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简论开展时尚美学研究的意义

简论开展时尚美学研究的意义

时间:2023-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简论开展时尚美学研究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刘清平 徐蕾一中文的“时尚”一词可以说是件舶来品,因为它是对西文“fashion”的译读,而后者首先又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受到人们推崇而流行的衣着方式。然而,时尚美的确具有一些与其他审美现象很为不同的独特之处。

简论开展时尚美学研究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刘清平 徐蕾

中文的“时尚”一词可以说是件舶来品,因为它是对西文“fashion”的译读,而后者首先又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受到人们推崇而流行的衣着方式。毋庸置疑,在今天的时尚语境中,时髦的衣着方式亦即“时装”依然占据着首当其冲的位置;但同样毋庸置疑的是,当前的时尚大潮也在以天马行空的势头开拓着它的疆域,以致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所谓的“时尚”现象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面:装饰类时尚,亦即围绕人体以及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展开的外观装潢活动;休闲类时尚,亦即人们在休闲时间从事的体育健身、旅游观光、野外探险、电脑游戏等娱乐消遣活动;艺术类时尚,亦即人们广泛参与的通俗音乐、电影电视、流行舞蹈等艺术审美活动。于是,拥有如此广袤领地的它,便从原来颇有些贬义的被追赶的“时髦”,变成当前生活中一种最火爆最眩目的文化现象,甚至构成当代人一种很有标志性意味的存在样态。本来,按照某些人类学家的定义,所谓“文化”,就是指人们生活方式的有机整体,人们在自己的存在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特定价值规范的行为模式。[1][2]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当然可以名正言顺地谈论“时尚文化”的课题了。

尽管弥散到美容美发、短信聊天、闪客漫画这些仿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时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毕竟拥有一些它们所特有、却与其他文化现象很为不同的特征。倘若我们采取现象学的态度,直接面向那些充斥于街头巷尾、沙龙会所、报刊专版乃至电视新闻的时尚事件,首先映入我们视界的,大概就是它们共同具有的那种生猛鲜活的感性内涵:五光十色的绚丽形象,狂放不羁的本能意欲,心猿意马的震撼体验。这种新颖独特的感性内涵,正是严格意义上的“时尚”区别于其他那些“在特定时间内受到人们推崇而流行的行为方式”的本质所在。无论如何,人们很容易就能品味出为了虔诚信仰与为了新潮时髦而佩带十字架的微妙差异;同样道理,不管“学习外语”以怎样的势头风靡山南海北,它也不可能像跳踢踏舞那样,被人们视为本来意义上的“时尚”。因此,如果要给出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说:“时尚”其实就是人们出于感性动机加以追求、具有鲜明感性内涵的新颖流行的一种存在样态。

由于这一机缘,时尚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难以回避的审美意蕴。众所周知,鲍姆嘉登正是选择了“感性学”这一术语,来为“美学”这一学科命名;尽管受到西方哲学认知理性精神的影响,他偏重的主要还是审美的“认知感性”内涵,但在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这些非理性主义思想家那里,生存感性、本能感性对于审美和艺术的统驭作用,就开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强调。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无论“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两种语义诠释所突显的,恰恰都是美在生存感性、本能感性向度上引发人的感性愉悦、构成人的感性存在的鲜明特征。就此而言,我们或许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否认当前时尚文化的审美属性,将其拒斥在美的大门之外。

其实,在上述三大类时尚现象中,艺术类时尚本身就是一些严格意义上的审美活动,在一般本质上与那些古典而高雅的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并无二致。至于装饰类时尚亦即美容美发、服装饰物、家居装潢等,它们的感性形象也总是呈现出无可否认的审美特征,在许多时候甚至以“美”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即便相对缺失感性外观的休闲类时尚,同样也能因为它们的感性本能内涵、自由游戏规则和强烈愉悦刺激,与审美王国建立起密切的关联。举例来说,作为流行时尚的探险、蹦极、攀岩、滑翔以及各类“极限运动”,与其说是旨在争金夺银的竞技体育项目,不如说是充满游戏情趣、追寻高峰体验的感性审美活动。因此,从某个视角看,时尚的语境可以在总体上完全纳入审美的语境之中,以致我们能够顺理成章地把它视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规范的特定文化现象,甚至视为人在感性向度上一种美的存在样态。

如是指出时尚文化的审美内涵,当然能为我们从美学视角研究时尚文化奠定理论上的可行性,但似乎还不足以确立时尚美学的必要性。毕竟,假如时尚美与自然美、人体美和艺术美没有什么有意义的差异,甚至最终可以还原到这些审美现象那里,那么,我们在现有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中探究时尚美也许就足够了,不必费神另外再去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时尚美学。

然而,时尚美的确具有一些与其他审美现象很为不同的独特之处。例如,尽管通俗音乐、流行舞蹈、闪客漫画本身就是一些特定的艺术活动,可以分别划归为音乐、舞蹈、绘画艺术,因而也可以从音乐美学、舞蹈美学、绘画美学这些现有分支美学的视角加以研究,但它们作为时尚现象,显然又与那些同属一个门类、却难以“时尚”起来的纯粹艺术活动(如交响乐、芭蕾舞、水墨画等)存在一系列重要的区别,以致霹雳舞与摇滚乐的家族相似程度,无疑远远大于它与芭蕾舞的家族相似程度。此外,今天时尚中的人体美,当然也很难再像以往那样与自然美一起被看成是一种“清水出芙蓉”的现实美,而明显地在“天然加雕饰”的倾向中带有艺术设计乃至人为创造的浓重印迹。

从总体上看,时尚美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时尚美的大众主体性。这一点直接受到了时尚自身本质——所谓“受到人们推崇而流行的行为方式”——的内在规定,并与其他审美现象的精英主体性形成了鲜明反差。诚然,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即便精英艺术家创作的纯粹艺术品,也必须经过受众的欣赏和评价才算真正完成,以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3]但严格说来,艺术美的价值首先还是在于艺术家个人的灵感、想象、才能、创意的体现和确证;广大受众的积极参与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才能充分显示其意义,并且难以彻底摆脱“被动接受”的深刻烙印。相比之下,时尚美的价值却往往直接取决于普通大众的主动选择和积极参与,以致在时尚的语境中,“火”这个字可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能够成为衡量某种时尚现象审美价值实现程度的准绳。其实,今天的旅游观光和人体美饰之所以能够成为“时尚”,主要就是因为它们不再像以往对自然美和人体美的鉴赏那样,只是属于文人雅士的个体性独享特权,而是变成了以普通百姓为直接主体的群体性审美活动。即便在艺术类时尚中,真正唱“主角”的,也不是那些风光无限的影视明星、歌坛天后,而毋宁说是那些广大的所谓“受众”。这一点可以从那些功力不俗的天王歌后们经常声嘶力竭地喊出的一句富于煽情效应的响亮名言中看得很清楚:“大家一起来!”结果是:个人演唱会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万众大合唱。

其次是时尚美的扬功利性。本来,像艺术美一样,时尚美也具有在功利基础上超越功利的特征,表现在:只有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基本功利需求充分满足之后,时尚才能真正成为融入大众生活的审美文化。不过,如果说艺术美在超越功利基础之后总是设法远离这一基础,极力通过隐饰、变形、转移、升华的方式,遮蔽或消解它们原本包含的本能感性内容,以致康德把“无关于利害”列为审美的首要特征[4],那么,时尚美在超越功利基础之后,却更倾向于回归这一基础,尽量通过直接、明白、坚执、彰显的方式,敞开或澄明它们原本包含的本能感性内容。举例来说,西方人体绘画和古典舞蹈虽然无可否认地包含性本能的因素,却总是力图在其表现形式中弃除这一功利基础的蛛丝马迹,着重展示人的存在中那些更有精神意蕴的内容。相比之下,当今时尚领域的人体装饰和流行舞蹈,却仿佛根本不屑于掩饰它们蕴含的性本能因素,反而通过有意设计的外观形式,尽可能地突显、敞开、放大这种功利内容;甚至某些与性本能没有多少关系的时尚现象(如家具装潢、汽车造型等),也拼命渲染自身在这方面的浓郁意味,以致“性感”正成为时尚语境中滥用程度最高的词汇之一。严格说来,我们并没有理由仅仅因为时尚文化的这种扬功利性就取消它的“审美”身份,因为归根结底,它还是在以超功利的审美外观形式——而不是认知的抽象思维形式或是实践的现实功利形式——凸显和放大本能感性的功利内容。同时,这种在功利基础之上既超越功利、又凸显功利的扬功利性,也构成了制约时尚美发展的一个内在悖论:如果时尚美不能超越功利,它就无法成为审美现象——某些粗俗的时尚现象正是因为缺失超越功利的因素而难以呈现审美价值;如果时尚美没有高扬功利,它又很难成为时尚现象——某些高雅的艺术种类正是因为缺失高扬功利的因素而无法“时尚”起来。

再次是时尚美的设计性。从与人类行为内在相关的角度看,如果说现实美的特征是自然性、亦即不必通过直接的人为改造就能成为审美对象,艺术美的特征是创作性、亦即艺术家主要凭借个人的才能、灵感、创意、技巧去创造审美对象,那么时尚美的特征则可以说是设计性,亦即为了获得大众认同、成为流行时尚而去设计审美对象。因此,如果说现实美和艺术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无目的而合目的”的特征,时尚美则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有目的而合目的”的特征:在以获得大众认同、成为流行时尚、乃至赢取经济效益作为自觉目的的同时,合乎审美这个无目的的目的。这一特征为时尚美的创造设置了一些特殊限定,使其主要是凭借“设计”的形式得以实现。事实上,在艺术美的创造中,除了受到媒介、对象和方式等因素的限定之外,艺术家的自由想象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任意发挥、大展身手;相比之下,在时尚美的创造中,诸如时代的特点、大众的喜好、流行的趣味、乃至产品的用途、市场的需求等因素,却会在不同程度上发挥制约作用,使其相对缺失自由创作的内涵、更多具有艺术设计的意蕴。西文里的“fashion”在作为动词时所具有的“借助工具塑造成型”的语义,已经从词源学角度折射出时尚美的这种设计性特征;而当前时尚语境中频繁出现的“包装”一词(不仅指各种时尚产品的“包装”,而且指某些流行偶像的“包装”),更充分地体现了时尚美这种针对大众口味量身定做、八面玲珑的独特之处。当然,如何在种种非审美因素的限定中确保审美价值的充分实现,也构成了时尚美自身面临的一大难题。

最后是时尚美的人本性。类似于时尚语境中的“性感”一词,“以人为本”近来在几乎所有的话语系统中,都在变成点击率最高的一句口号。不过,我们让时尚也来追赶这一“时尚”,却有源于其自身的特定理由。问题在于,时尚并非位于人的主体存在之外的某种异质独存的客观对象,而人们也不只是在主客二分的模式中作为单纯的主体,去面对、关涉、接受或拒绝时尚。相反,如上所述,时尚已经成为当代人一种美的存在样态,一种确证和体现人的特定存在价值、存在意义和存在目的的生活方式;即便那些由时尚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时尚产品,也只有融入人的这种存在样态之中、构成人的这种生活方式的内在要素,才能成为本真意义上的“时尚”。上面论及的时尚美的大众主体性,便是时尚美这种人本性的具体表现:作为一种只有为大众认同才能实现其意义的审美现象,时尚不是只以少数精英为本,而必然是以每个人为本、以一切人为本。因此,人的存在构成了时尚的本根,而时尚则必须服务于人的人性生活、满足人的人性需要、实现人的人性愿望,才有可能维系自身的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时尚美在本质上是人本性的、而非异化性的。诚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以时尚美外在地束缚、压抑、乃至扭曲人的本真存在的异化现象;然而,时尚美的内在发展,却又必然要求消解异化性、复归人本性,使其自身真正成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现象。

除上述基本特征外,时尚作为一种审美文化现象,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特征;具体到每一类时尚现象,其独特之处就更为丰富了。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使得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时尚美学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鉴于以上理由,目前我们很有必要积极倡导和开展时尚美学的理论探讨。概括地说,时尚美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在于:从美学的视角考察时尚的本质特征,把握时尚的内在规律,探讨时尚的发展趋势。至于时尚美的种种特征,则为时尚美学确定了与其他分支美学很为不同的概念体系、理论内容、基本架构和思维模式,使其可以自立于美学之林。

首先,时尚美的基本特征,无疑会促使时尚美学确立自己的概念范畴,建构自己的话语系统,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如时尚美的大众主体性,势必要求时尚美学将关注点聚焦到普通民众的审美需要、心理诉求、趣味喜好、主体角色等问题上来,而不是像传统美学那样偏重于考察少数精英的创作心理、灵感想象、才能技艺、审美理想,从而在质的意义上大大拓展美学研究的视域,丰富美学研究的内容。而时尚美的扬功利性,也将驱动时尚美学深入探讨审美与功利之间的双向性互动关系,探讨本能感性对于审美文化的深度建构功能,探讨如何以审美的形式回归、凸显、敞开功利基础的问题,而不是像传统美学那样偏重于考察审美对于功利基础的消解、净化、升华。与此相应,时尚美学也将提出诸如活力(生存本能)、性感(性欲本能)、气质(个性认同)、炫美(自我表现)等概念,探讨它们与审美的本质性关联。至于时尚美的设计性,一方面可以维系时尚美学与技术美学(设计美学)的亲和性,另一方面也会确证它自身语境的独特性。不错,技术美学可以将研究领域扩展到各种工业产品、环境规划、商品广告、甚至企业形象那里[5],时尚美学则主要涉及到某些时髦流行的生活用品,研究领域似乎相对狭小;但在另一方面,不仅时尚美学探讨的休闲类和艺术类时尚远远超出了技术美学的视野,而且时尚美学对于人们审美需要、趣味爱好、生存感性、深度本能、功利欲望、行为方式等问题的考察,也是技术美学无法涵盖的,以致后者只有汲取前者的成果,才能使自己对各类产品设计的理论研究深入下去。在这个意义上说,时尚美学所指向的是一种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工艺生产现象;所以,它实际上也处在一个理论深度比技术美学更胜一筹的层面之上。此外,在时尚文化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的诸如人体彩饰、卡通漫画、街舞、网络艺术等新兴审美现象,也将促使时尚美学乃至整个美学理论始终保持自己的开放性和进取性,迎接审美文化不断发展提出的崭新挑战。

更重要的是,时尚美的人本性特征,还会促使时尚美学根本改变传统美学的理论架构和思维模式。由于受到西方美学的主导性影响,以往美学理论的研究总是偏重于按照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考察各种审美现象,把自然美、人体美、艺术美当作在人之外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集中探讨它们在作用于人之后所引起的种种审美感受。这种研究模式当然有其长处和优点,但同时也形成了把美单纯视为一种外在对象的思维定势,忽略了美与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关联,尤其忽视了美本身首先是人的存在的一种特定样态。在时尚美学中,这种主客二分的模式将无法再成为主导性的模式。如上所述,时尚并不是位于人的主体之外的某种对象,而人也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或拒绝时尚对象的单纯主体;相反,时尚已成为人自身的一种美的存在样态、一种美的行为方式。因此,时尚美学也将首先把各种时尚现象当作人的美的存在样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仅仅当作外在于人的审美对象来考察。这种模式无疑将为美学理论从人本主义视角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他审美和艺术现象提供一种崭新的范型,甚至在质的意义上改变整个美学理论的基本架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西方美学传统始终是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中考察各类审美对象,甚至马克思主义美学也首先把美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表现,那么,中国美学传统却一直强调美是人的一种特定存在样态,甚至是人的存在的最高理想境界[6]。因此,在这方面,中国美学传统显然可以为时尚美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模式,并通过这一途径为人类美学的未来发展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至于从事时尚美学研究的意义,从理论上说,它不仅可以积极回应现实生活的发展向美学理论提出的种种挑战,而且通过对时尚美特征的深入探讨,还能从各个角度大大丰富和发展以往美学理论的内容、观点和成果,乃至更新以往美学理论的基本架构和思维模式,推动美学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拓创新。再从实践角度看,时尚美学的研究也可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通过探讨在现实生活中地位日渐重要的时尚文化,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方面发挥积极的社会效益。一方面,所谓的“时尚经济”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生长点。时尚美学的研究可以通过探讨时尚文化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使时尚领域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尽可能避免失误挫折,获取应有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时尚美学的研究又可以帮助人们正确面对和选择健康向上的时尚行为方式,拒斥和摒弃低级庸俗的时尚行为方式,形成良好的时尚风气,让每个人都能从时尚美中获得积极正当的满足享受,由此促进时尚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注释】

[1]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121页。

[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3][德]姚斯:《走向接受美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5页。

[5]涂途:《现代科学之花——技术美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31页。

[6]刘清平:《对象化的美与人自身的美——马克思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比较和整合》,《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182~19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