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哲学是一套日常话语,其目标不是使哲学变得更加科学些,成为“科学的科学”,而是把哲学引向日常生活,引向常识。休谟放弃了对形而上学的渴望,放弃了哲学知识的普遍化努力,却对现代性的世俗生活进行了直接辩护。诚如查尔斯·泰勒指出的那样:“像启蒙思想家一样,休谟反对宗教和大部分传统形而上学。但是,这种反对的基础是因为这些观念导致我们轻视因而也压制我们自身的本性。”[1]在休谟那里,当神圣的世界失落之后,我们不需要一个形而上学的世界去给予补偿。当宗教和神学衰落之后,我们不需要关于绝对知识的哲学去给予取代。我们只拥有一种知识,关于人性的知识,这种知识源于经验也终止于经验。这种知识是与世俗化了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罗素称英格兰哲学家休谟为哲学家当中最重要的人物。休谟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逻辑结果。休谟把经验论原则贯穿始终,把所有知识限定在经验范围之内。休谟提出了一种著名的怀疑论,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把所有知识都归结为主观的经验知识,一切都是心理习惯的产物,一切都是主观的约定。休谟提出了“知识的可能性”和“理性能力的范围”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典型地反形而上学的。结果,他尽管保持了经验论哲学的前后一致,却使它陷入难以置信的谬误之中。休谟以后的哲学家都不得不来回答他提出的问题。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理性?什么是知识的范围?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构成现代性观念的重要出发点。休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休谟打破了哲学家的自信美梦。休谟对康德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哲学通过康德而具有了世界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