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特点

时间:2023-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考察中国哲学的特点,应当在审视古今中外各主要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能代表炎黄子孙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深刻影响并建构了中国特定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始终,表现在大多数哲学家思想,并区别于其他族类的哲学特质。因此,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可归纳如下:第一,三教鼎立,诸派纷争,以儒家哲学为主干。但是,对政治的过分依恋,则又削弱并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思辨色彩。

考察中国哲学的特点,应当在审视古今中外各主要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能代表炎黄子孙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深刻影响并建构了中国特定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始终,表现在大多数哲学家思想,并区别于其他族类的哲学特质。因此,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可归纳如下:

第一,三教鼎立,诸派纷争,以儒家哲学为主干。中国历来哲学流派就不是单一的,素有“九流百家”之称。先秦时期曾经诸子竟出,百家争鸣,成为哲学发展的盛世。秦汉以后,随着宗法封建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各学派之间互相渗透,生生灭灭,儒、佛、道三家长期并存,而儒家则被定为一尊。就整体而言,中国古代哲学是以儒家哲学为主干的多种哲学体系的复合体,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融摄性,对内包容百家,对外融摄诸如古印度佛教哲学等其他外来民族的哲学,因而使中国哲学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第二,悠久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传统。中国自殷周始已有无神论、唯物论和辩证法萌芽,以后又涌现出诸如荀子、王充、范缜、刘禹锡、张载、王夫之等无神论、唯物论代表,在天人关系、形神关系上,坚持“天人相分”、“形神相即”,还提出气一元论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国哲学在辨证思维方面更是丰富多彩,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范畴和命题,构建了事物对立统一、运动变化发展,直到宇宙生成的理论。如史墨的“物皆有贰”;《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黄老之学的“阴阳备物,变化乃生;”王安石的“道立于两”;张载的“一物两体”和“有两则有一”;二程的“无独必有对”;朱熹的“一分为二”;王夫之的“分一为二”和“合二以一”等等,都表明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客观对象辩证本性的把握和提升。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传统,对造就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和灵活机变的品格有直接关系。

第三,树立整体观念。中国古代哲学孜孜追求的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看作统一的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哲学家处理问题,总是“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以便“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使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君主执政施教是“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使天地人“贯而参通之”。整体观念在政治实践领域,表现为个人、家庭、国家不可分割的感情;在文化领域,表现为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在伦理领域,表现为顾全大局,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以维护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诸如此类,构成了我们民族集体至上的思维趋向和共同心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不过,在另一方面,客观上则压抑了个人的发展,表现于思维方式,亦导致了认识上的模糊性。

第四,着眼伦理本位,高扬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精神。历代哲学家谈天说地论人,都始终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儒家“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论和认识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言行,孔子的“仁者爱人”,“为仁由己”,“人能弘道”,完全是以道德的自我追求和完善为宗旨的。道家倡导不为境累,不为物役,绝圣弃智,洁身自好,实际上是以对自由人格的追求表达对实现个体价值的向往。佛家宣扬生死轮回,善恶有报,慈悲为本,普度众生,以劝善惩恶为旗帜,仍不脱尘世间伦理的框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在人生、人事上的体现,进德修业、崇德广业是自强不息的最为深刻的内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道的刚建进取与地道的柔顺退让相辅相成,构成为传统社会理想的人格塑造的中心要求,构成为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基本要素。

第五,偏重直觉思维。中国古代哲学家在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建构体系时,往往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凭直觉办事。传统的“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途径,是通过对内心世界的自我反省、道德境界的自我提升,去证悟人的善性,在主体精神领域内完成天人合一的任务。宋儒对“一旦豁然贯通”的追求和体认,是一种典型的直觉思维。从思维类型及方法看,古代哲学家多是在经验基础上的类推,而不是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系统的认识论范畴推演来实现的。直觉思维的长处,是以经验为参照,从整体上把握对象,有时能敏感地体验、证悟出逻辑思维所不能揭示的意境;缺点是不够严密,其结论具有很大的或然性。

第六,倾心现实政治,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哲学家热衷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各家各派都“务为治”。儒家提倡“克己复礼”,便是以政治理想制约个人的欲念。孔子要求实行“仁政”,推崇“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境界,表现了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宋代理学家讲“理一分殊”,“存天理,灭人欲”,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经过历史的淘洗 ,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以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心理和厚重的责任感。倾心于现实政治,反映了中国哲学学用一致、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但是,对政治的过分依恋,则又削弱并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思辨色彩。

第七,流于经学态度,先王观念浓厚。古代哲学家往往以“代圣贤立言”为标榜,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因循守旧,缺少创新。“坐而论道”、“述而不作”就是经学态度的表现。汉代儒学独尊以后,经学盛行,儒生们案牍劳形,皓首穷经,一门心思注解前人思想。乃至宋明,多数哲学家都认为,“伏羲以至孔孟,言道已尽,后学宜世世守之”。朱熹讲“曾经圣人言,议论安敢到”,更是典型的不思创新倾向。经学态度的形成 ,与中国社会特有的崇拜先王的崇古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在客观上,经学态度使古代文化得以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但拘执旧义的思想作风则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