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依于形的形神论

神依于形的形神论

时间:2023-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王充的形神论,上承桓谭,下启范缜,在中国古代形神理论的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充认为,这是由于禀气的多少、厚薄所决定的,不是天神所安排的。精神、意识的智慧作用,依赖于五脏和形体。根据这种精神依赖于形体的形神论,王充在《论衡·论死》篇中,全面而系统地批判了“人死为鬼”、“鬼能害人”的神学谬论。王充以“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的形神论,证明人死不能有知。

第二节 神依于形的形神论

王充在“天道自然无为”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形神理论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桓谭的唯物主义形神观,具体论证了形体与精神的相互关系,肯定了没有形体就没有精神,也没有感觉、知觉。王充的形神论,上承桓谭,下启范缜,在中国古代形神理论的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充的时代,正是谶纬迷信,长生不死、“得道仙去”的宗教神学进一步泛滥的时代。在这个神学妖雾弥漫的时代,王充高举“疾虚妄”的战斗批判旗帜,批判了灵魂不死,人死为鬼的有神论,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形神论。

王充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禀气而生,含气而长的。他说:

人禀元气于天,各受寿夭之命,以立长短之形。[25]

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26]

俱禀元气,或独为人,或为禽兽;并为人,或贵或贱,或贫或富,富或累金,贫或乞食,贵至封侯,贱至奴仆,非天禀施有左右也,人物受性有厚薄也。[27]

人和万物都禀元气于天而生。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与物之别,人之中还有高下、贵贱、贫富、寿夭等不同差别呢?王充认为,这是由于禀气的多少、厚薄所决定的,不是天神所安排的。据此,王充提出了“气寿”说。他在《论衡·气寿》篇中说:

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充实坚强,其年寿;虚劣软弱,失弃其身。

人禀元气而生,因所禀之气不同,而有不同之性,故有不同的寿命。人的死生,“无象在天,以性为主,禀得坚强之性,则气渥厚而体坚强,坚强则寿命长,寿命长则不夭死;禀性软弱者,气少泊而性羸窳,羸窳则寿命短,短则早死”。[28]人禀不同之气而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然过程,不是天神主宰的有目的的活动。“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这种自然过程,当然是“自然无为”的,这就是“天之道也”。

王充指出,人和万物都禀元气而生,人与物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活动、知识智慧、认识能力。他说:“夫倮虫三百六十,人为之长。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29]就人与物“俱禀元气”,“禀气于元”来说,人与物无异,“人,物也”,“与物无异”。由于人与物所禀的元气不同,而使人与物有异。其异在于人有意识、智慧、认识能力,人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人有“血脉”,“含五常之气”而有“精神”。王充说:

人之所以聪明智慧者,以含五常之气也;五常之气所以在人者,以五藏在形中也。五藏不伤,则人智慧;五藏有病,则人荒忽。荒忽则愚痴矣。人死,五藏腐朽,腐朽则五常无所托矣,所用藏智者已败矣,所用为智者已去矣。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30]

王充依据当时的医学知识,说明五脏是存藏精气——五常之气的。因为五脏存在精气,所以人具有意识活动、聪明智慧、认识能力。五脏为“藏智者”,“五常之气”为“智者”。精神、意识的智慧作用,依赖于五脏和形体。五脏和形体健康,人便有智慧、认识活动;五脏和形体有病,人的精神恍忽、意识不清;人死了形体腐朽了,精神无所寄托而散失,人失去了知觉、意识、智慧,也就没有认识了。形体须具有精气而有生命,精神须具有形体才有知觉、智慧。精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

根据这种精神依赖于形体的形神论,王充在《论衡·论死》篇中,全面而系统地批判了“人死为鬼”、“鬼能害人”的神学谬论。

王充指出:“世谓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试以物类验之,人死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这是王充“无鬼”的总纲,在这个总纲的统摄下,他作了具体的论证:

第一,“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独能为鬼?”人作为一种物,与物一样,物死不能为鬼,人为什么却能单独为鬼呢?当然不能了。

第二,“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精神由血脉产生,血脉枯竭了,生命就死亡了,精神也就消灭了。形体腐朽,化成灰土,何以为鬼?

第三,“人见鬼若生人之形,以其见若生人之形,故知非死人之精也。……人之精神藏于形体之内。……死而形体朽,精气散。……精气散亡,何能复有体而人得见之乎?……如死,其形腐朽……不能复化。”人的生命、精神依赖于形体而存在,人死了,形体腐朽了,精神也就散亡了,当然也就不能为鬼了。

第四,“天地之性,能更生火,不能使灭火复燃;能更生人,不能令死人复见。……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人不能复为鬼,明矣。”死灰不能复燃,证明人死也不能为鬼。

第五,“天地开辟,人皇以来,随寿而死。若中年夭亡,以亿万数。计今人之数不若死者多,如人死辄为鬼,则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人且死见鬼,宜见数百千万,满堂盈廷,填塞巷路,不宜徒见一两人也。”自古至今,人皆有死,死者数百千万。如人死为鬼,则到处有鬼,处处见鬼,事实上谁见过鬼?所以人死不能为鬼也。

王充进一步指出,人死不能为鬼,鬼亦无知矣。因为有形体、有生命者,才有知觉、认识,人死了,五脏腐朽,形体毁坏,当然不会有知觉、认识了。“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人之死,如同火之灭,火灭不能照明,人死不能有知。“人病且死,与火之且灭何以异?火灭光消而烛在,人死精亡而形存,谓人死有知,是谓火灭复有光也。”所以“论者犹谓死有知,惑也”。王充以“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的形神论,证明人死不能有知。

人死不能为鬼,亦不能有知,当然也就不能害人了。王充接着对人死不能害人作了具体的论证。

王充指出,“人之所以能言语者,以有气力也,气力之盛,以能饮食也”。人有生命、能言语、有气力,其动力是“能饮食”,具备这些条件,方可害人。人死了,不具备这些条件,当然不能害人了。在这个论纲指导下,王充论证了人死不能害人的根据。

第一,“夫人之怒也用气,其害人用力,用力须筋骨而强,强则能害人。……夫死,骨朽筋力绝,手足不举,虽精气尚在,犹呴吁之时无嗣助也,何以能害人也?凡人与物所以能害人者,手臂把刃,爪牙坚利之故也。今人死,手臂朽败,不能复持刀,爪牙堕落,不能复啮噬,安能害人?……气为形体,形体微弱,犹未能害人,况死,气去精神绝……何能害人!”

第二,“人之所以勇猛能害人者,以饮食也,饮食饱足则强壮勇猛,强壮勇猛则能害人矣。人病不能饮食,则身羸弱,羸弱困甚,故至于死。病困之时,仇在其旁,不能咄叱,人盗其物,不能禁夺,羸弱困劣之故也。夫死,羸弱困劣之甚者也,何能害人?……死人精神去形体……何能害生人之身?”

第三,“人梦杀伤人,梦杀伤人若为人所复杀,明日视彼之身,察己之身,无兵刃创伤之验。夫梦用精神,精神,死之精神也。梦之精神不能害人,死之精神安能为害?……安能害人?”

第四,“夫物未死,精神依倚形体,故能变化,与人交通;已死,形体坏烂,精神散亡,无所复依,不能变化。夫人之精神犹物之精神也。物生,精神为病;其死,精神消亡。人与物同,死而精神亦灭,安能为害祸!”

第五,“凡能害人者,皆五行之物。金伤人,木殴人,土压人,水溺人,火烧人。使人死,精神为五行之物乎?害人,不为乎,不能害人。”

由上述可见,王充在《论衡·论死》篇中,对人死不能为鬼的问题作了详尽地论证。结论是:“夫论死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则夫所见鬼者,非死人之精;其害人者,非其精所为,明矣。”以此对俗儒世论“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的说法,进行了全面而有力地批判和驳斥。

王充明确地认识到,人禀元气而生,有生必有死,死而复归于元气,这种生与死的转化,是一种自然的变化,所以没有长生不死之人。他说:

人未生,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元气荒忽,人气在其中。

鬼神,荒忽不见之名也。……鬼者,归也;神者,荒忽无形者也。或说: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神者,申也。申复无已,终而复始。人用神气生,其死复归神气。阴阳称鬼神,人死亦称鬼神。气之生人,犹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冰释为水,人死复神。其名为神也,犹冰释更名水也。[31]

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生无不死。以其生,故知其死也。……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也。夫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始。唯无终始者,乃长生不死。人之生,其犹(冰)也。水凝而为冰,气积而为人。冰极一冬而释,人竟百岁而死。人可令不死,冰可令不释乎?[32]

人由元气而生,死而复归于元气。鬼神是阴阳之名。鬼者,归也,阴气逆物而归,所以叫做鬼;神者,申也,阳气导物而生,所以叫做神。阴阳变化称为鬼神,人之死亦称为鬼神。人之生死,如同水凝为冰,冰释为水。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生是人之始,死是人之终。冰凝一冬而化为水,人活百岁而死回归为气。所以人的生死不是神秘不可解的仙化过程,而是一种阴阳二气变化的自然过程。如此说来,也没有长生不死之人了,当然更没有得道成仙之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