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觏的生平及思想发展

李觏的生平及思想发展

时间:2023-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觏生活在北宋中期,历真宗、仁宗两朝。李觏出生时,宋朝已建国四十九年,当时国家统一,政局基本安定。李觏十四岁时,父亲去世。三年服孝后,李觏十七岁,开始出游求学。这篇文章是李觏后来思想的萌芽。《礼论》是李觏最具独创性的哲学著作,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至此,李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见地。

李觏生活在北宋中期,历真宗、仁宗两朝。当时的形势,危机与光明并存,忧患与希望同在。儒家思想经唐代韩愈振臂,其复兴之势方兴未艾,传统儒学的担当精神和忧患意识,已渐渐成为一种潮流,孕育和滋润着新一代儒生。

李觏,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卒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享年五十一岁。南城位于旴江边,且李觏退居后创立旴江书院,故学者称之为“旴江先生”。《宋史》卷四三二有传,《宋元学案·高平学案》收录《常语》若干条。

宋真宗是宋朝的第三任皇帝,他在位期为公元998年至1023年。李觏出生时,宋朝已建国四十九年,当时国家统一,政局基本安定。宋初时的“强干弱枝”政策见到成效,宋辽之间的战争因1004年的“澶渊之盟”而告一段落,西夏连续二十年的进扰也因李继迁的死亡而告终。1004年以后,宋朝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稻谷丰收,整个社会呈现出和平丰裕、欣欣向荣之气象。李觏出生前一年,他母亲做了个梦,梦见两个道士在下棋,她在旁边看,忽然其中一个道士给了她一个棋子,于是就怀孕了,次年生了李觏。李觏自述道:“吾母处吾子,凡有所祷,无不至。祥符元年,梦二道士弈棋户外,往观之。其一人者,取局之一子授焉,遂娠。”[24]

据资料记载,李觏属南唐后裔[25],李觏的先祖曾做过官,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依靠农业为生。李觏的父亲是个爱读书的人,家里藏书很多,但从没有应过试(“先君尝学,不应举。”[26])。李觏自幼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尤其爱好古文。他父亲曾鼓励他读书,并教他写诗作赋。李觏之所以很早就能读书写字,以及他后来爱读书的习惯直接受他父亲的影响。六七岁时,李觏开始学习古文、字书和音韵,“调声韵,习字书,勉勉不忘”。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随父亲到田间劳动,期间在东郊睡了一觉,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本书,书名叫《王状元文集》。从此以后,他感到好像有了灵感,“或时开卷,敞然忆念”。十二岁时,已知音律,能写文章,因进步神速,故大器早成。

李觏十四岁时,父亲去世。当时家境贫寒,衣食不足。由于其母亲郑氏辛勤耕织,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才使全家免于饥寒冻馁,而且使李觏得以出游,拜师访友,成就学业。李觏自述道:“夫人初有二男,为无服殇。既而生觏,十四年而先君没。是时家破贫甚,屏居山中,去城百里,水田裁二三亩,其余高陆,故常不食者。夫人刚正有计算,募僮客烧剃耕耨,与同其利。昼阅农事,夜治女功。斥卖所作,以佐财用。蚕月盖未尝寝,勤苦竭尽,以免冻馁。而觏也得出游求师友,不为家事罔其用心,卒业为成人。……先君尝学,不应举,以教其子作诗赋,亦乐施惠,尤直信,生平无所争,不识州县廷。”[27]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以及日后的成长与家庭的熏陶是分不开的,故儒家强调“齐家”、“治家”。李觏父母朴实、勤俭、正直的品质直接影响了李觏的性格和他后来平实刚直的写作风格。

三年服孝后,李觏十七岁,开始出游求学。二十二岁还家,娶夫人陈氏(陈氏为南城人,五岁养于其伯父家,嫁给李觏时,年十六岁,十七年后去世),时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这一年,李觏还谒见了当时刚被朝廷任命为新建县(距南城西北四百里)的知县余靖(北宋名臣之一)。他在《上余监丞书》中写道:“……窃闻执事以文辞判是非,取先天下豪俊。马首南向,尹兹大邑。盛名之下不获爱,坐卧越四百里,奔走来见。尝所著文,家贫弗及更写,仅献旧稿一策,凡九十五首,约万余言,以请命阶闼。……今执事识量足以鉴臧否,位望足以为升黜,亦奚吝开卷一览,思其所以哉?”[28]表达了他期望能得到推荐和赏识,实现他政治上一展鸿图的愿望。

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李觏二十三岁,著《潜书》十五篇。他在《潜书序》中写道:“泰伯闲居,有书十五篇,愤吊世故,警宪邦国,遐探切喻,辞不柔伏。噫!道未行,速谤何也?姑待知者而出之乎!乃命曰《潜书》。”[29]书中,他对帝王和官吏有很多批评,指出了当时土地兼并的严重性,也批评了佛教,发出了“孔子之言满天下,孔子之道未尝行”的感叹。这篇文章是李觏后来思想的萌芽。

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李觏二十四岁,著《礼论》七篇、《陈仲温进士墓志》等。《礼论》是李觏最具独创性的哲学著作,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后来余襄公(余靖)评价《礼论》道:“所示礼论七篇,推进礼经,准的世教,派仁义,赞刑政,正其本于礼,成一家之言。工古人之未工,导明王之要道,岂止独步江表,校声名于后俊哉!开益蒙蔽,不胜降叹。”[30]此言毫不夸张。

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李觏二十八岁,著《明堂定制图并序》、《平土书》、《太平院住持记》、《冬至夜酒醒诗》、《甘露亭诗》等。至此,李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见地。这年,因秋季在京城有一次贡举考试,李觏来到汴京开封,晋见了宋庠、李淑、聂冠卿、叶清臣等朝官。这四位官员官阶都较高,且在考试和文章方面都有特殊之表现。宋庠是1024年进士榜上的第一名;李淑早在十二岁时便有文名;聂冠卿的写作才华很早就被西昆体之领袖杨亿所赏识;叶清臣是宋朝开国以来首位以策论优异而通过殿试的人。李觏对四位分别上书,批评当时考试制度,希望他们能洞识他的长处与抱负,并能得到荐举。等待了一段时间,没有结果,适值贡举停止,他只好彷徨而归。

第二年,李觏参加乡举,应试不利落第,往鄱阳谒见范仲淹,二人自此相识。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江苏苏州)人。两岁丧父,其母改嫁长山朱氏,取名朱悦。少有志操。成人后,拜别其母,到应天复府书院求学。他学习勤奋,昼夜不息,冬季疲甚,以冷水洗面,常常食不果腹。范从不以为苦,他决心“读天下书,穷天下事,以为天下用”。举进士任官后,复姓范,更名仲淹。其后,范仲淹与李觏书云:“在鄱阳劳惠访,寻以改郡,不敢奉邀。”[31]此年十二月,范仲淹改任润州。到润州后,他把州学“新而广之”,又致书邀请李觏为润州郡学教授。他在《与李泰伯书》中说:“今润州初建郡学,可能屈节教授?”经范仲淹的邀请和推荐,李觏去润州讲学,教授诸生。《易论》也可能作于这年[32]

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李觏三十岁时,著《广潜书》十五篇、《命箴》、《野记》、《惜鸡诗》等。《广潜书自序》云:“岁辛未,泰伯以潜名书。后七年羁栖山岩,即而广之,复为十五篇。心愈苦,言愈多。呜呼!其亦见险而不能止者乎!”[33]李觏清楚地看到当时礼制之破坏,佛教之危害,以及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作《广潜书》,意在吊世警国,止险救民。第二年,李觏三十一岁,著《富国策》十首、《强兵策》十首、《安民策》十首。他站在儒家立场上,全面阐述了他“康国济民”的政治主张,切中时弊,有的放矢,有感而发。其忧国之心、救民之意,溢于言表。这一年,“先生梦大雨震所居室,有一人紫衣而冠,谓之雷神,呼先生使前,授之题曰《春社词》,援笔得八句与之。及觉,记其首三句,颇怪丽。后七年以五句足之”[34]词曰:“吴台玩春琐春色,雨刷花光入龙国。田边大树啼老鸦,野云痴醉寒查牙。年华欲住风雷恶,兰脸知秋泪先落。时荣时谢无了时,扶起混沌须神医。”[35]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李觏三十二岁,儿子参鲁出生。他在《名男曰参鲁以诗喻之》中写道:“孔门有高弟,曾子以孝著。求诸圣人言,尚曰参与鲁。才敏谁不愿,顾恐难荷负。”道出了李觏为儿子起此名的用意。这年,范仲淹已改知越州,写信又邀请李觏来当地讲学,态度十分诚恳。这是李觏第二次受到仲淹的热情邀请。李觏应邀前往。他写了《登越山》一诗可以为证:“腊后梅花破碎香,望中情地转凄凉。游山只道寻高处,高处何曾见故乡?”这首诗也流露出李觏一种不愿久留的思归情绪,之后不久,他就回了家乡,继续过着著书立说的清贫生活。同年在《上江职方书》中写道:“觏小人,世宅田野,上天哀怜,以古人之性授之,读书属文,务道圣处,其言周公之作、孔子之述,盖多得其根本。汉以来诸儒曲见芜说,颇或击去,以此著书数万言矣。不幸少年缪计,屡乞乡举,求而不得,只自秽污。今兹行年三十余,固知非矣。方将削迹尘路,屏居林薮,张皇本心,洗涤外虑。未明者明之,未备者备之。使三代之道,珠连玉积,尽在掌上,所大愿也。”这时的李觏处在继续积极奔走、出仕立功还是从此退居立言的十字路口。

宋仁宗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十一月改庆历元年),李觏三十三岁,这年被当地官长推荐到京城应制举考试,所谓制举即汉代之诏举贤良文学能极言当时政治之得失者。隋唐以来至宋代,制举已失去本来意义,“其实皆取文辞而已”[36]。李觏应召,再度离家前往开封。考试前李觏拜访了四位高官:王尧臣、富弼、刘沆和吴育。王尧臣是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吴育是中书舍人,他们二人都曾得过状元。刘沆为右臣言,又是知制诰,曾得进士第二。富弼是中书知制诰,他与吴育都曾参加过制举考试且顺利通过。他们都是李觏所敬仰的人物,李觏上书仍然是希望他们赏识自己,并使他的思想和宏图能为国家所重视。

考试开始时,已经是李觏留京的第二年了。由于他的策论文理俱优,李觏“试制科得召第一”,也就是说被礼部评为所有赴考人中最优秀者。当时有长沙人萧注致书李觏云:“闻足下应贤良预一人召试,是时万口一发,万意一同,未有不心思目愿,欲识其面者。”[37]下一步,李觏就等待着奉诏到秘阁去参加资格审查试了。李觏参加的制举资格审查考试是在庆历七月十一日举行的[38]。不幸的是李觏没能通过,又一次落第。这一次的挫折对李觏影响很大,他决心不再参加任何考试。他在后来的《先夫人墓志》中写道:“庆历中,应科目罢归,乃自念亲老矣而数弃去。舟江湖,客京国,以为之忧。抑又穷空无以备干脆,非人子所宜,因决不求仕进。”[39]在归途中,李觏路过南康时,拜见了郡守祖无择。祖无择是孙复的高弟,后来他俩成为莫逆之交。

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李觏三十五岁,退居家中,这年“南城始招立学,先生为之师,四方来学尝数百人”[40]。此间,李觏编集《退居类稿》十二卷,著《庆历民言》三十篇,作《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等。《庆历民言》被认为是“言言药石,字字规戒”,祖无择称之为“皆极当时之病,真医国之书耳”[41]。此年李觏有《三贤咏》,诗曰:“鲁连誓蹈海,夷齐甘采薇。秦王不得帝,周武终见非。轻死议万乘,强哉三布衣。凡人欺贫贱,贫贱岂易欺。”[42]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李觏三十七岁,有《与胡先生书》、《寄祖秘丞诗》等。据《年谱》记载,这年,余靖推荐李觏于朝,其章曰:“李觏博学通识,包括古今,潜心著书,研极治乱,江南儒士,公所师法。”[43]闽中名士黄通以书与范仲淹,书曰:“李觏生圣时三十七年也,其德行文学,其智识材术,疑三代英灵复生于今,大江而南,皆呼曰先生。”[44]此时,李觏以一布衣儒士,名扬江南。

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李觏三十九岁,著《礼论后语》、《删定易图序论》、《亡室墓志》、《答宋屯田书》、《答黄著作书》等。当时,有儒者章望之,著文指责李觏的礼论为怪论,有人持章文驳斥李觏,《礼论后语》回击了这种指责。在《删定易图序论》中,批评了刘牧五十二图为“疣赘”,“力穿凿以从傀异,考之破碎,鲜可信用”。在《答黄著作书》中,申明了黄汉杰对他的曲解,并重申了自己批佛、反佛已久,说明“责儒者之深,非尊浮屠”的态度。同年,李觏夫人陈氏病逝,李觏作了《亡室墓志》,“老丧妇,子幼失母,号啕之声,籀耳酸骨”,表达了他的哀切、悲痛之情。

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李觏四十一岁,是年范仲淹推荐他于朝廷。荐章曰:“臣伏见建昌军草泽李觏,前应制科,首被召试,有司失之,遂退而隐,竭力养亲,不复干禄,乡曲俊异,从而师之。善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义,实无愧于天下之士。”[45]次年,范仲淹再次推荐李觏,奏章曰:“臣于去年十一月录进前人所业十卷,其《明堂序》为一卷,必在两制看详。今朝廷行此大礼,千载一时,何斯人学古之心契圣作。臣今再录其《图》并《序》上进,伏望特赐圣览,于朝廷讨论之际,庶有所补。”经两次推荐,朝廷给他一个“将仕郎太学助教”的名义,后升为直讲。

皇祐四年,李觏四十四岁,集《皇祐续稿》八卷,并作序,刊行《周礼致太平论》十卷,《上孙寺丞书》、《酬陈屯田诗》等。是年广西侬志高叛乱,孙沔奉命征讨,李觏寄《上孙寺丞书》陈利害十事。孙答书云:“示教民病,非留心博爱,何以及此?”[46]次年,李觏著《常语》上中下三卷。

皇祐六年(公元1054年,甲午四月改为至和元年),李觏四十六岁,作《常语后序》、《袁州学记》、《清话堂诗》等。当时李觏的《袁州学记》、河东柳淇书、京兆章友直篆,被号为天下三绝。后清人吴楚材将此文收录其《古文观止》中。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国子监奏荐李觏为太学说书,旨令赴太学供职。奏答云:“虽因名儒论荐,命试一官,未沾政禄而养道丘壑,欲望朝廷差充太学说书,冀有裨庠学风化。”[47]

嘉祐三年,李觏被授通州海门县主簿,并继续担任太学说书。作《太学议》一篇。由于李觏“精通经史”,道德纯真,孜孜以求,诲人不倦,“东南人士,推以为冠”。天下皆曰“泰伯先生”。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李觏五十一岁,因胡瑗以病告假,李觏权同管勾太学。同年,李觏请假一个月回家迁祖母坟,不幸于八月卒于家中。据《年谱》,“临终无他言,惟执次公手以《明堂定制图》为托,《三礼》未成为恨”。可知先生当时在写《三礼论》,未成而绝笔。

李觏一生清贫,志笃好学,“学通五经,尤长于礼。以文辞自立,其言大而正”,是一位有系统政治主张的政论家。他的政论观点有自己的哲学基础。三十五岁之前,即1038年西夏入侵北宋之前,他较侧重儒家理论方面的著述,其社会角色主要是一个儒家学者,其革新思想主要表现在学术理论上,对儒家外王之道的理念有深入的思考,也涉及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潜书》、《礼论》、《明堂定制图序》、《平土书》、《广潜书》和《易论》[48]都是他在这个时期的著作。同时,他岌岌奔走,应试出游,期望能步入政坛,施展政治抱负,恢复儒家王道理想。他在《自勉》诗中写道:“月欲东升日又西,莫随儿女醉明时。黄泉一向埋愚鬼,不与人间史笔知。”

由于屡试不中,壮志未酬,三十五岁后,退居家中,从事教学和著述。这年西夏入侵北宋,国家形势内外紧迫。李觏由一个儒家思想的精炼者转而成为儒法兼容的探索者,他的著作里逐渐显示出法家学说对他的影响。他追随范仲淹,为“庆历新政”大造舆论,提出了一整套通变救弊的革新主张。这些思想集中在其所著的《富国强兵安民策》、《庆历民言》和《周礼致太平论》中。既然不能立功,决心立德、立言。在《自遗》诗中写道:“富贵浮云毕竟空,大都仁义最无穷。一千八百周时国,谁及颜回陋巷中。”南宋朱熹读李觏文,认为李觏之文得自经中……皆自大处起议论。清人王评论道:李觏乃“文章道德之大儒也”,其文章乃“明道之文”,其道德乃“经世之道”,“明道与经世合而乃见先生之人也。……先生独以一介书生,抵掌而谈当世之事,其所以心筹手画而见之纸墨者,皆琅琅金石,光芒万丈,长沙之明达,敬舆之恺切,无以过之,而先生讲明正学,竭力养亲,不慕荣利,故位虽卑而道则高也”。“昔孔子悲天悯人,惶惶济世,而孟子继之,说仁义陈王道,每津津于伊尹纳沟之耻,其于先生惓惓当世,明体达用,慷慨立谈,而可见之施行者独有合也。”[49]

据李觏墓志铭,李觏“门人升录者千有余人”,《李觏集》中收录了陈次公、傅野、邓润甫、李山甫、陈光道等三十八人。邓润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得力主干,曾上奏李氏遗书,并请求官其子参鲁。还有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也是李觏的高弟,《建昌府重修李泰伯先生墓记》载:“郡治北有凤凰岗,先生创书院其下,学者千余人。南丰曾子固,其高弟也。”也有人认为并非如此[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