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的周游列国,同人于野之理想

孔子的周游列国,同人于野之理想

时间:2023-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在鲁国不得志,他深知其道难行于当世。同时更可看出孔子是有其主张的,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孔子在周游列国过程中,遇上了下列三次磨难:孔子进帝丘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去拜访卫君灵公,卫灵公以礼相待,并以致粟六万钟的优厚待遇留住孔子。孔子之所以有如此高的修养,主要是由于他一心一意以宣扬大道、救世救民为念,早已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了。

孔子在鲁国不得志,他深知其道难行于当世。但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强烈的使命感,他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故从五十五岁(公元前497年)起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宣传其思想主张,谋求从政行道“以安百姓”的机会。

而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是卫国,替孔子驾车的是弟子冉有,孔子坐车进入帝丘城,见这个城市很繁荣,孔子不禁叹说:“好繁荣富庶呀!”弟子冉有问:“一个国家繁荣富庶了,第二步要怎样?”孔子说:“第二步便应该解决民生问题,使人人富足。”冉有又问道:“第三步呢?”孔子说:“那就要教育他们。”从这些话,可以看到孔子随时都在研究问题,所谓“学而不厌”,随时随刻都在关心社会问题。同时更可看出孔子是有其主张的,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孔子在周游列国过程中,遇上了下列三次磨难:

孔子进帝丘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去拜访卫君灵公,卫灵公以礼相待,并以致粟六万钟的优厚待遇留住孔子。但卫灵公这时正被一个名字叫南子的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

第一阶段:主要在卫国(公元前497~前493年)共五年,也就是孔子五十五

岁至五十九岁。

第二阶段:以陈国为中心(公元前492年~前489年)共四年,孔子当年是

六十岁至六十三岁。

第三阶段:亦以卫国为中心然后回鲁(公元前488年~前484年)。美女所迷惑着,无心处理政事,所以孔子在卫国只住了几个月便离开了。

孔子先后到过曹、宋、郑、陈、蔡、楚等国,颠沛流离、历尽坎坷,却终不被用。

其间所遭受的三大磨难是:匡国遇难之危、削迹伐檀之辱、陈蔡绝粮七日之困。在周游列国的14年中,这三大考验正表现了一个有道之士临危不乱、处逆境而能常安的境界。孔子之所以有如此高的修养,主要是由于他一心一意以宣扬大道、救世救民为念,早已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了。这就是“立志向道”者在颠沛流离中所发出的光辉,契应《周易》困卦六爻所困,不得时位的真谛;但因握住“困而不失其所亨”的坚定意志,故能达成君子之德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