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1.实践的特征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客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构成实践的诸要素是客观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②实践活动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具有客观性;③实践的结果也是客观的。
农民种田的对象是土地和农作物;煤矿工人的劳动对象是煤层;采矿工人的劳动对象是矿藏等,这些对象是自然物。小麦是面粉厂工人实践的对象;酒精是某些化工厂工人实践的对象;钢铁是机器制造厂工人实践的对象等,这些实践对象都是人工制成品,是实践的结果。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人们种田先有打算和安排;修铁路、造机器、盖房屋先有设计或图样;侦破案件先有个方案。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烙印。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实践中的高速公路网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的个人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农民自己开荒种地,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因为开荒种地使用的工具和经验知识都是从社会中获得的。在原始社会人们从事狩猎、捕鱼、采集等活动,使用的工具十分简陋,活动领域十分狭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工具不断改进,活动领域也有了较大扩展。到了机器工业时代和现代社会,人们从事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信息业等各种活动,使用的工具十分精密复杂,活动范围极其宽广。
综上所述,实践是一个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所构成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2.实践的形式
1)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只有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中才能了解自然,把握自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所以生产实践又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来源。
2)社会实践
生产实践同时也了解人和人的关系。
社会实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在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客观活动总是制约人们的认识,并成为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
3)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目的、运用特殊的设施和手段,去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它既包括改造自然的试验,也包括改造社会关系的试验。
总之,在现代实践活动中,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案例链接
莫泊桑在一部小说中需要细腻地描写一个被踢过的感觉,但他本人并没有这种体验,觉得实在是难以下笔。于是他信步走到大街上,迎面遇上一个乞丐,莫泊桑迎上前去,言辞恳切地说:“喂,请踢我几脚吧?”那乞丐被说得莫名其妙,愣住了,以为他神经不正常。莫泊桑继续赔笑,又从口袋里掏出钱说:“你踢,我给你钱。”那乞丐见钱一把抓了过去,伸脚猛踢了莫泊桑的屁股一下。莫泊桑忍痛揉着屁股,忙跑回屋子,飞快地记下了这一真实被踢的感受。
(二)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如果说第一个冒险品尝西红柿的人是幸运者,那么,因误食毒菇而付出生命代价的人就不那么幸运了。鲁迅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为勇士,并说,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就不吃了。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
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哪些事物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则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那些与人们的实践需要无关的事物,不会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围绕着各个时代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进行的。在当代,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促使人们研究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问题,于是产生了环境科学。现代各种科学研究,其任务就都是为了满足某种不同社会实践的需要来确定的。
2)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单凭直观的感觉,人们对事物也能有一定的认识,但只能使人接触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在变革事物的实践中,使事物许多隐匿的现象暴露出来,人们才能通过分析大量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神农尝百草”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亲口尝一尝”,才能认识各种植物的药性。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已有一定程度的阐述。战国时期的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行先知后”,他以饮食为例,指出食物的味道只有“饮之食之”才能知晓。清初的颜元也十分强调“习行”在认识中的作用。他举例说,给病人治病,光是熟读医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亲自临床,“诊脉、制药、针灸、摩砭”,才能治病救人。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着,近现代科学兴起之后,认识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议一议
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这些新的认识课题,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譬如,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不断给医学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同时不断提供大量临床经验供人们研究,还不断创造出各种医疗仪器和设备用于诊断和治疗,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医学的不断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案例链接
清朝年间,沧州南面,有座寺庙依河而立,寺门面坏了,两个石兽也一并埋入河中。10多年过去了,僧人们募捐重修寺庙,但在落水处打捞石兽,却总是找不到。
这时,有个当地秀才说:“石兽一定是被激流冲到下游去了,你们没见过山洪暴发时,河中乱石翻滚、泥沙俱下的情形吗?你们这样打捞石兽,岂不是刻舟求剑?”众人听后,恍然大悟,于是驾了几条小船,拖了铁耙沿着下游河道找了十几里,却不见石兽踪影。一位大学者正在附近讲学,听说这件事后便嘲笑道:“你们这些人好不通事,那么大的两个石兽怎么能与一般的小乱石相比呢?怎么可能被暴涨的河水卷走呢?石兽又重又硬,而沙性松散,石兽淹埋于沙中,只会越沉越深。你们顺流而下捞,岂不荒唐可笑?”此高论一出,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此论虽高,众人却并没有从河沙深处挖到石兽,打捞的结果仍是一场空。有位老河工听说这件事后,不由得大笑道:“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因为大石坚硬沉重,河沙却很松浮,河水不但卷不走大石,其反冲力反而会将大石迎水面的沙子冲走了,形成一个大坑,大石就会翻倒在坑中。如此周而复始,大石便会不断向上游翻。”众人按照他所说的去打捞,果然在上游几里以外找到了石兽。
议一议
老河工是怎样进行逻辑推理的?他的推理为什么是正确的?为什么秀才和学者的逻辑推理都不成立呢?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正确与否,靠人的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认识的对象也不会“自从其明”,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因为正确认识就是同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就是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看两者是否相符合。只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一方面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这样,实践过程就成为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人们就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加以比较,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般来说,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毛泽东
案例链接
一位从国外学成归国的博士,毅然来到天山脚下的尼勒克草原。他从银行贷款买了奶牛,运用学到的试管冻精、胚胎移植等新技术进行实验,第二年,奶牛就产下了良种牛犊。他把这一养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了当地的牧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党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三)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目标的确立需要理论的指导
正确的理论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能够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预测事物的未来。因此,正确的理论能够帮助人们确立实践的目标。
2.实践手段、方法的取舍,需要理论的指导
当实践的目标确定之后,还存在采取什么实践手段、运用什么方法的问题。这就需要运用理论对以往实践的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才能决定取舍。
人们常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我们只能走一条。所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非常重要,我们所要走的路,必须是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中国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它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3.实践结果的评判需要理论的指导
要准确评价实践结果,就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实践做理论上的总结。离开了理论总结,就必然缺乏对实践的科学分析,也就无从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更谈不上对以后实践的正确指导。人类实践的历史表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就会取得成功或胜利,而用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必然导致挫折或失败。因此,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总之,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实践的目标就很难把握,实践的方法和实践的手段就无法选择,实践的结果更不能得到公正的评判。因此,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让我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尽早取得实践的成功。
实践出真知,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但是对每个人来说,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都去亲身实践,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动物界,其生物的特性、生活经验和技能的传延,主要通过先天本能的遗传方式进行,很多东西在中途遗失。而人类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语言、文字等传播媒体,人类的劳动经验和技能、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等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互相传递,并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中途遗失较少。不断地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使人类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动物界。
因此,我们既要亲自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又要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
(四)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
1.真理的内涵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2.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3.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毛泽东
4.追求真理的方法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首先,参加社会实践是理解和接受书本知识的基础。其次,学习书本知识可以克服自身实践的局限性并指导自己的实践。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现在的观点看,就是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如果只读书而不实践,就会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如果只实践而不读书,就只会有一些狭隘的经验,实践也只能处在很低的水平上。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青年学生只有既积极实践,又认真读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的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结果。
青年学生应当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体验成功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