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空性与智慧

空性与智慧

时间:2023-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禅宗的智慧是脱胎于《金刚经》《心经》和《坛经》系统的。实际上,《金刚经》所开启的空的智慧,后来在六祖慧能那里得到了充分发展,并以三无的般若智慧教化众生。三昧就是定的意思;般若三昧即安住于般若智慧中,不再妄动,不再生起无明的大光明境界。于是,无相实则是对缘起性空的理解和觉悟,这本身就是智慧的显现和发用,亦可以叫作是觉悟解脱的根本条件,因此无相是体。

禅宗的智慧是脱胎于《金刚经》《心经》和《坛经》系统的。前二者有三个方面常常引起人们的深思:一是万法皆空;二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三是一言三转。当然《金刚经》和《心经》所阐释的哲理并非完全如此,我们捡取的仅仅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

万法皆空,这是从理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之真谛。《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缘起是佛学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所谓缘起,就是由条件所称,任何事物、事件都是在缘起的意义上说的。缘起意味着我们看到的对象不可能永恒不变,所看到的对象不可能具有其实体性的存在。因为实体,就应该不会生灭,而是常驻不动的。可是世间所呈现的万事万物没有一样可以长存。从佛学的角度看,所谓事物仅仅是幻象而已,如梦幻泡影,而人们之所以会执着于其为真实的存在,是因为没有领悟到事物缘起的真谛,也就是空的智慧。所以,空指的是事物属性上的不实在,这叫作性空。但是事物又确确实实在那里,并且林林总总,千差万别,对此佛学的解释是假有,即不真实的存在。后来魏晋时期的译经大家鸠摩罗什直接将之定义为缘起性空。

色空不二,也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所谓色,就是存在者;而空,就是存在者的根本属性。色空不二的不二,或者不异,看似言语的反复,可是其中的内涵却是不一样的。色不异空,说的是存在者的性质是条件和合而缘起,故而成色之理,本身就是空之理;而空不异色,说的是空之理并不妨碍存在者以存在者的方式去呈现,之所以存在者能够存在就是依仗空之理,存在者的存在反而说明了空之理的真理。

依据我们上面所说,似乎色还是色,空还是空,或者色与空的关系各自成理。用佛学的话来说,似乎色也好,空也罢,色空不二也罢,各自仍然有某种更内在东西支撑着我们在言说时候的内在的道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万法皆空的道理就不能成立了。对于此,佛学大师们清晰地意识到了,刚才我们所说的叫作文字障,即因为文字而障碍了对真谛(真理)的领悟和觉解。那么,如何才能去除呢?

《金刚经》中常用这样的表述方式:是,非是,是。“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我们将之描述为一言三转。按照常人的观念,是就是,一定不是不是。可是佛陀却说,某一个东西首先是其表现的那样,其次那个东西并不是真的如那个东西表现出来的那样;最后,在领悟了这两层道理以后,不再执着于是或者不是,那么某个存在物也就是不再有差别了,就是那样的在那里,不再影响我们。所以最后一个是,对于我们的所观而言,或者是对于我们的智慧而言,后来这个也叫作中观,或者正观。这样,我们就能够脱离文字的障碍,达到空的境界。

由此可见,空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难怪著名佛学家方立天先生说,空里面包含着空性、空理、空慧等内容。

实际上,《金刚经》所开启的空的智慧,后来在六祖慧能那里得到了充分发展,并以三无的般若智慧教化众生。

六祖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坛经》)

三无中最首要的是无念。念,就是心念,或者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精神活动。无念,不是没有精神活动,而是不染着。这是直指人的无明之根源。慧能以为世间的美丑善恶乃至亲疏爱别,可说都是色、是不真的存在者、是幻相,本体即是空的。但是由于人们有了自己的分别心,或者叫作颠倒梦想,对相产生了分别、执着,因此让精神终日驰骋,为外境所劳,故而越陷越深,彻底忘失了境相虚妄的真谛。故而要破除执着。这是解脱的最终目的。所以,觉悟以之为宗,故而无念也叫作般若三昧。三昧就是定的意思;般若三昧即安住于般若智慧中,不再妄动,不再生起无明的大光明境界。

无相中的相,是境相之义。无相不是关闭我们的精神,将感官彻底封锁起来,这样的后果又是一层执着。所谓无相,是应对于相,但不取相。相还是相,我心还是我心。我心能够领悟到相的空性,所以对于相之所相,也即是对于相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不以之为真,故而离其虚妄、虚幻。于是,无相实则是对缘起性空的理解和觉悟,这本身就是智慧的显现和发用,亦可以叫作是觉悟解脱的根本条件,因此无相是体。

无住之住,即执着的另外一种说法,或者叫作系缚,即心的系缚。心,同样是万法之一,其刹那刹那生灭。我们的心思活动确实是迁流不息的。可是,心的流动却因为对外尘的执着,而变得似乎是一个完整持续的活动心灵整体。反过来,如果能够观心如空,心的刹那生灭,所应对的刹那的外尘,也就是同心一般不是一个所谓的不变的实体。这样的话,前一刹那的心和境,不被后一个刹那的心所执着,如此不断变动下去,心便能够不住于相了。所以,无住,实则是在无相之智慧的指导下,所行的一种解脱的方法,故而无住是本,是修行解脱之途径。

三无从觉悟的目的、觉悟的根据和觉悟的方法,全面对烦恼、无明的破除,最终的了脱解悟做了解答。

因此,在回答悟和成佛的时候,可以知道悟的是万法皆空。如此众生和佛在空性上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众生即佛。能悟的是自心之迁流变化,自性即空。故若当下能悟,则不假外缘,顿悟成佛。所悟的是众生被烦恼所遮盖,烦恼就是迷惑,是对自身和尘境之空性不解,执着于自身和尘境为实在;一旦觉知到空性之理,则烦恼自然当下即空。也就是说,烦恼体性本是皆空,故而了悟此烦恼,也就是当下智慧显发,所以烦恼即菩提。

正是以这样的理解,禅宗平常、简单、明快的方式,抛开复杂的理论,始终扣紧心的觉悟,由此而形成了活泼生动、耐人寻味的大量公案、机锋等故事。以禅宗为代表的佛学,似乎不再关注天道、性命,而是关注人心,似乎只是落于日常之中庸。其实不然,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空的理解,万法皆空,实则一个普遍之理,此理即在我们的行住坐卧之中,问题的关键其实就需人的觉悟,从最切近的人心直观空理的真谛。

【注释】

[1]关于快乐一词,是值得深入讨论的生存论意义上的伦理概念。佛陀认为快乐不常有。或许会找来非难,即病痛也不常有,特别是对于很多身体健康的人而论,所以不能用常有来证明快乐作为存在价值的合理性。甚至会进一步非难,如果人没有快乐,人的生存的价值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2]中国的大乘佛学精神中,提出无情有性说。无情就是花草树木砂石水土等存在物,有情则是有知觉系统的存在物。从佛学关于万法皆空,诸法均有法性的角度理解,世间万物处于存在,乃至生存权利的角度看,都是平等的。因此,中国佛学主张食素的传统,正是建立在普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并有效地行使慈悲平等观念的方式。固然,有人极端地提出,即使食素也在食用有生命的植物,但是这一问难,同样存在一个重大的矛盾,即如果人没有最基本的生存,那么如何学习和修养慈悲呢?所以,佛学通常的回答是,保持自身生命需要的满足,而不是为了贪欲而掠夺他者的生命,即便是花草等植物的生命,由此从现代意义看佛学是较为重视自身周边环境的合理共处的,或者说是重视生态平衡的。不过有的学者认为,佛学仍然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慈悲平等,仍然是以主宰的态度去面对其他生命,所以局限性相当大。我们认为,佛学讲求的是理性看待生命的态度和原则,在实行慈悲的实践中,佛学恰恰是否定人类的中心主义,但在修正智慧实现解脱的角度上,则凸显出具有理智的生命形式,比如人类,其具有的独特能力和价值。

[3]在佛学文献中,唯识学的烦恼说是二十六种,《俱舍论》则是九十八种。这两种观念受到较大的关注,所以,我们选择唯识学的二十六种来解释烦恼的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