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道德经·六十一章》)
意 译
所以,有时候谦下能够汇聚众多,有时候谦下能够获得融入。
人生智慧
老子的这句话本是用来总结大国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小国的,他认为大国要有谦虚的态度来对待小的国家,这样才能汇聚更多的小国,而使自己壮大。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要有谦虚的态度,虚心求知,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强大。
一个人如果去求知,就一定要虚心,切忌骄傲,否则很容易得了点皮毛就自以为是起来,那只能是白费时间,浪费生命。这就是道家所说的虚怀若谷的道理。其实,在这个浩渺的宇宙当中,我们不过如同沧海里的一粒粟米,我们所知道的永远就只是局限于一个小小的圈内,而这个圈外的无极限的世界都是我们所未知的。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再多,也不过是这个圆圈再大一圈而已,而我们不知道的那个广阔的世界却是无垠的。唯有意识到这一点,才可能有所进步。一旦存有自满之心,便再无进取之可能了。
所以我们做人做事,要把眼光放开,要人在圈内,心看圈外。这样才不会闭塞一隅,自满自大。
人必须要有自尊心及自信心,但不可有自满心。有自信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有自满心是失败的充足条件。一个人做事失败,虽不都因为有自满心,但有自满心的人,做事一定要失败。所以说,我们做人要自满无疑是最大的障碍,一旦盲目自大,就会容易做出贻笑大方的事来。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知识渊博,非常有才华,所写的诗一直广为流传,但他为人很低调,一直非常谦虚。
江西有一个名士,他常常说自己学识渊博,天下没有人胜得过他。后来,他听说杨万里很有名,非常不服气,决定给他写一封信,说要亲自到杨万里的家乡——吉水来拜见他。杨万里早就听说这个人一贯骄傲得不得了,就给他回了一封信,说:“我很欢迎您的到来,冒昧地向您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听说您家乡的配盐幽菽非常有名,很想亲口尝一尝滋味,请您来时顺便捎带一点。”
那个名士拆信一看,不禁一下子愣住了,什么是配盐幽菽呀?自己从未听说过。他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是什么东西,他又不愿意去问别人,只好自己在街上到处乱找,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后来,他实在想不出是什么东西,只好空着手来到吉水。他见到杨万里后,寒暄了两句就问:“您信中提到的配盐幽菽是不是卖的地方比较偏僻,我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实在抱歉!”
杨万里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你们那里家家户户都有啊!”说着,他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韵略》,翻开其中的一页。名士接过来一看,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豉,配盐幽菽也”一行字。
他这才明白,原来所谓配盐幽菽,就是家庭日常食用的豆豉啊!豆豉是用黄豆或黑豆泡透、煮熟后再发酵的食品,然后再放上盐,这道家常小菜的别名就叫配盐幽菽。
名士看了非常惭愧,他这才明白自己平日读书太少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了。
一个人如果开始骄傲了,那么他就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就不会继续学习,最终只能和肤浅挂钩了,就像这位名士。小小的家常小菜就把他难倒了。可见,知识界的广度和宽度都是我们无法预测和衡量的。所以要保持不辍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否则一旦停下脚步,故步自封,就很难再进步了。
其实,学习、求知都需要一种想呼吸新鲜空气的欲望。心中充满求知的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就能克服各种困难,风雨不能阻拦,困难不能吓倒,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获得人生的成功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