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着要有价值,不要投机,投机是为了升官发财,我们要有点儿抵抗力,不要跟着一道跑。
——陈翰笙
在西方,有一则流传很久的小故事,很有趣味,其中蕴涵的道理也很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个人为了和情人约会,急匆匆地往希拉实饭店跑去。另一个人也跟着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了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地清晰起来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惧感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的一位老妇女喊的,可能是一个交通警察说的,也可能是一个小男孩说的。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溃逃起来。“向东!”人群喧闹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一个又高又瘦、目光严厉、神色坚定的妇女从我身边擦过,跑到马路中央。而我呢?虽然所有的人都在高声喊叫,我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费了好大劲才赶上这个妇女,别看她已经快60岁了,可跑起来倒显得很轻松,跑步姿势很优美,看上去还相当健壮。“这到底是怎么了?”我气喘吁吁地问她,她匆匆地瞥了我一眼,然后又向前面望去,并且稍微加大了步子,对我说道:“请别问我,问上帝去吧!”……
这就是一种盲目从众,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一种个人习惯,是长久以来“随大流”而养成的一种坏习惯。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个类似的典故。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
三人成虎。一则谎言如果说的人多了,渐渐地也会变成一种真理,使许多人都信以为真。同样,有时当大家对某项事物达成了一种共识,那么不管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大家都会去相信并遵守,原因仅仅在于大家都是这么认为。
易卜生曾经说过:“倘若你把整个世界弄到手,却丢了‘自我’,那就等于把王冠扣在苦笑着的骷髅上。”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迷失自我。一旦在盲从中失去了自我,那么,无论如何也是换不来成功的。
这就是从众效应,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便和他人保持一致。对于这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随大流”、“无主见”。在认知事物、判定是非的时候,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看、怎么说,人云亦云;多数人做什么、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什么、怎么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你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看到红灯亮着,尽管你清楚地知道闯红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但是你发觉周围的骑车人都没有停车,而是对红灯视而不见地往前闯,于是你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大家一起闯红灯。
比如,你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获得了一个自以为是很好的新想法。当你把这个想法告诉一位同事,那位同事说:“你错了!”你又告诉第二位同事,第二位同事还是说:“你错了!”于是,渐渐地你暗示自己:“大家都认为我是错的,看来我的确是错了。”
再比如,你与朋友们上街购物,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来拣去,你选中了一件自己喜欢的首饰,但朋友们普遍认为这件首饰不怎么好看,不怎么适合你佩戴,罗列了一大堆意见。迫于多数人这种“无形的意见压力”,你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这些都是丢失了自我的盲从。
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从众往往是保护自己所采取的一种手段。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渴望被社会和他人认同;而人也是一种自恋的动物,总是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打交道,而排斥那些与众不同的人。所谓“责不罚众”、“枪打出头鸟”,人们害怕自己被孤立、被排挤、被抛弃,于是选择同大多数人步调一致,在人群中隐藏自己。
但是一旦养成从众的坏习惯,人往往就变得缺乏主见,缺乏个性了,随之个人的判断力也会受到影响。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因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做出明显错误的判断。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的位置上。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者,也就是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一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者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真被试者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在内心里认为是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的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误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可见,在人群中,还是有相当部分的人受到从众习惯的影响。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收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并且,有时候从众行为的确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有效方式。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
但是,我们必须区分各类情况而不是让自己养成盲目从众的习惯,让自己的判断力和主见,让自己的自信和个性在一次次打击中消磨殆尽。
巴菲特在贝克夏·哈斯维公司1985年的年报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石油大亨正在向天堂走去,但圣·彼得对他说:“你有资格住进来,但为石油大亨们保留的大院已经满员了,没办法把你挤进去。”
这位大亨想了一会儿后,请求对大院里的居住者说句话。这对圣·彼得来说似乎没什么坏处。于是,圣·彼得同意了大亨的请求。这位大亨拢起嘴来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大院的门很快就打开了,里面的人蜂拥而出,向地狱奔去。
圣·彼得感到非常惊讶,于是请这位大亨进入大院并要他自己照顾自己。大亨迟疑了一下说:“不,我认为我应该跟着那些人,这个谣言中可能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说完,他也朝着地狱飞奔而去。
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作为演奏曲目。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起初他以为是演奏家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一次,结果仍然觉得不自然。
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们都郑重地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面对着众多的国际音乐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他的喊声刚一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信自己的判断。
在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广告:你买我买大家买。一片轰轰烈烈。既然“大家”都买了,如果我还不赶快动手,岂不是要与时尚脱钩了?殊不知,正是这一味盲目地从众心理,却扼杀了一个人的积极性、判断力和创造力。曾听到过这样一种论断:“一项新事业,在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五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为时太晚了。”一个缺乏主见和个性的人注定不会获得多么惊人的成功,至多是随大流地获得一些小利益罢了。
牛津大学教授马蒂亚斯·夏尔曼也曾经说过:“我们不是培养绵羊,而是培养有高度个性的人,这些人今后无论在什么形势下,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这些选择的出现,证实了人要以他独特的标志开始耕耘属于自己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