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向老子学习掌握平衡之道

向老子学习掌握平衡之道

时间:2023-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 文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 译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和法度。老子认为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冲突必然发展为和谐与统一。老子的适度原则其实和现代辩证法的主张是一致的。有人说,老子的思想意在取消矛盾或消解矛盾,这是不公正的。“去甚”是正确的,极端是偏离中道的,不代表事物的主流和发展趋势。

原 文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二十九章》)

意 译

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和法度。

人生智慧

一个人的一生要想幸福地度过,需要学会平衡。

可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诗人北岛用了一个字——网,来形容这个矛盾的世界,已将生活之纷繁芜杂,生活之千头万绪,生活之你你我我尽数涵盖其中。在千丝万缕的生活中,何以保持千丝万缕之间的清醒和平衡,这是每个生活中的人都面临的问题。是的,生活就是一张网,必须踩在生活的平衡木上,我们才能幸福。

老子认为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冲突必然发展为和谐与统一。他指出阴与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作用使事物达到和谐与统一,矛盾的不平衡和对立状态,是事物实现和谐与统一的内在动力。

老子还提出了和谐的原则,即适度原则。和谐就是适度,适中,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最佳状态。他认为凡事都要适度,不要过分。过分吝惜,一定会造成巨大的耗费,过多保藏一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人们要“知足”“知止”,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有危险,这样的人可以长泰永存。

老子的适度原则其实和现代辩证法的主张是一致的。现代辩证法也讲适度原则,度是质的数量界限,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了一定限度,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要保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就要坚持适度原则,使量变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做到无过无不及。

老子强调“去甚、去奢、去泰”的道理,并用了一些隐喻论述他的观点,他说,天下万物,有的在前面行走,有的在后面跟随,有的送暖气,有的吹冷风,有的强壮,有的羸弱,有的得胜,有的失败。当时,大小诸侯就是这样,你争我夺,争战不已。

他最后得出结论,从政者要戒除走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分。这是老子的“中庸”思想,其要旨是不要走极端,不要奢侈,不要过分,核心是不要走极端(去甚)。有人说,老子的思想意在取消矛盾或消解矛盾,这是不公正的。老子是提出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和转化,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解决矛盾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即促使矛盾激化,实现矛盾的转化的方法。这要看是什么矛盾。解决“甚、奢、泰”这样的问题,不必等激化了再着手解决,那样就麻烦了。当然去甚、去奢、去泰之后,还是存在矛盾的,虽然老子没有谈及,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说,他并没有取消矛盾或消解矛盾。

老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合理性,过去批判中庸思想是走了极端。中庸作为文化心理现象已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作为传统思维方式也一直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我们常用“太极端了”“太奢侈了”“太过分了”等说法描绘某人的不良行为,这说明中庸思想是深入人心的。“去甚”是正确的,极端是偏离中道的,不代表事物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事物普遍具有中心和两端三部分,不论从空间角度看,还是从时间角度看,都是这样。极是中心,也叫中极,两端本来就是端,前边加个“极”字,可能是说,这个“端”是属于“极”的。总之,偏离中心,离开轨道,就会走入歧途。

如何判断自己的生活是否失衡了呢?要知道你的生活状态是否平衡,有一个十分简便易行的测验方法,那就是问问你自己怎样看待“工作”。假如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工作,但你又确实在赚钱养活自己,而且每天的空闲时间又不太多,那么你的生活可能就是平衡的。抑郁症专家汉斯·塞尔耶说:“如果你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那么你其实并不是在工作。你的工作就是娱乐。”

假如你每天都不得不去“工作”,那么你的生活一定会有一些缺憾。但假如你每天都在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成功者。如果是前者,你每天都在与自己作斗争;而如果是后者,你就是在享受自己做的事,你与自己达到了和谐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