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道德经·六十八章》)
意 译
善于当统帅的人,不会轻易使用自己的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会随便逞强恼怒。
人生智慧
“善战者,不怒。”这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道德经》五千言,主要不是讲战争,但惜墨如金的老子却不忘告诫人们用兵打仗不能轻易被激怒的道理,可见其重要性。
专门讲战略战术的《孙子兵法》,自然也没有忘了劝人制怒:“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怒”与“愠”是兵家所忌。一旦指挥暴烈,怒上心头,就可能失去理智而吃败仗,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样的事例,我们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已读到过许多。周瑜就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孔明三气周瑜这个故事。由于周瑜才智不如孔明,第一次孔明袭了南郡又取了荆襄后,瑜气伤箭疮,半晌方苏。醒后发誓:“若不杀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气!”
第二次孔明设计将周瑜击败,瑜又怨气冲激,疮口迸裂,昏厥于地。第三次当孔明识破周瑜假途灭虢之计,周瑜差点被捉时,再次怒气填胸,在马背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
不久,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36岁。
综观整个故事,周瑜看到诸葛亮才智超群,便起了嫉妒之心,继而心生怨恨,在被诸葛亮用计击败后,更是恼羞成怒,最终因气而亡,英年早逝,人们无不为之扼腕叹息。
世上大凡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的人都是以失败告终,他们成为情绪的奴隶,受着情绪的役使,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大名鼎鼎的美国实业家洛克菲勒有一次和人对簿公堂。法庭上,对方律师拿出一封信问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先生,我给您寄了信,您收到了吗?回信了吗?”
“我收到了。但没有回信。”洛克菲勒平静地回答他。
这位律师又相继拿出了二十几封信,一一地询问洛克菲勒,洛克菲勒也都毫无表情地给予了相同的回答:“我收到了信,但没回信。”
洛克菲勒的态度让律师愤怒不已,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法庭上暴跳如雷,大声地咒骂着洛克菲勒。
因为律师情绪失控,自己乱了章法,且在法庭上言行失当,这次官司的结果自然是洛克菲勒胜诉。
生活中遇到对手在所难免,如果能够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就等于胜利了一半,打仗和竞技是这样,工作与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发怒是一种很不好的心境,发怒时情绪过激,不仅容易把事情办砸,暴怒生气还可能气坏身体。
十运会网球男子团体决赛,对阵的是江苏与天津,在决胜局中由于裁判一个有争议的判罚,被激怒的天津运动员把球拍摔到地上,由此球场大乱,“水弹”横飞,比赛被迫中止40分钟。改判后比赛重新进行,不料天津队在4∶2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方追上并反超,预定稳拿的冠军就此丢失,对方则“拿到一枚计划外的金牌”。
原本有实力赢得金牌的一方,只因为被激怒、心理失衡导致败北的事例,还真是屡见不鲜。
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很多人都是明知生气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是许多人共同的感受。为了制怒,人们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有个美国人就说:“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然后再说话,假如怒火中烧,那就数到100再说话。”西方人的制怒“处方”也许管用,但就怕像西药一样,偏重治标。中国人则重在治本,自古以来就提倡忍让和雅量,如果在职场上也有个同事惹得你心情不美妙,你可以多数几遍“善战者,不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