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书为六经之总义,为孔子一生的言行录,在二十篇中,有直接言河洛易理、河洛易数的;有直接论及卦理、卦名的;有直接论述《周易》卦爻辞的;有直接论述彖辞、象辞的易道的;有直接论易之变化的,是故我们可以先了解《易经》与《论语》的要旨在何方,以作为研读本书之前的导引。
(1)学而篇首章载:“不亦说乎”之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乐,这是夫子假借《周易》第五十八卦兑卦的“悦乐”,说明喜悦无穷、乐天知命之道,彖辞曰:“兑,说也。”它是可以“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故而引申学天、研道、穷易,可以得到内心的“喜悦”及精神的“快乐”。
(2)为政篇载:“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这是孔子假借《周易》第二十卦观卦的内观之理,“下观而化”“大观在上”的妙义也。
又为政篇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是子张研易以问十世以后的时事,孔子借用文王、周公之《周易》的第四十一卦损卦、第四十二卦益卦,说明加与减、乘与除、进与退之法。
(3)八佾篇载:“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这是夫子借用《周易》第十卦履卦。六十四卦中把礼的精义讲得最清楚的莫过于履卦。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此乃履的精义。
借用第十六卦豫卦,说明古代“先王以作乐崇德”的精神提升,阐述真义。
可见孔子易之道,已达“信手拈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境域了。
(4)里仁篇载:“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河图洛书
这是孔子假借洛书九个数中的“显五藏十”之道,在《易大传》中说“显诸仁,藏诸用,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把一个人的悲悯之心、仁爱之心,讲得很透彻。
又“仁者安仁”,是融通了《易大传》中的“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妙谛,这是《论语》会通洛书及《易大传》的佐证。
(5)公冶长篇载:“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这章夫子借用《周易》第三十六卦明夷卦,说明当时纣王的无道情形及伯夷、叔齐二位互相礼让,最后借用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的含义,故伯夷、叔齐最后饿死在首阳山矣。
又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是夫子会通《周易》乾卦“自强不息”的精神,故九三爻曰:“君子终日乾乾”,而文言引曰:“忠信,所以进德也”之忠信,是“君子进德修业”也。
(6)雍也篇载:“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是因为子夏研易通六经,又年轻,孔子把希望寄托于培养年轻人,以祈能薪火相传。故借文王、周公之《周易》第五卦需卦引述相需相成,故需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需加人成“儒”。故曰“女为君子儒”,子夏后来果然成为一代儒宗,继而成为儒门学术之宗师也。
(7)述而篇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是夫子直接借用河图与洛书的气数,说明“大衍之数五十”的妙理,是契应伏羲圣人的河图。禹帝《洪范·九畴》的总数“五十”之妙,亦引兑研读文王圣人的《周易》二十八卦大过卦的意义。
孟津龙马负图寺河图
(8)泰伯篇载:“曾子有疾,召门人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这是曾子研易,于晚年告诉其弟子的话,是引用《周易》第十卦的履卦之如履薄冰,及十九卦的临卦之“咸临”(初九)及“泽上有地,临”(象辞),以此来说明临卦的“亲临其境”的感悟及履卦“履虎尾”的谨慎。
(9)子罕篇载:“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这是夫子引述舜帝、文王的德行及伏羲(6450年前左右)圣人时黄河支流的荥河(今河南省洛阳地区的河)龙马负图而出的事情。伏羲圣人因而创造先天八卦、先天六十四卦之卦象符号,从而进入了以“易道治天下”的时代,故而在淮阳陈国建都开创115年的太平盛世。孔子周游列国时于陈国(60~63岁在陈国),契应伏羲圣人,感悟圣人的出世之祥瑞。而因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很难找到知音,感叹吾道难行,故有是言。(至于河出图,备载孔子《易大传》第二章第二节,“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河图之白话可参见敝人所著的《易经探源与人生》第一册河洛之讲述。)
(10)乡党篇载:“孔子于乡党”“其在宗庙朝庭。”
这是孔子假借《周易》五十一卦震卦的“出可以守宗庙社稷”及四十五卦萃卦“王假有庙……聚以正也”的衍化。
(11)先进篇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这是记载当年孔子与诸弟子在周游列国过程中,经历三大难的情形——“匡国遇难”“削迹伐檀”“陈蔡绝粮”。弟子历经三大难后,境界不同。故孔子返鲁,做了一个总归纳之义。这是借用《周易》第四十七卦困卦的哲理,即九二阳爻被初爻与三爻所包,九四、九五两阳爻被三爻与上爻所包围,故为困(似陈蔡绝粮)。而彖辞曰:“刚揜也,险以说。”在这种情形下,“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彖辞),把君子、贤人受困的情形描述得非常清楚。
陕西元扈山洛河神龟遗迹处
故夫子晚年喜易、乐易,而有是说矣。
先进篇载:“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这是孔子借用易经心法大传中的“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性”的境域,故赞之。(以代表颜回能默而成之)
亦借用《周易》第五十八卦兑卦“兑,说也”“说以利贞”“说以先民”的无所不说之心。
(12)颜渊篇载:“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这是孔子借用《周易》第六卦讼卦说明讼可“终凶,讼不可成也”。故而转凶为吉,达到“讼、元吉”“以中正也”(九五爻),这就直接引用讼卦的文辞说明“言于公”的意境。
颜渊篇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是复圣颜回问仁,孔子传心法的记载。借用文王、周公之《周易》第二十四卦复卦,说明“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是一阳五阴,为道体的心法,天地之心,显仁藏智之仁,悲悯天下之心的大仁,故有是说。
因为如此,故后来孔子回鲁后以传诸门人,在《易大传》一书的全文中,只有赞美颜回以达“复见天地之心”的境域。
甘肃卦台山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这是《周易》第二十四卦复卦初九爻的境域,是周公初九大吉的修养,是周公引述“修身”之道,是孔子独赞颜回,达到“复见天地之心”的境域。
也因此,后来颜回果真成为“复圣”,令人不得不读《论语》,亦不得不读《易大传》,更不得不读《周易》。这就是《易读论语》的要旨之义。
(13)子路篇载:“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这是夫子借用文王、周公之《周易》,引述第三十二卦恒卦的“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的德行事业,而借以九三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引述无德之人、没有恒心之人是可耻的,以勉诸弟子。
子路篇载“子曰:‘君子泰而不骄’”,是孔子借用《周易》第十一卦泰卦,说明“天地交而万物通”“君臣交而政治亨”“圣贤交而道德亨通”的三阴三阳祥和之卦,故曰“泰而不骄”。
(14)宪问篇载:“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这是曾子研易,会通《大学》《孝经》及儒门思想,故而引述文王、周公之《周易》第五十二卦之重艮大象辞中的“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借以说明君子的思想、修为,不可越出所事之范围,要能具备安分守己之德,万物之位安定,而后天下之理得矣。
又宪问篇载:“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这是夫子借用文王、周公之《周易》引述第十二卦之否卦,大象辞中的“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是因乱世时期,犹如否卦之天地不交、君臣不交、上下不交。故借此说明君子见机引退,这是“辟凶”的修为之道。
汤阴羑里文王演易处
(15)卫灵公篇载: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是夫子假借《周易》第六十二卦小过卦,说明五凶一无咎,引述人生在世,孰能无过,但若不能“转凶”“转过”,至终是最坏的卦,五凶一无咎。戒之!
又卫灵公篇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是描述孔子与诸弟子周游列国过程中,“陈蔡绝粮”七日,诸弟子受困之情形。借子路之口而发问:“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借用《周易》第四十七卦困卦的哲理,说明困卦“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的坚定不移之信心,方是君子的境域及九二“困于酒食”的七日绝粮之情况。
(16)季氏篇载:“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是夫子借用《周易》四十二卦益卦,说明“益动而巽,日进无疆”是交友之益也。
借用《周易》第四十一卦损卦,“损而有孚”(彖辞)、“君子以惩忿窒欲”(大象辞)及六四爻“损其疾”说明损友乃损一切脾气之道也。
又季氏篇载:“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这是夫子借用《周易》第二十五卦无妄卦的“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引述敬畏天命。
引兑第一卦乾卦九二、九五“利见大人”说明要敬畏大人之道。
借用《周易》第三十一卦咸卦,以感通之“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彖辞)之畏圣人。但因小人不知也,故不敬。
(17)阳货篇载:“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这是夫子融通《周易》第三十三卦遁卦的哲理,不想见阳货矣(这是当时孔子行道当中最不喜欢见的人),但是孔子借用遁卦大象辞的哲理“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就因夫子能善用之,故能“避凶”,故诸门人将此事记载下来,而留历史,是其来有自。
阳货篇载:“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是夫子借用《周易》第三十三卦九三爻“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说明女子、小人如初六之阴爻,故借象辞说明,如何做到“不孙”及“不怨”,这就是遁卦三爻的指引。
(18)微子篇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这是孔子研易借用文王、周公之《周易》引述第三十六卦明夷卦,说明纣王无道的时代。六五爻曰:“箕子之明夷,利贞。”描述箕子处于纣王无道时,如何装疯卖傻以避凶。六四爻辞“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是记载微子如何去之,比干如何被挖心,故赞殷有三仁焉。
(19)子张篇载:“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这是子夏精通六经,融入《易经》,借用《周易》二卦,一则大畜卦中的“笃实、辉光,日新其德”来说明日日上进。亦借用《周易》第四十二卦益卦中的“益动而巽,日进无疆”,来说明“日日是好日”“日日能提升进德”,这就是日后西河执教的子夏也。
子张篇载:“子夏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这是子夏研易,深知《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小过(第六十二卦)及大过(第二十八卦),则引述君子学道、研易要谨慎的地方。所以《易大传》曰:“咎者,善补过也。”
又借用《周易》第四十九卦的革卦九四爻“悔亡,有孚,改命吉”来说明“更也,人皆仰之”,故本爻变爻即成既济卦,是六爻当位,成圣、成真人、成大人的卦,是其来有自也。
(20)尧曰篇载:“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这是夫子研易,借用《周易》第二十五卦无妄卦中的“动以天理”,而述“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及第一卦乾卦中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命也,是君子不可“不知命”也。
借用第十卦履卦之礼,故勉君子学道不可不知礼,不知礼,无以立也。
借用第二十七卦颐卦,论及修养强调“君子以慎言语”,故学道研儒,不可不知言,不知言,无以知人。
周易学会书院讲堂
上述举例,则可会通《论语》与《易经》卦爻、彖、象辞的文义,达到孔子所谓的“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乾卦文言)之妙谛。进而应用《论语》中篇篇、章章,不离孔子易道哲学的妙谛;不离孔子所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易大传》)的《周易》三百八十四爻之人生真谛;故能契应孔子所谓的“吾从周”之尊周、扬周之意蕴,更见此两经精神的贯通之处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