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死与四谛

生死与四谛

时间:2023-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佛学看来,世间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无常。佛陀的一音说法,实则与佛陀自身的观察、体证与觉悟之生命历程,密不可分。五蕴炽盛,是佛陀对人,乃至于人生的总体观照,直接道明人生之苦的根本因,即是来自于对自身存在的无知,或者无明。正见是理性最基础的培养,要求能够以佛陀提出的四谛等理论来树立人生观。正思维,则是以佛学的道理看待和思考人生的道理。

在佛学看来,世间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无常。时间会流逝、人生会变迁、沧海会枯涸、高山会崩落,一切事物没有恒常。可是,人类在面临无常的时候,居然并不以之为警醒,反而或者沉溺欢愉,或者追逐未得,或者哀怨消逝,陷入到不觉和痛苦中。当然,寻求永恒,那是人类天然的禀赋,所以,佛学认为如果要追求永远,也需要通过超越常人和世俗的方式,去探询和觅求。面对世界和人生的流变,佛陀发出了深沉的感慨,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来形容人类无法改变的现实和必然,但更以发聩之“狮子吼”惊醒世人,以求涅?寂静。佛陀的一音说法,实则与佛陀自身的观察、体证与觉悟之生命历程,密不可分。

佛陀原属印度刹帝利种姓,迦毗罗卫国的王子,身居极位,文武兼备,年轻俊美,家庭完满。但佛陀却从常人的生、老、病、死的生命现象中,领悟到世间的无常,虚幻。于是,毅然慧剑斩惑,出宫遁林,寻求真谛,历经十余年,最终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参破生死。出离烦恼后,重返世间,契机说法,度化群氓,年旬八十,涅?于娑罗双树之域。

佛陀所历言良多,但身教不离四谛:苦、集、灭、道四谛。后来佛学大师们,均公认四谛内含着某种联系,即苦为集之果,集是苦之因,灭是道之果,道是灭之因;苦是世间诸种现象,集是导致痛苦的道理,灭所得果就是涅?寂静,道是破除集因和苦果的方法;四谛内含着现象、道理、实践、境界的丰富内涵。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解读一下佛陀所开显出来的道理。

苦,是最直接呈现的人生现象。一般来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和五蕴炽盛。前四苦,贯穿了人之一生的常规状态;后四苦,则深入到人内心状态。在佛陀看来,虽然人生不乏存在快乐,但是快乐都是转瞬即逝的,无法常久保有的,所以,人的常态是在生命常态中延续,变老,病痛,随后死亡。[1]在佛陀看来,人的欲望,尤其是贪欲,推动着痛苦增长,业报轮回。贪欲所求,无休无止,得之不足,失之忧患,故有求不得苦;所怨所恨,牵绊人情,遇怨生恨,爱去伤心,故有怨憎会和爱别离之苦;人本无常,欲念交盛,妄识炎炎,难觅解脱,故又有五蕴炽盛的苦。五蕴炽盛,是佛陀对人,乃至于人生的总体观照,直接道明人生之苦的根本因,即是来自于对自身存在的无知,或者无明。

集,是理解人生之苦的原因。简单说,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能够阐释苦之因。

五蕴,即认为人是由五种条件构成的,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里的蕴,是指聚合、聚集的意思。色蕴,就是人的物质部分,受想行识蕴是精神部分。受蕴,是生理和心理感受,苦、乐、不苦不乐;想蕴,是人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回忆、思维等特点;行蕴,是人思维、感受时体现出不间断,或即使间断但又可连续等性质;识蕴,是人的感官、认知或思维系统,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六识是佛陀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佛学在后世的发展中,均遵循并论证六识或者更后来的八识的合理性。因为六识的提出,直接揭示了佛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即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的心灵实体。即使是所谓的灵魂,也不过是由六识所构成的。佛学否定心灵实体,也就得出了“无我”之观点。无我的观点,其意义在于让人们了解到各种存在的现象都是一些条件所组成的,并没有什么可以达到永恒。甚至就好像多年前的电影《骇客帝国》里的人,在没有觉悟的时候,无法认识到所处世界的虚幻。所以,佛陀告知人们,如果将五蕴所形成的各种现象当作真实存在的,并产生执着,就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十二因缘,则从宗教和超越的层面,阐述了痛苦的过程。佛陀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轮回的,轮回即苦。生命迁流不息,循环往复,没有一刻的静住和停留,体现出无常的特点。而十二因缘,就以无常为宗旨,解释了生命的轮转。十二因缘,分别是无明、行、识、名色、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支。无明即没有智慧,无明导致错误的身、语、意三种行为,无明和行是过去的因。六识带着过去错误的记录,进入到新的生命体(名色即生命体的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新生命体产生感官系统(六处),进一步而发展六种感觉(触),形成三种觉受(苦、乐、不苦不乐),因觉受不同而产生爱欲,更因爱欲的错误行为而执取所爱所恨,最终导进再次轮回的世界(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继承过去因而得的现在果,同时现在果成为未来轮回的原因。生和老死,是就未来所得的果。十二因缘,呈现出生命的几个重要方面:无明、流转、互相牵引、互为因果。所以,生命的无常一面便在这些内容中展示出来。

灭,是消除烦恼和无明之后,让生命真正得到解脱的境界。道,则是摆脱痛苦的方法。灭,就是涅?。涅?,即寂静,这是一种境界。佛陀认为,涅?是在寂静中,不再有烦恼升起,不再有轮回和业报,烦恼的原因与结果,都完全消失,生命处于无烦恼的安详平静里。涅?,既然是断除了无明烦恼以后的境界,那么意味着涅?在同时是一种觉悟的结果。所谓觉悟,就是破除无明以后的光明、自在。当然,断除烦恼需要相应的方法,即正道。正道,有很多形式,如三十七道品是具体描述正道的内容,八正道则是总括修行智慧的纲要。这里,我们主要谈论八正道。八正道,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是理性最基础的培养,要求能够以佛陀提出的四谛等理论来树立人生观。正思维,则是以佛学的道理看待和思考人生的道理。正语,是依靠佛学制定的戒律来说话,比如不说假话、不说离间的话、不说轻浮的话等等。正业,是在身体的行为上面,注意培养正确的活动,禁止做违反戒律的行动。正命,是恪守佛学允许从事的职业,比如占卜、屠夫等职业是不能做的。正精进,是说在修行的方法上,需要依佛学所开示的道理来指导和培养修行,在正确的指导下,努力而不懈怠地加紧修持。正念,是时刻不忘佛学的各种真理,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在信息所干扰。正定,是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禅定。对于佛学来说,禅定能够在特别安静的状况下达到某种精神的集中和持续,从而获得智慧的觉悟。八正道原则,分别涉及戒、定、慧三个方面的培养,正见、正思维、正念可以看作是偏向于慧的培养,正语、正业、正命则重于戒律的养成,正精进和正定则着重于定的修炼。当然,从最严格意义上说,我们不能这样机械地分割,因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戒定慧的内涵。

四谛说,是理解佛陀思想,乃至于反思人生最重要的思考。在四谛说里,佛陀以世间现象为入手,分析世间的无常之性和无我之因,并通过自身的生命实践展示出从烦恼到解脱的路径。虽然,有些人会以为佛陀所开演的思想存在消极遁世的因素,但如果认真观察其苦心孤诣却不难发现,生命在其美好和向上的同时,确实也存在着灰色和痛苦,如何去理解痛苦的一面,并更好地珍惜美好的一面,这才是理解佛陀之反思的正确态度。所以,我们亦完全可以说,佛陀的生命关怀是勇猛而积极的。这种直面痛苦的精神,恰恰是人生反省中值得珍视的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