。 “心腹事须托二三为伴”,即“侣”的问题。 “马半州同修炼,王重阳幸遇良缘”,“马半州”即马丹阳,宁海巨富,有“马半州”之绰号。马丹阳成为王重阳的大弟子,“侣财”同时解决,因此说“王重阳幸遇良缘。”
《登天指迷说》写道:
摄境积铅,法财两用,岂不致俗子之笑谤哉!是以必资通都大邑有力之家,以为外护,目击道存,韬光晦迹。仙云: “要贪天上宝,须用世间财”。夫天上宝,非指青天之上而言也,乃吾身上九阳鼎之宅也,故轩辕铸九鼎而飞升。(第19页)
“轩辕铸九鼎飞升”在《登天指迷说》前后两次出现,黄帝既是治国的权威,也是修道的榜样,特别是“天上宝,世间财’的两全象征。“通都大邑有力之家,以为外护”,既有“法财两用”因素,也有人身安全的现实因素。要打开内心的宝藏,必需基本的外部资材。
张三丰雕像
《美金华》写道:
金华朵朵鲜,无财难修炼。不敢对人言,各自胡盘算。访外护未遇高贤,把天机牢抱几年。聊试验,妙更玄,凭慧剑,采先天。今日方知,道在目前,才信金 丹有正传……恨当初,俺无钱,昼夜告天也可怜;到而今,时来运转,只待我行满功圆,撒手逍遥物外仙。(《张三丰全集》同前注,第61页)
《美金华》源自《周易参同契》的“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这涉及性命双修、男女双修和内外丹结合修炼中的“法财两用”问题了。纯粹修性,也就是传统上的清修和贫道修炼,不会牵涉“金华朵朵鲜,无财难修炼”的问题挑战。 “轩辕铸九鼎飞升”传说之外,性命双修、男女双修和内外丹结合的终极修炼,是唐代钟吕金丹学提出来的;主要是在吕洞宾的《敲爻歌》突出了性命双修、男女双修的修炼课题。吕洞宾《敲爻歌》出现的时代背景,是唐代人性的自由解放和博大的思想精神,以及吕洞宾个人曲折丰富的内心世界。唐代之后的宋朝,是华夏民族江山落败,人性压抑的历史时期。直到元代,蒙古皇族有草原文明的辽阔雄放,加之藏传佛教的双修法传入朝野,唐代吕洞宾的《敲爻歌》才公开出现。以苦心励志为特征的全真教道士,对吕洞宾著作如《灵宝毕法》和《敲爻歌》存在浓烈的排拒情绪,如元朝苗善时、清朝道人刘一明等。刘一明《修真辨难》写道:
问曰:修行人首戒悭吝财物,既曰要世间财,又曰悭吝神仙不肯来,到底用财不用财乎?
答曰:用而不用。夫财者,人之所爱,以财为用,易取人之欢心,易买天之真宝,而天人无不在其术中矣。倘无财而欲得真宝,是强取强求,不但天不我从,而人亦不我顺,便是少行悭吝,神仙怎得而来?此世财之所必用也。然财易足败人德行,伤人性命,一惜其财,则我为财所愚,无不听其财之使用。故必德先财后,以德为本,以财为末,此世财之所不用也。但此世财,有世间之善财,有世间之凡财,不可不辩。
问曰:财足取人之欢心,财足买天之真宝,此说不近于闺丹炉火之事乎?
答曰:人乃坤方之人,非世间之女子;宝乃天上之宝,非世间之金石。坤方之人,乃不死之人,即世财所招之神仙也。天上之宝,乃中有一宝之物,即世间所寻之真宝也。倘以女子金石猜之,便是毁谤圣道,初世为人之辈。
众所周知,元代道教和佛教有过三次激烈辩论,全真教可以说是惨败。辩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比两家的修炼神通。佛教“辩论”阵营中,有西藏喇嘛(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第56—57页,中华书局,1962年)。西藏喇嘛是双修出身,此时的全真教根本无法与之比赛神通。这让人想起晚清中国文明的窘境:辱骂八国联军是“奇巧淫技”,完全无助于国家的命运尊严。作为全真教清修道士的刘一明,否认张三丰歌诀中“要贪天上宝,须用世间财”,是指世间的“女子金石”。我们认为,张三丰的“法财”肯定包括着“女子金石”!如果“法财”一旦包括着“女子金石”, “便是毁谤圣道,初世为人之辈”,那么,刘一明道长可能没有看过孙思邈的《枕中方》和《房中术》,就是确实不理解黄帝和九天玄女的修炼故事。
《道书12种》第七集《修真辨难》载:
问曰:所用世财之说,其即法财乎?
答曰:财是财,法是法,是两件,非一事,乃法财两用之说。法者,修持锻炼之作用;财者,诚心祈求之礼物。有法无财,则悬虚不实,而他家之真宝不露;有财无法,则火候有差,而我家之器皿不当。法也财也,两者缺一不可,故曰法财,乃法中有财,财中有法,非世间金银钱财之说也。
问曰:财即非金银之财,何以抱朴子闻道二十年,家无积聚,不得为之;上阳子谓贫者患无财,有财患无侣;张三丰谓金花朵朵鲜,无钱难修炼,此又何意?
答曰:夫修真之道有二,一系上德,以道全形之事;一系下德,以术延命之事。上德者,纯阳未破,以道全形,不用财而行无为之功,即可了性,性了命也了矣。下德者,先天已失,如贫者无财,必借他家资财,以术延命而行有为之道,方能了命,命了而性始可修矣。家无积聚,不得为者,是无法财之积,不得以术延命,非以无金银之财而不得为。又如马丹阳半州之富,何以弃家入铁槎穷居?刘海蟾何以弃相位而游江湖?
太和武当山
马丹阳和刘海蟾的修炼,一个要战胜“富” (马丹阳),一个要战胜“贵”(刘海蟾),方能修道成仙。马丹阳和刘海蟾正由于“富贵”而清高,成仙之后就“老朋友,再见了”!马丹阳出生于1123年,仙逝于1183年,世寿六十岁。张三丰呢,据考世寿至少在一百四五十岁。马丹阳和张三丰,代表着两类很不相同的修炼方法和成就境界。刘一明道长用马丹阳的修行故事,来解答张三丰的“金花朵朵鲜,无钱难修炼”,答非所问,完全离谱。 《三丰先生本传》写道: “吕祖之后,惟先生一身而已”。研究张三丰炼丹术中的“法财”问题,最好是进入张三丰的著述文本。如果需要参照其他高道的修炼思想,吕洞宾应该是首选。我们继续回到张三丰,尽量接近他的“法财”语境。
他的《一枝花》 “之一”写道:
心如出水莲,意似云中电。昨宵因小事,误入丽春院。时时降意马,刻刻锁心猿。昼夜不眠,炼己功无间。闭三宝内守黄房,擒五贼外观上院。令彼我如如稳稳,使阴阳倒倒颠颠。退群魔怒提起锋芒剑,敢取他出墙花儿朵朵新鲜,挂起我娘生铁面,我教他也无些儿动转。娇天体态,十指纤纤,引不动我意马心猿。(《张三丰全集》同前注,第59页)
心体愈修炼愈接近晶莹透亮状态,是谓“心如出水莲”。心体愈在高的境界状态,感应会愈发敏感和细腻。“昨宵因小事,误入丽春院”,一丝爱欲的萌生便被觉照。爱欲的萌生唤起了信仰的意志力量和精神的高度警觉。他终于通过了美神的爱影摇曳:“娇天体态,十指纤纤,引不动我意马心猿”。
《一枝花》 “之四”写道:
因求大道玄,走尽天涯畔。撇功名势利,弃家业田园。万般辛苦,衣破鞋穿师难面。愁则愁六七十年光阴短,入终南感得火龙亲口传。命俺出山,觅侣求铅。遍访名贤,尽是些诡计悭贪窃道玄。也是俺该有那出世因缘,幸遇着仗义疏财沈万三。争奈他力薄难全,俺只得把炉火烹煎。九转完,向丽春院采药行符,经五载入武当山。面壁调神又九年,猛听得朝命宣。欲待要不睹君王面,又恐怕胡尚书性命难全。驾云直上朝阳殿,官家见喜悦龙颜。俺欲待口口相传,恐违了玉皇命言,俺只得跨凤乘鸾上九天。” (《张三丰全集》同前注,第60—61页)
和马丹阳一样,张三丰一开始也不在乎“财”的问题:“撇功名势利,弃家业田园”。待到六七十岁(“六七十年光阴短”)的时候,张三丰在终南山遇到了火龙真人。 《三丰先生本传》写道:“延佑元年,年六十七。殆入终南山,得遇火龙真人,传以大道。”
武当山金顶
尽管“力薄难全”,沈万三仍然是张三丰修炼道理上的“财神”。经过和沈万三的外丹修炼之后,张三丰着重开始“命功”修炼:“九转完,向丽春院采药行符,经五载入武当山”。终于在宝鸡金台观,张三丰完成了阳神的圆满出壳。阳神出壳,朝圣入凡,灵迹频频,张三丰自然而然地声名远扬,震动朝野。明成祖朱棣命国家建设部长(工部侍郎郭琎)亲自督工、派出30余万工匠,在武当山给张三丰修建宫观;并派文化大臣胡濙等多年寻访张三丰(《明史·方技传》)。看见朝廷使臣寻己不得的苦状,张三丰最后终于满足帝心,明殿飞升,君臣惊诧(《张三丰全集》同前注,第335页)。除了以圆满的金龙身影在明殿显形飞升以外,张三丰给华夏民族还留下了两大遗产:太极拳和真武大帝(见刘嗣全《武当三丰太极拳》)。张三丰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似乎预感到400年后“东亚病夫”的恶谥和屈辱。青年毛泽东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张三丰的太极拳和真武大帝不就是一样的意思吗?韩国国会大厦的国旗图案,映现着太极文化;欧美一些城市的湖畔绿茵,吹拂着太极拳风。这似乎是华夏“龙魂”缓慢复活的象征,似乎是中国犹龙隐约升空的表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