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展就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是事物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毛泽东
(一)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根源于事物自身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一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既相互同一又相互斗争,使双方力量处在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之中。一旦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双方地位便会发生相互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实在过程。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就在于它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为矛盾双方的存在和发展,直至破坏旧的矛盾统一体、组成新的矛盾统一体提供条件。
矛盾双方联为一体,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互为存在的条件,二是互为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是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这是任何确定的矛盾得以存在的前提。矛盾双方互为发展的条件是说,对立一方的发展要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矛盾双方互相利用和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得到发展。在一切矛盾中,对立双方总是包含着可以彼此利用的共同因素。这种情形,不仅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双方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的一类事物矛盾来说是十分明显的,而且对于那些对立面之间存在根本利益冲突的事物也是常见的。
在植物和食草动物的矛盾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物则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使各自得到发展。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中,资产阶级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就是无产阶级发展自身所需要的有利因素。另外,矛盾一方各个组成因素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为另一方所利用。反动势力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可以为革命势力所利用以发展自己;各种错误思潮之间的矛盾也可以为正确的学说所利用。所谓“利用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议一议
根据上述原理谈谈怎样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是一事物转化为另一事物,但这种转化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着自己对立面的转化,是转化为自己的他物。所谓“自己的对立面”就是本来和自己互相依存着的那个方面。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变动的状态。事物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量变状态,事物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质变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
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斗争就是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反对、互相限制,这必然造成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根本变化,这就为事物的质变准备了条件。
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更加明显。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发展在斗争中沿着各自的方向达到它的极限,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时,只有通过矛盾斗争并把这种斗争贯彻到底,才能使事物的发展突破原有的度,才能使旧的矛盾统一体解体,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使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深度拓展
在社会实践中,对于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里,有以下几个问题应当注意:
(1)辩证法肯定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却不认为斗争本身就是发展。斗争和发展不是一个概念,斗争只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而发展则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它不仅表现为新质要素的量的积累,而且表现为事物的质的飞跃。
(2)辩证法肯定矛盾的斗争性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却不认为一切斗争都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只有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才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旧事物反对新事物的斗争只能阻碍事物的发展。
(3)即使是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也不是一切斗争都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切对于斗争的限制都是对事物发展的限制。事实上,矛盾的斗争采取什么形式,达到什么规模,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最重要的是受到同一性的制约。
同一性对斗争性的制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性制约着斗争的形式。具体的同一性不同,矛盾的性质就不同,因而斗争的具体形式就不同。二是同一性制约着斗争的界限。任何一种斗争都有界限。同一性对斗争界限的制约性在于,彼方有利于此方发展的因素就应是此方斗争的界限;即使对于彼方限制此方发展的消极因素,也要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作为此方斗争的界限;事物在有其存在理由的时候,斗争不能任意破坏它的存在。这时候,保持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同一性使矛盾统一体不至于破裂,这就是斗争的界限。
总之,我们既坚持肯定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要求注意选择最适合于矛盾性质和条件的斗争形式,注意掌握最适合于新事物发展的斗争界限。这就是所谓掌握斗争艺术的问题。
矛盾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只有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紧密结合中才能实现。否认矛盾的同一性或否认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二)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辩证法把运动看做事物的自己运动,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同时也受到外部矛盾的影响。就整个世界而论,一切矛盾都是内部矛盾,世界之外的矛盾是没有的。但从某一具体事物来看,又有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之分。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内部矛盾;此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是外部矛盾。矛盾是事物变化的原因,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外因。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其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这是因为,内因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事物根本矛盾(内因)的消失,就是这一事物的解体;内因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或根据,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只有把握其内部的根本矛盾,才能把此事物和他事物区别开来;内因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一切事物的运动主要是由其内部矛盾引起的,同时,内因还规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2)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外部条件不同,又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状态。
(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可以加强事物内部矛盾的一个方面,相应地削弱另一个方面,从而影响事物发展的进程。但不管外因的作用有多大,都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案例链接
1960年,中苏对抗升级,赫鲁晓夫曾微笑着对世界说:“离开苏联的帮助,中国的原子弹响不了。”毛泽东也嘲笑说:“中国的原子弹响了,要奖给赫鲁晓夫一吨重的奖章。”1964年10月15日,即赫鲁晓夫下台的前一天,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制造原子弹,苏联是外因,我们自己才是内因。赫鲁晓夫片面地夸大了外因的作用,否定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
议一议
根据上述事例,请谈一谈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深度拓展
形而上学把内因和外因割裂开来,从两个极端歪曲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种是只看到外因的作用,否认内因的作用,认为事物的发展主要的是靠外因的推动,这是“外因论”。在发展观的问题上,形而上学大多都采取这种观点。另一种是只看到内因的作用,否认外因的作用,这种窥点否定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同样是片面的,因而也不能正确地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实际过程。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以及建立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或根本原因的观点。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应当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充分发挥我国人民积极性、创造性的基础之上,同时,也不要忽视外因的作用,积极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从而加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因此,我们必须反对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反对崇洋媚外的做法和盲目排外的态度。
人生发展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去想办法解决,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得到领悟,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促进人生发展。为达此目的,就要内外兼修,正确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制约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