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科学家,即使年轻20岁,也不可能成为企业家和CEO,更不可能成为企业领袖,因为我不懂经营,对财务一窍不通,也不擅长管理,与企业家差距甚远。
——王选
一个人要有自己的骄傲,尤其是当获得骄人战绩的时候,一时的骄傲可以让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但不应当将骄傲变成一种习惯。当一个人长久地被骄傲的情绪所蛊惑,总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之中,不思进取的时候,往往就是他走向失败的开始。
公元前494年,吴国为报前仇,出兵伐越,大败越军。越王匀践派人求和。尽管座下大臣们纷纷提议吞并越国,以绝后患,但吴王夫差却听信了被匀践贿赂收买的伯嚭的话,再加上夫差争霸中原心切,就与越国达成和议:准许越国成为吴国的属国,囚禁匀践和大夫范蠡三年。
当伍子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禁不住悲愤地说:“越国用十年休养生息,十年训练士兵,二十年之后,吴国必为其所灭!”
匀践在被囚禁期间,不断地向夫差献媚、示好,甚至用尝夫差的粪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博得了夫差的信任。但匀践暗地里却卧薪尝胆,一刻也没有忘记过复仇。三年囚禁期满后,夫差已经十分信任匀践,毫无戒备地把他放回越国。匀践回国后又马上将美女西施送给夫差,夫差被彻底迷惑住,从此渐渐不理朝政。
公元前484年,夫差趁齐国内乱,要发兵攻齐,伍子胥认为越国才是最大的祸患,苦劝夫差应该放下齐国,先攻越国。但夫差却十分自负,认为越国已臣服,根本构不成威胁,因而执意率军攻齐。在艾陵击败齐军之后,夫差更是骄傲自负,认为自己离中原霸主地位已经不远。
在吴国攻齐的四年中,越王匀践用子贡之谋,一面率越军助吴,以示忠心,一面以重金贿赂太宰伯嚭,使伯嚭在夫差面前为自己说好话。从吴王到吴国官员都得到很多贿赂,吴人都很高兴,唯独伍子胥对此深为忧虑,再次规劝夫差说:“越国才是我们真正的威胁。这次攻齐如果失败了,大王会生出戒惧之心,反而是国家的福气。现在获胜了,大王一定更加骄傲,再向中原进军争霸,那时越国要是从背后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夫差正在兴头上,十分自满,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对伍子胥十分怨恨。伯嚭这时又陷害伍子胥卖国,称其数年前把儿子送到了齐国,又说:“难怪伍员总是反对进攻齐国,原因就在这里。”这下火上浇油引得夫差大怒,赐剑命令伍子胥自裁。伍子胥仰天长叹,吩咐舍人说:“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都城的东门上,我要看到越军攻入吴国的城门!”语毕自刎而死。夫差闻之大怒,将伍子胥尸体装入皮袋,投入江中。吴国人都为伍子胥的死而悲伤,为他立祠于江上,命名为胥山。
其后的发展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夫差于公元前482年率全国精锐部队北上黄池会盟,与晋争霸。越王匀践乘机调集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断吴归路,一路直捣吴都,经过长期的战争,最后将夫差围困在姑苏的山上。夫差请和,匀践不许,夫差最终挥剑自刎。自杀前,以袖掩面,说道:“我没面目见伍员!”
匀践也因为伯嚭卖国,不是可信之人,将他杀死。最终,吴国灭亡。
一时的成绩,往往能让人冲昏了头脑,无法正视自己的境况,反而自我膨胀,放松忧患意识。长久地沉浸在自满的沼泽中,便养成了骄傲自负的坏习惯。一旦有了这个绊脚石,便会难以前进,很难再获得辉煌了。
任何成绩的取得只能是阶段性的、局部性的,过去的辉煌代表的只是过去,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如果因一时一事的领先就忘乎所以,恰恰是为自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骄傲就如同一位殷勤的“向导”,专门把无知与浅薄的人带进满足与狂妄的大门。一个人,一旦有了满足和狂妄,便无法再向前了,相反,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永远明白自己的不足,正是这些不足敦促着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在取得成绩后仍能保持谦虚奋进的人。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然而,就是他这样一个人,还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
有位年轻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的空前绝后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
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的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它感受到自己未知的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周长大,所以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更多,才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富兰克林年轻时就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但同时他也很骄傲轻狂。对此,他浑然不知。
有一天,富兰克林到一位老前辈家去拜访,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门框低了一些,他高昂着的头被狠狠地撞了一下。这时,出门迎接的老前辈告诫富兰克林:“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这里的最大收获。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富兰克林猛然醒悟,也发觉自己正面临失败和社交悲剧的命运。从此后他改掉了骄傲的毛病,决心做一个谦逊的人。也就是因为具有这一美德,他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成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越是真诚而谦逊的人,越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得到他人的助力,同时别人也越能看到他的优点;相反地,越是骄傲自满、自视清高的人,往往只会获得别人的嫌恶,让人只是关注到他的缺点。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一个真正超越他人的人,往往是一个谦逊的人。不是因为他逊色于别人,而恰恰是因为他优秀,他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就如同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一样,明白越多,越是感到自己了解的不足。只有那些什么都只懂得一些,却又不甚精通的人才会处处去炫耀自己。
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说他已经精通了。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那样做,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被后人超过。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很自负的青年和尚,听说一位高僧十分了不起,心里不服气,想要去和高僧比试一下。一日,他到高僧那里去,说要拜他为师。高僧听了什么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地为他斟茶,茶水溢出来了,还在继续倒。青年和尚说,“大师,茶水溢出来了。”大师说,“是啊,杯子满了,什么也装不下了。”青年和尚听了,顿悟,感到羞愧不已。
骄傲自满,吃亏的不会是别人,只能是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盲目自大自负,对己有害无益,对人对事有损无补。骄傲自满就如同是人生路途中的一处暗礁,一旦养成了恶习,那成功的愿望便会触礁,人生的航船也将沉没。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即使原本他获得了多么骄人的成绩,一旦骄傲自满,那失败便悄然而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