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现实意义与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现实意义与研究方法

时间:2023-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现实意义伦理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首先要反对封建教条主义的学习方法,反对愚民政策,反对偶像崇拜。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现实意义

伦理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有一句名言,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我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在推翻封建—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三十多年,其间林彪与“四人帮”的十年大破坏,使我国社会生产力目前较之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为了多快好省地实现中国式四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尽力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大力扫清在前进路上的思想障碍,换句话说,如果造就合格的实现四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级干部,是不能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同群众一道从理想变为现实的。毫无疑问,在这里得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固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还要具备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养成作风正派,有道德的人格,富于牺牲精神,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可能更是一个根本。因为一切机器终究是死的,只有人才是活的指挥者,有主观能动性的。因为在有了正确的路线和有关具体方针政策之后,干部是否合乎条件、要求,显然就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所以今后要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广泛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是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道理。

但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而不流于形式、走过场,并且能够真的作到逐步深入,在思想上解决问题,则必须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提高的基础上再加以普及。

二、有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方法

因此,我们现在来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便不能说是“无的放矢”、毫无现实意义的了。

伦理学又是一门边缘科学。大家知道,它与许多学科,如经济、政治、宗教、心理、教育乃至民俗学,都有直接的关系。因为通常所谓道德行为,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既要受到过去习惯势力的影响,同时又必须见诸事实行为,不能只停留在一种纯粹的理论思辨,甚至学术也会因人而异,因此它的复杂情况是不难想象到的。

谈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首先要反对封建教条主义的学习方法,反对愚民政策,反对偶像崇拜。马列主义的道德是以社会发展史的知识武装起来的自觉的行为,如果没有自觉,也就谈不到有很高的道德,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是根本违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

谈到伦理学的研究方法,最通常的有:

1.一般社会学的方法,即通过现状的调查研究各种社会动态、动向、社会影响等,乃至风俗习惯等,做出归纳,比较分析,提供第一手的系统材料,根据客观实际为国家提供方案,表扬先进,批评错误,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地建设社会主义,乃至一直到共产主义,以及如何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方法,都在这个范围。

2.理论的研究,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质变量变的规律,主要是通过对立统一的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来考察社会道德现象的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理论问题,如根据与条件、动机与效果、知行关系等,批判地继承道德善恶、仁义、公私、义利、理欲、苦乐等,以及各种道德范畴(的矛盾统一),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矛盾发展观。在思想问题上,名人的话不见得都是名言(以章太炎为例),世界观的改造是根本的改造,不是枝枝节节的改造,是人格的改造。

3.历史的研究。道德是有继承性的,又是与传统的旧势力作斗争的,又是理论要见诸行动、联系实际的。不了解过去就不能了解现在,当然,了解现在也能帮助了解过去,所谓“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说明道德是一种历史现象,阶级道德是过去社会的必然产物,它的辩证发展是相反相成的,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忠君、忠人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割断历史。

中国古代伦理学的特点是有大量的伦理思想材料。“三纲五常”、“四大绳索”与封建社会的关系,如天人、理气、心性、动静等,都不是单纯的物理性概念,而是包括道德修养与道德情操的;喜怒要适当、“中节”,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所以要讲修养功夫。修养不一定都是“黑修养”。

不懂这方面的关系,也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古代中国哲学及其贡献。中国哲学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特别密切。要懂得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特点,就要首先懂得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①如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奴隶制的特点;②封建专制主义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阶级斗争的尖锐和复杂;③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等等。资产阶级的道德、封建的道德往往夹杂在一起,父子之间、婆媳之间、上下级之间。

伦理学的研究方法,首先是不能单纯从抽象的善恶概念或定义出发,不能离开具体事实来作抽象的推论,而必须以社会上客观存在的道德行为作根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结合当前的具体实践来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要总结有关这一方面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供带规律性的原则,作为广泛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指导。

社会道德现状的调查,即是对于现实社会各方面、各阶层道德面目的调查(研究)。这里首先要注意的即是要严格注意“名”与“实”的区别,因为社会上有“美名”的,不一定就有“善行”。在调查研究中,要注意多数人的意见,要认识少数人的议论,要善于从矛盾的论争中发现问题。固然要注意一个人的言论,但更重要的是考察他的行动,必须懂得怎样分辨一个人的假象、伪装和真情本质,从而实事求是地掌握各种人的思想动向、行为准则和社会影响。

我们不能抛弃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抛弃一切经过考验的行之有效的理论。

【注释】

[1]本文是石峻先生生前遗稿,撰写时间不详,很可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中国伦理学会会议上的发言稿。因写作时间及内容与上文《关于伦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比较接近,故编排于此。——编者注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